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在明白:王安石為什麼不納妾?

歷史上有個有趣的小故事,就是王安石拒絕納妾的故事。

納妾是王安石的夫人吳氏主動提出的,而且錢都付了(買來的),人都帶回家了,但王安石不但沒有笑納夫人的美意,將人退了回去,連錢也沒要回來,直接送給人家了。

這麼好的事兒,要是換做其他人,求之還來不及呢!但這個王安石為什麼就與眾不同、不為所動呢?難道他有難言之隱?

想多了,王安石後來是有子嗣的。我們今天不說王安石的變法,我們來說說他的愛情觀。我也不是王安石,我只是從當時的社會現象和王安石的所作所為來分析他的想法而已,大家可以多多探討。

古人可以「三妻四妾」似乎成了我們現代人的一個固定思維,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古代,娶幾個老婆那是很平常的事情,是法律認可的、約定俗成的。

而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古人其實也是實行的「一夫一妻」制,只不過在這個後面多了「多妾」兩個字,也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這不廢話嗎?一妻多妾和一夫多妻不是一回事兒嗎?

是,從生理角度上看是一回事,但從社會角度來看,區別就大了去了。

妻和夫,是對應的,一夫娶一妻,一妻配一夫,這是秩序,這是規矩,就連皇帝也只能立一個皇后(奇葩的除外)。這是封建禮法為了維持秩序而立的規矩,不容破壞。不然什麼「分封宗法制」、「嫡長子繼承製」這些制度怎麼去執行?

所以,妻和妻生的子女象徵著財產和權力繼承的問題。

而妾就不一樣了,妾和妾生的子女有幾個日子好過的?因為她們本來就是衍生品。

記得春秋戰國的時候,國君嫁女兒那陣容真是強大啊,嫁一個女兒,把她的妹妹、丫鬟這些全部拿去陪嫁,生怕血統旁落了。而真正有地位的,除了夫人,其它還不都是生育的工具?這些人就是妾,有的人甚至連妾都不如,連名分都沒有,生了兒子就給你打發點兒錢。這些人的命運多悲催?

不要覺得可憐,古代社會比她們更可憐的多了去了,沒辦法,那個社會就那樣,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要過程。

王安石不納這個妾,估計就有這方面的情節。王安石是一個不破不立的人,他敢於打破這些傳統,人人都在納妾,我就偏不納,這對婦女是多大的不尊重啊?女權的改進也正是在王安石這類人的推動下,逐漸提高的。

還有一點,王安石退回去的這個妾是有故事的。她本是良家婦女、一個運糧官的夫人,那也是正妻啊!結果因為丈夫督運糧草翻了船,要賠償,就把她賣了還賬。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就這樣破壞了。

王安石本來就重夫妻情義,現在又看到這樣的慘劇,當然就成全了這對夫妻。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不是這兩個,而是王安石為了變法而做出的表率。王安石為了變法做出了很多犧牲,要想打破常規就得以身作則,王安石雖身居高位,但一生都過得很簡樸,子嗣也不多,這都是為了什麼?

到現在關於王安石的爭議還不斷,有人還說王安石是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我真不知道這些人的腦袋裡面裝的是什麼?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註原創,拒絕抄襲。


推薦閱讀:

TAG:王安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