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齊豫在《歌手 2019》中的表現?


期末考試什麼的,完全不能阻擋我守著電腦等待齊豫老師的出場。第一次追《歌手》這個節目,心情無比的激動。播完以後,翻遍了知乎相關回答,感覺齊豫老師還是沒有得到該有的評價,終於忍不住自己寫一寫。

不懂聲樂技術,單從情感角度來談。

首先說開嗓前的VCR。齊豫老師的人生態度從這段VCR中便可窺得一斑。一開始提到齊豫老師去市場自己買布,這兒我想起一句話「整個台灣,只有三毛、齊豫、潘越雲這三個女人能駕馭波西米亞的披肩」。確是如此了,波西米亞風格所蘊含的這種略帶粗獷的自由精神、流浪氣質,莫說台灣,放眼人世間,又有幾個人能真正駕馭?

市場賣布的阿姨和齊豫老師大概是老相識了,兩人的交談也讓我有些許恍惚,習慣了快節奏網購的我們,有多久不曾在熟悉的老店裡和老闆聊上幾句了?哪怕是買菜,也是超市拿起一盒盒用保鮮膜包好的「精選菜」,再排隊機械式地繳費走人了。那或許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淡去,或許也是一個時代淡去的縮影吧。

看到齊豫老師在菜市場買菜那一段,就覺得很溫馨,那是一種來源於真實的溫馨。說到這兒岔開一句,南北方的菜市場差別還是挺大的,小時候在北海買菜的感覺和後來在寶雞、西安完全不一樣,尤其現在北方好多地方都沒正經的大的菜市場了,如同前文說的,超市取代了菜市場的存在。再說回來,後來齊豫老師自己開車回去,切菜、灼菜……完全讓人感覺不到音樂所在,只有生活氣息,濃厚的生活氣息,令人溫暖的生活氣息。包括齊豫老師自己也說到,這些年音樂在生活中所佔的不多了。但這恰恰是符合齊豫老師的特點的。她聲音的空靈,自帶「仙氣」,卻又不是不食人間煙火,這大抵便來源於她心境的平和,對生活不是熱愛,只是淡淡的愛著,就像母親撫著孩子時那樣。這種平淡,我大概只從陶淵明的詩里體味過,在沈從文的邊城裡感受過。

終於說到演唱的部分啦。青峰主持時候,看得出來完全是迷弟介紹偶像的狀態(我也一樣 ),這大概就是一種傳承,人生路上總有那麼幾位引路人,或是言傳身教,或是潛移默化,更或者就僅僅是一句話、一首歌在迷茫時為我們點亮了方向。我們後來人朝著他們的背影走去,不必追趕,只顧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

齊豫老師的造型很美,端莊典雅而又不失浪漫自由。

前奏響起來的那一刻,心便開始靜下來了,靜靜等著齊豫老師的開口。人聲出來的那一剎那,頭皮發麻,隔著屏幕尚是如此,我毫不懷疑在場的聽眾陶醉的表情有任何表演的成分在。

其實開始的一小段,我是有些意外的。齊豫老師這次的咬字斷句和在《the unheard of chyi 》中的並不完全相同。我個人認為,這一版對於「一段情」中那個「一」的唱法,還有緊接著的「這段情」與「一生只愛一個人」之間不換氣的處理方法,比原先的版本更加動聽。

漸入佳境。

間奏結束後的一段吟唱,便徹底吧我帶進歌曲之中了。不止是我,一旁本來沒在看的舍友也湊過來,靜靜地聽著這天籟一般的吟唱。低回婉轉,又一層層地爬升,一點點地釋放,直到最後一句把那種情感拋灑開去。「自古多餘恨的是我,千金換一笑的是我」,聽到這兒眼淚已經在眼眶裡打著轉了。所有情感在「生來只為認識你之後/與你分離」這一句達到最高潮。我的眼淚在這一刻抑制不住地流下。忽然就想起《龍三》里的源稚生和源稚女,源稚女哭得那麼悲傷,我們終歸是要分離的呀,現在的每一次美好的背後,都是我們一步步在走向分離。我們倆,又何嘗不是呢?誰也不知道未來的路會是怎麼走。我們珍惜每一次相見相擁,然而這些美好的背後,終歸是掩不住的、註定的分離。我又該如何?我又能如何?

「以前忘了告訴你」、「現在想起來」,最愛的都是你呀。以前錯失了很多,做錯了很多,有很多話還沒有說出口。年輕不懂事,這是個萬能的借口,可那段年輕,終是回不去了,我們什麼也補救不了。齊豫老師唱得充滿感情,然而這種情感卻又不是濃烈的嘶吼,依舊是內斂的,內斂中帶一絲風輕雲淡。千帆過盡,我最愛的始終是你。

高中時候挺傻的,發誓這輩子從今往後只愛一個人。剛上大學那會,死黨和我說,她們都以為我那番話不過是和所有「年少時候虔誠發過的誓」一樣,終將「沉默地沉沒在深海里」。

然而有些人,見則誤終身。明知道沒有結果,卻也願意拼得粉身碎骨、頭破血流去一輩子只對你說「最愛的是你」。

所幸是如今柳暗花明,走一步便是一步了,以後的事,誰管那麼多呢?

「你竟和我一樣。」

這念白,大概是最好的結果了吧。

一個「竟」字,於是中間的苦痛都可以風輕雲淡,都可以笑著說「苦盡甘來」。

感謝齊豫老師的演繹。這首歌已經不該被所謂的競演結果束縛了。天籟之聲的背後,更多感動於歌曲帶給我情感體驗,感動於齊豫老師聲音中歲月的沉澱與生活的氣息所帶給我的思考。

感謝歌手這個舞台,讓我能有幸聽到齊豫老師對這首歌不同的演繹,甚至可以說是完美的演繹。

感謝齊豫老師。


在這個充滿了文化泡沫的的時代,幾乎所有的藝人都變成了有缺陷的凡人。

他們之中有一些人確實很優秀,我可能會喜歡他們,對他們的作品感興趣,並作為一個短期的消費品陪伴我很短的一段時間。

時間一長,雖然有著源源不斷的消費品的供應,但對於我們的母語流行音樂的信心與自豪卻下降了很多。

因為近年我聽到的華語流行音樂作品大多像個廉價的商品一樣。而幾個星星點點的創造之火還遠不夠成熟。

也可能是我已經長大了,很難再去崇拜某個其他人,再被某個作品深深打動,深深影響。

然後齊豫老師來了。

她的歌聲讓我重新相信我們的華語流行音樂是可以像文學一樣充滿人文氣息,散發出了不起的光芒。

同樣藝術水準很高現場表演,對比劉歡老師的《夜》,我更喜歡齊豫老師的《最愛》。

如果說《夜》是與不同藝術之間神交的風暴,像一個遠離人間的殿堂。

那麼《最愛》就是借男女之情抒發的對時光的人文關懷,是人間最美麗的憂傷。

楊宗緯的《最愛》我也很喜歡,很明顯受到了大哥李宗盛的點撥,十分傳神,是一首很棒的情歌。

但楊宗緯的演繹目標從頭到尾都很明顯,就是男女之情。擁有很棒的情感張力,但並未能在我靈魂深處留下痕迹。

但齊豫老師的《最愛》我聽到的不是男女之情,而是對時光的感嘆。

我無法想像60多年的人生,40多年的傳奇歌唱生涯能帶給一個人怎樣的回憶。

這首《最愛》像是在慢慢向我們展現過去美好記憶的同時,又不得不承認往事已經永遠地成為過去。

時光一去不復返,不論它曾經有多麼美好。

沒錯,就是《橄欖樹》中的那種憂傷。

人生只有一次,但人生卻有太多事讓人無可奈何。

就像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當我看到人和草木一樣生長繁衍,

任憑同一個老天他們鼓勵阻攔。

青春時蓬蓬勃勃,全盛時又該走向凋落,

繁華和璀璨都將從記憶中消散。

歌詞雖然好像在寫男女之情,但是如果將「一生只愛一個人」當成一種修辭呢?

如果這個「最愛」是歌唱本身,或者生命中某段美好的記憶呢?

這樣的感覺,似乎很難再有比齊豫老師更適合的演繹者了。


我大概是初高中開始聽齊豫的歌,也就是《駱駝 飛鳥 魚》發布前後的時間,那個時候大概是初高中,免不了小年輕的悲春傷秋強說愁,先是聽齊豫,因此看三毛,跟著開始了解潘越雲、羅大佑等等台灣文藝民謠掛的歌。現在想起來像是滾滾黃煙里天遼地闊的一抹亮色。

關於三毛自然還有羅大佑那首出名的《追夢人》,「讓流浪的足跡在荒漠里寫下永久的回憶,飄來飄去的筆跡是深藏激情你的心語」。

什麼情懷啊流浪啊宿命啊~

什麼天地啊四季啊晝夜啊~

你看,都是想著去大漠,我們現在哼著的是「什麼鬼魅傳說,什麼魑魅魍魎妖魔」…

所以我想說的是,我當然是一開始看不太懂齊豫的排名,雖然排名對於齊豫不重要,但我奇怪的是,這樣子的歌,這樣子的聲音和意境,難道你們不覺得美嗎。就是純粹覺得「美」這件事,難道聽眾feel不到嗎?

仔細想想,大概是只能承認「審美」這件事是有門檻的。作為一個80後尾聲的大叔,年輕時聽什麼,齊豫也許還算是更曲高和寡,但當時滿大街放的歌是什麼歌,別的且不說,像《天下有情人》這種歌其實純粹就是電視劇主題曲罷了。

當時有王菲的《浮躁》和《寓言》,有內地的搖滾和校園民謠,前前後後冒出來的是現在被封神的周杰倫、林俊傑、陳奕迅,有過一段閃光期的是現在很多人懷念或驚艷的孫燕姿、戴佩妮、范曉萱、金海心…

我有時候刷抖音看到有些內容在盤點過去的歌單,而以上提及的,都是當時的「年度經典」、「爛大街流行歌」,有些大號像是撿漏一樣把這些歌翻出來,然後告訴現在的小朋友,「你們聽聽看,那時竟然有這樣的神作,太好聽了」…有種在時光通道里撿到什麼寶貝的感覺。

但在我們年輕的時候,這些歌也不過就是一首流行歌啊,只不過我們的流行里,可以有任賢齊小蟲周華健那一系列的江湖武俠夢,可以有周杰倫方文山的中國風希臘風羅馬風日本風,可以有王菲寓言五部曲的波瀾壯闊,有齊豫潘越雲的文藝民謠,有高曉松老狼筠子朴樹的白衣飄飄,有竇唯張楚何勇震翻紅館的搖滾。再不濟最最商業化的四大天王,也藏著個歌聲張學友。

這些流行,對比現在大概是喵喵喵、好嗨喲、我與虎謀早餐,以及QQ音樂三巨頭和我一首都沒聽過的早前流傳的「年度十大金曲」。

我不知道歌手現場的聽眾構成是什麼樣子的,但我只能說在現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審美」是有門檻的,這必然是和個人的成長經歷相關,我以為的很自然的覺得好的東西,也許真的超過了某些人的欣賞的上限。

齊豫自然是唱得好的,這種好不是在於唱功和技術,而是在於藝術的內核層次。就像我也極愛青峰這一期唱的《起風了》,但你非要問我和《飛鳥與魚》哪個更好,我的回答必然也是《飛鳥與魚》,這不是歌曲演繹的問題,而是藝術層次上的級差的問題。

這麼看來,華語流行真的是衰敗的讓人無語啊,這兩年只有看到朴樹、林憶蓮等寥寥幾人發新專的時候會驚喜地藏起來聽,哪像我十幾二十歲那個時候,每晚做作業聽四個小時的歌,都覺得聽不夠。而現在其他時候也無非跟著哼一哼抖音神曲罷了。這些神曲自然也是悅耳的,讓人快樂的,但我起碼還是知道它們是有些不夠的,不上藝術層次的。

只是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知不知道這件事。

最後,我也不過是一個聽流行歌的普通人,更高級的我也就不懂了,這個答案寫出了所謂的通篇的優越感,大概也是會被噴死的吧。

噢,我們那時候,互聯網還屬於少數人,網路罵戰多少還能落到「觀點交鋒」,而不是「噴與人肉」…


這首歌,七年前,第一季的半決賽,楊宗緯唱過,用的就是齊豫老師最早的演唱的版本。

齊豫老師在這一場啟用了聲入人心的音樂總監,也是上上季林志炫的製作人baby鍾興民老師,是很有道理的。鍾新民老師一上來就強調弦樂,造成了冰封雪融,繁花似錦,大地回春的感覺,戲劇性是有增強的。

齊豫老師的演唱就不多說了,我覺得齊豫老師能比齊秦老師走的更遠。


我媽是劉歡的歌迷,從多少年前彎彎的月亮就開始了。身邊蘇打綠和逃跑計劃的歌迷數不勝數,這季註定大熱。而縱觀全場,我只愛齊豫。

最早知熟悉齊豫是高中時開始練吉他,那些台灣的校園民謠很多是她的演唱。但我們這種彈琴的人都是對創作型或者至少是彈唱型的才感冒,所以也並不覺得如何。橄欖樹風靡一個年代,卻不是我的年代。

一直到聽同學唱了兩首歌,哭泣的駱駝、飛鳥與魚。聽得懵了。才發現自己當時的世界觀太小了,對於音樂的了解也太微小。

可以說是齊豫的聲音帶我慢慢開始了解流行音樂究竟可以怎麼美。

這裡的差異性就像設計里,玻璃質感和朱光潛的差異。

最愛,最早聽的是楊宗緯的版本,痛就一個字。齊豫更完整,更蕩氣迴腸,更大氣。

最期待齊豫老師唱女人和小孩,雖然我不是女人,但也有兩個小孩,聽到這首歌總是不能自拔。我的星星~

想順便提一句,羅大佑某次演唱會邀請了齊豫,船歌自不必提。更讓我覺得贊的是兩人合唱的野百合也有春天,羅大佑粗曠的嗓音開頭,副歌結束,齊豫主歌進入的那一句,彷彿如同一場夢,我們如此短暫地相逢,天籟~柔情似水但噴薄而出。


推薦閱讀:

TAG:音樂人 | 歌手 | 齊豫 | 歌手2019綜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