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最強簡歷」 , 是一種什麼的教育悲哀。

一份「復二代」五歲娃的簡歷爆紅網路。據稱,這個五歲小朋友的父母都是復旦大學畢業生,目前在外企擔任高管。為了讓孩子入讀國際學校,父母設計了這份簡歷。

簡歷顯示,這位小朋友兩歲開始聽並跟唱詩歌,五歲會背百首古詩,英文書年閱讀量超過五百本,四歲半開始學鋼琴,圍棋取得11級證書,曾遊歷長三角各省市,去過日本和印尼等國家……


曾老師看到這份 「五歲最強簡歷」 , 心中感到滿滿的的悲哀。

簡歷中,列出了小孩的閱讀書本和旅遊記錄,展示了小孩的 「學習程度」 , 就像玩遊戲裡面角色的經驗值, 所列舉的越詳細,經驗值越高, 越能證明孩子的學習程度。

但,孩子的學習能力與程度,是可以用這些簡歷般的經歷所能量化的嗎?

不是!這份簡歷不僅不能量化,甚至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在21世紀伊始的信息化時代到最近VI(人工智慧)時代,知識量本身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標準。

而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最重要的手段,也已經不再強調知識量本身,而是學習的能力。


比如芬蘭教育委員會提出的7大跨界能力, 美國教育家協會制定的21世紀學習框架中提出的4C能力。具體如下:

芬蘭教育委員會定義出七種未來需要的跨界能力:

1. 思考與學習能力;

2. 文化辨讀、互動與表達能力;

3. 日常生活技能與照顧和保護自己的能力;

4. 多元語言能力(多文化);

5. 數位應用能力;

6. 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業精神;

7. 參與、影響並為可持續的未來負責;

美國教育家協會制定的21世紀學習框架中提出的4C能力:

1.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維

2.Communication 溝通交流能力

3.Collaborations 團隊協作能力

4.Creativity 創造力

這些學習的方向的中,皆強調通過學習知識,而最終獲得所強調的學習能力,而不是知識量本身。然而,我們卻本末倒置,強調了知識量,而忽略學習的最終目的——學習能力。

「五歲最強簡歷」 中,所強調的小孩的閱讀量和各種遊歷記錄,當然,對小孩成長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但是, 我們反過來想想, 家長為了證明小孩的學習程度,為他精美的做出一份報告,他們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證明他們的五歲小孩知識量豐富,見聞廣闊,為了證明了一位五歲的小孩已然贏在了比其他同齡小孩知識量的起跑線上。

所以,我才覺得慢慢的悲哀,這位孩子的家長對於其小孩的重點還停留在培養已經不再重要的知識量,忽略了小孩的學習能力,還引以為傲的為他寫出了精美的報告。

這非常有可能未來會毀了他的成長。

在中國,我們有相當多這樣的例子,家長們熱忱的送自己小孩到各種培訓班,奧數,樂器等等。但結果,不僅少見孩子在這些早期培訓中變成高手,甚至讓很多小孩此次討厭兒時所培訓的科目。

如國際鋼琴演奏家郎朗說道:「 現在很多早期的藝術培訓,過分強調技術培訓,而毀了小孩在藝術的成就。」

什麼叫藝術成就,就是這些通過技術學習而最終獲得的能力。所以,我們再一次強調,教育學習在於最終的能力培養,而不是知識量或者技術本身。


經常有人問我,西方兒童教育比起東亞兒童教育(中日韓)到底有什麼不同,其實除了我們經常講的,核心一條,西方兒童希望做的是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而我們大多數教育的種種問題,講到底都是一個,就是實際上是以成人為中心的教育。以成人為中心的教育是容易做的,因為是自上而下的,按成人的需求來的。 而讓孩子「聽話」,是有很多立竿見影的手段的。

例如,國內教育上,我們高度要求紀律,整體整齊劃一,在課堂上只要有學生破壞課堂紀律,老師立刻對學生加以懲罰,要求小孩從小懂得服從紀律。當然,在效率和效果上, 課堂紀律對於課堂的進行非常重要。與此同時,我們換個角度看看西方兒童教育是怎麼樣的。

芬蘭,以兒童教育聞名於世的國家。芬蘭幼兒園和小學教師進入課堂時,通常課室里還是吵吵鬧鬧,但教師們也不立刻大罵也不對學生怒目相向,而是安靜的走到講台,安安靜靜的等著。剛剛一分鐘,可能還有些吵鬧,兩分鐘後,慢慢靜下來了,甚至五分鐘後,課室才完全安靜,然後教師才開始講課。整個過程,教師們都不強調紀律,哪怕安靜後,也沒引導小孩們上課的規矩。我很不解的問過這些老師,為什麼不更直接有效的去強調紀律,而是乾巴巴等學生安靜?芬蘭老師們說,兒童教育重要的是讓孩子自己懂得該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而不是老師家長們強調小孩不能幹什麼事。

我當下恍然大悟,我們為了上課的效率(當然我國國情導致的教育資源分配不一樣),只在強調我們想讓小孩學的知識,而從來沒以小孩為中心,讓他們自己理解怎麼學的能力。

終上所述,「五歲最強簡歷」 裡面, 不斷強調了

1. 只重視了孩子的知識量

2. 沒重視過孩子的學習能力

這才是我們對兒童教育的重大誤解,甚至是悲哀。

我們的教育,往往強調課程、知識,技巧這些「乾貨」,而教育里最重要的,其實反而不是「乾貨」。

回顧我們自己的成長過程就知道,在基礎教育階段,,我們有太多教育里的做法是捨本逐末,在傷害孩子。

  • 我們對孩子進行懲罰,認為這樣就可以讓他們「記住」,
  • 我們給孩子「排名」,認為這樣就可以讓他們「被激勵」,
  • 我們強調小孩 「 知識量」, 認為這樣就可以「贏在起跑線上」,

這些都是反教育的做法,因為這種行為構建的是一個不安全的,惡意的關係。這些關係給孩子留下的創傷,在孩子長大以後是早晚會顯露出來的。

孩子的教育,應該是回到教育的本質,讓孩子自己懂得如何跟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活動,而不是我們去孩子「塑型」,逼迫他們學習。前幾年的 「 葯家鑫案 」, 「復旦大學投毒案」, 這些作案者無不從小接受著家庭的 「嚴格教育」, 但由於缺乏自身的正確的社會獨立認識,最終釀成悲劇。希望我們能從這些悲劇中,深刻的反思我們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