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得先有邊界感
本來臨近期末,筆者應該趕緊跑去複習保命的。誰知考完了一科英語倒是覺得什麼都考完了,整個人都像條鹹魚一樣癱了下來。後來覺得還是不能這麼頹廢,把之前一直都想寫得這篇東西給填了吧。
之前發生了些令我有點不爽的事(雖然我不是當事人,姑且當我八卦吧),我實在是感嘆現在國人的邊界感意識是真的薄弱,遂起筆落墨。
那邊界感到底是個什麼玩意?首先我們得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基於兩個人格獨立的個體而建立的,不會存在真正不分你我的「關係」。所以,無論是什麼屬於哪種關係,人與人之間始終都會有邊界的。關係的親近疏遠只會改變邊界的遠近,而不會使邊界消失。舉個極端的例子,你和你的基友和閨蜜再親密,一般也不會一起洗澡。這是你們友情的邊界。如果有一天你的至交想和你一起洗澡,恐怕你也會頗為不爽。實際上缺乏邊界感,則會導致在相處中無意地越過別人的邊界,引起別人的不適。
說了這麼多虛無縹緲的東西,還是來看會些實際的例子吧。
每到春節,廣大適齡青年都要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拷問:「有對象了嗎?」「結婚了嗎?」「什麼時候生孩子啊?」然後就開始推薦隔壁張三李四,計算良辰吉日一條龍服務。表面上其樂融融,實際上倒是弄得廣大青年十分不舒服。這種在近年來飽受詬病的春節探親方式其實是邊界感缺失的絕佳案例。「我親爹親媽給我催婚我都覺得煩,更何況你個幾年不見一面的遠房親戚」你是什麼名字我恐怕還不記得,結果來我家吃幾個果子,你就開始直接開始說這些涉及到我較深個人隱私,人生前途這些一般不願意和陌生人袒露的話題了。這就好像你想請人做個客,結果人家一個蹦躂直接賴你家主人床上了。這換做是誰都會感到不適。而這種不適感則是某些親戚越過了你們關係的邊界而導致的。
另外一個廣泛存在的例子便是父母的邊界感缺失。不少父母絲毫不尊重孩子的隱私以及邊界感。希望孩子的一切行為以及想法都要在父母的控制之下。當孩子因為邊界被侵犯而向父母抱怨的時候,某些父母便開始搬出了他們最萬金油的句子——「我這都是為你好」。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年幼的時候也是邊界感形成的重要階段。如果一味地扼殺和侵犯孩子的邊界,反而會導致孩子自身邊界感的缺失,從而導致某些人格缺陷。當然,孩子還是需要家長更多的了解和管控的,粗暴地將一個成人的邊界放在孩子身上反而是家長責任的缺失。這是一個需要辯證地思考的事情。
還有一個很經典的就是戀人之間的邊界問題。戀人邊界分為對外邊界和對內邊界。我們今天主要說對外邊界感。
我發現一個比較奇怪的問題:起碼在我身邊,妹子對外邊界感缺失的現象顯然要比男生多(不帶性別歧視,只是實話實說)。我見過有了男朋友還直接坐在別的男生大腿上面的,見過有了男朋友還和別人深夜視頻一小時的,見過有了男朋友還和其他異性搞男閨蜜,藍顏,哥哥這種的,見過......也見過男生有了女朋友還和其他妹子單獨深夜電影院的,和其他妹子出入約會場所的......我們平時在與異性交往時都需要有一定的邊界感,尤其在排他性較強的戀愛中,在異性交往中缺乏邊界感往往會是許多矛盾的導火索。而一個心智成熟的人都應該明白要和異性朋友保持距離,更不用說是在戀愛中了。人生而不同,一段良好的戀情必然是在兩個人的不斷磨合中找到兩人在各方面的交集的,而非互不讓步,誰將就誰的。邊界感也一樣,想要在戀愛中找到彼此舒適的邊界感應該符合以下公式:合適的對外邊界=內心操守+伴侶感受,即內心有B數,戀人不反感。
另外我想要著重說明的是,希望不要某些在戀愛中過於敏感的人不要拿著本篇文章回去指責另一半對外邊界感缺失。你連你伴侶和異性說多幾句話都不肯的話,明顯是你自己的控制欲過強問題了。
說在最後:(這段可能有點難理解,但是值得仔細品讀)我們身邊都「流行」著各種各樣的人格缺陷,邊界感缺失只是他們之中的一員。但是每當人格缺陷引發矛盾時,人們往往會用初衷為它們披上合理化的外衣:「親戚這是關心你」「父母都是為你好」「畢竟你伴侶還是愛你的」等等。然而人生在世真的只要出發點是好的就可以忽略一切處事方式的問題了嗎?真的只要憑「走心」就可以處理好各種關係了嗎?這種只講個人主觀意願而忽略客觀實際的效果的思考方式在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而這種思維則把將主觀個人意願轉化為現實實際效果的關鍵工具——處事的方法論給扔進了垃圾桶。這種過於主觀唯心的思維方式是對客觀事實和方法論的枉顧與忽略,也為各種人格缺陷提供了肆意滋生的土壤,是一種缺乏辯證思考的唯心思維。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個人的答案是:良好的關係=走心+走心的方法論。無論是友情愛情還是親情,我們既要有好的初衷,要敢愛,更要掌握走心的方法論。我們每個人都有愛,但是如何愛得讓彼此舒服,如何掌握愛得方法論,如何用批判性思維審視自身,去修復自身的性格缺陷,這應該是每個人都要深思的問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