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什麼樣的一句話,成就偉大的孩子
思語老師:
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因為他們的背後有更偉大的父母。父母希望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那先看看這些偉大人物的父母是怎樣用一句話來影響孩子的一生,成就一個孩子!
前兩天,我的朋友圈又被刷屏了。大概因為我理工科本科背景的緣故吧,於是身邊的科研大佬們都紛紛曬出了今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他們的「偶像」的科研成果。
朋友圈成了一片紅,喝彩聲連連,突破技術壁壘、開創全新學科、技術世界領先。一個個高端科研辭彙讓人望塵莫及。
作為家庭教育工作者,職業慣性讓我不禁反思與探究,到底是什麼樣的家庭背景成就了這批偉大的科學家。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一等獎獲得者之一的劉永坦院士,是我國著名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與技術奠基人。堅持自主研發新體制雷達,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我國海域監控面積的全覆蓋提供技術手段;40年堅守,帶出一支「雷達鐵軍」。
1936年12月1日,劉永坦出生在南京城裡。他的家庭算得上是一個溫馨的書香門第,父親是當時交通部的工程師,母親是教師,舅舅是國立中央大學的教授。然而,生活在日本侵華時期的亂世,無論什麼樣的家庭,都無法擺脫那揮之不去的苦難和陰霾。劉永坦的命運,也註定和正在經歷血淚的民族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
劉永坦院士回憶說,他永遠不會忘記在昏暗的菜油燈下做完作業後,聆聽母親誦讀詩詞時慈祥動人的聲音和講解家國大義時的激情:「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滿江紅》讓他為最記憶猶新。
在對劉永坦院士的採訪中,劉永坦回憶父親對兒子說的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這些災難的造成,就是我們國家太弱,受人欺負,你們長大要改變這個局面」。從此,劉永坦院士抱定這一點,開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淡泊名利,以身報國的種子悄悄地播散在劉永坦的心靈中。父母親的教誨點燃了劉永坦科學報國的志向。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他的書中曾經分析道,「心流」促使人們高效率工作以達到成功。什麼是「心流」,是在有明確目標下,全身心投入某一件事時從頭至腳的一股推動流,它的能量讓人忽略一切干擾因素。
我在想,如果每個父母都能像劉永坦的父母一樣,給孩子一個大格局的目標——一個一生都能為其奮鬥的目標,那麼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也能達到「心流」的狀態,每個孩子一定會成為偉大的人。
劉永坦院士的母親用詩告訴兒子:救國救民,莫等閑;父親說:你要用科學去救中國啊!父母的話彰顯了國家情懷的大格局,喚醒了年幼的劉永坦將自己的人生與國家的強大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愛國情懷。設計—試驗—失敗—總結—再試驗……無數個日日夜夜在劉永坦的鑽研中悄無聲息地溜走。
他不改初心,不為功名,40年逐夢雷達創新。這就是「心流」形成的力量。無論科研條件的艱難,或是「雙院士」稱號的名利,遠遠不能撼動這內心的力量。而這力量的源頭,是父母用語言喚醒兒子的家國情懷,激勵他為實現偉大目標刻苦鑽研。
「中國必須要發展這樣的雷達!這就是我要做的!」劉永坦說,「我學有所成,當然要回國。在英國,無論我工作多麼努力,取得了多大的成績,終歸是在給別人幹活。回到祖國,我可以堂堂正正地署上『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心情是何等舒暢!」
常言道:母親是推動地球的手。
偉人的背後必定有偉大的父母,父母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
追逐金錢名利的父母,說出的話也是充滿銅臭味的世俗之言。孩子自小耳濡目染,當然會認為學習苦,因為學習並不能馬上獲得名利的收益,還不如去打打遊戲。
父母對獲取功名的慾望是短淺和狹隘的,那麼在孩子看來學習就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沒有遠大目標的正向的強化刺激,任何人都不會長期堅持做一件事。帶著功利心的學習,永遠都無法做到全身心投入,更達不到「心流」的暢快感,在學業中更不會取得偉大的成就。
父母的每一句話凸顯了父母的人生格局,父母對孩子的話語影響,決定了孩子的人生價值觀,也就決定了孩子能否走得更遠,能不能飛的更高。
最後我想告誡所有父母,我們要珍惜生活在幸福和諧美好的新時代下,更需要為孩子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不要僅著眼於孩子十八歲的成功。
如果您喜歡作者,歡迎掃碼關注
點擊鏈接,歡迎進入【詩禮天下爸媽智慧學院直播】查看更多原創文章及家庭教育音視頻講座內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