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獨自長大—真正的英雄主義

看到一個採訪農民工的視頻,這位42歲的中年人有著50歲的面孔,他在新疆打工,回家要先坐火車到西安,再轉到河南。

記者在西安車站拍攝視頻時,他已經在火車上站了40個小時,兩天沒睡覺「票都買不到,站票都買不到,差點當天走不了,哪能睡覺啊?走廊都是人。」

他劃拉著手機里孩子的照片,說:「經常不跟孩子交流,他們光知道這是爸爸,都沒有什麼感情」,說到這裡他像是想要掩飾不好意思,突然笑得很誇張,顴骨旁的皮膚皺起來,從眼角延伸下去,想把眼睛裡的悲傷擠出去,洶湧的無奈卻噴薄而出。

一位工作人員接受到了這份悲傷,得知他在車上只吃了些速食麵,還表示「晚上不幹活的時候,不吃飯都行,也不怕你們笑話」。工作人員去食堂幫他打了飯,路上一邊抹眼淚一邊哽咽著說:「他說他孩子都不認識他,我就覺得太心疼了。我想想要是我寶寶都不認識我,只知道叫一聲媽媽,那我得多難受。」

可這是很多農民工必須面對的問題,回家時孩子會怯生生的喊「爸爸」或者「媽媽」。孩子當然喜歡帶回去的零食和衣服,但那份距離感就這麼真真切切的存在著。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是有血緣關係的陌生人,這個事實足以讓雙方心碎一萬次。

代價的確太沉痛了,可沒有別的選擇。想從大山裡走出來,想要一代比一代好,就必須自己先走出來,沒能力帶著孩子,勢必要面對分離。

大叔在接受採訪時說幾句話就會「哈哈哈」的笑起來,他見識過苦難,卻很坦然,甚至表現得很樂觀,受到幫助時會說「太溫暖了,真高興,不喝水都比吃了肉還香」。

柏邦妮曾經感嘆「心裡全是苦的人,要有多少甜才能填滿啊」,馬東說「邦妮,你錯了,心裡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在困苦中遇到了一點點的微光,就能用它照亮整個心房。

這何嘗不是一種英雄主義?因為知道生活不易,才更能體會善意難得,去發掘一切溫暖,支撐自己在泥濘中踽踽前行。

知乎「你最欣賞的性格是什麼樣子」下面,有一個高贊答案,講的是答主在支教期間遇到的一位貧困生。

男孩比一般的留守兒童要慘。十二歲的孩子,爸爸去世後,媽媽和別人跑了,他就跟著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

天不亮就要起床,挑水做飯干農活,營養不良,身軀瘦小,割麥子時一彎腰就看不到他了。每天上完課後,去放牛割草,把所有事情都處理好才能寫作業,但是男孩學習成績很好。

學校里有兩個競賽名額,老師為他報了名,中午吃飯看到他用白開水就饅頭,就帶他去餐館,點了幾個小菜。男孩不動筷子,老師問:「你不餓嗎?怎麼不吃飯呢?」男孩囁喏著說:「我沒錢」。老師拍拍他的小腦袋:「和老師一起吃飯,能讓你掏錢嗎?快吃吧」,男孩才狼吞虎咽起來。

男孩也沉默,但舉止大方。家裡很窮,唯一的電器就是一台黑白電視機,還搜不到信號,只能做擺設。在老師去他家的時候,他找了把椅子,像個大人一樣,從壺裡倒開水招待。

老師教育他要拚命讀書。他有時間就去鎮上的書店,走路一兩個小時去。早上去,中午才能到,天擦黑時回來,絲毫不覺疲倦,反而很滿足。

男孩真的很用功地讀書,後來考上了南京大學,是鎮上的第一名,特地給老師發了信息表示感謝。

真正讓人感動的,不只是他用功學習。答主講了一件事情。男孩看到一個小孩被牛角頂傷了,就飛快跑過去扯住牛繩綁在樹上,背起小孩跑到醫務室。

小孩父母趕過來,不由分說打了男孩一巴掌,說肯定是他不好好牽著牛,讓他賠償醫藥費。小孩趕緊辯解「牛是別人家的,他只是幫忙救人而已。」家長也沒有道歉。

男孩漲紅了臉,捂著痛處,走到門外蹲在地上哭了起來。因為沒有爸媽護著,就會被欺負,沒有辦法。

但後來遇到這種事情,他還是會第一時間去幫別人,因為善良已經固化為自有屬性了,奶奶說過「要做一個好人,哪怕做好人受了委屈,也不是去當壞人的理由。」

即便見過蠻荒,依然能保持善良;縱然生活剋扣了給他的慈悲,他卻昂揚向上,感恩之心常在,態度不卑不亢。只要有一點希望,就拼到底,我想這就是英雄主義。

北京高考的文科狀元熊軒昂在接受採訪時,記者問到:「你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嗎?」

他坦然作答:「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到好學校,我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在北京地區,得到的教育資源是得天獨厚的,這些讓我在學習的時候相對來說能走一些捷徑。近幾年的高考狀元,很多都是家境又好,自己又厲害的人。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的」。

的確,除了教育資源之外,在當今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特長、競賽、甚至旅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升學,他們越來越難在高等學府中佔得一席之地,通往明朗未來的道路越來越窄。

他們要付出更艱辛的努力,才能走出去。而這只是第一步,在日後拼眼界、拼格局的競技場里,他們依然寸步難行,也許終其一生追逐到的,不過是別人起跑線的高度而已。他們對此心知肚明,卻永不言棄。

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這是真正的勇士,同情的分量太輕,他們值得敬佩。


推薦閱讀:

TAG:英雄主義 | 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