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等著孩子說謝謝,孩子卻等著父母說抱歉

最近一本書挺火的,名字叫《我是一名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一個耶魯人類學博士的育兒戰爭》。

作者無意中打入美國上東區媽媽的圈層,發現鉑金包才是最重要的防身武器。作為全世界最有錢的1%階層,上東區媽媽們為了能讓孩子上常春藤學校拼了老命「勾心鬥角」,從幼兒園就開始謀划了。我早就對所謂的美國自由式教育祛魅了,在教育焦慮這方面和中國中產父母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最近熱播的《少年說》就有不少小學、中學的孩子,站在高處向底下的親人、師生「告白」,說出自己內心憋悶已久的話。我看了很多期,發現裡面所展示的親子關係還是有進化的,當然這也許是節目剪輯策劃的功勞。

不少親子間的對話讓我感同身受,尤其是當成年後慢慢了解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局限並努力突破它時,更能體會到不同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影響。

走出原生家庭的局限,才能變得更好

心理學上將親子關係分了不少類型,其中專制權威型:父母在家裡說一不二,彷彿孩子只是他們的附屬物品,只有乖乖聽話才有好果子吃。

國內像這樣的專制權威型家長數不勝數。馬上就要過年了,大家也一定有過這些熟悉的對話,別人家的孩子這次期末考得了滿分,你考了多少呀?

此情此景,自己更像是父母用於臉上貼金的物件,而非一個活生生的人。

就連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全年級第一),也因為體育不及格被父母打擊,彷彿一文不值。如果父母要通過打壓孩子來獲得權威和成就感,那未免太可悲了。

其實很多家長,自己也是一路被打壓過來,慢慢形成自身的價值觀。而我自己最大的感受,一個人一定要努力走出原生家庭的局限,才能變得更好

我在成長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哪些性格根源自父親,哪些來自母親。

請不要再對老大說:「妹妹/弟弟小,你要讓著TA」

《少年說》里還有一集也讓我感觸很深。

六年級學生崔兢上台控訴父親永遠只相信妹妹的話,很多時候都是妹妹先招惹她,但妹妹一向父親「告狀」,父親就會無條件相信妹妹。

崔兢也是我印象中一上來就直接哽咽的孩子,相信她心中的委屈早已滿到要溢出來。結果她父親並不理解,因為妹妹還小,所以崔兢這個做姐姐的必須讓著她。

他還舉出了孔融讓梨的故事,但實際上孔融是弟弟,他讓梨正是體現了他作為小輩的謙遜以及對長輩的尊敬。

這一段我簡直太有感觸了,因為身邊兩個好友都是一個有弟弟,一個有妹妹,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是被要求犧牲的那個,我明顯發現她們跟我相比過於為他人著想了,而我則更善於捍衛自己的利益。

其實無論是哪種親子關係,通過溝通多少是可以改善的不是嗎?快過年了,不如趁這個全家團圓的機會,好好和家裡人談一談吧~我相信,我們與父母,與孩子,最好的結局就是:和解並獨立地存在著。


推薦閱讀:

TAG:原生家庭 | 父母教育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