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集體跪拜父母:為何「感恩形式化」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近日,河南沁陽一所中學安排2000多名高三學生向父母磕頭,因方式比較「特別」和「集中」,觸發社交媒體上廣泛爭議。之後校方回應,只是一種形式,想讓孩子們學會感恩。對於類似的事情,事實上,已經發生過多次。但從公眾的認知上而言,一直以來都是停留在形式之爭上。爭來爭去,就成為「舊文化」和「新文化」的博弈,結局自然也是很潦草。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感恩文化應該是一個恆久的話題。無論是西方世界,還是東方世界,總有某種不謀而合。因此,西方的「感恩節」才會被我們逐步接納。當然,這種接納也並非完全「吸收」,所以出現「感恩節」集體行跪拜禮的事情,也就不足為奇。

但是,就「感恩形式化」的爭論,很明顯已經陷入某種困局。從某種層面上而言,西方的節日偏歡樂,東方的節日偏悲憫,這應該是文化屬性的問題,只要人們身處其中能感受到某種情懷,都無可厚非。只可惜,很多人在面對文化的不同,文化的融合時,顯得過度潔癖。

這就導致,要麼對過去的文化不滿意,要麼對異域的文化不接納。從本質上講,一刀切的思維,屬於一種偷懶的邏輯。認同的就接納,不認同的就排斥,看起來條理清晰,可事實上只是一種自我確認不自信的表現。這也導致,無論是對舊文化的認知,還是異域文化的態度,往往都顯得異常決絕。

這種激辯的情緒之下,就很容易催發「形式化」,所以從大環境去看,越來越多的文化被邊緣化。就如感恩的文化認知上,從本質上都應該是追溯情愫互助的方式,但是因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方式上就會顯出很大的差異。比如「跪拜禮」好不好,好像也並不絕對,首先人們在生活中已經近乎摒棄跪拜禮,但是作為歷史中的文化遺迹,又好像印證著某種進化的過程。

所以,很多時候,人們拿出來丈量時,就會催發一些爭執。常見的說法,已經快寫進教科書,就是「跪拜禮」算是封建遺毒,只要提起來就會「咬牙切齒」。可事實上,比起「感恩形式化」所帶來的危害,人們對於「感恩形式化」過度的擔憂,才更顯的危害無窮。

坦白講,我們要承認,在感恩意識生長時,形式化的氛圍不可或缺。到底是「跪拜禮」的危害大,還是「過度擔憂跪拜禮」的危害大,我們應該有一個明確的共識。事實上,在一些舊文化和舊風俗的保留上,一直有很大的爭議。

就比如「漢服」,長久以來被人們各種指責,但凡有人穿漢服參與一些活動,就總是會被「詬病」復古。可事實上,對於其中的踐行者,很可能只是對漢服文化有興趣而已。因為,就現實的考量而言,漢服本身已經和現代的生活實踐完全脫離,只是作為一種文化被追溯。

因此,就「集體行跪拜禮」的事情,也更多是借古人之行,表達現代之意而已。到底會不會把孩子們「帶跑偏」,想必也只是一種文化偏見的預判。事實上,我們所處的時代,儀式感已經越來越差,人們近乎接近實用主義,對「儀式感」的普遍態度都很輕視。

然而,在這種較為艱澀的環境里,有時候「儀式感」又顯得很珍貴。所以,就事論事,與其爭辯感恩的形式是否合理,不如選擇一種方式去踐行。無論是舊文化的翻新,還是異域文化的引入,只要能喚醒人們對於一些情愫的認知,因此也就沒什麼好爭辯的。

如「感恩節」這種貼近生活的節日,對於現代社會來講,其實是化解人們疏離感的一種潤滑劑。我們深知一個節日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可之所以選擇過節日,還是希望這種形式能化解生活的艱澀,無論怎樣,形式本身不應該被污名化。

因此,在看待「學生集體跪拜父母」的事情上,也切忌走向極端路徑。當然,作為宏大的場面,集體的跪拜禮,有時候容易被抽離成一種「表演」藝術。這也是多數批評者較為在意的方面。但是,就事情本身來講,還是要給予更多寬容。說到底,很多孩子真的很少有機會向家長表達感恩之情,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機會。

只可惜,在文化認知較為苛刻的環境下,「感恩形式化」很容易從進退兩難,走向「極端刻奇」。就學校而言,目的也很明確,就是希望通過「感恩節」,拉近高三學生和家長的距離感。這事實上,與我們國內教育的特點有很大關係。

一方面,作為一個家庭來講,父母撫養孩子很辛苦,並且希望孩子出人頭地,起碼就高考來講,孩子能考上名牌學校就算是一種「報恩」。雖然,這種講法並不是很恰當,但是很多父母確實是這樣想的。所以,學校借力打力,也是為喚起學生的拼搏勢頭,從根源上講,學校的目的沒什麼大問題。

但是,將2000多名學生,聚集在操場上「磕頭跪拜」,很明顯有「刻奇」的傾向。無論怎樣,圖景之宏大和實際的初衷,都有點顯得並不匹配。而這樣的行為,久而久之很容易陷入「感恩形式化」的審美異化。輿論上希望接地氣,學校希望搞出動靜,這種背離與對抗,著實顯得尷尬和難解。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首發微信公眾號:qingnianxuejia。


推薦閱讀:

TAG:禮儀 | 父母 | 感恩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