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即是幸福
最近懶得很,許久沒有更新。但另一個原因,最近一直在看《明朝那些事兒》,長達7部,連續看了快2月,現在終於進入到第6部。書有趣,但是史實看著也很燒腦,所以這期間就沒有心思來寫其他的。必須要說的是,這套書等看完之後肯定要來整理一番,當然這是後話。今天要說的,是另一個話題。
昨天周末,帶著娃兒看完了電影《奇蹟男孩》。關於看電影,小朋友逐漸長大,慢慢不再喜歡看一些幼稚的動畫片,所以我慢慢的也在找一些好的動畫電影、兒童類的劇情片陪他一起看,之前看了幾部宮崎駿的,反響很不錯。無意中看到《奇蹟男孩》的推薦,看了劇情概要,發現主人公的經歷心態和小夥子最近遇到的一些問題很類似,所以就打算帶孩子一起看。
先說片子的事。
非常好的電影,評分可以到8以上。奧吉是一個生下來就命途多舛的男孩,歷經29次手術,有著嚴重的面部缺陷,一直在家裡由媽媽撫養教育。同時,他還有一個同樣非常愛他的父親,一個姐姐,一條小狗。拋去奧吉身體的不幸,這是一個非常完美的美國家庭。
隨著奧吉逐漸長大,她的媽媽意識到不能一直把他放在家裡自己教育,奧吉的媽媽覺得他應該學著去接受校園生活、接觸社會。所以,奧吉入學了。故事圍繞奧吉入學的一系列變化展開。可以想像,奧吉作為一個身體有缺陷的孩子,內心肯定有各種各樣的不自信,在接觸社會和融入社會的這個過程,他需要強大的內心和勇氣。電影通過多線條、多個敘事視角把這個過程描寫的很細緻。中間穿插了奧吉的父母、姐姐,他姐姐的朋友,奧吉自己的朋友,甚至他們家的那條小狗等多個敘事線條。在整個故事框架里,你感受得到這是一個溫情滿滿的故事,雖然這個社會有很多無法避免的惡意甚至霸凌,但是善良永遠是人心最真實的存在。不管是誰,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值得真心對待的,人心是美好的。
故事大概就這樣,具體情節還是要自己看才有意思。
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劇情片,兒子看下來還是很感興趣。主要是主人公的小學生活,以及小男孩的內心情緒變化讓他很有代入感,他從電影里強烈的感受到男孩的自卑、傷心、低落、開心、驕傲等等各種各樣的情緒變化。我以為他看了電影,能夠從小男孩身上去感受這個男孩子從前的不自信,到後面變得接受肯定自己的這個過程,但他似乎沒有。在影片結束的時候,奧吉被學校授予了一個獎勵勳章,兒子看著居然哭笑著說了一句,如果是我,我肯定得不到這個勳章的……
聽他說出這句話,我有一點詫異,但似乎也不意外,因為我終於隱隱窺到了他內心的那種不自信。
關於孩子的不自信。
大概兩三周前,接到了兒子班主任的家訪電話。對於孩子目前這個班主任,我內心是非常認可的。從入學以來,很多細節都做的很到位。這次的電話,老師提到了一個讓我很警醒的話題,孩子是不是不自信?在學校里好像不開心?在家裡表現怎麼樣?
其實類似的話題,在他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也提到過。跟當時的老師交流也比較多,我也一直在跟老師講孩子在家裡是怎樣的開朗、自理能力也很好,平時看著他和人交流也很自信各種。但是說了這麼多,老師提了一句,孩子很多時候在家裡和在學校的表現是不一樣的……
其實當時並沒有對這句話有太深的體會,只是覺得老師和父母看孩子的眼光肯定不一樣,但是自己的孩子底子怎樣,自己心裡還是有點譜的。所以,事實上我對老師說的那個問題其實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直到這次,小學一年級了,不同的老師、不同的環境,重新再提到這個話題。所以我開始思考了。
辰辰生來是屬於體格偏小的孩子,再加上在同一年級中,一直都屬於年齡最小的孩子,所以身高、體重這些硬指標不是太佔優勢。關於這個問題,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和他爸、家人,都採用了一種錯誤的引導方式。這個表面正向實質錯誤的引導方式,才是讓他不自信、表現不一致的根源。
作為父母,我們常常告訴他,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人生來就是長得高一點、壯一點,還有的孩子長得快一點、慢一點,隨著孩子不斷成長,這種差異也會逐漸縮小。然後我們還習慣告訴孩子,你要多吃飯,很快就能超過其他孩子。包括家裡的老人,也把多吃飯才能長高,不吃飯就不能長大這樣的話常常掛在嘴邊。
另外一個充滿好意但更錯誤的安慰言論:他們長得早長得快,你長得後長得慢,反而長得高;先長大先老了,所以不必得意……
這樣的言論表面沒有問題,但實際上的作用是什麼?
回到孩子的心理和視角。他已經三歲的時候,早就有了自己的判斷和認識,所以他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幼兒園、在小學這個群體中,自己是矮小的、缺乏力量的。即便我們給了他一個希望,告訴他總有一天,他會長得和其他孩子一樣高,甚至超過其他孩子,但這一現狀一直在伴隨他整個的學齡期。他雖然在不斷的長高長大,但是同年齡組比他大的孩子也在不停的長高長大,在同年齡組,他一直沒有實現超越他們的這個夢想。只要這一天還沒有來臨,他對自己這樣的認識就不會改變。
然後再加上日常生活中一些來自老師、同學、家人有意無意的強化,他對自己的身高體重就更加敏感,最終變得逐步的標籤化。這個標籤就是,我是最小的,我是班上最矮的,我是缺乏力量的,我是需要被認可的,我是理應被忽視的,我和他們不一樣,我還需要成長,我還可以逃避,我可以不去爭取,我可以不擔當,我不自信是應該的,我可以自卑,我承認自己的無能並且忍受著,等待著時間給我長大,等待時間給我強大……
標籤化以後,長年累月,微妙的心理變化逐步加深。
所以,就出現了我終於發現的所謂表現不一致的這些行為:
為什麼我覺得我的孩子還是挺開朗,但是老師的觀察結論是他在學校沉默寡言不開心;為什麼我覺得他自理能力挺強,但是老師覺得好像家長過於溺愛孩子,孩子動手能力不積極……
這一列的不一致,不是說孩子是兩面派,而是當他處在他標籤化敏感的那個群體中時,他缺乏一種積極的認同,他的不自信和自卑情緒跑出來主導了他。
舉個例子。
兒子在院子里的認同度很好,不管是比他大還是比他小的孩子,都能在一起玩的很好。他很積極主動,即便和大的孩子在一起,也表現的更加有活力。因為在這個混雜的群體中,他有明顯的年齡區隔感,不覺得他的身高體重對他有什麼阻礙,他從比他大的孩子那裡或者比他小的孩子那裡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種理所應當,沒有天然的身高優勢或者自卑感。
但是如果是在同一個年齡組,情況就變得不一樣。大家都是中班,或者大家都是一年級,他發現自己在人群中就是比人矮一頭。而且可怕的是,因為我們曾經錯誤的引導方式,讓他覺得這個比人矮一頭這個事不必憤憤不平,目前不必在意。這樣的引導方式,就給了孩子一個錯誤的指向信息,你不必在意,不必關注,不必計較,所以不必爭取,不必在乎。所以,很多時候,他甚至連努力都不去嘗試一下就放棄了,因為他自己給自己的預設是,我現在還不行。
另外一個錯誤引導的例子。
孩子去踢球,大小年齡組混合。過程中他受到了幾個高年級孩子的欺負,他現場似乎並沒有做太多的對抗,而是結束的時候告訴我,等著他們老了的時候,我就比他們強壯,到時候我就去收拾他們……他把自己的弱小歸結於年齡的差異,把自己的不抗爭歸結於等待時日,等以後他面對更加複雜的社會鬥爭環境,他是不是也會瞬間承認自己的無能,然後把希望寄託於敵人的老去和自行完蛋?
這樣的思維邏輯,是多麼可怕的邏輯。
其實,我並不是要求我的孩子隨時都去爭去搶去拼搏,簡單來說,我只想他能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認同,活的自在就好了。而長期覺得自己就是不如人,甚至還抱著一種隱隱的憤恨,我總有一天會比你強,這樣長期以往的心態,會發展成什麼扭曲和病態的性格,我不敢想。當然,我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想的那麼糟糕。只是作為一個母親,我不願意有任何的不美好在他身上發生。
所以,我開始調整和干預。
首先是取消了定期量身高的習慣,從家庭環境的改變開始,不再去強化成長這件事。成長本來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承認個人差異存在的事實,你優秀就是很棒,但是不優秀不說明什麼問題,你這方面沒有得滿分,在其他方面別人就不一定做的比你好。不存在完美的人,也不存在所謂的後來者居上的假想期待,沒有什麼成就是只需要時間的等待就可以實現的。
讓家裡的人從此不準再強調所謂的不吃飯就不能長大的言論,更不要動不動就去提,你看哪家的孩子都比你高了,你還不多吃點等等。
讓一切都變成尋常,讓一切都變得自然而然,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和夢幻,接受真實的自己。我,不管在哪裡,不管在什麼環境中,我看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缺點。我認可自己的存在,我和我周圍的人都是一樣的。這,就是我要教給你的!
我希望,等你以後再看《奇蹟男孩》這樣的片子時,你能真心的感慨,這個小男孩真棒!但我自己也很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