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禪修中的「剎那定」
轉自公眾號:巴利三藏
內觀剎那定依據「界作意章」(dhātumanasikārapabba),四大種顯現時,行者也應觀照它們。《清凈道論》清楚解釋,當五蓋因行者觀照四大而被鎮伏時,「近行定」便生起。這個近行定,如《清凈道論大疏鈔》所解釋,並未在任何「安止定」(appanā-samādhi)的鄰近處,因此不是真正的「近行定」;但是,因為它能夠鎮伏五蓋,和真正的近行定的能力相同,所以它也被稱為「近行定」。
在內觀修行的場合,我們使用「內觀剎那定」(vipassanākha?ikasamādhi)一詞來指上述的近行定。一些人不理解,且批評這樣的用法。他們主張,不能藉由剎那定來修習內觀。他們以為,如果這是可能的話,學習經典的學僧都應能獲得內觀智。其實,只要這些學僧的定力足以驅除五蓋,且依據《大念處經》的教導,在名、色生起時觀照它們,我們是接受這種說法的。但是,實際上,背誦、思惟經典時所產生的定力,顯然不足以鎮伏五蓋,而且他們也沒有在名色生起時觀照名色。因此,批判我們的人士實際上並不熟悉正確的內觀修行法。
在《清凈道論》里,內觀剎那定被稱為「剎那的心一境性」(kha?ika-cittakaggatā)。《清凈道論》的註解書提到它 時,說明作「 僅住剎那的定」(kha?amatta??hitiko samādhi)等等。因此,依據註疏我們使用「內觀剎那定」(vipassanākha?ikasamādhi) 一詞,來指稱此種近行定。若批評我們的人能了解這些注、疏的解說,相信他們就不會有所疑惑。
如上所述,如果依據《大念處經》的「威儀章」(iriyāpatha)、「明覺章」(sampaja??a)、「界作意章」(dhātumanasikāra)的教法,在色法生起時,觀照它們便可修得稱為「觀剎那定」的近行定,連帶地,也能修得「觀智」(vipassanā?ā?a)──或稱為「內觀正見」(vipassanā-sammādi??hi)。這些是正念之道、正定之道和正見之道,也叫作「身隨觀念處」(kāyānupassanā- satipa??hāna)。
關於上述的說法,所謂「界作意是近行業處」,也有《清凈道論》作依據。《清凈道論》把此「界作意」業處,稱為「四界分別」(catudhātuvavatthāna)。其次,我們所謂「觀察身體姿勢(威儀)以及明覺的修習,能引生近行定」的說法,也不容質疑,因為《念處經》的註解書明言它們是「近行業處」。
另外,依據《念處經》的受、心、法隨觀,行者在受、心、法生起時,正念觀照它們,能修得近行定和觀智。因此《清凈道論》在「見清凈品」的開始之時,描述修習純觀的行者如何直接觀照四大,然後辨別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和名色。這符合《大念處經》等所記載的佛陀教導。
現在,已聽聞上述的解說,我們應該能夠了解如何依據世尊的經教來修習正念之道。如此了解後,我們應能確定,若人僅背誦、思惟所學的佛典,而未在身、受、心、法生起時觀照它們,便不能獲得真正的正念之道。
如果沒有正念之道,也就不可能建立「內觀正見之道」(vipassanāsammādi??hi-magga)。
——以上選自馬哈希尊者《轉f輪經講記》
「無禪那則不能修內觀」的主張
有些人說:只有藉由〔色界〕「禪那」證得心清凈之後,才能修習內觀;沒有禪那,就沒有心清凈,因此也就不能修習內觀。然而,這是偏頗的想法。《清凈道論》等已清楚地說明:鄰近禪那的「近行定」有能力鎮伏諸蓋,可以助人證得見清凈,建立內觀,證得阿羅漢果。實際上,許多人已經以這樣的修法而成就。經藏中,例如在《大念處經》等經典中,已清楚地教導:可藉由觀察四威儀等近行業處證得阿羅漢果。《增支部》的《隨念處經》(Anussati??hāna Sutta)說明修習佛、法、僧隨念所得的定,足以用作證得阿羅漢的基礎定力。註解書的注釋也明確地肯定,行者可藉由憶念世尊與僧伽的功德而生起「喜」,且可以觀察如此生起的「喜」是無常、滅法,從而證得阿羅果。
在經典與注釋書等,也常見有數十萬、百萬、千萬的人在佛陀說法之時證得解脫,但並未記載這些眾生通達禪那。他們大多數人很可能是未證禪那的,但是他們必已達到心清凈,因為經典描寫他們的心,是善於接納的、柔軟的、無蓋障的、喜悅的、純凈的。注釋書清楚地提到,就是在他們的心變得柔軟等之時,佛陀才演說四聖諦。注釋書明言,聞法的眾生因為聆聽佛陀說法,而證得殊勝的智慧。
若考慮這些事,應該認為,所謂「正定是四種禪那」的教導,乃就「正定」的最高規格定義而言。「近行定」的層次雖然較低,但同樣也是得證心清凈的正定,這「近行定」和初禪一樣能夠鎮伏五蓋,也同樣具有尋、伺、喜、樂、一心等五禪支。因此,我們認為世尊已將「嚴格的近行定」和「名義上的近行定」都包含在初禪內,當作「正定」的一個廣義的延伸定義。
「禪那」 (jhāna)意指「一心專註、緊密地觀察所緣」。修出入息念時,若只為了寧靜而專註在出入出的所緣業處,能引生「奢摩他禪那」(samatha-jhāna);但若觀照名、色的自相,並觀察它們的無常、苦、無我,如此會引生「毗婆舍那禪那」(vipassanā-jhāna,內觀禪那)。我們摘錄以上所說的要點,以方便記憶:
● 一心專註地緊密觀照,就叫作「禪那」。
●有兩種「禪那」:奢摩他禪那和毗婆舍那禪那。
● 只增長寧靜的專註,叫作「奢摩他禪那」;
●觀察三共相則是「毗婆舍那禪那」。
● 有三種定:剎那定、近行定和安止定。
上述的「剎那定」指:1.修習「止業處」(samatha- kamma??hāna)時,在證得近行定之前的專註寧靜狀態;2.「內觀定」(vipassanā samādhi)。此內觀定,如已解釋的,也含攝於「近行定」,因為它和近行定同樣具有鎮伏諸蓋的功能,當內觀定增強時,它可以讓心相當專註就如「安止定」一樣。有關於此,念處禪修者的親身經驗可證實這一點。
因此,註解《清凈道論》的《大疏鈔》說:
「的確,剎那的心一境性是每次只維持一剎那的(內觀)定。當內觀剎那定不斷地緣住名、色所緣而生起,保持寧靜且維持同一強度而不被煩惱所擊敗時,它令心固定不動,就如同安止定一樣。」
因此,致力於內觀修行而希望證得道、果的人,如果可能的話,應該努力修得初禪、二禪、三禪或四禪。證得禪那後,他應繼續保潤並精通它們。然而,如果無法證得禪那,他應努力修得鄰近禪那的近行定。
另外,於一開始就觀照名、色,例如四大的「觀乘者」(vipassanāyānika),應該修得和近行定一樣能鎮伏五蓋的「內觀剎那定」(vipassanā-kha?ikasamādhi)。當內觀剎那定充分發展時,以名色辨別智為開始的一連串內觀階智便會生起。因此,內觀剎那定和近行定也應被視作正定之道。
——以上選自馬哈希尊者《轉f輪經講記》
今天,開始講「剎那的心一境性」,世尊佛陀用的巴利語是kha?ikacittekaggatā。顧名思義,它是指心在一個剎那間專註於最新生起的目標上的定力,即:剎那定,剎那的心一境。
在目標生起的當下,心要投入到目標之中,為了能夠持續不斷地專註於目標,心就要一個剎那緊接著一個剎那地持續不斷地投向目標,這種專註力是非常寶貴難得的,如果一個剎那接著剎那地連續無間斷地專註於目標之上,定力將不斷地提升,今天要講解其價值利益所在。
先分解一下這個巴利詞:Kha?ikacittekaggatā。kha?ika的意思是一個剎那;citta的意思是心;ekaggatā的意思是一境性。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剎那的心一境性,心的剎那定。
舉例來說,坐禪的時候,安安靜靜地坐好之後,心專註在腹部,腹部膨脹(上)起來的時候,激發精進力,緊緊密密地跟蹤觀照。心安住在腹部,貼住在腹部,這是念力;心剎那間、剎那間地投入到目標之中,這是定力。同樣地,腹部回落(下)的時候,心要同樣地一直緊緊地貼住在腹部。
隨著呼吸,腹部一上、一下連續不斷地在上下起伏運動,心就要連續不斷地專註在腹部,一個剎那接著一個剎那地,緊緊密密地跟住腹部的上下起伏。行禪的時候,心貼到腳上,每一次提腳、每一次推腳、每一次放腳的動作,心都應該自始至終地專註在腳上,一個剎那接著一個剎那地,緊緊密密地跟住腳的移動。在行禪道盡頭,觀照站著的動作、轉身的動作,心都要安住在身體上,一個剎那接著一個剎那地專註在目標之上。如此,心剎那、剎那地專註在當下生起的任何的目標之上,就是定力(samādhi),世尊佛陀使用的巴利詞是kha?ikasamādhi,意思是,剎那的心一境性。普遍使用的巴利詞是kha?amatta??hitika,意思是,剎那定,其中?hiti的意思是止住,就是定。這兩個巴利辭彙寫法不同,意義相同。
心專註於身心內每一個當下最新生起的目標,僅僅一個剎那的專註力是殘弱無力的,微弱得可以忽略 不計,但是,一個剎那接著一個剎那,專註力毫無間斷、連續地發生,其定力會變得超乎想像力地強大,因此,強大的剎那定是非常寶貴難得,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定力,這樣的定力使心安穩平靜下來,鎮伏五蓋,獲得心清凈。清凈心生起之後,就能夠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地如實知見到身心內互為因緣而發生的名法與色法的本質實相。生起如實知見的智慧的時候,原本曾經對身心現象的無知以及錯誤知見,自然而然地脫落,同時,樹立起了不折不扣的正見。
以下是粗略的摘取了經典中對剎那定的性質的記述:
Kha?ikacittekaggatāti kha?amatta??hitiko samādhi
Sopi hi āramane nirantara? ekākārena pavattamāno appito viya Citta? niccala? ?hapeti
Hi的意思是,對的,正確的,;
Sopi的意思是,(那)剎那定也(剎那定之外,還有其他的定,以後再講其他的定。);
Citta?的意思是,自己的心;
Niccala?的意思是,安穩無動蕩
?hapeti 的意思是,建立起,安置起來。
整句的大概意思是:剎那的心一境性,就是剎那定。這種剎那定也同樣地能夠控制住心,使心遠離貪、嗔、痴雜染,使心安穩無動蕩。
其中還有appito viya(像安止),其意思是,修習止禪,生起世間禪那定的時候,心專註於一個概念性的目標,生起一境性的心,前一個心是禪那心,緊接著下一個心也是禪那心,禪那心連續不斷地生起,比如,五分鐘內心專註於生起禪那的目標,意味著在五分鐘內,能夠控制心,使之一直持續不斷地專註在這一個目標上,這即是安止定(appanāsamādhi)。如同修習世間禪那定的人,能夠長時間地專註於生起禪那的目標而進入安止定,使心安穩而毫無動蕩一樣,剎那定的性質是與安止定是同等的。這就是在經典中描述的剎那定的品質。心剎那、剎那地毫無間斷地專註於目標之上,這種品質與安止定的品質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剎那定的心所專註的目標都是每一個當下身心內最新生起的真實的究竟法,而安止定的心所專註的目標是一個概念性的目標,這兩種定力,都同樣是能夠使心安安穩穩地專註於目標,絲毫沒有動蕩。
問題是,剎那定是怎麼樣能夠如同安止定一樣地能夠使心安安穩穩地專註於目標,絲毫沒有動蕩呢?這個問題需要解答。
過去的導師、大長老們的解釋是pavattamāno,其意思是,剎那定能夠持續不斷地在發生,如同流淌的河水,一直不斷地在流動著,或者,如同正在爬行的螞蟻隊伍,一個螞蟻接著一個螞蟻,前後首尾相接、毫無間隔,這就如同是安止定的狀態,具足剎那定的心,能夠持續不斷地處於安安穩、沒有絲毫動蕩的狀態。
問題是,剎那定是從哪裡生起的呢?
導師們開示說,āramane,其意思是,就在當下生起的目標上。全身心就是廣袤的目標之田,看到的當下,聽到的當下,聞到的當下,嘗到的當下,觸到的當下,想到的當下,搖擺身體的當下,彎腰的當下,彎曲伸展四肢的當下,提腳的當下,推腳的當下,放腳的當下,睜眼閉眼的當下,眨眼睛的當下,等等,等等,全身心當下生起的目標包羅萬象,在當下新鮮熱乎、正在生起的、顯著的名法與色法現象,就是應該觀照的目標,它們就好像是無論是平地的稻田,還是高地的梯田之中突出的一塊。
按部就班地練習觀照腹部上下起伏的人,對每一個當下最新生起的上下起伏,一個接著一個,持續不斷、緊緊密密地觀照,這期間,會有熱的感覺、涼的感覺,酸脹的感覺等等混合在一起,或者疼痛會生起,麻木生起,有時候會聽到聲音,這些目標都是在當下能夠顯著地覺知到的。行禪的時候,心專註在腳上,提腳、推腳、放腳的動作發生的當下,都是能夠顯著地覺知到的目標。當下新鮮生起的顯著的目標,如同流淌的河流,在不斷地流動生起。
只有當下生起的目標,才能夠切切實實地進行如實觀照。已經發生過去的現象當下已經無法確定,尚未發生的現象,其真實狀態沒有出現,更加難以確定。只有當下的目標,才是實實在在地、可以確定地看到的。觀照的心要能夠持續不斷地、心無旁騖地一心專註在當下生起的諸如腹部上下起伏等等的目標上。
Nirantara?的意思是,無間斷。在目標生起的當下,心剎那、剎那地投入到目標上,剎那定會一直地生起,心要持續地,毫無間斷地投入到當下生起的目標。Antara的意思是,間隔,間斷。Ni是否定詞。無間隔、無間斷,意思就是上一個緊接著下一個,前一個剎那緊接著後一個剎那,沒有一個剎那的間斷。大家坐在地板上,就會發現,如果地板有縫隙,就會落入灰塵污垢,地板絲毫沒有縫隙,就不會落入灰塵。同樣地,剎那定要上一個接著下一個,毫無間斷地生起。只有緊緊密密地毫無間斷地觀照當下生起的目標,煩惱污垢才不會伺機闖入心裡。
雖然說,身心內生起的目標並非只有一種,而是包羅萬象,腹部上(起)是一種,腹部下(伏)是一種,坐著是一種,接觸是一種,熱是一種,冷是一種,硬是一種,軟是一種,提腳是一種,推腳是一種,放腳是一種,站著是一種,轉身是一種,等等,等等,但是,專註於當下生起的目標的心只有一種,投入到目標中的剎那定的品質是如出一轍的。Ekākārena的意思是,同等品質的專註力。當剎那定持續不斷地以同樣的品質生起的時候,剎那定的威力就已經足夠強大。
在目標生起的當下,以持續不斷的同樣品質的定力觀照目標,最初的定力雖然是微弱的,但是,反反覆復地練習觀照,剎那定最終將會強大起來。為了獲得強大的剎那定,YOGI要從最基本的腹部上下起伏這個目標開始練習觀照,任何當下顯著的目標生起的時候,心都要持續不斷地、緊緊密密地、毫無間斷地專註在目標之上,這非常重要。努力地使心一個剎那接著一個剎那地專註於目標,慢慢地就能夠連續不斷地專註在目標上,心將會巋然不動,毫無搖擺,穩如磐石。
心這般穩固安定,都是什麼因素在其中鼎力相助呢?當然要有穩固的正念,正念使心貼住目標,還需要有精進力,要激發熾熱的精進力,才能夠把心推到目標之上。必不可少的,還要有無間斷的剎那定,無間斷的剎那定使心持續不斷地專註於目標。
如果剎那定不夠強,甚至無間斷的剎那定絲毫都沒有培育起來,在目標生起的當下,就會轉向思考推理,根本無法看清楚目標,感覺模模糊糊,似是而非。這即是痴心、無明,痴心不能夠如實知見到目標的本質實相。沒有如實知見到目標的本質實相,就是歪曲了真實本質,因此,就會執持邪見,認為有眾生,有你、我、他,有男人、女人。沒有樹立正見,而是執持邪見,這就是煩惱污染,因為有邪見,就會通過身、語、意造作惡業,同時,對造作的身、語、意的惡業感到無慚無愧。
目前,大家在習禪過程中,偶爾漏失了觀照生起痴心都會感到慚愧,如果造作更嚴重的惡業,就更加應該感到慚愧。
心缺乏了定力,就沒有自控力,處於散亂掉舉的狀態,東飄西盪,無法貼住目標。痴、無慚、無愧、掉舉總是四合一地聯合起來與不善心一起為虎作倀,凡夫在每一天的大多數時間,都是處於混雜著這些不善心的狀態,日復一日地、麻木不仁地輪迴著。如果大家現在還是不能夠恭恭敬敬、細緻認真、持續不斷地習禪,那就跟世間凡夫一樣,依然沒什麼起色。
——以上選自班迪達大長老國際禪修營開示
2015年12月21日開示節選
緬譯中:Sayalay Santa Dhammā
剎那定(kha?ika-samādhi)
當人們提到「禪那」(jhāna)之時,通常指「奢摩他」(samatha)的修行。一般普遍的想法堅信,「奢摩他禪那」(samatha-jhāna)是「真正的禪那」(true jhāna)。當然,修行者可以在奢摩他禪那中證得「安止」。在奢摩他禪那中,修行者將注意力固定在單一「概念法」(pa??atti);然而,在「毗婆舍那禪那」(vipassanā- jhāna)中,修行者不把注意力固定在單一所緣,他的注意力會從一個「究竟法」(paramattha),移到另一個新生起的「究竟法」,在這狀況下所證得的定,叫作「剎那定」(kha?ika- samādhi)。 佛典也將「剎那定」說為「kha?ika-cittekaggatā」,意思是,「剎那的心一境性」,對此,注釋書批註為「kha?amatta- ??hitiko samādhi」,「僅住剎那的定」。注釋書也明示,剎那定有令「修行心」(bhāvanā mind)如如不動地保持專註的力用。如此,依靠著具有和「安止定」相類似功能的「剎那定」,禪修者沉浸在「禪那」(jhāna)之中,體驗心一境性所帶來的沉著、寂靜。 在什麼情形下,我們可以說「剎那定」有「安止定」(appāna- samādhi)的功能?只有當「敵對法」(pa?ipakkha-dhamma),即五蓋(nīvara?a)被制伏的時候才有此可能。修行者應如何制伏五蓋呢?答案是「āramma?e nirantara? ekākārena pavattamāno」(剎那定無間斷地以單一行相轉起於所緣上)。當修行者的正念相續不斷地於觀照當下生起的所緣時,他的「剎那定」會像流水般地源源不絕。「毗婆舍那禪那」並非只觀照單一所緣。修行者的覺照力會不間斷地轉向當下生起的種種名、色現象——即腹部上下,手臂彎伸,姿勢改換等等——及其自相,如緊、僵直、其他感受等等。
修行者具備將心引導並安住於所緣的技巧時,他自然會體驗到喜、樂,乃至獲得「定」(samādhi)。當修行者證得「觸知智」(sammasana?ā?a)——能夠確定一切名、色法,只是無常、苦、無我的現象的毗婆舍那智慧——這些禪支會更為明顯。 「剎那定」的相續不斷,就像一列人群緊緊相靠,彼此之間沒有間隙可讓外人插隊一樣,它成為一條連續無間的線。另一個例子,是許多緊密相連的拼花木板,組成一片無縫隙而完整的地板。這種情形就叫作「pavattamāno」,「相續轉起」。 我們不可輕視「剎那定」。就像一滴滴連續落下的小雨滴,能夠填滿整個水瓶一樣,正念相續時,一個接一個的剎那定能聚積強大的力量。關於這一點,《清凈道論大疏鈔》(Visuddhimaggamahā?īkā)說:kha?ikacittekaggatāti kha?amatta??hitiko samādhi. So pi hi āramma?e nirantara? ekākārena pavattamāno pa?ipakkhena anabhibhūto appito viya citta? niccala? ?hapetī」ti 「剎那定」是僅持續一剎那的心一境性。(在觀的時候,由於通達無常、苦、無我相,)剎那定無間斷地,以單一方式轉起在它的所緣上(即當下生起的名、色現象),它不為敵對法(即五蓋)所擊敗,將(修行)心固定不動,如同(世間)「安止定」(appanā-samādhi)一樣。 《法句經》第一二一偈和第一二二偈也說:莫小看惡,以為「它〔的惡果〕不會靠近我」。即使是雨滴,也能填滿水瓶。同樣地,愚者逐漸地累積,讓自身遍滿罪惡。莫小看善,以為「它〔的善果〕不會靠近我」。即使是雨滴,也能填滿水瓶。同樣地,智者逐漸地累積,讓自身遍滿善業。 共聚在此的禪修者,是智者,而非愚者,所以他們不會輕視小善。比丘所穿的僧袍,是由許多本身並不強韌的「線」所織成。一、兩條線,很容易斷,但是,將它們編織成一件僧袍時,他們就會密結成片而變得很強韌。「剎那定」也是如此,當它相續成片時,就足夠開發所有的毗婆舍那智。 所以,不要小看剎那定,認為它不重要。修習毗婆舍那時,請諸位像個病人一樣放慢動作;飲食、睡眠應有所節制,不吃不健康的食物,睡覺時不超過規定的時間。——以上選自班迪達尊者《解脫道上》第二十七章心的定也是五根之一。有三種定:近行定、安止定和剎那定。通過修習舍摩他,禪修者可以證得近行定或安止定,或兩者都證得。但毗缽舍那禪修者不能證得這兩種定,只能證得剎那定,因為毗缽舍那禪修者沒有採取單一的禪修目標,而是將各種心理狀態和身體過程作為禪修的目標。
因此,心只是瞬間停留在目標上,當此目標消失時,心就會採取另一個目標,並作瞬間停留, 等等。觀察的心瞬間地專註在任一個單個的目標上。這就是它為什麼叫做剎那定。當剎那定變得持續穩 定時,就會具有很強的力量,能夠克服五蓋和煩惱。在《清凈道論》的《大疏鈔》中說道:當剎那定變得持續穩定時,它具有和舍摩他禪修中的近行定相等的力量,因此它能克服五蓋和煩惱。為了使剎那定 更深,我們需要保持持續的正念,如實觀察在身心中生起的任何現象。
——以上選自《藍山開示--開發直覺智慧—透視身心真相》第七講 五根(第一部分)
恰宓西亞多 著
明慧西亞莉 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