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是一邊想逃離原生家庭,一邊又活成父母的樣子?
公司有個姑娘,一直很溫柔,所以當得知她母親是個非常強勢且情緒激烈的人時,我們都很驚訝。「我從小就一直被媽媽摧殘。」 她跟我們說。
「有一次,我媽邊做飯邊罵我,我頂撞了一句,她轉頭就把菜刀甩了過來。菜刀離我的耳朵大概只有3厘米,我甚至能感受到菜刀飛過去的風。」
「那時我就想,一定要做個和她不一樣的人」。
不過,在一次和男友的爭執後,她卻發覺自己並不是一名反抗父母的成功人士。雖然她可以對陌生的人很溫柔,可是和親密的人發脾氣時同樣會情緒激烈的砸桌子、扔手機——和她母親似乎並無不同。
她也發現,不論「強勢」或「溫柔」,在本質上她和母親沒有任何區別——她們都不懂,該如何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相信很多人和她一樣,或多或少受到父母的傷害,並希望努力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可不論怎麼反抗,這些影響似乎都無法完全擺脫——太多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我們的認知能力、人際關係、社會功能、人格特質、做事方式、甚至交朋友的標準,可能都殘存著父母的影子。
下面我們就具體聊聊:父母可能給我們留下了哪些「我們根本意識不到」的影響?我們有沒有可能超越他們的影響?
父母影響的根本來源:依戀模式
想像一下你是一名嬰兒,生活在遙遠的遠古時期,身邊時刻隱藏這種種致命危險。這時,如果你想保證自己安全的活下來,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是抱緊爸媽,寸步不離。
這樣,你就會因為有人保護而成功活下來,從而獲得安全感。也許你之後不再需要父母的保護,但你依然會不斷尋找這種「安全感」。
於是,為了生存繁衍的需要,人體形成了一套依戀行為系統。這套系統深刻地影響著我們一生。嬰兒往往會形成和父母一樣的依戀類型,而嬰兒時期的依戀模式和我們之後一生的依戀行為有著很大關聯。
這種「代際遺傳性」,造就了你和父母無法避免的相似性。
「依戀」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
那麼,依戀模式究竟是怎麼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能力、人際關係、社會功能、人格特質的?
Ainsworth 在 Bowly 的基礎上,提出了「內部工作模型」:個體在依戀模式的影響下,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組織或取捨。我們會在自身依戀模式的影響下,去預測別人的反應,從而決定自己要怎麼做。
如果你的父母總能恰到好處地針對你的表現給出合適的反饋,你便更可能形成「安全型依戀」,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情感也會得到很好的反饋。所以你在生活中,也更願意真實地坦露自己的情感,自如地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慢慢地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行為規則。
如果你父母很粗暴,他們的溝通方式讓你覺得:「我媽媽不懂我,她無視我的情緒,讓我更生氣和難過」,你就很可能形成「迴避型依賴」,開始壓抑、忽略自己內心的感受。漸漸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感。
對男性來說,這種從小學會的「克服」而不是「表達和接納」情緒的方式,很可能會伴隨自己一生,堅信「男兒有淚不輕彈」,在他的二十、三十歲,都會嚴格遵守「有淚不輕彈」的標準,成為一個看起來很「堅強」的人。
所以當我們長大,依戀模式已經內化成為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在意識上很難感覺到它的存在。在它的影響下,我們會主動調動自己的注意力,去注意我們想注意的部分,忽視我們不想看到的部分,以此來支持我們通過依戀得到的、對他人行為的預期。
這套工作進行的越順利,我們就會覺得事情的發展越合理,這種合理性又會再次加強這些規則的內化,從而使這套機制在我們的身體里越來越成熟。
如果說,在我們嬰兒時選擇依戀是為了「求生」,那麼在成年時後我們去選擇維持這樣的模式,則更多出於一種「自我保持」的需要。這些規則,是我們人生中或許開心或許傷心的經歷「教會」我們的,而我們也在不斷地用它們來指導我們預測生活,通過預測進行行動,最終行為的結果往往會說「看吧,我早就這麼想的!」
「依戀」對我們事業、家庭的影響
近期一些研究發現,依戀模式會對我們當下的事業、家庭產生間接影響,比較有趣。
1. 工作場景中的依戀
在工作中,領導、上級擔任著保障員工安全的身份,也更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為我們提供必要的幫助。所以從依戀的角度看,工作的時候領導就會被我們視為依戀對象,我們和他的關係也是一段關鍵的依戀關係。
既然可以從依戀的角度來理解自己和領導的關係,那麼自己依戀的風格自然也會影響到工作的表現。在父母影響下、形成安全型依戀的人,會更加信任領導和同事,看事情總喜歡看積極的方面,對自己的期待也總是更加樂觀。一旦在工作中遇到苦難,安全型依戀的人會更加傾向於尋求幫助。
被父母影響形成迴避型依戀的人,則更有可選擇自己死扛。
2. 婚戀依戀
對於婚戀關係能不能用依戀理論來解釋依然存在爭議,當它滿足一些條件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把自己和伴侶的關係理解成為一段依戀關係。
在一段婚戀關係中,不同依戀類型的人會有不同的偏好。Brennan、Clark 及 Shaver 等人的研究表明, 安全型和沉迷型的個體都喜歡通過身體接觸來表達情感, 迴避型和恐懼型則都不喜歡與依戀對象進行身體上的接觸,。
依戀類型還能對性行為取向作出預測,有研究表明,安全依戀個體對其性夥伴是充滿友情的、關心的;恐懼型依戀個體對性行為抱一種遊戲的態度, 對性夥伴缺乏同情、缺乏無私的愛;沉迷型依戀個體對性夥伴抱著一種佔有、依賴的態度;漠視型個體對性行為抱一種遊戲的態度,對性夥伴缺乏無私的愛,也無佔有慾。
我們有沒有可能超越父母的影響?
看了上面這些,你或許覺得由我們成長的經歷所塑造的依戀模式是無法撼動的,我們似乎註定擺脫不了父母的影響。然而,心理學家們卻發現有一些並不是安全型依戀的父母成功的養育出了安全性依戀的孩子,這意味著我們有潛能去超越自己的歷史。
到底是什麼促成了這種超越?
研究結果表明,和成長經驗一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是我們對於體驗的姿態。
嵌入式的姿態,指當我們身處某種體驗中,我們會沉浸其中,簡單地接受自己意識到的、感受到的和相信的東西。就像完全投入地去看一場電影,沉浸式地去聽一場音樂會。一些情況這樣的姿態沒有任何問題,但當它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時就會帶來麻煩。
例如當我們在演講前陷入到巨大的焦慮中時,嵌入式的姿態會讓我們簡單的相信「我現在這麼害怕,證明上台演講一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其實我們擔心的事情很可能不會發生。但這種體驗姿態會讓我們「不加思考的沉浸」,把我們的主觀感受直接等同於世界的真實情況,那麼我們將會喪失了客觀判斷的能力。
心智化的姿態,指的是我們可以根據潛在的心理狀態,來解讀或者解釋他人的行為和體驗。例如你的朋友經常為未來而感到焦慮,而最近你一看到她焦慮的樣子,一聽到她的抱怨就非常煩她,希望她趕緊從自己眼前消失。
這時如果是擁有嵌入式姿態的你,或許會認為她的確是太招人厭了。不過一位有心智化能力的人會於自己的這份「厭惡」產生好奇:我的這種「厭惡」有沒有問題?慢慢的他會察覺到,他之所以厭惡這位朋友,是因為朋友的焦慮感喚醒了他自己對未來的焦慮,而這份焦慮才是他真正想要遠離的。
心智化的能力,不僅指我們如何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情緒,也包括我們如何去深刻的理解他人的情緒。鍛煉這種能力往往需要一段高質量的親密關係。有些人在早年和父母的互動中就學會了,也有些人在一段愛情中領悟到。如果你都沒有,也許也能在心理諮詢師的關心中得到治癒。
覺察的姿態,這種姿態,能夠完全不加評判和預期地沉浸在當下,這時我們能夠完全地接納當下的所有體驗,但也會保持高度理性,覺察到每一種體驗背後的真實原因。通常我們會採用冥想的方式來培養,通過冥想練習來提升我們對於日常生活的覺察。
覺察的姿態對我們有諸多好處。大體來說,覺察練習能夠幫助我們調整困難感受,減少自我增加的痛苦,是我們更有技巧地應對生活的挑戰,更深刻地體會生命賦予我們的喜悅。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利用依戀,也可以選擇進行一些冥想練習。
好啦,關於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我們今天就差不多講到這裡。
父母對我們的影響,已經是一個引發了很多討論和情緒的話題,我們都不可避免的會被自己的早期經歷所塑造,但當我們成年之後,真正決定我們生活方式的並不完全是自己的依戀經歷,而是我們對於這些經歷的理解和認識。
所以呀,即使我們已經被「被動地」塑造成了一個樣子,但成年的我們仍然擁有改變的方式。
永遠不要拒絕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可能性啊。
野生好人 ? 封面
悠悠+酒鬼 ?撰文
想了解更多心理學知識,歡迎關注簡單心理知乎賬號
或者簡單心理微信公號「微信號:janelee1231」
你還可以:
參與專業心理問答「http://jdxinli.cn/5azu6z」
預約專業心理諮詢「http://jdxinli.cn/2ukmmb」
成為心理諮詢師「http://jdxinli.cn/ky4kjx」
和2W+小夥伴一起共讀,吃透經典心理學著作「http://jdxinli.cn/4nho68」
覺得有用,就贊一下再走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