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做家務,長大更優秀

近日,有一篇名為《10歲女孩每天放學自己買菜做飯等爸媽回家》的新聞報道刷爆了朋友圈。據介紹,這位女孩叫鄢張雅,她每天一個人放學回家,還買菜做飯等父母回家。

一位記者記錄了鄢張雅放學後的時間安排:

16:27 放學後,和老師同學道別,去菜市場。

16:50 到了菜場,購買晚上的食材。大約在菜場待了10幾分鐘,她總共花了6元7毛,買了豆腐、豆腐乾、芹菜、大蒜。

17:07 到了家裡,把菜放下,然後開始準備食材。

17:10 鄢張雅先把冰箱里的冷凍牛排拿出來,放進水裡解凍。淘米後把電飯鍋插上,之後開始準備燒菜要用的東西。

17:18 食材準備完畢,鄢張雅將牛排從水裡撈出來,撕開包裝紙,放在砧板上用菜刀在表面劃。之後,她用兩隻手拗起大鐵鍋放在一邊,在煤氣灶上放上平底鍋,站在廚房的小木凳上,拿起放在角落的油壺,往裡面倒油。

17:28 第一塊牛排煎熟了,鄢張雅在牛排表面撒上孜然粉,倒上牛肉醬,然後用鍋鏟把醬料在表面抹勻,蓋上鍋蓋燜了一會兒之後,她把牛排剷出鍋,雙手拗起鍋子,把油倒在牛排表面。

然後她用同樣方法開始煎第二塊牛排。

17:48 鄢張雅的父母陸續回到了家中。

18:04 鄢張雅煎好了兩塊牛排,開始燒豆腐湯。站在小木凳上,她拿著菜刀小心翼翼地把豆腐從盒子里摳出來放入鍋中。

18:30 鄢張雅煎好了牛排,做好了豆腐湯,「現在就等飯煮熟了。」這時候,她開始把椅子都擺正,把筷子、刀叉拿出來,準備吃飯。

當很多孩子還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時,這個女孩卻能體恤父母下班晚工作辛苦,一個人去買菜做飯,的確值得讚歎。

而我們太多的家庭培養了小皇帝小公主,不捨得讓孩子干一點兒臟活累活。

「男孩子就不應該進廚房!」

「女孩子,要富養,別教她做家務,不然將來也是個勞碌命!」

「我來我來,用不著你,有這時間多看兩頁書多好!」……

上面這些話,你覺得耳熟嗎?

出於疼愛,很多父母捨不得讓孩子干一點點家務活。有的媽媽還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讀書就好了。

於是,很多孩子在成年前基本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甚至連一個雞蛋自己都沒有剝過。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么?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務的家庭比不做家務的家庭,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別小看家務對孩子的影響

曾國藩曾說:「子侄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了,很容易滋生懶惰的習慣,平時讓孩子多做家務活,絕對不是一件壞事。生活就是教育,家務活能讓孩子習得的,不是課外補習班、興趣班所能彌補的。適當的讓孩子做家務對孩子的成長有百利而無一害。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很多家長擔心自己家是女兒,現在教孩子做家務,以後會不會便宜了婆家?其實,從小就教孩子做家務,不是為了讓他以後討好任何人,而是希望將來無論發生什麼事情,孩子都擁有在這個世界上獨立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

孩子學會了整理、歸納、分類、清潔,將來無論選擇和什麼人生活在一起,都會將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好。

做家務能幫助孩子們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真正能跟隨孩子一生的,不是父母的呵護和遮風擋雨,而是她自己的習慣和能力。

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在蒙氏教育中,有個很重要的概念:Help me to do it myself (幫助我自己做事)。從嬰兒期開始,孩子就想要自己做事。

每一次,當她學會一種技能,她的臉上都會帶著興奮的光芒,一邊拍手,一邊蹦跳:

媽媽,我會自己穿鞋了!

媽媽,我自己在吃飯!

媽媽……

那種自足和成就感,是任何玩具都無法替代的,就像當初驚喜於自己能爬行和走路一般,她對於自我每一項技能的進步,都會有不可思議的歡欣。

教孩子學會分擔責任

孩子總是在不斷地觀察,觀察父母之間的關係,觀察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並不斷地做出調整。孩子作為家庭中的一份子,適當地分擔家務,參與到家庭日常勞動中,有助於孩子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

從小就幹家務活的孩子,更能體會別人的辛苦,會更有同理心。他們考慮問題會更全面,能站在對方立場上理解他人、關愛他人。孩子長大後,就會成長為一個更有責任感的人。

增強孩子的獨立意識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團聚,唯有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我們將自己的愛、體力、智慧和經驗都教給孩子,為的是,有一天能讓他們有內在的力量和信心離開我們。

孩子學會了自己吃飯,扣扣子,整理房間,慢慢地,開始會做飯、掃地、洗衣服,然後,升華至人生的每一個決定。

這是一次「痛並快樂著」的分離技能培訓。孩子只有從心理上不再依賴父母,才能真正成長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如何培養孩子做家務

接受孩子「幫倒忙」

很多孩子在父母做家務的時候,黏著父母打擾他們做家務,這種情況,其實是讓孩子幹家務的好機會。

家長如果總拒絕,嫌棄孩子在「幫倒忙」,很容易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家長要學會容忍一時的混亂,不求完美,只求讓孩子體驗這個過程。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爸爸媽媽可以把家務細緻化,列一個清單,讓孩子選擇其中一兩項工作,這樣他能感到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利,心甘情願地去做自己選擇的工作。

把家務分解成小步驟

讓孩子做家務,家長發出指令很重要。一個模糊的指令,比如,「把餐桌收拾好」,有的孩子會感到困惑,家長需要把一個任務拆分成多個步驟,比如從幫忙拿碗筷開始,這樣他才能更好地理解你的要求。

不把家務當成一種懲罰

切忌把家務活作為懲罰孩子的一種手段,有的孩子犯了錯誤,父母用做家務活來懲罰,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對做家務越來越排斥。

額外的家務可以換零花錢

有些家庭會讓孩子參與做家務,然後給孩子一定零花錢作為報酬。這樣做能讓孩子更有動力,也明白勞動獲取報酬的概念。但是對於家庭內的家務工作,所有家庭成員都應該無償去做,因為你是家庭的一員。但對於一些額外的家庭工作,可以通過給予報酬請孩子幫忙來完成。

最容易的判斷方法是,這個工作是否需要付錢請人來做,如果需要,而同時又可以由孩子完成,那就可以支付孩子零用錢作為報酬。比如,洗車、刷牆、給寵物洗澡……

家務,是家裡的日常事務,關乎每一個家人。做家務,是家裡人表達愛、相互照顧的行為。點點滴滴的家務,構建起來的就是對生活的熱愛、對家庭的責任感,每個孩子都應該養成這個習慣。

看似簡單的家務勞動,帶給孩子的獨立、自信、自強都是一生的財富。

爸爸媽媽們應該學會讓孩子去體驗家務勞動,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這就叫成長。

孩子從小做家務,長大更優秀?

mp.weixin.qq.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家務勞動 | 家庭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