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超法師-定慧之路(15)(證果相關經典)
證果相關經典
十、關於證果
證果到底要斷什麼煩惱?在小乘經里只說到十結,即五上分結和五下分結。佛教發展到部派分裂後對證果眾說紛紛,結果有部論師創立88使和98使的複雜理論,如今中國佛教幾乎全盤接受88使和98使的講法,更創立81惑。然而,在經典里佛不曾說到有88使和98使。而且南傳佛教如今依然只是講十結。以下列出88使和98使的理論出自哪些論典,其中大正藏編號1521及1527是大乘論師依據小乘論典而說98使,1541/1543/1546/1547/1552都是小乘論師關於88使和98使的著作,不是佛所說的論典。
1521 十住毘婆沙論 聖者龍樹造 98
1527 涅槃論 婆藪槃豆作 98
1541 眾事分阿毘曇論 尊者世友造 88,98
1543 阿毘曇八犍度論 迦旃延子造 88,98
1546 阿毘曇毘婆沙論 迦旃延子造 五百羅漢釋 88,98
1547 鞞婆沙論 阿羅漢屍陀槃尼撰 88,98
1552 雜阿毘曇心論 尊者法救造 88,98
我個人認為修行時哪會有那麼多心去分別近百個煩惱,應當以經典所說的三結、五上分結和五下分結來講解證果,放棄部派佛教的88使和98使的理論。
另北傳大小乘佛教說有六種阿羅漢,其中退法阿羅漢是得阿羅漢果後退失現法樂住。
善見律:須陀洹斷三結,阿那含斷五下分結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迦毘羅衛國尼拘陀林。時釋摩男與五百優婆塞,往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優婆塞義,在家白衣,具丈夫志,歸命三寶,自言我是優婆塞者。云何而得須陀洹果,乃至阿那含耶?佛告釋摩男:斷除三結、身見戒取及疑網等,斷三結已,成須陀洹。更不復受三塗之身,於無上道生決定信,人天七返,盡諸苦際入於涅槃,是名優婆塞得須陀洹。又問:云何而得斯陀含果?佛告摩訶男:斷三結已,薄淫怒痴,名斯陀含。又問:云何而得阿那含果?佛告摩訶男:若能斷三結,及五下分,成阿那含。時摩訶男及五百優婆塞,聞此法已,心生歡喜,而白佛言:世尊!甚為希有,諸在家者獲此勝利,一切咸應作優婆塞。時摩訶男及諸優婆塞,作是語已,禮佛而退。諸比丘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毘尼母經:說斷十結,沒說88使98使
毘尼母經卷第八:見諦中所應斷者有六:一身見二疑、三戒取、四向惡道欲、五向惡道恚、六向惡道痴。修道所應斷:一欲染、二恚、三色染、四無色染、五無明、六慢、七調;斷如此七煩惱,便得證果。斷三結得須陀洹。欲染恚薄故得斯陀含。欲染恚斷故得阿那含。一切結盡故名阿羅漢。
長阿含自歡喜經:說斷十結,沒88使98使
如來說法復有上者。所謂教誡。教誡者,或時有人不違教誡,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復受有,是為初教誡。或時有人不違教誡,盡五下結,於彼滅度不還此世,是為二教誡。或時有人不違教誡。三結盡,薄淫、怒、痴,得斯陀含,還至此世而取滅度,是為三教誡。或時有人不違教誡,三結盡,得須陀洹,極七往返,必成道果,不墮惡趣。是為四教誡。此法無上。智慧無餘。神通無餘。諸世間沙門、婆羅門無有與如來等者。況欲出其上
放光般若經:說斷十結,沒說88使98使
※摩訶般若波羅蜜學五眼品第四
以解脫慧度於三礙:有身礙、有狐疑礙、有邪信礙,度是三礙得須陀洹。便道得念,於淫、怒、痴薄,得斯陀含。精勤於道,卻淫、怒、痴,得阿那含。便消五愛:一者色愛、二者無色愛、三者痴愛、四者恨戾愛、五者亂志愛,已度是者便得羅漢。如是行空菩薩,便得空脫,便成五根。疾近不中止禪,至羅漢道。是人已得無相解脫,逮得五力乃至羅漢。是為菩薩得法眼凈。
雜阿含經:說斷十結,沒說88使98使
※雜阿含經(928)說在家居士最高能證優婆塞阿那含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須陀洹。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須陀洹者,三結已斷已知,謂身見、戒取、疑。摩訶男。是名優婆塞須陀洹。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斯陀含。
佛告摩訶男。謂優婆塞三結已斷已知。貪、恚、痴薄。摩訶男。是名優婆塞斯陀含。
摩訶男白佛言。世尊。云何名優婆塞阿那含。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阿那含者。五下分結已斷已知。謂身見、戒取、疑、貪慾、瞋恚。摩訶男。是名優婆塞阿那含。
中阿含福田經:9種阿羅漢,兩種阿羅漢有退
※中阿含大品福田經說退法阿羅漢猶是無學,其中會退的有退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
我聞如是。一時,佛游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給孤獨居士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坐一面。白曰:世尊!世中為有幾福田人?
世尊告曰:居士!世中凡有二種福田人,云何為二?一者學人,二者無學人。學人有十八,無學人有九。
居士!云何十八學人?信行、法行、信解脫、見到、身證、家家、一種、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涅槃、生般涅槃、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色究竟。是謂十八學人。
居士!云何九無學人?思法、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謂九無學人
別譯雜阿含(30)經:得時解脫後退失六次.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毗婆波世山七葉窟中。爾時有一比丘。名曰求[真/心]。獨住仙山黑石窟中。處於閑靜。勤行精進。以不放逸。斷於我見。得時解脫。自身作證。復還退失。第二第三。乃至第六。亦還退失。比丘念言。我今獨處。修行精進。六返退失。若更退失。以刀自割。魔王波旬知佛在王舍城毗婆波世山七葉窟中。瞿曇弟子名曰求[真/心]。亦在王舍城獨住仙山黑石窟中。勤行精進。心不放逸。得時解脫。自身作證。得已退失。如是六返。爾時魔王而作是念。求[真/心]比丘若第七得。必自傷害。出魔境界。作是念已。捉琉瑙琴。往到佛所。扣琴作偈
大智大精進 有大神通達 於法得自在 威光極熾盛
汝聲聞弟子 今將欲自害 人中最上者 汝今應遮斷
云何樂汝法 何故學他死
爾時魔王說是偈已。佛告魔言。波旬。汝今乃是諸放逸者之大親友。汝今所說自為說耳。乃不為彼比丘說也。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若人不怯弱 堅修行精進 恆樂於禪定 晝夜修眾善
干竭愛欲使 壞汝魔軍眾 今舍後邊身 永入於涅槃
爾時魔王憂悲苦惱,失琉璃琴愁毒悔恨,還本宮殿。
佛告諸比丘。當共汝等詣仙人山求[真/心]比丘所。佛將諸比丘詣求[真/心]所。見求[真/心]屍東猶如煙聚。佛告諸比丘。汝等見此煙聚已不。諸比丘言。已見世尊。屍南西北亦如是聚。佛告比丘。此是波旬隱形繞求[真/心]所。覓其心識。佛告比丘。求[真/心]比丘以入涅槃。無有神識。無所至方。爾時魔三化形靡納。而說偈言
上下及四方 推求求[真/心]識 莫知所至方 神識竟何趣
爾時世尊告波旬言。如此健夫。破汝軍眾。以入涅槃。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有部律:9種阿羅漢,其中退法和護法兩種會退
※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捲第二
長者以諸衣物置上座前,即便前禮佛足白言:世尊!於此人間幾是福田?佛言:有二,謂學及無學。學人差別有十八種,無學之人有其九種,是謂福田,堪銷物利。
云何十八種有學人?謂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家家、一間,中、生、有行、無行、上流,是名十八。何等名為九種無學?謂退法、思法、護法、住法、堪達法、不動法、不退法、慧解脫、俱解脫,是名為九。
※以上九種阿羅漢其實是兩種和七種,即:解脫方式有慧解脫、俱解脫兩種;現法樂住的穩定與否有七種:退法、思法、護法、住法、堪達法、不動法、不退法。
薩婆多部律:四三二果有退。退果言退失不犯
※本部派認為阿羅漢果、阿那含果、斯陀含果會退。
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卷第八
問:若比丘如是語『我於四沙門果退』犯何罪?
答:偷羅遮。
問:若比丘言『我得四沙門果』得何罪?
答:不得言得,波羅夷罪。
問:我失阿羅漢果、阿那含果、斯陀含果,得何罪耶?
答:不犯。實不得退言得退,波羅夷;實者不犯。
問:若比丘言『我是學人』得何罪耶?
答:若言『我學波羅提木叉』偷羅遮。若空無所有言『學聖法』波羅夷。學修多羅毘尼阿毘曇亦如是。
若比丘言『我是最後生『犯何罪耶?
答:若說『過去法已滅『偷羅遮。若說『實生盡』波羅夷。
四分律:二果失精,不說三果失精
世尊以此因緣即集諸比丘告言。亂意睡眠有五過失。一者惡夢。二者諸天不護。三者心不入法。四者不思惟明相。五者於夢中失精。是為五過失。善意睡眠有五功德。不見惡夢。諸天衛護心入於法。系意在明相。不於夢中失精。是謂五功德。於夢中失精不犯。精有七種。青黃赤白黑酪色酪漿色。何者精青色,轉輪聖王精也。何者精黃色,轉輪聖王太子精也。何者精赤色,犯女色多也。何者精白色,負重人精也。何者精黑色,轉輪聖王第一大臣精也。何者精酪色,須陀洹精也。何者精酪漿色,斯陀含人精也。
四分律:講解如何入禪得果無犯
四分律卷第十七:可以解說云何得證果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十七群比丘往語六群比丘:「長老,云何入初禪、第二、第三、第四禪?云何入空無相無願?云何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耶?」時六群比丘報言:「如汝等所說者,則已犯波羅夷法,非比丘。」時十七群比丘,便往上座比丘所問言:「若有諸比丘作如是問『云何入初禪、二禪乃至四禪,空、無相、願,須陀洹乃至阿羅漢果,為犯何罪?』」上座比丘報言:「無所犯。」十七群比丘言:「我等向者詣六群比丘所問言『云何入初禪乃至四禪,空、無相、願,云何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彼即報言『汝等自稱得上人法,犯波羅夷非比丘。』」彼比丘即察知,此六群比丘與十七群比丘作疑惱。
十誦律:證果向他人說,犯波夜提罪
十誦律卷第十 不得實說過人法
是中犯者:若比丘,實是阿羅漢,向他人說,波夜提。
實向阿羅漢,向他人說,波夜提。
實阿那含、向阿那含,實斯陀含、向斯陀含,實須陀洹、向須陀洹,向他人說,皆波夜提。
若比丘,實得初禪,向人說者,波夜提。
實得二禪、三禪、四禪,慈、悲、喜、舍,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不凈觀、阿那般那念,向他人說,波夜提。
乃至我好持戒,向他人說,突吉羅。
若比丘實見諸天來至我所。龍、夜叉、浮荼鬼、毘舍遮鬼、羅剎鬼來至我所,向他人說,波夜提。
乃至實見土鬼來至我所,向他人說,突吉羅
十誦律:證果不一定會說法
※健忘非失念,十誦律卷第十一說般特四月乃能誦一偈。
佛在舍衛國,爾時,佛告諸比丘:我教化四眾疲極,令諸比丘當教誡比丘尼。爾時,諸比丘受佛教已,次第教誡比丘尼。上座比丘次第教誡竟,次至長老般特。
時阿難往語般特言:「汝知不,汝明日次應教誡比丘尼。」般特語阿難言:「我鈍根不多聞,未有所知,我夏四月乃能誦得一拘摩羅偈『智者身口意不作一切惡。常繫念現前舍離於諸欲。亦不受世間無益之苦行』阿難,得過是次者善。」
阿難再三語般特言:「諸上座已教誡竟,今次到汝。」般特比丘亦再三報阿難言:「我鈍根不多聞,未有所知,夏四月乃能誦得拘摩羅一偈。得過次者善。」
阿難復言:「汝明日次教誡比丘尼。」即受阿難語。夜過已,中前著衣持缽,入舍衛城次第乞食,食後還自房舍,空地敷坐床已入室坐禪。
爾時諸比丘尼聞,今日般特比丘次教誡比丘尼,皆生輕心:「是不多聞誦讀經少,夏四月過誦得一拘摩羅偈『智者身口意不作一切惡,常繫念現前舍離於諸欲,亦不受世間無益之苦行』。我等所未聞法云何得聞?我等所未知法云何得知?所誦拘摩羅偈,我等先已誦。」
諸有比丘尼,先不入祇陀林聽法者,時皆共來。有五百比丘尼,出王園比丘尼精舍,往祇桓聽法。詣長老般特房前立,謦欬作聲扣戶言:「大德般特,出來!」長老般特即從禪起出房,至獨坐床上,端身大坐,諸比丘尼頭面禮竟,皆在前坐。
時長老般特以柔軟語言:「諸姊妹!當知我鈍根少所讀誦,夏四月過誦得一偈『智者身口意,不作一切惡,常繫念現前舍離於諸欲,亦不受世間無益之苦行』雖然我當隨所知說,汝等當一心行不放逸法。何以故?乃至諸佛,皆從一心不放逸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有助道善法,皆以不放逸為本。」作是語已,用神通力於座上沒,在於東方虛空之中,現四威儀行立坐卧。入火光三昧身出光焰,青黃赤白種種色光。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下出水身上出火,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種種現神力已還坐本處。
諸比丘尼見長老般特如是神力已,輕心滅盡,生信敬心故尊重凈心,折伏憍慢。即隨比丘尼所憙樂法所應解法,而為演說。眾中有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有種聲聞道因緣,有種辟支佛道因緣,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者。爾時眾中。得如是種種大利益。
雜阿含964經:妓女證初果猶畜男女習五欲
雜阿含經(964)
~~~~婆蹉白佛。頗有一比丘於此法、律得盡有漏。無漏心解脫。乃至不受後有耶
佛告婆蹉。不但若一。若二、若三。乃至五百。有眾多比丘於此法、律盡諸有漏。乃至不受後有
婆蹉白佛。且置比丘。有一比丘尼於此法、律盡諸有漏。乃至不受後有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比丘尼。乃至五百。有眾多比丘尼於此法、律盡諸有漏。乃至不受後有
婆蹉白佛。置比丘尼。有一優婆塞修諸梵行。於此法、律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優婆塞。乃有眾多優婆塞修諸梵行。於此法、律斷五下分結。得成阿那含。不復還生此
婆蹉白佛。復置優婆塞。頗有一優婆夷於此法、律修持梵行。於此法、律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優婆夷。乃至五百。乃有眾多優婆夷於此法、律斷五下分結。於彼化生。得阿那含。不復還生此。
婆蹉白佛。置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梵行者。頗有優婆塞受五欲。而於此法、律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眾多優婆塞居家妻子,香華嚴飾,畜養奴婢。於此法、律斷三結。貪、恚、痴薄。得斯陀含。一往一來。究竟苦邊。
婆蹉白佛。復置優婆塞。頗有一優婆夷受習五欲。於此法、律得度狐疑不。
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乃有眾多優婆夷在於居家。(女人畜養男女,服習五欲,即妓女)畜養男女。服習五欲。華香嚴飾。於此法、律,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婆蹉白佛言。瞿曇。若沙門瞿曇成等正覺。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梵行者。及優婆塞、優婆夷服習五欲。不得如是功德者。則不滿足。以沙門瞿曇成等正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諸梵行。及優婆塞、優婆夷服習五欲。而成就爾所功德故。則為滿足。瞿曇。今當說譬.
雜阿含347經:不得禪定,亦能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知外道須深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當度彼外道須深,令得出家。時,諸比丘願度須深。
出家已經半月,有一比丘語須深言: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復問「云何離有覺有觀、內凈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復問「云何尊者離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舍具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復問「云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舍、凈念一心具足第四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復問「若復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
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作是說已,眾多比丘各從座起而去。
爾時,須深知眾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諸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得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作是思惟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彼眾多比丘於我面前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即問彼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彼答我言『不也!須深。』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入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彼答我言『得慧解脫。』作此說已,各從座起而去。我今問世尊云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受,而復說言,自知作證。」
佛告須深「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法,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須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法,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
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須深答曰「如是!世尊。」
「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 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
「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
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凈。爾時,須深見法得法,覺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稽首佛足。
雜阿含990經:不梵行能得二果
※本經說不修梵行也能得斯陀含,生兜率天。,不應籌量他人道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缽。詣舍衛城。次第乞食。至鹿住優婆夷舍。鹿住優婆夷遙見尊者阿難。疾敷床座。白言。尊者阿難令坐
時。鹿住優婆夷稽首禮阿難足。退住一面。白尊者阿難。云何言世尊知法。我父富蘭那先修梵行。離欲清凈。不著香花。遠諸凡鄙。叔父梨師達多不修梵行。然其知足。二俱命終。而今世尊俱記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於後世得斯陀含。生兜率天。一來世間。究竟苦邊。云何。阿難。修梵行、不修梵行。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其後世
阿難答言。姊妹。汝今且停。汝不能知眾生世間根之差別。如來悉知眾生世間根之優劣。如是說已。從坐起去
時。尊者阿難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鹿住優婆夷所說廣白世尊
佛告阿難。彼鹿住優婆夷云何能知眾生世間根之優劣。阿難。如來悉知眾生世間根之優劣。
阿難。或有一犯戒。彼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彼所起犯戒無餘滅、無餘沒、無餘欲盡。或有一犯戒。於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彼所起犯戒無餘滅、無餘沒、無餘欲盡。於彼籌量者言。此亦有如是法。彼亦有是法。此則應俱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一後世。彼如是籌量者。得長夜非義饒益苦。
阿難。彼犯戒者。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彼所起犯戒無餘滅、無餘沒、無餘欲盡。當知此人是退。非勝進。我說彼人為退分。
阿難。有犯戒。彼於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彼於所起犯戒無餘滅、無餘沒、無餘欲盡。當知是人勝進不退。我說彼人為勝進分。自非如來。此二有間。誰能悉知。是故。阿難。莫籌量人人而取。人善籌量人人而病。人籌量人人。自招其患。唯有如來能知人耳。如二犯戒。二持戒亦如是。彼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彼所起持戒無餘滅。若掉動者。彼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彼所起掉無餘滅。彼若瞋恨者。彼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彼所起瞋恨無餘滅。若苦貪者。彼於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彼所起苦貪無餘滅。穢污清凈如上說。乃至如來能知人人
阿難。鹿住優婆夷愚痴少智。而於如來一向說法心生狐疑。云何。阿難。如來所說。豈有二耶
阿難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如來說法若有二者。無有是處。阿難。若富蘭那持戒。梨師達多亦同持戒者。所生之趣。富蘭那所不能知。梨師達多為生何趣。云何受生。云何後世。若梨師達多所成就智。富蘭那亦成就此智者。梨師達多亦不能知彼富蘭那當生何趣。云何受生。後世云何。阿難。彼富蘭那持戒勝。梨師達多智慧勝。彼俱命終。我說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後世亦同是斯陀含。生兜率天。一來生此究竟苦邊。彼二有間。自非如來。誰能得知。是故。阿難。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生損減。唯有如來能知人耳。
雜阿含854經:一聚落內有500阿那含。
※本經說一村落就有上千人於佛前證初果,這些人於末法都會天上人間來回,尤其從天道回人間時已經幾千年了,他們將繼續修行證果。別聽人瞎說此時不可能修證。
~~~~世尊!彼等命終當生何處?
佛告諸比丘:彼罽迦舍等,已斷五下分結得阿那含。於天上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
諸比丘白佛:世尊!復有過二百五十優婆塞命終,復有五百優婆塞於此那梨迦聚落命終,皆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於彼天上般涅槃,不復還生此世。復有過二百五十優婆塞命終,皆三結盡,貪、恚、痴薄,得斯陀含;當受一生,究竟苦邊。此那梨迦聚落,復有五百優婆塞於此那梨迦聚落命終,三結盡,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邊。
佛告諸比丘:汝等隨彼命終、彼命終而問者,徒勞耳!非是如來所樂答者。夫生者有死,何足為奇?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來自知成等正覺,顯現演說,分別開示。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苦陰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苦陰滅。今當為汝說法鏡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法鏡經,謂聖弟子於佛不壞凈。於法、僧不壞凈。聖戒成就
善見律:佛滅後(公元1500-2500)還能得阿那含
※善見律卷第十八說公元ac2500年內猶能證愛盡羅漢,可見目前要證初果應當是絕對不難。
……何以佛不聽女人出家?為敬法故。若度女人出家正法只得五百歲住,由佛制比丘尼八敬,正法還得千年(bc500- ac500)。法師曰:千年已佛法為都盡也?答曰:不都盡,於千年(ac500-ac1500)中得三達智。復千年(ac1500-2500)中得愛盡羅漢,無三達智。復千年(ac2500-3500)中得阿那含。復千年(ac3500-4500)中得斯陀含。復千年(ac4500-5500)中得須陀洹學法。復得五千歲(ac5500-10500)於五千歲得道。後五千年學而不得道。萬歲後經書文字滅盡。但現剃頭有袈裟法服而已。Bc=公元前,ac=公元
大乘阿毘達摩集論:有二十七種證果
大乘阿毘達摩集論曰:云何果差別?此有二十七種。謂信勝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分解脫,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極七返有,家家,一間,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上流,退法阿羅漢、思法阿羅漢、護法阿羅漢、住不動阿羅漢、堪達阿羅漢、不動法阿羅漢。
何等未具資糧補特伽羅:謂緣諦增上法為境,發起軟品清信勝解,成就軟品順解脫分未定生時。
何等已具未具資糧補特伽羅:謂緣諦增上法為境,發起中品清信勝解,成就中品順解脫分已定生時。
何等已具資糧補特伽羅:謂緣諦增上法為境,發起上品清信勝解,成就上品順解脫分即此生時。
又未具資糧者:謂緣諦增上法為境,於諸諦中,成就下品諦察法忍,成就下品順決擇分未定生時。
已具未具資糧者:謂緣諦增上法為境於諸諦中,成就中品諦察法忍成就中品,順決擇分已定生時。
已具資糧者:謂緣諦增上法為境,於諸諦中,成就上品諦察法忍,成就上品順決擇分即此生時
此中三品順決擇分者:謂除世第一法,由此世第一法性唯一剎那必不相續,即此生時定入現觀非前位故。從下中品順解脫分,順決擇分有可退義,此唯退現行非退習氣。已依涅槃先起善根者,不復新發起故。
何等隨信行補特伽羅:謂資糧已具性是鈍根,隨順他教修諦現觀。
何等隨法行補特伽羅:謂資糧已具性是利根,自然隨順諦增上法修諦現觀。
何等信勝解補特伽羅:謂隨信行已至果位。
何等見至補特伽羅:謂隨法行已至果位。
何等身證補特伽羅:謂諸有學已具證得八解脫定。
何等慧解脫補特伽羅:謂已盡諸漏而未具證八解脫定。
何等俱分解脫補特伽羅:謂已盡諸漏及具證得八解脫定
何等預流向補特伽羅:謂住順決擇分位。及住見道十五心剎那位。
何等預流果補特伽羅:謂住見道第十六心剎那位,即此見道,亦名趣入正性決定,亦名於法現觀。
若於欲界未離欲者,後入正性決定位得預流果。
若於欲界倍離欲者,後入正性決定位得一來果。
若已離欲界欲者,後入正性決定位得不還果。
若已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得預流果,何故但言永斷三結得預流果?最勝攝故。何故最勝?以於解脫是不發趣因故,雖已發趣復為邪出離因故,及為不正出離因故。又此三結是迷所知境因故,迷見因故,迷對治因故。
何等一來向補特伽羅:謂於修道中已斷欲界五品煩惱安住彼道。
何等一來果補特伽羅:謂於修道中已斷欲界第六品煩惱安住彼道。
何等不還向補特伽羅:謂於修道中已斷欲界第七第八品煩惱安住彼道。
何等不還果補特伽羅:謂於修道中已斷欲界第九品煩惱安住彼道。
若已永斷一切見道所斷煩惱,及已永斷欲界修道所斷一切煩惱,得不還果。何故但言永斷五順下分結得不還果?最勝攝故。何故最勝?能為下趣下界勝因故。
何等阿羅漢向補特伽羅:謂已永斷有頂八品煩惱安住彼道。
何等阿羅漢果補特伽羅:謂已永斷有頂第九品煩惱安住彼究竟道。
若阿羅漢永斷三界一切煩惱。何故但言永斷五順上分結得阿羅漢果?最勝攝故。何故最勝?是取上分因及不舍上分因故
何等極七返有補特伽羅:謂即預流果,於人天生往來雜受,極至七返得盡苦際。
何等家家補特伽羅:謂即預流果,或於天上、或於人中,從家至家得盡苦際。
何等一間補特伽羅:謂即一來果,或於天上唯受一有得盡苦際。
何等中般涅槃補特伽羅:謂生結已斷,起結未斷。或中有才起,即便聖道現前得盡苦際。或中有起已為趣生有,才起思惟即便聖道現前得盡苦際。或思惟已發趣生有,未到生有即便聖道現前得盡苦際。
何等生般涅槃補特伽羅:謂二結俱未斷,才生色界已即便聖道現前得盡苦際。
何等無行般涅槃:謂生彼已,不由加行聖道現前得盡苦際。
何等有行般涅槃補特伽羅:謂生彼已,由加行力聖道現前得盡苦際。
何等上流補特伽羅:謂於色界地地中皆受生已,乃至最後入色究竟,於彼無漏聖道現前得盡苦際。復有乃至往到有頂,聖道現前得盡苦際。
又雜修第四靜慮有五品差別:一下品修,二中品修,三上品修,四上勝品修,五上極品修。由此五品雜修第四靜慮故,如其次第生五凈居
何等退法阿羅漢:謂鈍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可退失現法樂住。
何等思法阿羅漢:謂鈍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若不思惟即可退失現法樂住,若思惟已能不退失。
何等護法阿羅漢:謂鈍根性,若游散便可退失現法樂住,若不游散即能不退。
何等住不動阿羅漢:謂鈍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現法樂住,亦不能練根。
何等堪達阿羅漢:謂鈍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現法樂住,然堪能練根。
何等不動法阿羅漢:謂利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皆能不退現法樂住
何等欲界異生補特伽羅:謂於欲界若生若長,不得聖法。
何等欲界有學補特伽羅:謂於欲界若生若長,已得聖法,猶有餘結。
何等欲界無學補特伽羅:謂於欲界若生若長。已得聖法,無有餘結。
如欲界有三,色、無色亦爾。
何等欲色界菩薩補特伽羅:謂與滅離無色界生靜慮相應,住靜慮樂,而生欲界或生色界。
何等欲界獨覺補特伽羅:謂無佛出世時生於欲界,自然證得獨覺菩提。
何等不可思議如來補特伽羅:謂且於欲界,始從示現,安住睹史多天妙寶宮殿,乃至示現大般涅槃,示現一切諸佛菩薩所行大行。
何等勝解行菩薩補特伽羅:謂住勝解行地中,成就菩薩下中上忍。
何等增上意樂行菩薩補特伽羅:謂十地中所有菩薩。
何等有相行菩薩補特伽羅:謂住極喜、離垢、發光、焰慧、極難勝現前地中所有菩薩。
何等無相行菩薩補特伽羅:謂住遠行地中所有菩薩。
何等無功用行菩薩補特伽羅:謂住不動善慧,法雲地中所有菩薩
複次如說預流果補特伽羅,此有二種:一漸出離,二頓出離。
漸出離者,如前廣說。
頓出離者,謂入諦現觀已,依止未至定發出世間道,頓斷三界一切煩惱;品品別斷唯立二果,謂預流果、阿羅漢果。如是補特伽羅,多於現法或臨終時,善辨聖旨。設不能辨,由願力故,即以願力還生欲界,出無佛世成獨勝果
《顯揚聖教論》七賢聖、八種證果、四沙門果
七種賢聖:
一隨信行:謂如有一性。是軟根純熟相續。自昔已來恆信解行。由此因緣今於諸諦隨信解行趣向諦觀。
二隨法行:謂如有一性是利根純熟相續。自昔已來恆擇法行。由此因緣今於諸諦隨擇法行趣向諦觀。
三信解:即隨信行已見聖諦。
四見至:即隨法行已見聖諦。
五身證:謂於八解脫身證具足住,未得諸漏無餘盡滅。
六慧解脫:謂已得諸漏無餘盡滅,未得八解脫身證具足住。
七俱解脫:謂已得諸漏無餘盡滅,及於八解脫身證具足住。
八種證果者:
一預流向:謂如有一純熟相續,超過一切外異生地,入正性離生。若未證得初預流果終無中夭。
二預流果:若隨勝攝永斷三結,若全攝者永斷一切見所斷惑。由此聖者已見諦故,最初證得逆流行果。
三一來向:謂如有一或世間道,倍離欲界貪已,趣入正性離生。或預流果,為斷欲界上中品惑,修對治行。
四一來果:或倍離欲已,入正性離生,然後證得。或預流果,進斷欲界上中品惑故得。即依此斷,說名微薄欲貪嗔痴。此云何知?謂以籌慮作意觀察境時,心生於舍,無習向心、無習趣心、無習著心,應知是人三毒微薄。
五不還向:謂如有一或世間道,先離欲界貪已,趣入正性離生。或一來果,進斷欲界余煩惱故,修對治行。
六不還果:或先離欲入正性離生,然後證得。或一來果,盡斷欲界余煩惱故得。
七阿羅漢向:謂如有一學已見跡,為斷非想非非想地煩惱故,修對治行。
八阿羅漢果:謂永斷一切非想非非想地煩惱故得
四沙門果
一預流沙門果:若隨勝攝三結永斷,謂身見、戒禁取、及疑;若全分攝一切見道所斷煩惱永斷;由彼斷故得預流果。不墮落法或極七返、或復家家。(大毗婆沙論云:家家有二,謂天家家、及人家家。天家家者:謂於天上,或受二生,或受三生;或一天處、或二天處、或三天處受二三生;或一天家、或二天家、或三天家受二三生。人家家者:謂於人中、或受二生,或受三生;或一洲處、或二洲處或三洲處、受二三生;或一人家、或二人家、或三人家受二三生。又云:由三緣故建立家家,一由業故,二由根故,三由結故。由業故者:謂先造作增長欲界二有、或三有業。由根故者:謂彼已得對治欲界三品、或四品結無漏諸根。由結故者:謂彼已斷欲界三品、或四品結。於此三緣,隨一不具,不名家家。)
二一來沙門果:若隨勝攝三結永斷、薄貪嗔痴;若全分攝一切見道所斷煩惱永斷,及欲界系修道所斷上品中品煩惱永斷;由彼斷故得一來果。或復一間。(大毗婆沙論云:一間有二,謂天一間、及人一間。天一間者:謂於天上唯受一生。或四大王眾天、或三十三天、或夜摩天、或睹史多天、或樂變化天、或他化自在天受此一生。人一間者:謂於人中唯受一生。或贍部洲、或東勝身洲、或西牛貨洲受此一生。又云:由三緣故建立一間,一由業故,二由根故,三由結故。由業故者:謂先造作增長欲界一有業。由根故者:謂彼已得對治欲界七品或八品結無漏諸根。由結故者:謂彼已斷欲界七品或八品結。於此三緣,隨一不具,不名一間。)
三不還沙門果:若隨勝攝五順下分結永斷,所謂身見、戒禁取、疑、貪慾、嗔恚;若全分攝一切見道所斷煩惱永斷,及欲界系修道所斷煩惱永斷、或色界系煩惱永斷、或無色界一分煩惱永斷;由彼斷故得不還果。或中間寂滅、或生寂滅、或無行寂滅、或有行寂滅、或復上流。(俱舍論言上流者:是上行義,以流與行其義一故,謂欲界歿往色界生,未即於中能證圓寂,要轉生上方般涅槃。即此上流差別有二,由因及果有差別故;因差別者:此於靜慮由有雜修、無雜修故,果差別者:色究竟天及有頂天為極處故。謂若於靜慮有雜修者,能往色究竟方般涅槃;即此復有三種差別:全超,半超,遍歿異故。言全超者,謂在欲界於四靜慮已具雜修,遇緣退失上三靜慮;以初靜慮愛味為緣,命終上生梵眾天處;由於先世串習勢力,復能雜修第四靜慮,從彼處歿生色究竟;最初處歿生最後天,頓越中間是全超義。言半超者,從彼漸次,生下凈居乃至中間能越一處,生色究竟,超非全故名為半超。聖必不生大梵天處,僻見處故、一導師故。言遍歿者,從彼漸次,於一切處皆遍受生,最後方能生色究竟,一切處死故名遍歿。無不還者於已生處受第二生,由彼於生,容求勝進非等劣故,即由此故不還義滿。必不還生曾生處故尚不生本處,況有生於下;應知此謂二上流中,由有雜修靜慮因故,往色究竟般涅槃者。余於靜慮無雜修者,能往有頂方般涅槃。謂彼先無雜修靜慮,由於諸定愛味為緣,此歿遍生色界諸處,唯不能往五凈居天;色界命終,於三無色次第生已,復生有頂方般涅槃。二上流中,前是觀行,後是止行。樂慧樂定有差別故。二上流者,於下地中,得般涅槃,見不違理;而言此往色究竟天及有頂天為極處者,由此過彼無行處故。)
四阿羅漢沙門果:若隨勝攝貪慾嗔痴無餘永斷,若全分攝見、修所斷一切煩惱永斷無餘。由彼斷故得阿羅漢諸漏永盡,乃至廣說阿羅漢六。恆住法界者,謂三種界廣說如經,一斷界謂:斷見道所斷諸行。二離界謂:離修道所斷諸行。三滅界謂:滅所依所攝諸行。
大毗婆沙論︰阿羅漢有退
謂或有執︰定無退起諸煩惱義。如分別論者。彼引世間現喻為證。謂作是說︰『如瓶破已,唯有餘瓦,不復作瓶。諸阿羅漢,亦應如是。金剛喻定,破煩惱已,不應復起諸煩惱退。如燒木已,惟有餘灰,不還為木。諸阿羅漢,亦應如是。無漏智火,燒煩惱已,不應復起諸煩惱退。彼引此等世間現喻,證無退起諸煩惱義。』
為遮彼執,顯有退起諸煩惱義。若無退者,便違契經。如契經說︰阿羅漢有二種。一退法,二不退法。又契經說︰由五因緣,令時解脫阿羅漢退隱沒忘失。云何為五?一多營事業,二樂諸戲論,三好和斗諍,四喜涉長途,五身恆多病。又契經說︰有阿羅漢,名瞿底迦。是時解脫。六反退已;於第七時,恐復退失,以刀自害而般涅槃。故知定有起煩惱退。
問︰若有退義,分別論者所引現喻,當云何通?答︰不必須通。所以者何?彼非素怛纜,非毗奈耶,非阿毗達磨;但是世間粗淺現喻。世間法異,賢聖法異。不應引世間法,難賢聖法。若必須通,當說喻過。喻既有過,為證不成。如瓶破已,必有餘瓦。得阿羅漢已,有餘煩惱不?若有煩惱者,應非阿羅漢。若無煩惱者,即義與喻別,不應為證。如燒木已,定有餘灰。得阿羅漢已,有餘煩惱不?若有煩惱者,應非阿羅漢。若無煩惱者,即義與喻別,不應為證。然世間木,無被燒義。但木極微與火極微,為因已滅,此火極微與灰極微,為因已滅。應作是說︰木是火因,火是灰因。而世間想,謂火燒木,令木成灰。木既滅已,猶有餘灰,非全無物。故喻與法,義不相似。
又阿羅漢斷諸煩惱,非令全無。過去未來煩惱性相,猶實有故。若相續中違煩惱道,未現在前;爾時名為煩惱未斷。若相續中違煩惱道,已現在前;斷諸系得,證離系得,不成就煩惱,名煩惱已斷。應作是說︰修習聖道,是希有事。今阿羅漢雖斷煩惱,而不令無。是故尊者妙音說曰︰煩惱不在自身中行,說名為斷,非令全無。如說天授,舍宅中無。非謂天授,余處亦無。煩惱斷時,應知亦爾。過去有故。若遇退緣,為因引生未來煩惱,故必有起煩惱退義。
問︰分別論者,云何釋通應理論者所引契經?答︰彼說退時,退道非果。以沙門果,是無為故。問︰既許有退,退道、退果,有何差別,而說無退?又彼許退無學道時,為得學道?為全不得?若得學道,果亦應退。非無學果、成學道故。若全不得,便有大過。退無學道,不得學道。若爾,應住異生位故。若非異生,及學無學,應離凡聖,有別有情。許即便非世尊弟子。故應許有起煩惱退。
顯揚聖教論:退法阿羅漢有六
退法等有六者:謂退法等六無學果,廣說如經。一、退法:謂成就如是輭根,若思自害、不思自害,若放逸、若不放逸,俱可退失現法樂住及世間功德;不能練根不能發起勝品功德。二、思法:謂成就如是輭根,若思自害即能不退,不思害時即可退失;此人作是思惟:寧使我勝諸魔,不令諸魔勝我,如是思已而思自害;此亦不能練根不能發起勝品功德。三、護法:謂成就如是輭根,雖不思自害,不放逸故能不退失,若心放逸即可退失;不能練根不能發起勝品功德。四、住不動:謂成就如是輭根,雖不思自害、及行放逸,然皆不退;不能練根不能發起勝品功德。五、堪能通達:謂成就如是輭根,堪能不退;能練諸根及能發起勝品功德。六、不動法:謂從先來自性成就利根;此人於諸善根,不為已得退法之所搖動,亦不為發起功德、及上練根之所動搖;是故說名為不動法。
俱舍論:得阿羅漢果會退所證現法樂住
若應果性容有退者;如何世尊但說所證現法樂住,有可退理。由此證知諸阿羅漢果性解脫、必是不動。然由利等擾亂過失,有於所得現法樂住,退去自在。謂諸鈍根。若諸利根;則無退失。故於所得現法樂住,有退無退故;名退不退法。又云:然喬底迦,昔在學位,於時解脫,極啖味故;又鈍根故;數數退失,深自厭責,執刀自害。由於身命無所戀惜,臨命終時,得阿羅漢,便般涅槃。故喬底迦、亦非退失阿羅漢果。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末:斷退、住退
※本論認為:阿羅漢有退是住退並非斷退。住退即無法做到現法樂住數起現前。
問如世尊言:我說阿羅漢苾芻於四種增上心法現法安樂住中隨一而退。若彼一切染污種子皆已永害,云何復起下地煩惱?若不復起彼云何退?答退有二種:一者斷退,二者住退。言斷退者唯是異生。言住退者是諸聖者亦是異生。若世間道斷諸煩惱復起現前,當知爾時斷退故退,亦是住退。若出世道斷煩惱已,心營世務不專修習如理作意,由此不能於其中間現法樂住數起現前如先所得後亦如是,然其下地已斷煩惱不復現前,如是名為住退故退,非是斷退。又若已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而彼一切染法種子未永害者,云何名為心善解脫阿羅漢果諸漏永盡!若已永害,於相續中永無一切染法種子,尚不應起不正思惟況諸煩惱。是故當知由出世道斷煩惱者定無有退。
大毗婆沙論:預流果無退,上三果有退
※大毗婆沙論六十一卷十二頁云:以何等故,上三果有退;非預流果耶?且彼文說:見所斷煩惱、於無事起故;斷已不退。云何說彼於無事起?謂無處轉故。云何無處轉?謂於我轉故。於勝義諦,我畢竟無,故彼煩惱、斷已不退。修所斷煩惱、於有事起故;斷已有退。云何說彼於有事起?謂有處轉故;云何有處轉?謂於少分凈相轉故。云何名為少分凈相?謂於發爪唇齒面目手足指等形顯色中、有少凈相。於中亦有諸不凈相。觀不凈相、由如理作意,先離煩惱。觀彼凈相,由非理作意,起煩惱退。無有少法,有我我所,可令觀彼退無我觀。如契經說:一切法無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育者,無補特伽羅。於此身內,空無士夫。無能作者,無遣作者,無能受者,無遣受者。純空行聚。是故一切見所斷結、聖慧斷已;皆永不退。是故無退預流果者。複次永斷三界見所斷結,立預流果。無退三界見所斷結永斷者故。複次永斷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結,立預流果。無退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結永斷者故。問:云何無退彼永斷者?答:以彼非想非非想處見所斷結、難斷難破,難可越度;是故斷已,不可還續。複次以忍對治無事煩惱,立預流果。必無退忍起無事結,故彼不退。複次由見道力,得預流果。定無退失見道者故。
大毗婆沙論:唯三果是善士趣,初果二果不是
※ 論曰:預流未斷欲貪嗔恚不名為善士,不還已斷。
大毗婆沙論一百七二五卷四頁云:問:何故不說預流一來為善士趣耶?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世尊此中以七善士趣、讚美中子,或時有處讚美長子,如伽他言:阿羅漢極樂,以無貪愛心,及我慢已斷,永斷痴網故。或時有處讚美幼子,如池喻經廣說。今此亦以讚美中子,是故不說預流一來。
有說:本為差別預流、一來,世尊說此七善士趣。謂彼雖得名為善士;如契經言:云何善士?謂若成就有學正見,乃至正定。云何勝善士?謂若成就無學正見,乃至正定,然其不得名善士趣;以彼尚遠,非能近趣勝善士故。唯不還者名為善士,亦名善士趣。彼是善士,又能鄰趣勝善士故。由此義故,預流、一來非善士趣。
有說:有學位中,若已越界,已得果者,立善士趣。預流、一來雖已得果;而未越界。有說:有學位中,若已越界,永斷不善煩惱業者;立善士趣。預流、一來、二俱不爾。有說:有學位中,若已得果,及永斷不善煩惱業者,立善士趣。預流、一來不能如是,故不立善士趣。如不善煩惱業,如是有異熟,無慚無愧相應二果煩惱業亦爾。
有說:有學位中,若以越界、及永斷五順下分結者,立善士趣。預流、一來不爾。有說:有學位中,若已得果,及永斷五順下分結者,立善士趣。預流、一來不爾。
有說:有學位中,若已永斷非善士共有法者,立善士趣。何等名為非善士共有法?謂樂在家,愛戀妻子。貪著卧具衣服飲食。好著種種華鬘瓔珞,及諸香等,塗飾其身。貯畜一切不凈財物。所謂金銀珍寶,倉庫田宅,童僕作使,諸象馬等。及以染心摩觸骨瑣眾惡所集不凈之身,而生凈想,染習欲事。或時發怒,起加拳等,苦楚有情諸損惱業。預流、一來猶有此事,故不說在善士趣中。
有說:於有學位,若更不入黑闇牢獄母胎臟中,稟諸不凈而為身分,生熟二臟中間住者,立善士趣。預流、一來尚有斯事。是故不立七善士趣。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若學、已斷欲貪嗔恚,不於母胎受迫迮苦者,立善士趣。預流、一來不爾。
大毗婆沙論:預流雖暫起惡業,而不墮惡趣
大毗婆沙論云:有餘師說。若有不見惡行過失,妙行功德;彼墮惡趣。一切預流、如實知見善惡得失;由失念故,雖暫起惡業,而不墮惡趣。有作是說:薩迦耶見、未斷未遍知,造惡業者;當墮惡趣。一切預流、薩迦耶見、已斷已遍知;雖暫起惡業;而不墮惡趣。如世尊說:若有身見已斷、已遍知,具五功德:一者、障三惡趣,二者、遮五無間業,三者、解脫種種諸惡見趣,四者、無際生死、已作分齊,五者、臨命終時、心神明了。
俱舍論:預流決定不墮惡趣業
俱舍論云:云何彼名無退墮法?以不生長退墮業故。違彼生長業與果故。強盛善根,鎮彼身故。加行意樂,俱清凈故。諸有決定墮惡趣業,尚不起忍;況得預流。故有頌言:愚作罪小亦墮惡;智為罪大亦脫苦。如團鐵小亦沉水;為缽鐵大亦能浮。
雜寶藏經28:初果未斷婬,不可能走路離地四指
※本經說身能離地四指者,無有婬欲。所以別信初果走路離地四指的瞎說,因為初果未斷淫。
如鳩留孫佛時有一仙人,名曰定光。共五百仙人,在於山林中草窟里住。時有婦人偶行在此,值天降雨風寒理極,無避雨處,即向定光仙所,寄宿一夜。明日出去,諸仙人見之,即便謗言:此定光仙,必共彼女行不凈行。爾時定光知彼心念,恐其誹謗墮於地獄,即升虛空高七多羅樹,作十八變。諸仙人見已,而作是言:身能離地四指無有淫慾,何況定光,升虛空中有大神變而有欲事!我等云何於清凈人而起誹謗。時五百仙人即五體投地,曲躬懺悔。緣是之故得免重罪。當知菩薩有大方便,真是眾生善知識。佛言:爾時定光仙人者,今彌勒是也。爾時五百仙人者,今長老等五百比丘是也。(出自雜寶藏經28仇伽離謗舍利弗等緣)
大毗婆沙論:阿羅漢有夢
大毗婆沙論云:問:何等補特伽羅有夢?答:異生、聖者、皆得有夢。聖者中、從預流果、乃至阿羅漢、獨覺、亦皆有夢。唯除世尊
《顯揚聖教論》九種清凈
一屍羅清凈:謂如有一善住屍羅及善守護別解脫戒。如法威儀行處具足,於小罪中見大怖畏受學學處。
二心清凈:謂如有一依戒清凈遠離欲惡不善法。如前所說,初靜慮第二第三第四靜慮具足住。
三見清凈:謂如有一具心清凈鮮白無穢,離諸煩惱得住不動。為欲證得漏盡智故,觀察諸諦如實了知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趣苦滅行道聖諦。
四度疑清凈:謂如有一依見清凈,於佛法僧無惑無疑。
五道非道智見清凈:謂如有一依度疑清凈得妙智見,唯佛所說僧所行道,能得出離。此復云何?謂能盡苦及證苦邊。若諸外道所說之道不能盡苦及證苦邊。
六行智見清凈:謂如有一依道非道智見清凈得妙智見,知出離道有下中上,下者苦遲通行所攝,中者苦速通行樂遲通行所攝,上者樂速通行所攝。
七行斷智見清凈:謂如有一依行智見清凈得妙智見,謂我應斷下中之行,及為發起上妙聖行。
八無緣寂滅清凈:謂如有一依行斷智見清凈,證得無餘諸漏永盡。
九國土清凈:謂諸佛共有無上功能果能示現不可思議國土莊嚴極凈佛思及極凈菩薩思及思眷屬法。
證果的信心、真偽、退果
修行為了解脫生死,小乘佛教稱為證果,共有四果。中國禪宗稱為明心見性,後期的祖師更立下三關。佛在世時,已經有人懷疑佛所印證的二果聖者不正確(見附錄雜阿含990經)。在佛滅後對四果的印證更是議論紛紛,後來發展到阿羅漢會退果,乃至阿羅漢可退至無果的說法。
大眾部說:預流者有退義,阿羅漢無退義。……諸預流者,造一切惡唯除無間。在等引位有發語言。上座部說:預流者無退義,阿羅漢有退義。等引位中無發語者。
從上面部派的見解差異可知,如今更加難判斷修行人所證何果,例如增上慢人的未證以為已證,以及已證果後退果。所以千萬別自以為證果而告訴他人,因為你可能是未證以為已證,也可能證了退果,懷疑你的人一旦發現你的煩惱再起時,他們將會恥笑你,甚至於把你趕出三門外。所以不要向人說你已證xx果,也要小心自我觀察證和退,以下是修證的問題:
善見律卷第十八說佛滅三千年內猶能證愛盡羅漢,可見目前證初果應當是絕對不難,別信認為不可能證果的論點。
1:真實證果隨意向他人說,犯波夜提。
2:觀因緣、觀五蘊、觀生滅、觀十八界等,皆可證初果至阿羅漢果,然而,一般人觀因緣破我見最快。平時多觀因果、因緣、生滅、無常、苦、無我。
3:某一個修法讓他證阿羅漢,不等於你修了能證羅漢。
4:追求果位而自以為修證,是增上慢,並非大妄語。
5:修觀後必須經過一番磨鍊,才能確定煩惱是否斷除。
6:見道可以頓見,所以初果可以速證,破我見最好的修法是觀身心的因緣。入定、念佛、持咒非修慧故難見道。
7:修道必須漸修,即貪嗔只能漸斷,所以應當經常修四念處、觀五蘊及觀心生滅。
8:煩惱屬因緣法,因緣不可斷滅,以無生緣稱為斷煩惱。只要失去正念正知,煩惱就有因緣再度生起。
9:定力退失,則正念也退失。正念退失,則煩惱得生緣。請記牢:煩惱的改造及正念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10:每天早晚檢查定力是否退,退了趕快修回來,必須每天不離正定,才有辦法在生活中具足八正道。
11:唯有過出世間的八正道生活,才可能證阿羅漢。
13:世人以博學為師。修道者以戒為師,依止四念處。
14:證阿羅漢之前,心勿與色會,不然禍生。四十二章經曰:佛告沙門。慎無信汝意。意終不可信。慎無與色會。與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道。乃可信汝意。
15:對於證果與退果若有疑問,請看《異部宗輪論》或《異部執論》,不要道聽途說。
16:不要以開悟或證果而自滿,要以心無煩惱為自在。
17:要以煩惱減輕、智慧增長為成果。別誤以為修完一個法門了、修完多少座、閉過幾次關,以此當成修行成果。
18:眾生各有因緣,菩薩行持更是難思議。有人表面上雖未修定慧,可能一入定就是四禪,一修觀就證果。所以,別以為你有戒、有定,他人無戒、無定怎麼比得上你。
19:有緣者先開悟或證果,道行不一定比後來者更高。
20:除非是阿羅漢,不然你還有我慢、貪、嗔、掉舉、怕死。
21:你所崇拜的老師絕對不具足一切智,別以為你的老師有修有證,就迷信他的一切,以他的話為權威。
22:你想當聖人嗎?先請一切人調查與研究你的一切缺點。因為聖人不怕調查,還是先讓別人證明我無缺點吧!
23:金剛經說證果者不會認為我得初果,乃至阿羅漢果,因為無有我是得果者。
24:不論老少、智愚都能證得四果。大智慧的如舍利弗,最愚笨的如周梨盤陀伽。年齡極老的如一百二十歲的如須跋陀羅,年輕的如七歲沙彌均頭。
25:證果的快慢是個人因緣成熟,是極不一致的。阿難追隨佛一生只證初果;而快者在一個晚上就證悟阿羅漢果。
26:好多修行人證得初果或二果、三果後,因為業力等因緣,就停頓不前了。
27:增上慢人的未證以為已證,因為增上慢人往往因好勝、自我暗示、求脫心切而誤以為證。
28:一般人無法準確衡量某人證何果位,如雜阿含經(990)說: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生損減,唯有如來能知人耳。(2005年7月修訂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