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商業是最好的慈善嗎?

從功利的角度講,我們可以通過《貧窮的本質》這本書看清「窮人」的思維方式以及不好的習慣,幫助我們規避開。從不功利的角度來看,因為貧窮本質上是經濟現象的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對貧窮的了解越充分,對經濟現象的理解就越深刻。新一代的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饑荒年代,對貧窮的理解太狹隘,需要通過這本書從一個更底層的視角看待貧窮。

這本書的作者是兩位經濟學家,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V.Banerjee)與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這本書出版之後就被《金融時報》評選為當年的年度最佳圖書。這本書的寫法非常紮實,兩位作者跑遍了五大洲窮人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做了大量一手的調研。所以,這是一本學術價值非常高的書。

今天先不講「窮人為什麼窮」,而是從一個跟這個主題看上去有點偏離但非常重要的問題開始——

應不應該援助窮人?

估計很多人會覺得這不是一個問題,窮人當然要幫,我們跟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除了弱肉強食、相互競爭之外,還有溫情的部分,會主動幫助掉隊的人。但是,這個問題在很多的專家學者那裡產生了爭議,關於扶貧、慈善,有好幾種聲音。

聲音一

有一種聲音認為,扶貧與否是經濟上的問題,政治是經濟的先決條件。某些地方發展落後,根上的原因是制度不行,尤其政治制度。看那些非洲的窮國,都是軍政府執政,根本沒有完善的政治制度。要先確保建立起一套現代的國家的體系,然後再考慮援助的事。沒有制度層面的保障,根基不牢固,做各種援助基本上是零敲碎打,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更何況,國家政治體制不完善,各種獨裁政府,指不定最終援助了誰。所以,制度上沒有根本的保障就不要談援助,肯定打水漂。

這個觀點的邏輯是制度優先,只要制度不行,援助了也是白援助。看這個邏輯,是不是特別像中國的公知,不管國家出了什麼對老百姓有好處的政策,總是一句「根本制度不改,小修小補都沒用。」是不是和前面的看法如出一轍?

秉持這派觀點的人往往會舉很多例子,比如當年拉美的債務危機、辛巴威的惡性通脹事件……他會告訴你:「只要政治上腐敗,經濟就沒有走出來的可能性,所以對這種國家的國際援助啊應該謹慎。」

聲音二

還有一派觀點認為,扶貧當然要做,但不能用現在流行的方式去搞。秉持這個觀點的人多數是自由派的經濟學家。十多年前有一本暢銷書——《白人的負擔》,就是這一派的觀點。

這本書的作者也是美國的一個經濟學家,他曾在世界銀行之類的機構工作過。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聯合國、世界銀行這一類的國際組織做了很多對落後地區的扶貧工作,這個經濟學家也參與其中。他發現,以西方的發達國家為主導的這套世界範圍內的慈善體系,雖說援助了落後地區,可是被援助的地區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

於是,他做了反思,寫成了《白人的負擔》。這本書的觀點是,單純的給欠發達地區支援錢、支援物資是不可能讓它脫貧的,而且還增加了發達國家的負擔。因為發達國家主要是白人國家,所以書名就叫做《白人的負擔》。

在書里有一個比較經典的例子,他在援助非洲一個村莊的時候發現非洲虐疾特別嚴重,於是扶貧團隊援助了一些用特殊藥水泡過的蚊帳。這樣,只要這些窮人睡覺時把帳篷撐起來,就可以防止了疾病的傳染。

可是他在非洲的一個地方用了這個方法之後,瘧疾的發病率並沒有明顯的下降。調查後發現,原來他們把蚊帳免費發給窮人之後,那些人壓根兒沒用,甚至有人把蚊帳改造成漁網用來撈魚用,也有些人把免費得到的蚊帳拿到市場上賣掉了。所以,免費給的東西別人不會買賬,「捐款捐物」的方式是很有問題的。

經濟學上有一個著名的名詞——沉沒成本。一個人對一件事付出了成本之後,就傾向於繼續把這個事做下去,怕說發現做錯了也會硬撐下去,因為之前已經付出了很多,肯定希望前期投入能有產出。

沉沒成本的心理在窮人身上就體現得非常明顯。如果讓一個窮人買一個東西,付出了一定的價格,那麼他買到之後就會傾向於覺得這個東西不錯,即便發現這個東西不那麼好,他也會安慰自己,讓自己覺得這個東西沒有那麼糟。因為他如果否認這個東西有價值,就相當於承認自己的決策錯了,就會產生負面情緒。

所以,人為了逃避這種負面情緒,潛意識裡就會讓自己相信花錢買的這個東西物美價廉。反過來,給他一個免費的東西就不存在這個感覺,他會覺得這個東西沒有太大的價值,特別不重視。

免費不行應該怎麼辦?這個經濟學家認為應該回歸基本的市場規律,任何東西都應該有價格,用價格去調控就不會有這個問題。所以他們後來做了改進,他們在一個村子裡,以50美分的價格把蚊帳賣給村民,而且,為了確保中間人有動力把蚊帳賣給村民,給他們提成。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真正的市場化的買賣過程。通過這種方式,效果獲得了大幅的提升。

所以,他們得出一個結論——做慈善援助貧窮地區,還是應該尊重市場規律,用市場化的方式去調節效果更好。而且,這樣能避免浪費。因為市場是配置資源最有效的手段,願意花錢買蚊帳就意味著這個蚊帳是對購買者有價值,蚊帳最終都給到了需要它的人。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免費發給每個人,分配給不需要人,而真正需要的人反而得不到,這是資源浪費。

聲音三

還有一派觀點是行動家提出的,也就是那些奔波於貧窮的地區的慈善團隊的成員。這些人特別煩整天坐而論道、講大道理的人,干就完了,扯那些虛的幹嗎?

他們相信,這些窮人並不笨,也不蠢,無非就是運氣不好,生在了一個落後的地方,吃不飽飯,造成營養不良、發育不好、沒力氣幹活,沒法幹活就沒有經濟來源,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給他們一些初始的資金或者足夠的糧食,這個惡性循環就可能變成一個正向循環。

看了這三種對於慈善、對於援助窮人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種?

本書的兩位作者對這三種看法都不太以為然,他們覺得,做任何宏觀層面上的討論都是「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實際上避開了具體的問題、具體的細節,空對空的討論對於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判斷這幾種看法對還是不對,他們認為其實非常簡單,不需要爭來爭去,做個實驗就行了——隨機對照實驗。

比如,兩個各方面條件幾乎一模一樣的村子緊挨著,對其中一個村莊什麼都不做,記錄它的情況;另一個村莊,給它經濟政策的刺激或者是給它設計一種制度。幾年之後再看這兩個村莊的發展,對比一下哪個明顯變窮或哪個明顯變富了,這就能知道方法是否有效。為了讓實驗結果更客觀,需要再去隨即抽樣其他的地方,反覆多做幾組。

所以,兩位作者在五大洲的18個國家和地區,用幾十年的時間做了大量的實驗。通過實驗他們發現,只要給與援助,不管這個地方政治制度多麼糟糕,經濟發展都有明顯的改善,無論小孩的身體健康水平、識字水平,還是人均壽命、兒童死亡率……都能看出非常明顯的差別。他們就用非常紮實的調研和隨機對照實驗,漂亮的證偽了那些虛頭巴腦的爭論。

而且,像《白人的負擔》那本書里講的「免費的蚊帳會造成浪費,付費的會造成效率的提升」,他們的實驗結果發現,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推演,在實際的過程中很少出現這種狀況,大部分時候,免費把蚊帳發給窮人之後,使用率能達到70-80%。

所以,本書的兩位作者就是「實踐出真知」的典型,他們特別煩專家們浪費時間做無休止的爭論,更願意把時間用在非常嚴謹的調查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把慈善變成知識精英們「抖機靈」的舞台。

這兩位作者的態度讓人感動

一般的學者都是相互辯論,大家更重視自己的觀點能不能找到足夠多的證據去支撐。沒有人會像這兩位作者一樣,一頭扎進貧窮地區,親自接觸窮人,每天跟他們打交道,了解他們。而且,他們有很紮實、很嚴謹的隨機對照實驗。這就比那些空洞的大理論有價值得多。

自然科學可以在實驗室環境下把所有因素控制得非常完美,只研究幾個變數。但是社會科學的問題在於,環境要複雜得多,可能有成千上萬個變數,難以做嚴格的測試。但是,正因為這種「難」,導致很多社會科學的專家,尤其是經濟學家,把這個學科做成精英化的遊戲,自己發明模型,想像著加幾個變數,然後發明出一套理論,堂而皇之地到處推銷。他們沒有設身處地的為窮人著想,真正的去研究每一個地區的窮人所面臨的具體的生存環境。

「幸福的家庭看上去都很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話非常有道理的,一個家庭想要過得幸福,各方各面的都要做得好,無論是收入水平、社會地位、子女教育、個人健康……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因為要素太多,只要有一兩個做不到就是雞飛狗跳的。

窮人也是一樣,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脫貧理論,每個地區的窮人面臨的狀況都不一樣。所以,幫助每個地區的窮人脫貧的路徑也應該是完全不一樣的。

比如,非洲有一些特別窮的村子,人均每天的收入在一美元以下,普遍存在飢餓現象。可是你發現他們家家戶戶都有點家用電器,電視機、衛星天線、DVD之類的。他們連飯都吃不上了,怎麼去買這些家用電器呢?這個在咱們的價值體系里是無法理解的,而當地人就認為,「家裡有一台電視機」就是比「吃飽飯」更重要的事。這個不去調查,怎麼能想到會有人有這種比較奇怪的價值觀呢?只有了解了這些地方的個性化的需求之後,才能針對性地給到一些解決方案。

這本書里還舉了一個例子。在印度的東邊有一個非常窮的地方叫比哈爾邦。那裡的學生輟學的比例非常高,尤其是女生,一般都不上學。很多專家建議了各種激勵手段,提高女孩上學的比例,比如減免學費、提供免費午餐、提供免費校服……最終這些手段都沒什麼起色。

本書的兩位作者跟當地人大量的接觸之後發現,給女生免費送一輛自行車,這些女生上學的比例出現了大幅度增加。原來當地的家長並不是意識不到基礎教育的作用,而是因為當地的基礎設施非常落後,交通不便,學校又遠,家長擔心讓女孩每天步行幾個小時往返學校。家長有這種顧慮,「提供免費的自行車」就解除了他們的顧慮,就願意把女孩送到學校上學。

類似的例子在書里非常多,這類例子只有通過實證調查和對照實驗才能發現解決方案,閉門造車或學院派的各種爭論根本沒有意義。講大理論誰都會,可是對窮人有一毛錢好處嗎?

對於這本書,我一開始講作者的價值觀,是因為這部分給我的觸動非常大。我從兩位作者身上看到非常不一樣的人文關懷,他們是真正的關心窮人,想幫助窮人,而且是真正的投入時間、精力和智慧,同時又有非常嚴謹的學術精神。這個是經濟學研究里太欠缺的一些東西。


推薦閱讀:

TAG:貧窮 | 慈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