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親密——有這樣一類獨居老人
拒絕親密——有這樣一類獨居老人
文/高英
聲明:本文僅從心理學角度探討部分老人的獨居現象,無關道德,無關全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員的流動,「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不再束縛年輕人遠行的腳步,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幾世同堂的現象越發罕見。不知不覺中,「獨居老人」成為一種社會現象,媒體時有報道,多方關注的結果是將「常回家看看」這種願望形成法律條文。
可是,在法律制約下,強制的只是「回家看看」的行為,而非子女真摯的孝心。記得看過一篇報道:此法律條文出台後,有家老人狀告了兒女,兒女不得不回家看望老人,但三個子女只是到家門口站了站,履行了「回家看看」的法律義務就走了。自古「清官難斷家務事」,且不論這個故事中人物的是非,但這個場景浮現時,我們心裡,是否會有一種悲哀涌動呢?
悲哀的不僅僅是「孝與不孝」的倫理道德問題,而且是深層次的心理問題:是什麼,讓孩子成人後不願回家?是什麼,使得父母與子女形同陌路?這絕不僅限於「孝與不孝」的兩極定論。作為一個曾經以孝治天下的國度,孝道曾經可以和功名掛鉤,其約束力和影響力可想而知。歷史事實早已證明,「孝道」教育並非萬能的。
我曾經在街上親眼目睹了這樣一個真實場景:一位四五十歲的母親摟抱著二十歲左右的兒子聲淚俱下,哭訴著自己從小多麼疼愛他,為他吃苦受累在所不惜,點點滴滴數落著,當母親的自然是往事歷歷在目。與母親情感洶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兒子表情獃滯,無動於衷,一旁站著兒子的倆同伴也是淡漠地立著。也許,對於我這樣一個路人,初次聽到母親的哭訴,心裡觸動很大,而對於那位兒子及其同伴,這樣的哭訴肯定不是第一次聽到,才會如此淡漠。他們就是靜靜地立著,等著不喜歡的這一幕結束而已。
為什麼孩子長大不成器,為什麼孩子長大不肯體諒父母成為不肖子?如果只是局限於道德角度,如果只是局限於孝道角度,只能一味去譴責子女道德品質不佳,對這個問題本身卻提供不了解決方案,無濟於事。如今,心理學開始在中國興起,許多研究已經表明:家庭教育對人的一生至關重要,尤其父母的言談舉止及如何看待孩子的態度對於孩子的童年影響極大,而童年時的親子關係會沉入潛意識,在孩子成年後的生活中發揮巨大作用。
那麼,孝與不孝的心理根源,自然也在於孩子童年時的家庭經歷。一個在精神上從小得不到真正關愛的孩子,多半大了不懂愛為何物(也有相反例子,不在本文討論之內),共情能力差,一般不能體諒和容納別人。例如那個在街頭哭訴的母親,一方面強調的只是物質層面的付出,即如何辛辛苦苦、省衣縮食地把孩子拉扯大;另一方面強調的卻是孩子虧欠自己很多的為人母的索取心理——這是自古以來孝文化傳統的必然產物之一。
至於孩子的感受是怎樣的,估計那位飽含辛酸的母親從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想了解的話估計她的兒子也不肯說吧。假若親子關係良好,也就不會出現這一幕了。孩子的主體意識,在孝文化中不僅沒有得到重視,而且被嚴重忽略了。這決不是在批判孝文化,而是在說,就心理學而言,從孩子的角度看,孝文化是有缺失之處的,我們今天在繼續弘揚孝文化的時候,仍需「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然,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王朝也不會沒落。
可以想像到,那位在街頭抱著兒子哭訴的母親,日後難免會成為一位獨居老人,如今兒子單身尚且親子關係惡劣,何況以後兒子娶了媳婦有了自己的小家呢?獨居老人群的形成,其實有著很複雜的因由,絕非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
關於獨居老人,除了確實因子女不孝而造成老無所養的獨居者之外,還有另外一類獨居老人,他們主動選擇獨居的原因,並非每個子女都不孝順,而是因為他們不善於和長大後的孩子相處,害怕親密關係所致。這類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之前出生的底層老人,多數沒有文化,從小到大經歷了缺衣少食的困苦生活,艱難度日中拉扯至少兩三個子女長大成人;他們接受了新社會的諸多政治教育,在年輕時思想比上一代進步,對子女不再那麼專制壓迫,有口吃食寧願省給孩子們,含辛茹苦,只是希望過上有溫飽的生活。
這代人步入晚年時,恰逢商品大潮湧動,社會環境及社會價值觀有了很大改變,衝擊著他們年輕時的信仰。很快,一些老人找到了新的價值觀,與當年渴求溫飽的心理相似,那就是有錢才是硬道理。所以,與人攀比子女的成就、收入成為這類老人的主流風氣;子女交給自己多少錢,成為他們衡量子女孝順與否的標尺。他們多數人會為子女帶孫輩,由於育兒理念不同,常與青年一代發生衝突,導致諸多不愉快。老人們因常覺得自己出力不討好,兒女們忘恩負義,所以寧可選擇獨居生活。
這類老人互相勸慰的話是:「自己手裡有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想吃點什麼就吃點什麼,多好!」其實,除了這種渴望自由的心理,他們還無法面對孩子成年的事實,總覺得孩子在自己面前永遠是個無知的孩子,長成大人後也應該這樣。因為他們無法容忍年輕一代有超過自己的見解,無法接受一家人之間是一種平等、合作的關係,而幻想著孩子像小時候一樣一味依賴自己,服從自己,所以,這類父母往往與幼稚年齡的孩子相處還好,但當孩子一旦長大有了自己的見解,就會與之發生衝突,無法和平共處,包括孫輩在內。甚至當青年父母違背了傳統做法育兒時,這類老人都會更為生氣,表面上是在護著孫輩,其實在掩飾自己落後於下一代的虛弱,唯恐自己的地位被邊緣化的心理所致。
這不能怪老人們,他們從沒有意識到這些,並非有意為之。因為他們的上一代一般都是多少具有封建思想的家長,從未給過他們精神上的關愛;因為他們從小到大,基本沒有接受應該有的正常教育,到了晚年又不再學習,很難接受新觀念。只能說,他們是一個由新及舊過渡時代的犧牲品——上沒得到父母關愛,下無法與子女和諧相處。於是,這類老人寧願選擇退出家庭建設,去過獨居的生活。
這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獨立性,又可以被視為是一種對家庭生活的逃避。這類獨居老人群的知音從此只限於獨居老人,他們每日的交流除了衣食住行就是子女孝與不孝的故事,對子女的評價也缺乏穩定的價值觀:有時候會對人炫耀自己的孩子多孝順,有時候會對人曆數自己子女的種種罪狀,是非觀念像翻烙餅一樣隨意,反正別人也不會記住。但在對人反覆的訴說中,強化了自己的負面印象,總是覺得子女不體諒自己是他們慣有的心理,至於子女的感受則完全忽略,只把子女的孝行當成了裝飾門面的小飾品。
因為他們確實老了,尤其這種只限於和老年人交往的獨居生活,更讓他們變得狹隘。有研究表明,如果老人和子孫生活在一起,就會更為身心健康,無疑,那樣老人整日獲得的信息面比較廣,不會局限於與人攀比子女方面,心理自然相對年輕,生命更加具有活力。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真人真事:有一個女兒,本想好好盡孝心,陪著母親安度晚年,母親並不領情,不接受倒也罷了,經常當面貌似待她很好,背後卻對唯一的女兒時有詆毀,弄得她很苦惱,不明白母親何以這樣對待親生女兒,更不明白為什麼母親非要選擇獨居生活,由此心理壓力也很大。
這個女兒經濟收入低,即使自己買五十元以下的衣服,也多半會給母親買百元以上的衣服。母親嘴上說不缺衣服,卻在她不買衣服時又暗示她該買新衣服,這也沒什麼,最糟糕的是,即使帶著母親買的衣服,也總是被母親嫌棄買的不合適。有一次,因手頭緊她為母親買了八十元的衣服,心懷歉意,雖然母親見了沒問價錢,卻立即生氣地說:「俺不穿這樣的。」幸好有別人在場,勸著母親接受了這件衣服。後來姨媽向她炫耀自己做富婆的女兒買的衣服,她才明白母親是想要這樣一件衣服,心想人家富婆買的衣服肯定貴重啊,結果姨媽高興地說:「一百塊錢呢!」她立即讚歎表姐明智,給這些執拗的老太太買東西花錢太多也是不討好的,但姨媽畢竟知足,可自己的媽呢?儘管有時也去炫耀女兒給買衣服了,卻從來沒有滿意過。
於是,這個女兒想通了,無論自己怎麼做,母親都不會滿意;也明白了,母親選擇獨居,不僅是為了自由和清靜,而是無法面對親密關係,不懂如何與成年後的孩子相處。因為事實證明:即使凡事順著母親也是同樣得不到母親的認可,凡事經母親一對人訴說就變了味道,就成了女兒很難相處的結論。後來這個女兒才不得不承認,母親愛猜忌,生性多疑,對人沒有足夠的信任,且愛生是非——合自己心意的就好,不合自己心意的就壞,總之什麼事都是她在受委屈,錯都是別人的,自己喜歡抱怨不說,還整天弄得身邊的人都不高興。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故事中的母親除了文化低不學習的因素,還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自戀型母親,此類母親是因為從小缺乏愛的安全感而形成的,所以會面對成年的子女百般挑剔,一旦子女的言行不合自己的心意就反應強烈,卻從不在乎子女的主體感受。最終,這類老人要麼與子女同住關係惡劣,要麼只有選擇獨居生活。
我們可以從中獲得的啟示是,既然無法改變上一代人的歷史和現狀,那就只能從自身做起,斬斷舊式不良的親子關係,開創屬於自己的新型親子關係,前輩的親子悲劇千萬不要再重演延續。至少,我們要懂得,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當孩子成年後,家人需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而不是控制與被控制、依賴與被依賴的兩極關係。只有做父母的放手了,孩子才會成熟,家庭才會和睦。
未來合格的家長,不會拒絕親密,必是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的家長,必是不再向孩子一味索債而是與孩子共享人生幸福的家長。
另外,當我們面對親密關係時,應坦誠以待,好好珍惜,在感情上相互溫暖,在精神上相互支撐,彼此都能知足常樂——這才是健康的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高英寫於2014年4月9日、10日,2019年1月6日略作修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