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禪修:給心靈的外科手術
朱諾月,夏至間,持決南下,往南禪寺習內觀之道。
略有所得,撰文以紀之。
『苦』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生命中的不如意。
「焦慮」「驚懼」「哀怨」「枯燥」
「憤怒」「急躁」「憂心」「孤寂」
「沮喪」「煩悶」「仇恨」「自責」
「悔恨」「抱怨」「悲傷」「緊張」
一切眾生都必須面對這些痛苦。
我們住胎時,子宮是最小的牢獄,胎兒手腳無法伸直、蜷成一團,還要忍受子宮裡的種種不凈如羊水、血;
胎兒出世時,要從狹小的陰道鑽出,有如兩座山壓頂,嬰兒受苦,母親也受苦;嬰兒出世後,細嫩的皮膚與外界冷空氣接觸,身體如針扎般痛苦;又說從母親的肚子里出來,面對不確定的世界,有如迷途,無依無靠,是未知恐懼之苦。
這是「生苦」,在這世上還有
盛去衰來,其命日促的「老苦」
四大不調、憂切悲哀的「病苦」
疾病壽盡、外遭惡緣的「死苦」
親愛之人
乖違離散不得共處的「愛別離苦」
怨仇之人
本求遠離而反集聚的「怨憎會苦」
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
求之而不能得的「求不得苦」
人生多苦,但這些苦在更深的層面來看,其實都是對五蘊(色、受、想、行、識)的執取
有對感官享樂的執取,有對「我」這個形象的執取。
一旦一個慾望滿足了,我們就生起下一個慾望。
貪愛若不能止息,人類就不可能真正的快樂。
而人類活在這世界上有三大欲求:
快樂多一點
痛苦少一點
不死
佛,喬達摩悉達多教導的方法就是從 「痛苦少一點」 出發,繼而能夠 「快樂多一點」 ,最終在某種程度上達到 「不死」 。
「不死」 也就是「涅槃」
把這套教導比作手術的話
那手術的目的從始至終只有一個,就是從苦中解脫,就是走上離苦之道。
手術開始
執刀人:我
手術刀:八聖道
第一部分:『戒——具身認知』
離苦持戒。
持戒從報道天開始,要貫穿整個十日課程
課程學員需持守五戒:
1)戒殺生
2)戒偷盜
3)戒邪淫
4)戒妄語
5)戒煙酒毒品
舊生還要加持三戒:
6)過午不食
7)戒感官享樂及身體外表的裝飾
8)戒使用華麗的床鋪
持守這些戒律對修行是必要的,尤其是前面五戒,它們是八聖道在「戒」的所指
八聖道第一:正語
八聖道第二:正業
正語,正當的言語。說話必須純潔有益,去除不凈。在內觀的體系里,不凈的言語包括:
說謊,言過其實或是隱瞞真相;搬弄是非;背後中傷及誹謗他人;說話尖酸刻薄,令人痛苦不堪,且對人毫無益處;無意義的飛短流長,浪費自己及他人的時間
戒妄語,就是八聖道之正語的外顯。
不過,在整個課程里,學員間還要保持神聖的靜默(Noble Silence):禁語及禁止任何形式的肢體語言的溝通。這就完全斷除了妄語的可能。在完全的靜默中,自己也會靜默下來,不再習慣性地向外攀緣,因而更能看清自己的內心。
正業,正當的行為。行為也必須要清靜,戒除不凈行為。在內觀的體系里,不凈的行為包括:
殺生;偷盜;不當的性行為,如強暴或通姦;飲酒吸毒
我們可以拆解一下,為什麼是這幾業
殺生:除非人有嗔恨,否則不會殺人
偷盜:除非人有貪慾,否則不會偷盜
邪淫:除非人有激情,否則不會邪淫
煙酒:飲酒吸毒會讓人犯下本不會犯的罪行
在這四個不凈業里,殺生是嗔,偷盜是貪,邪淫和煙酒讓人錯誤決策(丟失元認知),所以是痴。
這就是正業的離苦之道。
接著是八聖道第三:正命
正命,正當的謀生。正當與否有兩個標準:
不可觸犯五戒
不可促使他人觸犯五戒
如買賣動物皮毛、煙酒毒品,就是促使他人觸犯五戒,就是不正當的謀生。
另,即使所做的工作不會真正傷害他人,但卻心存惡念,希望別人受到傷害,那也不是正命。如一心希望來場瘟疫以賺大錢的醫生,一個期待饑荒帶來好生意的商人。
對一些現代人來說,這個「戒」容易與「規則」混淆。其實兩者相同的地方僅僅是手段一致而已——約束。
規則偏重中宏觀,以降低組織熵和利益最大化為任務,從學科視角看更像經濟學、管理學。
戒則偏重微觀,直指個人行為體驗感知層面,從學科看更像人類學、認知心理學。
於是這裡要引入兩個概念:
具身認知和鏡像神經元
具身認知:身體並非只是受大腦驅使的工具,相反,身體不僅強烈地影響心智,而且會參與塑造我們的心智。
擴張性身體姿勢會讓人更自信;
感到恐懼時攥緊拳頭會更勇敢;
溫暖的觸覺感受會產生寬慰感;
......
我們的身體會改變我們的心智,心智會改變行為,而行為會改變結果。
鏡像神經元: 是人腦中的一種神經細胞,當一個人自己做某個動作和看到別人做這個動作時,會產生相同的反應。對於鏡像神經元來說,自己做一個動作和看到別人做一個動作是一樣的,看到別人做等於自己做了。
就像人在鏡子面前做動作一樣,「所做」就是「所見」。另外,看到別人打哈欠,我們也同步打哈欠,這也是鏡像神經元自然的動作。
因為身體參與對心理的作用,身體會改變心智,所以才有了「戒」——通過刻意不做某些事,從而不升起某些念想。另,在禪坐時挺直脊椎也會讓自己更加堅定。
而這個「戒」在鏡像神經元作用下,形成了一個「場」,整個內觀中心都持守這戒,人們就更傾向於與「場」保持一致。
第二部分:『定——刻意練習』
戒而得定。
持戒是身的持戒
修定是心在修定
心很容易為貪、嗔、痴所動搖,只要內心有貪愛嗔恨,就絕不可能離苦得樂。
為此,心要修行。煉心力,是為修定。修定也是八聖道的第二階段,其中有三個部分是修定的訓練:
八聖道第四:正精進
八聖道第五:正念
八聖道第六:正定
佛陀教導的修定方法是「入出息念」,即觀息法。
觀息法,即觀察呼吸,亦即對呼吸的覺知。
按內觀的體系,人身上的器官可以分成外在器官如四肢、眼睛和嘴,內在器官如心臟、腎。
我們能夠很輕鬆地控制外在器官動作,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切行為都是由此展開。
但對於內在器官,我們卻無能為力——用意念讓自己的十二指腸上下蠕動一厘米,或讓自己的心臟左右搖擺一厘米,這就十分困難了,那需要很敏銳的覺知。
而呼吸就是一個介於內在和外在的位置。
我們可以用意念控制呼吸,但當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呼吸的時候,我們也是在呼吸的。從觀察這種無意識的呼吸開始,覺知身體的自主反應,或粗重,或細微,開始覺知,便是修定。
修定就是修覺知。在「正精進」部分,修定要我們心繫一處、不分心。當我們發現注意力分散了,保持耐心,心平氣和地再將注意力轉回呼吸上。
分心了,把注意力轉移回呼吸上,
並保持心平氣和。
分心了,把注意力轉移回呼吸上,
並保持心平氣和。
持續重複以上步驟,是八聖道之正精進。
我們隨著外境起習性反應,大部分時間,心都在胡思亂想:或是活在過去的記憶里,忽喜忽悲;或是熱切地幻想著未來,恐懼著未來。
迷失在貪愛、嗔恨,迷失在過去、未來,我們對眼前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所以「正念」就強調了對當下的專註。
正念要求修行者完全專註於呼吸,至少在專註當下的那一剎那,心裡是沒有貪嗔痴的,那一刻雖然短暫,但是是那麼堅定。
在正念的修行中,我們可能對進步緩慢感到不耐煩,這是貪的現形;或是以嗔的形態出現,而感到生氣或沮喪。有時我們一坐下就感到昏昏欲睡;有時則是情緒過於激動,忐忑不安,乾脆找個借口不坐了;有時則是懷疑,對老師的懷疑,對教導的方法的懷疑,對自己能力的懷疑......這些是正念之障,當我們突然遇到這些困難,可能會灰心喪氣,想完全放棄修行。
每當這樣的心念升起,用理智讓自己堅持下去,一旦堅持下去,這些難過就會漸漸消失無蹤。
每當這樣的心念升起,用理智讓自己堅持下去,一旦堅持下去,這些難過就會漸漸消失無蹤。
持續重複以上步驟,是八聖道之正念。
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可以培養對當下的覺知。而儘可能地時時刻刻維持這種覺知,就是正定。
正定的對象絕對不含貪、嗔、痴。
比如貓全神貫注地守在老鼠洞口;扒手聚精會神地盯著別人的錢包;小孩晚上躺在床上因為害怕,一直盯著黑暗的角落,想像有怪物躲在陰影里,這些都不是正定。
另外,培養定力的目的,不是為了去體驗感官感受,而是讓自己能更好地專註當下的能力,用於體驗自身的實相,並去除導致痛苦的習氣。
「修定」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刻意練習的過程。
刻意練習有4個特點:
1)定義了明確的目標:分心了,就把注意力再轉移回呼吸上
2)專註的:專註是入定的必要條件,專註貫穿整個修定
3)有反饋:覺知變敏銳
4)走出舒適區:過程十分痛苦,真的
此說明了內觀在技藝上,是科學合理的,也的確可以通過這樣的訓練,培養出更敏銳的覺知。
第三部分:『慧——超越感覺』
定能生慧。
修定不足以讓人解脫,它只是基礎工作。
就像用明礬來凈化水箱中的泥水一樣,明礬能使懸浮水中的顆粒沉澱到水箱底層,使上層的水澄清,但是不凈的沉澱物仍停留在潛意識中。
不說潛意識,我們談心智。
引入斯坦諾維奇的三重心智模型,人的心智分為:自主心智,演算法心智,反省心智。
自主心智包括:
進化模塊(操作性條件反射):比如你看到蛇就害怕,看到美女就喜歡
內隱技能模塊:比如小時候學會騎自行車,長大後無需再學習
情緒模塊:擁有自己的主觀體驗,喜怒哀樂
演算法心智就是廣義上的「智力」。
反省心智是人類理性思考的部分,先不嚴謹地稱它為「元認知」。元認知,就是認知的認知,思考自己的思考,知道自己正在思考關於思考的思考。
回到自主心智的「進化模塊」,科學理論已經解釋了佛陀一生都沒有想明白的,關於為什麼會有「無明」,以至於佛陀直接用無明(『不知道是什麼的意思』)來命名無明。
現代進化論給出答案:生物的一切感受、行為(操作性條件反射)皆是為其生存、繁衍服務。
這樣的感受,就是無明。它有一個特徵,是不受意識控制的,具體到微觀個人層面,它就是自主心智。
你會有愉悅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你會因為這些感受做不同的反應,這些反應又造就新的感受,感受又讓你產生新的習性反應,這依乎是佛陀所說的痛苦之輪:
若無明生起,習性反應就發生
(無明緣行)
若習性反應生起,心識就發生
(行緣識)
若心識生起,心和身就生起
(識緣名色)
若心和身生起,六根就形成
(名色緣六處)
若六根生起,接觸就發生
(六處緣觸)
若接觸生起,感受就發生
(觸緣受)
若感受生起,貪愛、嗔恨就產生
(受緣愛)
若貪愛、嗔恨生起,執取就產生
(愛緣取)
若執取生起,未來的存有就形成
(取緣有)
若未來的存有形成,生就開始
(有緣生)
若有了生,就有老、死、愁、嘆、身心之苦、憂以及惱
(生緣老、死、愁、嘆、苦、憂、惱)
如此大苦蘊聚生起了。
——《中部尼柯耶》
無明,無意識的感受和習性反應,是基因的動作。
這樣的習性反應是一種「進化時滯」——我們的確因為這樣的反應,對外部環境做出自己的調整,而使自己更能生存下來,一切有知覺的生物皆是如此。
但我們是人類,我們有元認知,可以從基因的控制中跳脫出來,可以比基因做出更有利於自己生存的決定。此時,基因帶給我們的生存優勢,和帶給我們的苦痛感受相比,已經不見得那麼划算了。
所以,修慧有一半的任務,就是去基因化。
另一半則是去模因化。
模因(meme)一詞是基於古希臘語mimeme (μ?μημα)(模仿事物) 並由生物學的基因(gene)一詞變化而成。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提出模因的概念,並把它定義為文化的傳播單位。
模因有好壞,這裡的「去模因」,指去除對自己生存生活不利的模因,而怎樣算不利,又依情況定。
譬如因為被當眾辱罵產生羞恥感而憤怒,或是因為遲到受罰的恐懼。
對辱罵的反擊會減少別人來招惹自己的麻煩,為遲到的恐懼會讓自己傾向於準點到達,這些看起來都是有利的
但是
我們是人類,我們有元認知,難道被辱罵後我們只有通過憤怒反擊才能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決定嗎?
我們完全可以既保持外在世界的利益到達性,又具有心在心靈的情緒穩定性。
「我不要被模因操作」
「我不要感受痛苦」
這不就是離苦之道嗎。
因苦持戒
戒而得定
定能生慧
慧則離苦
一個閉環。
八聖道的最後兩個屬於修慧的部分
八聖道第七:正思維
八聖道第八:正見
正思維正如上述的推演,要我們去思考關於離苦之道的智慧。
正見則要求我們親身去經歷體驗,佛陀甚至說,他對世間獨一無二的貢獻,就是教導人們去親身體悟真理。
超越感覺,就是跳脫出基因和模因給我們製造的感覺,以理性之光自凈。
『第四部分:涅槃』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凈其意,
此乃覺悟者的教導。
——《法句經》
通過在「戒」、「定」、「慧」上的修鍊,我們終於有了證得涅槃的兩項能力——覺知和平等心。
在「定」的部分,我們通過大時間周期的刻意練習,通過反人性的重複,持續的重複、反饋、再重複,我們修得了算是敏銳的覺知。
有敏銳的覺知,才能抓住習性反應,對其操作。
而在覺知的前提下,對每一個身上生起的感受拒絕做出習性反應(去基因模因),僅僅是觀察它。這樣的訓練,就是平等心的訓練。
證得涅槃,覺知和平等心缺一不可。就像鳥兒需要雙翅才能飛翔,推車需要雙輪才能移動。
而且,覺知和平等心的強度必須相當:
鳥兒的雙翅一強一弱,就無法正常地翱翔;
推車的雙輪若是一大一小,就只能在原地打轉。
藉由覺知和平等心,根除了過去的習性反應,就息滅了貪嗔痴,就是涅槃。
此時痛苦之輪也開始逆轉:
若根除無明,並將其完全止息,習性反應就止息了
(無明滅則行滅)
若習性反應止息了,心識就止息了
(行滅則識滅)
若心識止息了,心和身也就止息了
(識滅則名色滅)
若心和身止息了,六根就止息了
(名色滅則六處滅);
若六根止息了,接觸就止息了
(六處滅則觸滅)
若接觸止息了,感受就止息了
(觸滅則受滅)
若感受止息了,貪愛、嗔恨就止息了
(受滅則愛滅)
若貪愛、嗔恨止息了,執取就止息了
(愛滅則取滅)
若執取止息了,未來的存有就止息了
(取滅則有滅)
若未來的存有止息了,生就止息了
(有滅則生滅)
若生止息了,老、死、愁、嘆、身心之苦、憂以及惱就止息了
(生滅則老、死、愁、嘆、苦、憂、惱滅)
如此大苦蘊聚止息了。
——《中部尼柯耶》
痛苦之輪逆向轉動,涅槃從死到生的體驗,時間的概念似乎也不存在了。
持續修鍊的你,也許有一天就發現,自己已經離苦得樂了。
願一切眾生安詳、快樂、解脫。
外篇01 :『幸福的真諦』
人類活在這世界上有三大欲求:
快樂多一點
痛苦少一點
不死
佛,喬達摩悉達多教導的方法就是從「痛苦少一點」出發,繼而能夠「快樂多一點」,最終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不死」。這是離苦之道,也是真正能夠通往解脫的道路。
可世人總愛追求慾望滿足時的快樂,而當一個慾望被滿足,新的慾望在意識之外已經生起,便又想去滿足新的慾望。
一生對慾望的追逐,僅為了那幾個剎那的快感,付出的卻是絕大時間的苦痛。
當然,其中有些人也因為一輩子在追逐,不知不覺已經跑了很遠,得到了「世俗上的成功」這個副產品。但他還不得不繼續跑,跑得越遠,越不能停下來。
如此看來,人類的進步依乎是一部悲劇。
溯其本源,我們想讓慾望得到滿足,是為了那一刻的「幸福感」。
而如果走世俗的道路,我們的「幸福」只有慾望剛被滿足的幾個剎那。
要追求「幸福」,這條路一定走不通。
有意思的是,在這條走不通的路上,是有人望見了幸福的本質的,但他無論如何也跳不出來,見到摸不到,像是被命運堵在牆外。
經濟學有一個公式:幸福=效用/期望
效用有限,期望無限,以有限對無限,殆矣。
但世俗也不是不知道期望的無限,對於「期望」,世俗的對策是
降低期望,或者乾脆不要有期望。(喪文化)
先不說對錯,我們看佛陀對「期望」的對策。
這個「期望」,在痛苦之輪里叫「有」:對未來的存有
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
有了貪愛,就有執取;
有了執取,就有期望。
佛陀從來沒讓你降低期望,佛陀讓你克服貪嗔痴,
祂這一刀砍的是「愛緣取」、「取緣有」,甚至是更前面的「受緣愛」
而世俗砍的是「有」,所以世俗不可能解脫。
西方科學對幸福的研究另有建樹,現在有兩個成果模型。
幸福萬花筒以及自我決定論
幸福萬花筒用四個指標度量幸福:
- 快樂(happiness):這裡說的幸福就是生活中的樂趣和滿足,快樂=享受。
- 成就(achievement):跟那些有相同奮鬥目標的人相比,你取得了什麼了不起的成就,成就=取勝
- 意義(significance):你對自己關心的那些人,有沒有一個正面的影響,意義=可依靠
- 遺產(lagacy):若你離世,你的價值觀和成就能不能給別人未來的成功鋪平道路,遺產=延伸
自我決定論則有三項因素:
- 自主性(autonomy):或稱自主需求,是指人們感覺自己行為是自發地,並且完全出自自己選擇;
- 勝任感(competence):或稱勝任需求,是指人們對行為或行動能夠達到某個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勝任該活動;
- 歸屬感(relatedness):或稱關係需求,是指人們感覺到自己與別人有關聯,是一種在意別人,同時也希望受到別人在意,人們需要來自周圍環境或其他人關愛、理解和支持,體驗到歸屬感
不管是幸福萬花筒還是自我決定論,思路都是從「哪裡有幸福」出發,去尋找幸福。
這是「開源」的思想。
這麼一看,佛陀的教導的確很像「節流」。
開源是工業文明的思想,增長可解決一切問題,注意力外探世界,重視增量
節流是農業文明的思想,有限資源最大化利用,注意力內察自身,重視存量
我們身在現代文明,認知邊界足夠長,完全可以各取其長。
開源節流,即幸福真諦。
外篇02 :『哲科思維和技藝思維』
7萬年前,認知革命,出現能夠描述虛擬故事的語言。智人走出東非,來到歐洲。
3萬年前,智人來到亞洲。在歐洲的演化出了白皮膚,到亞洲的演化出了黃皮膚。(膚色意義非人種意義)
當然我們的觀察不能流於表象。往深挖一層,挖到文明。
5000年前,古希臘哲學在愛琴海邊孕育;
佛陀在菩提樹下證得普世真理;
東方華族大地百家爭鳴。
中華文明誕生在季風氣候地區,且多大塊平原土地,適宜發展農業,演化出的是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周邊環境相對穩定,圖形符號在人腦中形象比較固定;
人際交往大部分與近距離的熟人社會交往。
從生產生活的需要出發,人們對田地丈量有更加迫切的需求,因而演化出側重於圖形符號的漢字系統。
西方文明源自地中海沿岸,多群島,少平原,日照條件差,農業難以發展,形成了古希臘城邦國家間藉助航海的貿易文明。
航海周邊環境對比農耕變化大,圖形符號形象不易固定;
人際交往大部分是與遠距離的陌生人交往。
從生產生活出發,在船與船,船與岸間的遠距離喊話成為需求,對聲音為基礎的交流更加迫切,於是演化出了側重於語音的表音文字。
語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
漢語是語調語言,重抒情,形象思維,長於整體思維、比喻、直覺。
英語是語音語言,重結構,邏輯思維,長於分析。
在英語體系,甚至需要造出系動詞這種東西來充當主謂之間的邏輯連接。
而在(古)漢語里,介詞的比重很高,介詞本身表示位置關係,此正是整體思維的體現。
於是
重邏輯和分析的西方文明,出現的智慧是哲科思維。
重整體和直覺的東方文明,出現的智慧是技藝思維。
哲科思維生於雅典學院,長於文藝復興,熟於啟蒙運動,成就於工業革命與科學革命。
技藝思維的生與長與成就都在農耕時期。它也的確指導東方文明一度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文明。
在佛陀的內觀體系,就是技藝思維的一套成熟產物。
內觀認為,人認知事物有四個階段:知、想、受、行:
知(識蘊),即認知,僅僅是接受任何身心上的現象。
想(想蘊),即分辨,辨識識蘊所接收下來的任何東西,並做出正面或負面的評價。
受(受蘊),即感受。感受會在分辨的前提下,對不同的現象產生不同的感覺。
行(行蘊),即習性反應。
當感覺接觸到任何物質的瞬間,這四種心理運作瞬間完成。
而佛陀僅憑自己的「覺知」就洞察到這麼細微的層面,而西方需要等科學體系建構起來,在實驗和論文基礎上,才能推導出同樣的結果,這是技藝思維之勝。
但技藝思維有兩大弊端:
難遷移:每個人要通曉技藝的智慧,都需要自己長時有效苦練,這樣的模因在遺傳上就很容易斷代,古中國很多技藝失傳就是這個道理。
路徑依賴:技藝思維總歸是歸納法的產物,它可以在段時間周期內成就,但大多只是完善結構體系,受困於當下,很難出現跨時代理論突破。
就像開源節流是幸福真諦,我們在哲科和技藝之前其實不用取捨,而現實也是如此說法。
哲科思維看思技藝維,於是有了「刻意練習」
技藝思維看哲科思維,於是有了「設身處地」
正如DNA的雙螺旋,兩者反向平行,相互纏繞,ATCG的生命密碼才得連接。
外篇03 『無常苦無我』&『主觀世界的破碎與重建』
「人不能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
「上一剎那的我不是現在的我」
世界是無常的。世界本來就是無常的。
只是人類的認知方式要求人們在無常中看到確定性,從而根據這種確定性(規律),指導做事。
於是,人在元認知覺醒前,便永遠不會知曉無常的法則;
同樣地,他要是真的知曉了無常的法則,那他的元認知就是覺醒的。
蠟燭一直在燃燒,但是這一秒燃燒的氧氣分子和下一秒根本不以樣。
電燈一直在亮,但是這一秒亮燈所用的電,和下一秒的電也不一樣。
桌子一直擺在那裡,短時間可能看不出變化,但如果擺上兩年,你一定可以看出不同。
而這個不同,不是兩年一到突然就發生的,也不是兩年內的某一天突然發生的,而是兩年內無數個剎那的疊加的作用,每一個剎那都給桌子疊加了新的屬性,讓它區別於上一個剎那。
萬物無常,世界無常。
那,世界為什麼是無常的?
因為世界是由波動形成的。
從量子的概念講,我們看世界上所有的物體,最小的化學和物理屬性只有中子,正電子和負電子三個東西。所以我們看到的實體,其實全是能量波成的像。
而能量波沒成像的能量集合是信息。
最簡單的信息就是正弦波,也叫簡諧波。大道至簡,所有的波全是正弦波。
佛說:「一念一眾生」,一念起,正弦波生,這一個念就和宇宙的任意部位建立了連接。正弦波是可以跨越三維的,那這個念也跨越了三維,也就跨越了人類的認知邊界。
這是無常法則要教導的,關於世界的真實面貌。
那,什麼是無我?
"我"是一個會影響人心智判斷的邊界,是生物進化出的高級智能。有了「我」,就有了執念,就有了主觀,也就落入了主觀的陷阱。
關於「自我意識」,科學家設計了一個鏡子實驗,通過動物照鏡子的反應知道哪些動物擁有自我意識。
【鏡子實驗】
1.在動物居住地放上鏡子,讓它適應鏡子的存在
2.麻醉它,在它身上做一個明顯的標記
3.等它醒過來,觀察它看到鏡子後的反應
黑猩猩很清楚,鏡子里的是自己,並且很快就開始用力摩擦被做上標記的位置 ,試圖把標記擦掉。
黑猩猩是人類的近親,它通過了測試。
還有這些動物通過了測試:
大猩猩、紅毛猩猩、大象,
寬吻海豚、虎鯨,
烏鴉、喜鵲。
對,只有這麼多。
這8種擁有「自我意識」的動物,除了烏鴉和喜鵲是鳥綱,其他全部來自哺乳綱,尤其靈長目最多。
在進化鏈前端的昆蟲綱、爬行綱不具備自我意識。所以說,自我意識是生物生存的高階演算法。有了對「我」的執念,關注一切與「我」相關的事物,「我」這個個體就更能生存下去。
昔,倉頡造字,天雨栗,夜鬼哭。
——《淮南子》
文字的出現就是一次主觀世界對客觀世界發起的全面戰爭。
人們主觀地看世界,但是世界並不主觀。
人們通過主觀可以獲得更多的確定性。
但是通過主觀看到的世界不是真正的世界。
在更高的維度上,當你發現這個世界上你無法解釋的事情的時候,你就觸碰到主觀的邊界了。
也是這個時候,主觀終於破碎了。
這個破碎的感覺,就叫作「苦」
用「我」的主觀去碰撞高維的客觀
這個過程就叫作「無常苦無我」
過程中,你感受到的「苦」,就是你主觀的破碎
過程中,你只感受到「苦」,那你只是破碎而已
破碎以後一定要重建
重建就是擴張認知邊界
重建就是生命維度升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