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睡眠質量很簡單

一、了解睡眠

人類睡眠的時候並不是無意識地睡著,其實一直循環著不同的睡眠階段。

睡眠周期:淺睡-深睡-快速眼動睡眠(REM,rapid eye movement),其中快速眼動睡眠(REM)才最重要。

  • 淺睡:10分鐘左右,隨時可以醒來;
  • 深睡:心率開始變慢,體溫開始下降。身體開始修復工作,肌肉組織和骨骼開始生長,免疫系統會得到加強。如果被叫醒會非常難受【所謂的起床氣吧】
  • REM:心率開始增加,血壓升高,呼吸變得急促,大腦高速運轉,肌肉更加鬆弛,幾乎是癱瘓狀態【容易產生「鬼壓床」現象,呵呵】,眼球快速運動,此時做的夢容易記住。

二、睡眠的作用

睡眠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否則自然選擇就不會讓會睡眠的人類被篩選存活下來。因為人在睡覺,相當於讓自己毫無防備地暴露在環境中。

睡眠對人的影響如下:

  • 睡眠不夠,影響記憶;【所以考試前熬夜反而因為記憶問題成績越差】
  • 在慢波睡眠階段(慢波睡眠就是沒有眼動的睡眠階段,淺睡和深睡階段),擅長快速學習的海馬體會一直和新的大腦皮質交流,將其鞏固為長時記憶;
  • 快速眼動睡眠(REM)的好處:快速眼動睡眠可以激發創造性思維,鞏固記憶,並提高學習能力。將白天收集的信息強化一遍,存儲在相應的地方變成長期記憶,回憶白天發生的各種事件,特別是引起感情波動的事件,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我覺得夢就是白天的事情或感覺重組一遍的景象,創意也是類似,將不同的東西重組,所以夢能激發創意也是這個道理】
  • 睡眠不僅僅對大腦有重要作用,對我們身體其他部分睡眠不足的人往往健康狀況不佳,活力較差,睡眠不足會更容易引發疾病。【免疫力下降了】

三、對睡眠的錯誤認知

  1. 只要還能正常工作就是睡夠了(×)。人的身體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當你長期處於缺覺狀態時,身體也會跟著適應少眠的工作狀態,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已經睡夠了。心理學教授阿特·馬爾科曼(Art Markman)表示,即使你身體上不覺得疲勞,但是你的大腦很可能早就超負荷了。如果你覺得自己開始記不住事,或者變得脾氣暴躁,很可能就是欠了睡眠債了。
  2. 8小時睡眠是完美法則(×)。實際上八小時睡眠只是一般來說保障睡眠健康平均需要的時間,並不是適用於每個人的最佳睡眠時間。根據美國國家健康數據中心的研究,十個人里有兩個人每天只需要5~6小時的睡眠,但十個人里也有一個人需要睡超過9個小時才夠。想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睡眠模式,最好的辦法是記錄自己的睡眠時長和在睡醒後的不同狀態,找到最有利於你提高工作效率的睡眠時長。
  3. 周末貪睡可以補上平時缺的覺(×)。研究表明只有5%的人可以適應平時只睡3~4個小時,所以平時缺覺在大多數情況下就會直接影響你的身體狀態,而周末睡太多懶覺又會進一步會打亂你的睡眠規律,讓你在周日晚上睡不著。
  4. 早睡早起是可以通過訓練達成(×)。睡眠研究專家麥克·布勞斯(Michael Breus)表示,你是「早起鳥」還是「夜貓子」,很大程度上是基因決定的,並不能通過訓練強制改變,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盡量在自己狀態最好的時候完成工作,而非勉強自己早起或者早睡。

四、睡覺前後的準備工作

  • 根據R90設定鬧鈴:《睡眠革命》裡面提到,睡眠是以90分鐘一個周期,成人每天需要4~5個睡眠周期。所以我們先確定醒來的時間,把這個時間作為你日常起床時間,按照90分鐘為一個周期推算你入睡時間。【如打算早上7:00起床,晚上10:00(7個周期)或者11:30(6個周期)入睡效果更好】不過,最新研究顯示,睡眠周期存在個人差異,一個循環周期大約在90到120分鐘之間。因此,西野精治《最佳睡眠》建議,設定鬧鐘時,要設兩個時間。比如,7點起床,就可以把鬧鐘設定為6點40分和7點。這是因為接近早晨時,非快速動眼期到快速動眼期的變換間隔會縮小到20分鐘。當第一次鬧鈴響時,如果你正處於快速動眼期,聲音再小都會被吵醒。如果你沒被吵醒,就是處於非快速動眼期,20分鐘後會進入快速動眼期,可以被第二次鬧鈴叫醒。如果鬧鈴的間隔太短,我們處在非快速眼動期卻硬生生被叫醒,起床後就會感覺睡不飽。也不能孤立看到睡眠時間(例如只有三四個睡眠周期),其實睡眠前後的時間也是修復睡眠的一部分。
  • 上床睡前準備:將今天的瑣碎事處理完,還有明天的安排做好,就可以無負擔去休息。睡前放空大腦,做一些無聊的事或者一些休閑的事,散散步,讓大腦轉換成單調狀態(monotonous),能夠幫助我們入睡。比如,睡前閱讀工具書要比偵探小說更好。
  • 睡前30分鐘遠離屏幕:電子產品照亮我們屏幕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是大腦用來告訴身體開始準備睡眠的一種關鍵激素。專家建議睡前至少保證30分鐘的無屏幕時間。【更不要睡前刷電視劇】
  • 定時上床和起床:即使周末也不要打破習慣,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周末晚睡晚起會增加患心臟病的幾率。他們甚至量化了這種風險:比平時每晚睡一小時,風險便會增加11%。另外,周末與平時有著不同的睡眠模式,這種改變會讓人更容易疲勞和情緒化。可以做個假日「偷懶假」——節假日也要像平時一樣固定時間起床、運動、吃早餐,如果有需要可以再回到床上繼續休息,就可以保持自己晝夜節律,又不會因為要培養睡眠習慣而失去生活樂趣。
  • 每周清洗床單:我們的床可以在一周內就成為細菌和真菌的「植物園」。因為汗液、皮屑、花粉、土、棉絨、塵蟎等多種物質的結合足以讓任何人生病,更不用說有過敏癥狀的人了。所以至少每7天要清理一次床單。
  • 保持房間涼爽:大多數人的卧室其實都過於溫暖,不適合好好休息。最適宜入睡的室溫應在18.5°C左右【中國人可能需要偏高兩三攝氏度】。「這是因為大腦和身體需要略微降低一點核心體溫,才能擁有好的睡眠質量。」所以你常常會發現,在太冷的房間里比太熱的房間更容易入睡。
  • 可以在入睡前90分鐘泡澡:我們的體溫分為兩種:皮膚溫度與深層溫度,通常深層溫度要比皮膚溫度高2度,而且當深層溫度在升高之後,會降低更多的溫度。《自然》雜誌提出,兩種溫度的差距縮小時,人會比較容易入睡。要想讓睡眠品質變好,可以在睡前泡澡,浸泡在40度的熱水15分鐘,就可以讓深層體溫提高0.5度,90分鐘後,體溫又回到泡澡前的溫度,這時就可以去睡覺了,深層體溫會繼續下降到接近皮膚溫度。
  • 不要醒著躺在床上:如果你過了20分鐘還沒睡著,或者醒了之後難以再次入睡,就乾脆別睡了,索性起床吧。假如你醒了之後還躺在床上,大腦就會認為床是一個保持清醒的地方,而不是用來睡覺的地方。所以從床上爬起來,到另一個房間里坐一會兒。在昏暗的燈光下看會兒書,別玩手機,也別查郵件,吃東西也不行。等困意來襲再回床上休息。
  • 睡醒第一件事不要刷手機,因為此時皮質醇(碰到壓力後身體分泌的激素)水平最高,如果早就接觸各種信息,皮質醇就會一直保持高水平狀態,就會打亂生理節律,建議醒後至少15分鐘後再看手機。可以稍微做一些運動,或聽一些學習音頻鍛煉一下大腦。

五、提高睡眠質量的建議

得到APP《張遇升·怎麼獲得高質量睡眠》提到一個睡眠滑梯模型, 如果想有高質量的睡眠,一是增加睡眠動力,二是減小睡眠阻力。

(1)增加睡眠動力:

  1. 找到並尊重自己的睡眠時長和睡眠節律:找一個休閑一天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安排一天,讓自己放鬆,不要做特別刺激或者有挑戰的事,然後有意識注意一下你在晚上什麼時間開始覺得困,然後就在這個時間點上床睡覺,不要給自己任何壓力,睡到自然醒,然後紀律整個時間和節律【可以知道你是「夜貓子」還是「早起鳥」】【可以通過運動手錶手環記錄時間,還是比較準確】
  2. 多曬太陽:陽光可以刺激下丘腦合成更多褪黑激素和分泌血清素,這些都是睡眠的重要動力(有助於進入睡眠)。所以每天早上起床第一動作去拉窗帘,讓陽光射進來,不僅讓你晚上睡得更香,還能讓你白天更清醒。可以選擇上午10點前下午3點後的太陽曬10~15分鐘就不錯。
  3. 多運動:運動時體溫上升,會持續幾個小時,等我們體溫下降就會增加睡眠的驅動,運動還能分泌很多激素幫助舒張血管,降低焦慮感,有助於放鬆。還能產生更多腺苷來誘發大腦睏倦。
  4. 避免白天睡覺:午睡用來彌補睡得不夠,而不是睡得不好。避免白天睡太久,可以打個盹,但打盹沒有REM,不能讓大腦和身體成長;小睡片刻可以恢復能量和注意力;打盹時間10~30分鐘最好,時間太長容易進入深睡,此時醒來會感覺更累。

(2)減少睡眠阻力:

  1. 工作娛樂和晚上睡覺之間有明顯隔離:除了物理隔離之外,睡前適當放鬆(散步、冥想、休閑的事情)
  2. 誘發放鬆反射:將注意力聚焦到呼吸上,或者心裡默念一個詞語(無論什麼都可以),這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走神了不要緊,再回來原來狀態就行了,持續10~15分鐘。
  3. 降低「睡不著」的緊張感:不要對睡眠有過高的預期,能睡幾個小時就幾個小時,半夜醒來睡不著也呆著沒關係。
  4. 創造合適的卧室環境視覺:儘可能黑暗,尤其要避免藍色(電子產品屏幕)的光(藍光影響褪黑激素分泌),選擇比較厚的窗帘,甚至是兩層的,可以主檔夜間大量的燈光;觸覺:室內溫度涼爽點有助於入睡,因為會導致我們核心體溫的下降,觸發睡眠驅動。用礦物質浴鹽(鎂離子)泡澡也有鎮靜作用;聽覺:推薦用白噪音; 嗅覺:可以有些自然清新的氣味,如薰衣草的味道;食物:多吃色氨酸含量高的,如豆類、小米、酸奶、海產品,有助於合成更多褪黑激素。
  5. 拒絕酒精和控制下午的咖啡因攝入量。喝酒雖然更容易入睡,但酒精會大大抑制快速眼動睡眠的出現頻率,降低睡眠質量。過量咖啡因會帶來很多風險,包括偏頭痛、易怒、胃部不適等,當然也有失眠。

(3)形成習慣:改善睡眠的微習慣。「每天一二三,睡眠就改善」:

  1. 早上同一點起床,包括周末;
  2. 白天曬兩分鐘太陽;
  3. 睡前有三個動作:拉好窗帘避免藍光、房間溫度涼下來到22~25℃、給自己有意識的放鬆。

六、彩蛋

科學家拿老鼠做了個實驗,如果給老鼠喝晚上擠的奶,那它就變得沒那麼焦慮了,反應會更遲鈍,也更容易入睡。說白了,對於老鼠來說,喝點晚上擠的奶,效果跟喝安定差不多。奶牛到了晚上也犯困,所以晚上擠出的牛奶,褪黑激素含量就比較高。喝了褪黑素含量高的牛奶,自然睡眠也就好了。如果這項研究成果以後用在人身上,那超市的牛奶可就不能只分成含糖不含糖,或者低脂高脂奶了,說不定以後還得分成「日擠」和「夜擠」。

七、參考閱讀

  • 得到APP《張遇升·怎麼獲得高質量睡眠》
  • 尼克·利特爾黑爾斯《睡眠革命》
  • 西野精治《最佳睡眠》(The Stanford Method for Ultimate Sound Sleep)
  • 馬修·沃克爾(Matthew Walker)《我們為何需要睡覺》(Why We Sleep)

weixin.qq.com/r/rEirsxX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睡眠 | 睡眠質量 | 深度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