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改革開放40年,你家的菜入選了嗎?
1978年12月18日,馬年,星期一。
它看似平淡無奇,卻是改變中國命運的一天,那天以後,新手爸媽們開始糾結自己的孩子是叫改革,還是叫開放。
▲ 1978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會議公報。
而轉眼間四十年已過,2018年的12月18日剛剛過去。
人們最愛用「天翻地覆」這個詞來形容這四十年間的變化。從綠皮火車到高鐵,從座機到觸屏手機,從中山裝到到時尚潮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生活的角角落落。
而在飽妹心中,最能反映這種變化的,是年夜飯,是一年到頭最鄭重的「食」刻,人們總是把最好的留在這一頓,每一年的進步,也都體現在這一頓。
今天飽妹想借著在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中,展出的《年夜飯的變遷》視頻,來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1978~2018這四十年間,年夜飯的變遷。
發生在每一張飯桌上的改變,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80年代是改革開放的第一個十年。
憑票供應的食物越來越少,把雞鴨魚肉端上年夜飯桌,已經不是奢望,而是常態了。就像1983年那台春晚,主持人王景愚對著全國觀眾表演了「吃雞」,所幸他是無實物表演,要不然不知道多少小孩要對著屏幕口水橫流。
90年代也開始有了春節假期,人們終於有時間準備一大桌年夜飯,終於能守在電視機前不錯眼珠地看春晚、等趙忠祥,我媽媽說那時候「打趙忠祥一露面,爐子上水壺開了沒人提,想上廁所的忍了又忍。」
不僅過年要吃中國雞,吃外國雞也一度成了風尚,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前門浩浩蕩蕩開業,起個大早來看熱鬧的北京群眾一時間被巍峨的二層樓所震撼。原味雞是門面擔當,辣翅、薯條和漢堡此時還沒有出現,但這絲毫不影響人們排隊的熱情。
但飽妹媽媽說,她當年最喜歡的冷盤其實是糖拌西紅柿。那時反季節的水果蔬菜還是珍稀物種,北方人依然要囤蘿蔔白菜過冬,過年也不例外,豬肉燉白菜、拌蘿蔔絲,在北方的年夜飯餐桌上一個都不能少。
那時最受歡迎的零嘴是炸蝦片,每次炸蝦片小孩們總是站在油鍋旁,看那硬邦邦的小圓片,慢慢長成一隻美麗蝴蝶。
而年夜飯,還有一個保留項目,煮茶葉蛋。甚至有些腦袋靈活的,把茶葉蛋煮好了上街去賣,當時流傳著一句順口溜,「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批勇敢的創業者,組成了中國的第一批「萬元戶」。
如果說賣茶葉蛋還是小打小鬧,那麼1980年第一家個體飯店悅賓飯店的開張,可實在是轟動一時的大新聞。開業當天,北京晚報刊登,77個國家的記者前來採訪,中國人民下館子的歷史自此拉開帷幕。
▲ 北京晚報刊登的報道
年夜飯的飲料那時還比較單一,主要是橘子汽水,但是中國的飲料界,正在悄然發生著變革。
最引人注目的是可口可樂的回歸。1978年,中美宣布正式建交的第二天,可口可樂宣布重返中國,而它的對手百事可樂,要到三年後才進軍中國。
▲ 1979年1月,3000箱可口可樂便運抵北京和廣州,成為首個重返中國的國際品牌。
而到了1984年,一款國貨飲料給了可口可樂當頭一擊,在同年的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作為中國代表團指定飲品,它一夜爆紅。這就是「中國魔水」健力寶。
那一年又被稱作中國飲料元年,在那之後,椰樹、哇哈哈、樂百氏等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共同承包中國人的甜蜜。
到了這個年代,飽妹出生了。
如果說第一個十年還只是先富裕了少數人,那麼第二個十年則是全民的富裕。
普通人家的飯桌上也有了蘋果和橙子,一到冬天就頓頓離不開的大白菜也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香菇和油菜。這都要歸功於1988年起施行的菜籃子工程,從1988年到1993年底,短短五年間,全國的集貿市場已達8.3萬個,水果蔬菜自由了。
▲ 崇文門菜市場
那時候,北方年夜飯餐桌上的看家菜是帶魚,無論油炸還是紅燒,小孩子總在沒上桌前就忍不住偷嘴吃。
家裡果盤裡的糖果,也迎來了一枚永恆的經典——大白兔奶糖。70、80年代,大白兔還是憑票限購的奢侈品。而90年代,小孩子已經都能吃到了,篤信著「七顆牛奶糖,一杯牛奶」。1995年,「大白兔」糖果榮獲了全國暢銷國產商品「金橋獎」第一名。
和奶糖並駕齊驅發展的還有雪糕,1993年和路雪來到中國,三塊錢一根的價格,成為了每個小孩從澡堂子里出來以後最想舔到的奶香。在此之前,北方小孩接觸更多的,還是幾毛錢一根的糖水冰棍。
而飲料我們最愛喝的是珍珍和椰樹。荔枝味的珍珍,跟我們一樣也是九零後,它生在廣東,卻滋養了全國小朋友的舌頭。
九十年代,還見證了大哥大的誕生。
購置的年貨也從過去的三轉一響,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更新為了三大件,冰箱、彩電、洗衣機。有了電冰箱,我的媽媽開始不用為肉變質發愁。
到了1994年,中國教育科研網與美國NCFnet直接聯網,這一年是中國被國際承認有國際網路的時間。這一切都為千禧年後網路採買年貨埋下了伏筆。
不過,對於一個九零後出生的小孩來說,我印象最深的卻是旺旺大禮包。
旺旺於1992年正式投資大陸市場。1998年旺旺大禮包上市,那是什麼神仙禮物啊,雪餅、仙貝、浪味仙、小小酥,旺仔小饅頭,擁有了它我們都像李小明一樣成了人生贏家。要把禮包里的貼紙貼滿牆來宣告我們的財富。
煙花漫天,鞭炮齊鳴,很多人走上街頭參與倒數。千禧年就這樣在千呼萬喚中到來了。
在這十年間,昔日的珍饈都變成了唾手可得的美味。
2000年的年夜飯桌上,我們不僅能吃到魚,還能吃到淮揚名菜松鼠鱖魚。
我們享受著皮蛋豆腐的美好,而幾年後,皮蛋邁出國門,走向世界,接受外國人的吐槽。
吃得噎了,還要來上一碗髮菜湯,喝完髮菜湯,來年發大財。
不過無論飯菜多麼好吃,最先續盤的也一定是水果沙拉。隨著2002年跨國集團杭州丘比食品的問世,我們第一次嘗到沙拉醬的滋味,必勝客也應景地推出了水果沙拉自助,32元一個碗,只能取一次。機智的網友當即推出搭水果塔教程,實力詮釋「給我一個小碗,還你一個奇蹟!」
小孩子下桌了,長輩們的飯菜才剛開始,00年後,老百姓也喝得起茅台了。作為國酒的貴州茅台,幾乎親歷了建國後的全部外交事件。在1997和1999年,茅台企業特製了1997瓶和1999瓶茅台,慶祝香港和澳門回歸。而2003年,茅台的原料隨著神舟五號飛船一道升空。
▲ 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推出的紀念酒
我們的年夜飯也開始有熟食的身影。雖然稻香村有百年歷史,但直到2005年,才建立了我們熟悉的中央工廠形式的稻香村責任有限公司,蒜腸、泥腸、小黃魚、開始走進北京孩子的記憶。
而吃完飯,我會連哭帶鬧地求爸爸把手機交出來,我爸拿著的是2001年推出的諾基亞8250,當時國內第一個藍光屏手機,而裡面的貪吃蛇遊戲,我能抱著玩半天。不過他一定是死死抓住不放,毫無商量餘地。「乖啊,以後給你玩,今天爸爸還得發祝福簡訊呢。」
而我這個非主流少女送祝福的方式則是在對方qq空間留言,「來踩叻,祝親愛の新年快楽,一定要狠狠地幸福吖」。
也是在2000年,周杰倫以同名專輯《Jay》出道,把樂壇掀起了軒然大波,有人尊他為華語天王,有人批他連話都講不清楚,維護也好、詆毀也罷,他們所有人都不會料到,十年之後,他會從頗具爭議的R&B天王,變成全民公認的奶茶王子。
而到了改革開放的第四個十年,我們越來越崇尚吃得精緻。
年夜飯的花樣變得繁多,不再拘泥於傳統的大魚大肉。台灣的蝦扯蛋、魯菜四喜丸子、還有家庭自製料理番茄金針菇肥牛,拌的、烤的、炸的、紅燒的、煲的、變著花樣取悅自己的胃。
而坐在對面的姐姐一邊津津有味地啃著醬豬蹄,一邊吐槽「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昔日難登大雅之堂的養生大拌菜,現在卻總是年夜大席上最先光碟的一道。保溫杯女孩所代表的養生大潮已經來襲。甚至我五十幾歲的老媽也開始一天上二十次秤,體重成了全民話題。
懶得張羅年夜飯的,會在飯館酒店訂一桌,又或者叫個年夜飯外賣。還有人乾脆趁著春節長假,和一家人出國旅遊,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過著中國年。
而大年三十,很有可能沒有手握雞腿,而正和隊友在刺激戰場上「吃雞」正酣。又或者忙著在微信群里搶紅包,微信紅包,遠比複製粘貼的祝福要來得真誠。
四十年的時間,中國快馬加鞭,一路高歌猛進。人們年夜飯的餐桌,從簡單、到富足,再重歸簡單。有人說,年味越來越淡。其實年味淡了,是因為生活好了,每一天都像是過年。
這改變中也有堅守,餃子要年年吃,家人圍坐一桌吃餃子,團團團圓。每年都還是要做上八個菜,博個好彩頭。還是像小時候一樣,離春節還有一個月恨不能就開始掰著指頭過了,只不過那時候期待的是壓歲錢和新衣服,現在巴巴盼著的是那奢侈的七天長假。
改革這40年,你的餐桌有什麼變化?
去留言跟我們港一港!
微博:『@是飽妹吖 』有更多吃喝日常~
微信:『福桃九分飽(id:futaojiufenbao)』有一手美食推薦,回復「電影」還有美食電影打包放送~
福桃九分飽,專註於最接地氣的美食報道,探索一切帶勁的美食,對雞鴨魚牛羊、零食點心酒糖茶有較深入的研究,還時不時對社會熱點進行爆炒亂燉式解答。
聽說,關注福桃九分飽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