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被誇聰明,真的是件好事嗎?

周末在家看《奇葩說》,最近一期的辯題是「TA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話。

當時第一感覺是:這不是什麼好話吧,感覺說我很努力就是說我笨唄?

但聽完正方辯手龐穎的一番話,我突然發現自己「倒戈」了——

1

被 「聰明」誇讚誤導的一代

想想我們從小到大、再到我們的孩子,得到最多的誇獎是什麼?

—— 「真聰明啊!」「你真棒!」

從小被誇聰明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還真有很多人可以現身說法:

@豆瓣網友 圓太太

@豆瓣網友 小H

鄙視努力、希望自己是輕輕鬆鬆就比別人厲害的人,是我們很多人都希望有的「錦鯉體質」。

而和陷在「聰明」牛角尖里的人,在遭遇困難時候只會迷茫相比,深知努力和踏實可貴的那些人,卻在默默積累和發力。

在大學裡,這種差異呈現得那叫一個赤裸裸。

經過長久壓抑後,很多人不想那麼「死讀書」了——反正我考上大學了、我很聰明。

結果就因為這樣,之前的努力白白浪費了。

而那些更注重努力的孩子,則犧牲周末時間,給自己選了雙學位,或去學習技能或者一門語言,為自己的將來做準備。

後來畢業的時候,不論是深造還是就業,努力的孩子總是「幸運」很多;而那些「躺在聰明上的」孩子,卻失去了人生最好的開頭。

2

讓孩子成為聰明人重要,

還是成為努力的人重要?

其實我們誇孩子聰明,往往只是想鼓勵孩子,希望他能自信。

但小時候老被家長和其他人誇聰明的小孩,到了某一個自己的「瓶頸」階段,可能是第一次感受到周遭競爭開始強烈起來、自己不再那麼出挑的時候,往往更容易陷入茫然境地或者自我否定。

斯坦福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曾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來對比「表揚」和「鼓勵」的區別。

比如讓兩組孩子分別完成難度逐步升級的拼圖遊戲,一組孩子完成後,會被表揚:「有天分、很聰明」;而對另一組孩子則會給予:「剛才很努力,表現很出色」的鼓勵。

隨著難度一步步加大,差距出現了——被表揚的那組,不願意接受挑戰,也更容易感到焦慮和沮喪;被鼓勵的那組孩子則更自信、更敢於接受挑戰。

當挑戰完成後,兩組孩子再次做了最簡單的測試。結果「表揚組」的孩子分數退步了20%,而「鼓勵組」進步了30%。

這其實就是文章開頭,辯手龐穎說到的「固定心態」、「成長心態」——這個概念就是由德韋克首次提出的,更為準確的說法,應該叫「固定型思維」、「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認為:智力和才能是固定不變的,成功不過就是要證明你的能力,證明你是聰明的、有才幹的。

「成長型思維」則在說:能力是可以發展的,通過努力學習,你可以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更聰明、更優秀。

如果讓你來選擇,你更願意孩子是哪一種?

3

不僅僅是鼓勵,還應該是引導和以身作則

如何激發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是每個家長都應該學習的課題。

我們以前就主張過:通過說出具體的事情,來肯定寶寶為此做的努力!

即使真的想讚歎孩子,也請給出一個具體的事由:

「你今天自己扣好了衣服扣子,真棒!」

「我剛才看見你很認真的畫了一條小魚,我覺得很棒!」

「你為這個目標,已經堅持了好幾周了,厲害哦。」

今天,我們還想說一件更重要的事:通過我們自己的引導,讓孩子做那個能夠自我成長的人。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安吉拉·達克沃,發布過一個關於「堅毅教育」的TED演講。

她認為對孩子來說,IQ不是決定人生輸贏的要素,毅力才是。在她的著作《Grit》(堅毅)中,她也講到自己和孩子一起踐行毅力的事:

在她們家裡,每個家庭成員都要選擇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有挑戰性的。

像她一邊研習很難的心理學,一邊要學習瑜伽;丈夫既要工作也要跑步;女兒們則是在上學之餘,還要選擇一項「技能」:彈琴、跳舞……

關於這些目標,家庭成員的約定是:這些挑戰無論有多難,一定要堅持到某個時限、或者是目標完成再退出。

當父母和孩子一樣有各自的目標,他們用身體力行,和孩子一起去堅持、去挑戰,大概比什麼教育都要有力。

回到我們普通的家庭,這種「設定目標」的教育方式同樣可行,我們完全可以從小目標開始:三天學會一首英文兒歌、一個星期完成200個拍球練習、一個月看完一本兒童動物百科全書……

定一個「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標,陪著他一起完成,最重要的是種下堅持和自律的種子,而當孩子確實得到進步的時候,成就感可以激勵他慢慢學會自我管理。

孩子是需要培養的,你想要一個怎樣的孩子,就要懂得讓自己去引導,告訴他成功到底是為什麼。

比起「聰明」這樣的先天設定,努力、心態、毅力,才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事。

(本文配圖部分源自網路)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育兒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