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欠孩子一場死亡教育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每當孩子問到關於「死亡」的問題時,我們都不知如何回答,或者直接避而不談,我們擔心孩子了解了死亡的真相後會害怕、恐懼、難以接受。

迴避死亡不僅僅是當代的一種社會現象,其實從古至今,我們都在避談「死亡」。

孔子有言:不知生焉知死。

很多孩子正是因為缺乏對死亡的深刻認識,誤入歧途傷人傷己,引發一些列悲劇。

之前轟動世界的「藍鯨」死亡遊戲,參與者大多是10~14歲的孩子,他們進入遊戲後接受各種「洗腦」挑戰,自傷自殘,最後自殺,在全世界引發幾百名青少年「爭相」自殺。

有數據顯示,自殺已經成為了18歲以下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

上海市教委的一項調查指出,在抽查的2500名中小學生的取樣中,有5.85%的孩子曾有過自殺計劃,有1.71%的孩子自殺未遂,有34.39%的孩子曾有過「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這些冰冷的數據背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如果這些孩子在遭遇到挫折、迷茫、絕望,產生了結束生命的衝動時,腦中能夠閃現出一絲對死亡的敬畏,對生命的珍惜,那麼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

我們願傾盡所有去教育孩子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去愛,但是我們卻忽略了教孩子認識生死。

我們都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課。

白岩松曾說:「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當身邊有老人去世,孩子忽閃著充滿疑惑的眼睛向我們求問何為死亡時,通常我們給出的答案都模稜兩可,這些回答並不能幫助孩子認知死亡,甚至可能還會誤導孩子。

在我小時候,父母通過將我與死亡隔離的方式來保護我,希望我可以免受死亡的打擊。

爺爺去世前,父母帶著我去看望他,爺爺躺在床上,雙腿緩慢地做著蹬車的動作,我還笑著問:

「爺爺,你在鍛煉啊?」

我並不知道,那一面竟是我和爺爺的訣別。

當後來我得知爺爺已經去世的消息後,年幼的我除了哀傷之外,也感到非常「生氣」。

為什麼不告訴我爺爺已經病重!為什麼爺爺會死?

沒能陪爺爺走完最後一程也成為了我心中永遠的痛。

這種將孩子與死亡隔離的保護方式本身無所謂對錯,真正使我的心靈受到傷害的原因是死亡教育的缺失。

在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中,小男孩艾斯本的爺爺去世了,但因為還有件事情沒完成,所以他變成了幽靈四處遊盪。

為了幫爺爺想起那件重要的事,艾斯本和爺爺一起想起曾經的快樂回憶,去遊樂場、扮鬼臉、釣魚……最後爺爺發現,原來他是忘了和艾斯本說再見。

當爺爺說完再見,便安靜地消失了,而艾斯本也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正確地認知死亡,明白了死亡是我們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生命有開始就有結束,就如同花開花落,時間到了,就該讓它自然地離開。

如果生活在現世的親人將他們遺忘了,他們才是真正的死亡。

死亡並不是盡頭,遺忘才是。

雖然有些人看似永遠離開了我們,但只要我們沒有忘記那些曾經相伴的美好,那逝去的親人就會以另一種方式繼續陪伴著我們。

只有懂得了死亡的含義,

才會明白生的可貴;

只有清楚了生的可貴,

才能領悟生活的真諦……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兒童教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