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可能的自我」
猶豫不決只會讓你一再拖延,光陰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地被浪費的。你是真心想尋求改變嗎?那就從現在開始。
想想你能做什麼,或者你想做什麼,立即開始;只要你勇敢去做,你的智慧、力量和能力都會被發掘出來。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這些理論認為,一個人在成年初期,就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個性結構。通過自我反省和心理測驗,一個人就能更好地發現真實的自我,最終就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這種對「真實的自我」的定義,實際上與「先計劃,再行動」的做法完全吻合,即一旦你找到了真實的自我,剩下的事情就是行動了。
實際上,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黑茲爾·馬庫斯(Hazel Markus)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ves)。什麼是可能的自我?就是你對自我所希望、所預期、所恐懼。佛家有三毒:貪、嗔、痴。儒家君子之道有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而在西方心理學中,根據馬庫斯的定義,可能的自我是三我:希望我、預期我與恐懼我。
·希望我。希望自己達到的自我。
·預期我。預期自己能達到的自我。
·恐懼我。害怕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自我。
通過「可能的自我」的觀念來反思傳統職業規劃的錯誤,你會發現:
·你並不可能通過在頭腦中的「反省」來發現「可能的自我」。人們通過實踐而不是通過「反省」來了解自己「可能的自我」。
·你需要甜頭,過多的「反省」導致行為癱瘓。傳統觀念認為,痛苦是變化的唯一動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痛苦會導致行為癱瘓。因為只有我們有了可以感覺、觸摸和品嘗到的誘人選項後,才會改變。
·對「真實的自我」的執著導致多樣性的喪失。如果一上來就急於弄清真實的自我,往往還會導致行為癱瘓,在等待自己豁然開朗的過程中,機會已經從你的面前溜走。
軟體開發有個說法:設計過度,迭代過慢,最終產品失敗。「真實的自我」就相當於程序開發者過於追求基礎架構的強大,從而思考過度,導致認知資源的衰竭,最終反而阻礙了行動,導致行為癱瘓,從而執著不前,難以邁入新領域——「可能的自我」所輻射的範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