人人都有自卑感
自卑感是生來就具有的,你相信嗎?肯定會有人覺得,怎麼可能,剛生下來的嬰兒,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懂,哪來的自卑感!可是就是存在心理學這麼一門學科,就存在一些偉大的心理學家,對於從人類剛開始來到這個世界,就對於心理開始了研究,嬰兒並不是什麼都不懂,他們只是不會表達,沒有能力去表達,當一個生命剛剛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他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來生存,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的無能而產生自卑感。弗洛伊德、埃里克森、阿德勒等等偉大的心理學家,無不強調嬰兒時期對以後人格的影響。其中阿德勒在心理學上的許多觀點都可以在他童年時期的經歷中找到源頭。
1907年阿德勒發表了一篇論述由身體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補償的論文並獲得了很大的聲譽,阿德勒的偉大在於用自己一生的經驗來做研究,阿德勒的童年過得並不好,在家排行老二,從小駝背,行動不便,在哥哥們面前總是很自卑。5歲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於是勵志要當一名醫生,阿德勒自己解釋說,他曾經的生活目標就是要克服兒童時期對於死亡的恐懼。後來上學學習成績也不理想,甚至老師想讓他去學做鞋匠,這件事情更加激發了阿德勒學習的動力,他並沒有放棄自己,才有了最後的成就!
阿德勒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生理缺陷造成的自卑會促使一個人努力的發展自己的某些能力。像是貝多芬、張海迪、海倫、霍金等等,這些偉大的人們無一不是頑強的克服了自身的生理缺陷,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有相當多的人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器官的缺陷,比如有些人視力不好、有些人腸胃消化功能不好、有些人心臟不好、有些人口吃、有人駝背等等,人無完人,即使一些人看起來比較完美,自己也會有不滿意自己的地方,大部分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些不足之處。但是人類與生俱來就擁有追求完美、尋求優越的動力。
自卑感會促使人們去尋求優越,通常人們會努力補償努力克服自己身上所存在的缺陷。就像是有些口吃的人,他們可能會努力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有些人不但克服了缺陷,而且成為了演說家,將自己的缺陷轉變為自己的特長。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主要在於如何把自己的自卑轉換為自身的正能量,而不是被自卑情緒所困擾,對自己毫無信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社會興趣是全人類和諧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會的天生的需求。對社會抱有積極的看法,並且對增進社會福利有強烈的興趣,懂得而關注和關心他人,有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必然有著濃厚的社會興趣。有人覺得社會興趣受個人的性格的影響,外向的人社會興趣強烈一些,內向的人就少一些或是沒有,其實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個人的性格是外在的表現,是行為的表現方式,而社會興趣是一個人的內心的一種情懷,一種關心家庭、他人、社區、社會和人類的一種感情。
阿德勒指出,很多在社會中失敗的人,問題少年、犯罪、自殺、酗酒、吸毒以及精神病症中,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社會興趣。
他們的生活之所以產生偏差,往往就是缺乏從屬感和社會興趣,在處理職業、友誼等問題上,他們不相信這些問題可以用合作的方式來解決,他們也不知道如何與別人合作。他們尋求優越的方式過於狹隘,他們的興趣只停留在自己的身上。
一個人是否具備社會興趣,也不完全取決於自己,早年生活中的陰影也會阻礙社會興趣的發展。可見,父母、教師和監護人在一個人的社會成長中起著多麼重要的作用。
自卑不是病,它是一種使人奮進的原動力,由於認識到自身某方面的不足,從而造成緊張和焦慮,人們就會採取行動,通過改變自身的處境來降低焦慮,揚長補短,拼搏奮進。生活中還有一部分人,對自己的處境、能力毫無信心,自認為一無是處,從而面對許多事情時往往表現出退縮、心灰意冷的狀態,他們的自卑情感無法起到激勵自己的作用,反而成為他們自身發展的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這種人的自卑叫做「自卑情結」,是屬於病態的。
有些因為長相、出身、學習習慣等原因而陷入自卑情結的人大有人在,他們對自認為的自身的問題極其敏感,並因此而表現出強烈的投射--即認為別人會因此而瞧不起他們。結果不僅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而且嚴重影響了他們個人的健康發展。這種人往往把興趣只停留在自己的身上,生活目標過於狹隘,從不考慮社會意義,更不會懂得如何與他人建立合作關係、如何去關愛關心他人。
阿德勒認為,一個有益於社會的目標去實現他所渴望的優越,就是把「小我」融進了「大我」之中,在追求這樣的目標中,他就會逐步發展並完善其「合作」、「奉獻」與「社會興趣」這三個核心品質,那麼自卑所帶來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從而實現健康的人格。
心靈雞湯的話就不多說了,克服自己的自卑,首先就要正面看待自己的自卑,勇敢的面對不要逃避,找出讓自己自卑的原因是什麼,對症下藥,培養自己的社會興趣,一個心中充滿愛的人,看待任何事情都會是積極向上的。
前往公總號——愛之源心理諮詢室,獲取解憂信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