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拚一輩子,我的保姆卻過上了我想要的生活」
前段時間去深圳出差,計程車上司機師傅與我攀談,悶了一路。
我倒也願意打開話匣子與他瞎扯一番。母胎自帶易搭體質,走哪兒跟誰都聊上幾句。
師傅問:「姑娘不是本地人吧?」
我雖然暗笑師傅搭訕老套,嘴上也捧場回問:「怎麼猜到的呀?」
師傅畫風突然感慨起來:
「這邊的年輕人啊,上車都不怎麼愛說話,不是抱著手機愁眉苦臉,就是癱在后座毫無表情。你不像他們,這麼活潑又愛笑的小姑娘很難得啊!」
我驚詫師傅的這番話,不知是該汗顏沒有緊迫感,還是該慶幸自己依然活得沒心沒肺。
可這向陽而生不該是生存的本能嗎?怎麼就變得稀缺難得了呢?
我突然想起一個知乎問題: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過得那麼苦?
第一條回復是:因為他們活在北上廣深。
是啊,拚命賺錢的我們活在車水馬龍的大城市,卻丟失了最重要的,幸福的能力。
所謂「成功」的幸福是什麼滋味?
上周和達爺吃飯,他感慨:
「有時候覺得好迷茫,不知道前面的路該怎麼走,別看在外面人模狗樣的,心裡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達爺剛剛晉陞奶爸。
前段時間,在全國房價波動行情不明的時候,他毅然用奮鬥三年攢下的5萬塊,和他老爸省吃儉用砸鍋賣鐵資助的80萬作首付,在杭州郊區買了一套鴿子籠。
達爺說:「有時候真想辭職回老家算了!可又一想,大城市機會多,教育資源也好,為了娃,也得留下來好好賺錢啊!」
「熬一熬,再做兩個項目,升了主管,日子就好過了……」達爺又自言自語地嘀咕。
像達爺這樣,在奮鬥和迷茫的漩渦中掙扎的人,絕對不是少數。
中戲畢業的閨蜜在北京漂著,人美心氣高,儘管只是演過幾個小角色,年薪也有近百萬。
但是因為沒背景,家裡也沒礦,日子過得很累。
一天趕好幾場戲,在寒風裡穿紗衣吹幾個小時;
有時候是在50度高溫的影棚一待就是一天;晚上陪劇組熬到凌晨4點鐘再回家簡直是家常便飯。
然而,最後出來可能也就10秒鐘的背影鏡頭。別說台詞,連側臉都不露。
有時候,還不得不接受圈內的潛規則,在飯桌上對著不喜歡的人強顏歡笑……
在外人看來,她的生活光鮮亮麗,令人羨慕不已。
只有在深夜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裡看到鏡中憔悴的自己時,才發現自己的生活,簡直只剩下「盒飯」和「躺下」。
雖然在各自的領域已經獲得了所謂的「成功」,可是奶粉尿不濕壓得達爺心力交瘁,絮亂的生活狀態讓閨蜜瀕臨崩潰……
所謂「成功」的幸福是什麼滋味?我想絕對不是這樣。
幸福最大的陷阱是什麼?
生活中總是會環繞著這樣的話語。
等我買了車買了房,
等我賺夠100萬,等我移民,等我升職,……
我就幸福了!」
人們常常會誤將幸福當作是奢侈品,或是辛勞一生後的獎勵,還有人甚至會認為快樂是你還不夠努力的跡象。
被譽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人生導師」哈沙爾教授,在《幸福的方法》一書中提到了幸福四象限。
這種總以為「有了……就會……」的人,被他稱為「忙碌奔波型」,這樣的人是永遠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因為當你有了車房後,你會想換更大的房子,更豪華的車;當達成一個目標後,會有新的東西想要追求。
人生的煩惱絕不是車子、房子、票子就可以徹底解決的,人的本性「慾壑難填」。
忙碌奔波型人在中國社會中可能佔大多數,因為我們從小學開始的教育,就是勤能補拙、先苦後甜。
然而,如果一旦陷入這種人格後,人生就會在「求不得的苦」中不斷地沉淪。
而這種不斷地「忍辱負重」,正是幸福最大的陷阱——把賭注壓在不可知的將來,等於把幸福寄托在改變外部環境上。
然而,幸福是什麼?
很可能只是自然醒來,看著窗外風吹樹葉沙沙飄落;
又或是卸去濃妝,隨心所欲地躲開鎂光燈做自己;也許只是簡單到,牽著心愛的寶貝,曬著太陽,閉上眼睛,什麼都不做。
幸福不是來自外部,而是永遠來自於你的內心。
幸福要從心裡長出來心理學家菲利普·布里克曼的研究表明:
彩票得主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已經回到了他們之前的幸福感水平——如果他們在中獎前是不快樂的,那他們就會回到不快樂的狀態。
同樣地,因為車禍而殘疾的人,在短短一年內就可以回到車禍前的快樂狀態。
這樣的對比讓我們看到,幸福與狀態無關。
幸福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對快樂的感知。
無關於財富、地位,名聲,而是能否感受到生活中那些真實存在的美好與快樂。
這裡面我最佩服的一個人,是當代中國最負盛名的作家之一汪曾祺。他是雞湯宗師,也是十足的生活家。
雖然他少年落魄彷徨,一生顛沛流離,但可愛的汪老活出了生活里最甜滋滋的味道。
他說:
「一個人不能從早寫到晚,那樣就成了一架寫作機器,總得岔乎岔乎,找點事情消遣消遣。」
寫字、畫畫、做飯、唱戲,最普通的生活日常,在他那裡就變得生動形象,妙趣橫生。
汪老嗜吃,在文學史上可是出了名的。
每到一個新地方,他肯定先逛逛菜市場。
「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對待生活,他總原意東品品、西看看,他的文字總是香氣呼之欲出,跟《舌尖上的中國》一樣,讀著讀著就餓了。
還記得語文課本上那篇《端午的鴨蛋》嗎?
「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就是這樣一句娓娓道來的尋常話,在多少年後提起來依然讓我饞涎欲滴。
家鄉的雙黃鴨蛋,北京的豆汁兒,湖南的臘肉,特製的茶干……一個個不起眼的食物總能被描繪得格外細膩,即便是一塊豆腐也能寫出七十二般變化……
汪老的生活總是「很好玩的」。
即便提起曾經的苦難,汪老也是淡淡一笑:「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楊瀾曾說:「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自己心裡長出來的。」
我想,汪老的心中,一定有這顆幸福的種子。
比賺錢更重要的,是獲得幸福的能力
前段時間網上流行一個段子,我看了真的超級感慨:
小夫妻結婚時夢想住海景別墅,沒事就抱著狗在陽台上晒晒太陽,邊喝咖啡邊看海。
兩人辛辛苦苦打拚多年,終於實現了夢想。買了海景別墅也買了狗。但房貸壓力巨大,每天早出晚歸,拚命賺錢,只能請保姆打理家務照看狗。於是,他們家保姆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抱著狗在陽台上曬太陽、喝咖啡、看海。
咱們打拚一輩子,保姆卻過上了我們想要的生活。
段子諷刺,卻也飽含深意。
我們可以有慾望,可以想住別墅,想賺錢,想出名……這些是值得被尊重的慾望,只是不要被這些慾望折磨。
所謂幸福,就是你在為未來打拚,同時也在享受努力的過程,對當下所做的一切感到快樂。
如果不快樂,奔波忙碌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常常都誤會了幸福,以為它是辛勞一生後的獎勵。
但是,幸福不是一個目標,它是一種感知能力。
幸福更不是奢侈品。它也許只是平凡煙火氣中,逛著菜市場、哼著喜歡的小調,想著晚上吃紅燒肉就流了一嘴口水的那個你。
簡介:維小維,做投資的爽朗女子,有料的職場媽媽
○曾任四大、網易、寶潔等知名企業管理層
○ 10年名企CFO及投資高管經驗
○財稅投資領域行家,職場和管理領域達人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到我的公號「維小維生素」找我。
推薦閱讀:
TAG: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