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污名化的「留守」兒童:每個孩子的童年都需要呵護

原文:jianjiaobuluo.com/conte

本文圖片來源:潑辣有圖

隔壁傳來了侄女的哭聲,夜裡兩點醒了一次,我媽給她餵了米粉,五點又醒了,吃了米粉不肯再睡,我媽只好用背帶背著她,在房裡走來又走去。

侄女還是哭著,這是她斷奶的第三個晚上。她現在十一個月了,前段時間,弟媳就和媽媽商量,要出去工作。眼下弟媳出去三天了,從此侄女就由我媽帶著了。

原本啊,弟弟是想叫弟媳帶著孩子出去的,但也是沒辦法啊。弟弟在廠里上班是有宿舍的,如果弟媳帶著孩子出去,那就得租房,深圳的房租又貴,聽弟弟說廠附近的城中村一室一廳都要一千來塊,想要環境更好點那就更貴了。

原本就是因為現在有了孩子,想要存點錢,帶著孩子去深圳只會增加開支,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讓父母照顧了。

我想,這應該是很多人都要面對的問題吧,畢竟,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年輕人奔向城市,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堅守在老家。留守兒童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一些機構還做了針對留守兒童的調研。

2018年10月北京上學路上公益促進中心就發布了2018年度《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這次的調研從2017年12月啟動實施,歷時9個月,涉及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樣本總數11126份。

2018年的調研樣本中有3415名留守兒童,其中約40%的兒童一年與父母親見面的次數不超過2次,約20%的兒童一年與父母聯繫的次數不超過4次。

其實啊,我個人覺得留守兒童現在被污名化得厲害,總覺得留守兒童就是敏感、暴戾。他們更多的時候是被環境暗示的。

2012年的時候,我曾去山區支教,一個班20個學生,就有9個父母都出去打工了,還有些是母親留在家照顧老人、孩子,父母都在家的學生也就一兩個。

我接觸的一個月中,我沒有感覺到差異,在不發達山區,出去務工的人很多,孩子們不會覺得誰家父母出去打工了就區別對待,甚至由於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兒童的家庭物質條件會好些,能有更多新衣服,他們還成為了同學們羨慕的對象。

反倒是一些公益機構,他們的做法不妥。在我支教期間,一個公益機構運來了一些衣服和紙筆,他們把學生們聚集在操場上,逐一發放,完畢後,其中一個成員大聲說:「留守兒童請舉下手,可以領一個書包哦。」

我聽到我們班上的幾個學生在下面竊竊私語。

「什麼是留守兒童?」

「留了級的嗎?」

最後,孩子們終於弄懂了什麼是留守兒童,同時,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或許有了一個疑問。父母不在家,是要被別人區別對待的,是要被同情的對象。進而,她們可能會怨懟自己的父母。

一節課上,我讓孩子們寫下自己的願望,孩子們認真地想著,在紙上寫寫畫畫。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有些孩子想要成為科學家,有些孩子想要成為歌手。

只是,當我看到看到一個孩子的願望時,心情有點沉重。她寫道:我的願望,就是有一台答案機,一直以來我都想要這種東西,它能讓我的學習變得很輕鬆,很快樂,拿著滿分的答卷回家給爸媽看,他們就不會打我,我還要證明,我不是笨蛋!

她特地用大大的字體標註了「我不是笨蛋」,還加上了一個結實的感嘆號,我似乎感受到,當她在寫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是充滿了怎樣的情緒。

當然,另一個父母都不在家的男孩,顯然處境更差。

他寫道:「我想當黑社會,他們打我,我不敢打他們,我總是倒霉,女生總是笑我,我討厭全班的女生,黑社會好,有槍,鋼管,雙鐵棍,砍刀,可是農村沒有錢,受到別人欺負,我一定做一個好黑社會,為農村做好事,這是我當黑社會的原因,沒有人再打我。」

字跡斑斑,我沉痛地看到一個懵懂未知的少年,在成長的道路上,心靈是如何被扭曲。

在支教的時候,我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去家訪,這個小男孩由爺爺奶奶帶著,在昏暗的房間里,堆滿了雜物,在與他奶奶聊天中得知,他父母離家並不太遠,坐車需三個小時,他們兩三個月回家一次。

在家訪的過程中,他一直低著頭,擺弄自己的手指。我盡量避免去談他的父母,只和他爺爺奶奶說他上課很認真,字也寫的好看。聽到我誇他,他害羞地笑了一下。

那個想要擁有「答案機」的小女孩,我也留了個心眼,在家訪中,她的父母老是在吩咐她做事。

「去把…...拿過來。」

「帶著弟弟!他都摔跤啦!」

在她寫作業的過程中,有四五次被打斷。難怪她上課也三心二意無法專註。

父母在家帶孩子,如果不去了解他們的內心,沒有給予足夠的關心,只有暴力相對,這種低質量的陪伴又有什麼用呢?

現在弟弟和弟媳在深圳工作,努力賺錢,侄女在老家由我媽媽帶著,慢慢適應。不知道之後是什麼打算,只是我希望侄女能被善意對待,能快樂成長。


推薦閱讀:

TAG:留守兒童 | 教育 | 兒童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