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生前竟不讓自己孩子玩手機?真相刺痛無數父母。

從小被書香浸潤的孩子,不會沉溺於手機,他的興趣自在天外,心中定有乾坤。

布斯生前,曾有記者採訪他:

您的三個孩子應該很愛玩iPad吧?

身為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卻回答:

他們沒用iPad,我們限制孩子在家使用電子產品。

和很多家庭不同,喬布斯幾乎每個晚上都會和孩子們一起吃晚飯,他們討論各種各樣的話題,沒人會抱著iPad或手機看。

不僅如此,國外很多電子工程師都不讓自己的孩子接觸電子智能產品。

因為作為研發者的他們,更清楚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隱性傷害。

手機真是孩子的「眼睛殺手」?

朋友的兒子上幼兒園大班,前兩天體檢,視力居然只有0.7,而一年前還是1.0。

朋友急壞了。

她說,兒子幼兒園800多名孩子視力檢查,竟然10%的孩子都有視力問題。

老師在群里通報:

學校每天只有15分鐘使用電視的時間,對孩子的視力影響不大。

家長一定要控制孩子在家使用手機的時間。

表妹家的5歲小外甥,也因為玩手機時間太長患了乾眼症,但還是抱著手機不撒手,一邊揉眼睛,一邊聚精會神盯著小屏幕,真讓人心焦。

手機對孩子眼睛的傷害真有那麼大嗎?

是的。

曾有實驗者選了兩名4歲和13歲的小朋友,為他們檢測淚膜的破裂時間(淚膜的破裂時間是衡量眼睛疲勞程度的重要指標)。

實驗前,兩個小朋友的淚膜破裂時間為8-10秒,都在正常值範圍內。

當兩個小朋友連續而專註地玩了20分鐘電子產品,再次檢測顯示:

4歲孩子的淚膜破裂時間為4.4秒

13歲孩子的淚膜破裂時間為5秒

都已經低於正常水平,處於乾眼狀態

醫生說:孩子玩電子產品時間過長,眨眼次數會減少,淚液蒸發過快,就會出現乾眼。如果眼睛太干,角膜上皮也會出現損傷。

12歲前,孩子的視力都在不斷發育中,任何用眼過度的行為和刺激都會影響視力發育。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18個月以下的孩子最好不接觸電子屏幕。

3-6歲的孩子,每天接觸的時間,不應該超過1小時。

千萬別讓電子產品從哄孩子的神器,變成傷害孩子眼睛的利器!

過度玩電子產品的危害,你永遠想不到

據《紐約時報》報道,最近,矽谷的電子工程師父母們在跟保姆簽訂的工作合約中,會加上一條特別款項——將手機、電腦、iPad、電視機等電子產品都收起來。

因為他們認為,電子產品促進學習的功能被誇大了,讓孩子上癮和阻礙發展的風險卻變得極高。

過度玩電子產品,還有三大危害,刺痛無數父母。

1. 易讓孩子患上多動症

香港大學醫學院曾對700名幼兒做過追蹤調查:

孩子每天看電視、玩電子遊戲的時間越長,出現情緒問題、行為問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概率越高。

愛走神,無法投入到一件事情中;

各種無意義的小動作很多;

情緒易衝動,容易被激怒。

10個月大的孩子,如果每天多看一小時電視,到7歲時,患上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幾率會增加10%

2. 損傷孩子注意力和思考力

如果孩子習慣了閃動過快、色彩艷麗的電子屏幕,是很難再將注意力集中到靜態物體上的。

這樣,孩子會對學校的課本、課堂教學產生一定排斥感,也很難集中注意力。

有父母說:不對吧,我兒子看電視時一動都不動,小眼睛、小表情緊緊跟著劇情走,注意力別提有多集中了!

這樣想就錯了!

孩子看電子產品其實是一種被動的、無意注意過程,而我們要培養的注意力是一種有意注意過程,是需要孩子花精力去控制自己的思維的。

電子產品里的內容無論多麼精彩,孩子沒有思考過程卻能直接、輕易地看到結果,漸漸就會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

3. 阻礙孩子的大腦發育

一個媽媽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因為經濟壓力,將一個孩子送到了姥姥家。

3歲後,接回來上幼兒園,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姐妹,行為能力卻差異巨大!

跟著媽媽長大的,愛看書,愛畫畫,愛講故事,聰明活潑,社交能力非常強。

跟著姥姥長大的,除了看動畫片,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更讓人頭疼的是,這孩子說話特別晚,現在只能說一些簡短的句子。

原來,姥姥整天忙著做家務,孩子一鬧就讓看動畫片或玩手機遊戲,一看就是幾小時……

科學家認為,父母在孩子嬰兒期陪伴越多,跟他說的話越多,孩子的大腦神經元連接就越發達,智商更高,語言能力更強,社交能力也更強。

但在電視、手機、iPad聲音陪伴下的孩子,卻沒這種「福利」。

此外,過度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孩子會更容易出現焦慮、抑鬱、暴躁、冷漠、自閉,甚至暴力行為,而這些傷害是無形又不可逆的。

把孩子「扔」給電子產品,也許是輕鬆一時,但卻可能後悔一生。

只需3招,孩子主動遠離電子產品

其實,很多孩子玩的不是電子產品,而是寂寞。

沒人陪,沒朋友,沒得玩,學父母,這些就是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癥結所在。

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不能「妖魔化」電子產品,合理有度地使用是沒有問題的。

但對孩子來說,永遠有比玩電子產品更天然、有益、健康的學習和放鬆方式。

閱讀是手機的自然屏障Reading

當我們閱讀時,大腦中原本處於靜息狀態的區域也會變得活躍起來。

閱讀這件事,越早開始越好。

很多父母說:「給1歲以下的孩子做親子閱讀,念半天他又聽不懂,不是白念嗎?」

腦科學家洪蘭分享過一個案例:

她曾給一個學生一疊卡片隨意翻看。

第二天又拿出一大疊卡片,讓學生找出昨天看過的卡片。

儘管學生驚訝地表示,自己昨天只是走馬觀花地翻過一遍,但最後仍然找出80%看過的卡片。

洪蘭教授說:

閱讀可以在後天改變孩子的大腦。

凡是讀過,大腦就會留下痕迹。

請在孩子接觸到電子產品前,先把閱讀興趣和習慣培養起來。

從小就開始親子閱讀的孩子,大腦發育更完善,思維更活躍,想像力更豐富!

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Sports

當孩子運動時,身體會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這些物質不但能讓孩子更放鬆、快樂,還能促進大腦神經連接,讓孩子智力增高,學習能力更強。

國外一所大學的研究也證明,在小學運動能力較差的孩子,日後的閱讀和數學能力也較差。

而那些經常玩電子產品的孩子,幾乎都存在運動發展滯後、精細動作不好、反應能力遲緩等問題。

與其把孩子交給電子產品開發情智,不如帶他們到戶外跑一跑,跳一跳,流流汗。

對孩子來說,越動才會越聰明!

從小玩夠了的孩子不易沉迷手機Have Fun

小區里有個男孩,每天都被媽媽帶著,像趕場子一樣奔波於各個課外班之間。

那孩子3歲前聰明伶俐,現在卻戴上了小眼鏡,目光獃滯。

我們都勸那位媽媽,讓孩子玩一會兒沒事的。

媽媽總說:玩兒只會「瞎耽誤功夫」,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多做幾道數學題。

但其實,遊戲才是孩子智力發育的「好幫手」!

據統計,越是從小沒玩夠的孩子,長大後越容易沉迷於電子產品和電腦遊戲——他們要在虛擬世界裡逃避現實中無趣、沉悶、社交能力差的自己。

所以,父母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孩子搭搭積木、過過家家,在戶外追逐奔跑,那會是孩子最健康、最懷念的童年時光。

養育孩子,絕不僅僅是提供好的物質生活。

教育孩子,絕不會是依賴電子和智能產品。

對電子產品,我們應該做到合理使用而不沉迷。

對孩子來說,

最好的成長營養,就來自父母的陪伴;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當孩子跟父母一起,見識了山川日月、藍海湖泊,感受了書香境界、人文真秘,體悟了原野奔跑、親子之趣,又怎麼會沉迷於一方小小電子屏幕?

一流的父母,

從不需要電子產品來當自己的替身。

因為他們,從來都是愛和陪伴的真身。


推薦閱讀:

TAG:育兒知識 | 幼兒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