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的孩子,都有這6個特點
如果說智商決定了一個人的方向,那麼情商就決定了這個人能在這個方向走多遠。很多家長們也意識到:成績不是孩子的全部,而擁有較高的情商的話,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以後到了社會上,才能應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和高負荷的工作。
到底怎樣才算是情商高呢?其實很多家長也沒有明確的認識,只是想當然地認為,「能說會道」「嘴皮子溜」「吃得開」就算是情商高。
但實際上,情商沒有這麼片面,它最常用的全名是「情緒商數」,更傾向于衡量一個人的情緒管理能力,也可以理解為: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並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力。它包括獨立性、同理心、責任心、自信心、自律等好多方面。
真正的高情商,更像是由內而外散發出的修為、涵養。
這樣的人,有良好的心理自愈能力,雖然也會因為學習、生活的瑣事而或喜或悲,但也總能及時自我調整,不在怨天尤人的悲觀情緒里消磨自己,儘快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會感覺很舒服、很寬鬆。即便你們並不是交往多年的老友,但你總感覺他很親切,能尊重你、理解你,有時誠心誠意地為你操心一些小事。(此時此刻,你腦海里肯定浮現了某個人的面容)。
而嘴皮子利索、愛抖小機靈、總能在聊天中占點便宜,這最多叫為人處世的圓滑,跟真正的情商不算一回事。
所以,家長們在培養孩子情商時,方向可不要錯了。
與智商培養不同,我們沒有一套專門的教育體系去培養一個孩子的情商。所以如何學會覺察並管理自己的情緒,往往都是從與身邊的人的互動學會的。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就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可以說,對於孩子情商的培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並且是最重要的那位老師。
培養孩子高情商,注意這六點:
有句話說的好,「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一個「嘴甜」懂得恰當讚美別人的孩子,總會讓人心生歡喜,樂得與之親近,當然也就更容易成功。
多讚美別人
當然了,孩子能否學會好好說話,還是要靠父母的教導和點撥,因為他們是在複製、粘貼、升級父母的言行,如果要想擁有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好好對他們說話,並把如何好好說話展示給他們。
在餐廳,對服務員說謝謝。打擾到別人,說「不好意思」。不炫耀自己,不在背後責怪或抱怨他人。遇到欣賞的人或事,不吝嗇讚美。遇到爭執,先道歉。爭執時,不戳人痛處……
不帶著情緒,戳人痛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忌諱,也都反感別人提及自己的忌諱。為了逞一時嘴快,故意的揭人之短,戳人痛處,不僅會傷害對方的自尊,引起對方的反感,有時可能還會招來怨恨。
小的時候有次我弟和同學小林因為一件小事吵架,我弟嘴笨吵不過,氣急之下脫口而出,「你說話這麼惡毒,難怪被你媽拋棄,說你是累贅。」結果小林當場就把我弟給揍了。
我媽知道了原因後,狠狠了批評了我弟,還拉著他去小林家道歉。
聽別人說,小林的媽媽和他爸離婚時,小林想跟著他媽生活,但是他媽為了以後改嫁更容易些,就放棄了他的撫養權,還說帶著他是個累贅。「拋棄」、「累贅」這句話一直都是小林心裡的痛。
教會孩子即使在生氣時也絕不戳人痛點,拿人家的缺陷和不幸來取笑,因為那樣自己得不到愉悅,別人也得不到溫暖。
培養一點幽默感
「如果火柴在你的口袋裡燒起來了,你該慶幸,還好你的口袋不是炸藥庫。」契科夫曾經這麼幽默地安慰他的朋友。幽默使人快樂,幽默使人笑,幽默感強的人,能把難過變成歡笑,能把失敗變成動力,幽默總能給人很多啟示。
我們的孩子,說實話壓力挺大的,讀書很辛苦,但生活可以是快樂的,有一顆幽默的心,有幽默感,那一串一串的英文單字好像也沒有那麼面目可憎嘛,那搞得人頭疼的數學公式好像也不是那麼難如登天嘛。孩子能幽默起來,壓力會小、成績會好。
現在我們很多家長都是微信朋友圈的老手了,上面有不少分享的笑話,有空沒空和孩子一起笑笑,是培養孩子幽默感的最好辦法,孩子總是很能記住各種笑話的。笑一笑的力量有多大?據分析,如果在做作業前能聽到一個笑話笑一笑,就那麼幾秒鐘就能緩解他一整晚的作業壓力和複習壓力!
少發牢騷,少抱怨
牢騷和抱怨,都是很強的負面情緒。雖然表面看起來我們是在指責別人、對外發泄怨氣,但實際上卻點燃了自己內心的火氣,讓我們時刻處於一種「內耗狀態」,一點點消磨掉了自己的耐心、自信和進取心。
許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的孩子特別愛發牢騷:他們一會兒抱怨老師故意刁難自己,不喜歡自己;一會兒抱怨英語單詞和數學公式特別難記;一會兒又說老師留的作業太多,到晚上十一點都寫不完;一會兒埋怨學習環境不好、校園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面對這種情況,有的父母希望用嚴厲批評的方式來制止孩子的抱怨,卻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則置之不理,結果孩子的牢騷更多。為此,許多家長都感到十分煩惱。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引起孩子發牢騷,父母都不應嚴厲斥責或者不聞不問,這樣會使原本就覺得委屈的孩子心靈受到更大傷害。正確的方法是弄清孩子愛發牢騷的原因,然後加以正確引導,逐漸改變孩子的這種心理傾向。
正視失敗,輸得起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無論什麼事情,孩子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別人強,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可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並不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在人前或是在集體活動中,一旦不如人、輸於人時,他就會表現出不滿,不高興。
孩子的所謂挫折感、無力感大多是由後天學習得來的。當孩子做得不好時,家長總會有這樣的責罵:「你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恐怕不是讀書的材料!」久而久之,孩子也會用這些想法去評價自己。
所以,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我們不要揪住孩子的錯處不放,也不要將焦點一味地放在結果上,重要的是孩子在此過程中肯嘗試以及為此付出努力。
女兒很小的時候,我們就有目的地從遊戲中讓她學習面對失敗,讓她有機會在玩樂中嘗到「輸」的滋味,體驗「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讓孩子正視失敗,才能讓她在失敗和挫折中堅強起來,不至於被失敗和挫折打倒。
願意傾聽
有一位哲人說:「上帝給我們兩個耳朵,卻只給我們一個嘴巴,意思是要我們多聽少說。」不過身邊遇到的孩子,好好聽別人說的很少。很多家長苦惱,大人說話時孩子會隨意插話,更為糟糕的是對於爸爸媽媽說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怎樣才讓孩子能夠耐心地傾聽完他人講完或做完一件事後再去提問,而不是隨心所欲地打斷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傾聽應該是相互的,成人傾聽了孩子,孩子才會傾聽我們。作為成人首先要以身作則,用對待成人的方式尊重孩子,而不是一斥了之。
換言之,作為父母的我們,不會對另外一個成年人在向我們提問的時候直接生硬地拒絕。同樣地,在面對孩子向我們詢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時,我們必須得把孩子當作大人同等對待。
孩子會因為被尊重了,然後才能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他人。
孩子天生就有能力發展成一個具有高度認知功能的成人,但他們需要時間成長。
對孩子來說,道理並不是最重要的。他們需要的的是有人能夠傾聽他們說什麼,在難受的時候能夠握住一雙溫暖的手,有讓他們感覺安全的父母,能夠對父母敞開心扉。
你這樣做看似放棄了對孩子「嚴厲」的教育手段,但卻用一種溫和而堅定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對與錯,讓他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力更強,讓他在成長中學會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父母善解人意的教導,會將孩子教導成一個善解人意的人。
情商高的孩子,都有這6個特點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