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流浪地球》?


今天去看了這部片子,出來以後就一個感受:這部片子就是即使世界已經有了好萊塢,但中國也要發展自己的電影、電影工業的原因

其實包括知乎、豆瓣都已經分析過了這部片子:這是一部致敬、借鑒各路好萊塢大片,但是內核非常反好萊塢的片子。真實觀影之後確實也有同樣感想,這部片子屢次打破了我往常看好萊塢災難片科幻片得到的認知:

1、剛子用性命救了韓子昂,我以為按照好萊塢套路,韓子昂會為了不辜負剛子的犧牲,重新燃燒年輕時的熱血,一路披荊斬棘,最終與主角團隊在某個關鍵節點匯合,並發揮關鍵作用,最後哪怕是死也了無遺憾壯烈一生。

結果韓子昂也沒多活幾分鐘,直接當場去世。

2、重啟杭州推進器的過程中提到杭州地下城開始岩漿倒灌,我以為這時候要開始玩主角天神下凡,危急時刻拯救杭州城,順便讓救援團隊刮目相看,也同時展現自己邁向成熟的過程。

結果2分鐘以後直接告知杭州GG了,人一個沒跑全死了,主角甚至還沒來得及出現。

3、重啟蘇拉威西轉向口是全片中期第一目標,我想想這總輪到主角團發威了吧。按好萊塢套路,這妥妥得主角團隊當仁不讓千難萬險之後完成任務啊。

結果這車還沒開到呢,轉向口就重啟了,只留下王磊一句「飽和式救援」。

4、之後發現重啟沒用,還得自救,於是主角果然非常救世主的第一個想到了異想天開的「點燃木星計劃」,我覺得這下總算是正常災難片套路了——好萊塢大片都這樣,關鍵計劃、核心成果那肯定不是主角直接想出來就是主角團隊的某個nerd技術宅想出來的唄,並且獨此一家,最後必須也只能由主角去完成。

結果事後moss幽幽的來了一句「煞筆吧,以色列人早7小時就想出來了,連結果都算好了,你嘚瑟個什麼勁」,讓屏幕里的劉培強和屏幕外的觀眾當場傻眼。

5、但是不要緊,主角團隊還是很有主角團隊的自覺的,你看他們,又是男主角冒死點火,又是女主角和男主他爹煽情對話,又是甘草配角壯烈犧牲,最後連全球大團結都出來了,我就問你是不是熱血的一逼!

然而好不容易成功點火,橙色光柱發射的一剎那……咦,怎麼旁邊還有兩束橙色光束?所以說其實還有人也在做著一樣的事而且比主角做的更快更好?

6、實際上包括看上去最個人英雄主義的劉培強奪控制室,電影也直接交代了,有其他倉的宇航員同樣在反抗moss,也就是如果沒有馬卡洛夫捨命相助,其實也照樣會有其他人突進到控制室……

所以其實全片看下來,到處都有著這種「不協調感」,到最後就有一種「那要主角團隊有啥意義,沒他們也能行啊」的感覺。

這很反好萊塢,反傳統災難片。

然而這正是這部片子我認為最大意義所在——好萊塢告訴大家政府不可信,拯救靠自己,靠某個英雄團隊甚至英雄個人。但我們現在告訴別人,不是的,我們經歷過的那些艱難困苦告訴我們,拯救所有人的最佳方式,永遠是所有人都參與拯救自己,進行「飽和式救援」——10萬、20萬甚至150萬犧牲了,但只要35億人能夠活下來,就代表著希望。

這就是我開頭所說的,為什麼有了好萊塢,我們依然要有自己的電影,自己的電影工業——因為我們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價值觀,我們不應該總是被動的接受別人的文化和價值觀輸出,輿論陣地,我們應該去爭取

就好像這部片,傳統好萊塢科幻片災難片,強調的是個人英雄主義,強調的是英雄史觀,強調的是沒有主角團隊就沒有人類和地球的明天;

但我們其實從來不這麼說,很早就有偉人教導我們,人類的歷史不是由一個個英雄推動的,而是由人民推動的,英雄史觀是不正確的——為什麼少了某個主角,人類就會滅亡?不會,少了主角,還會有另一撥「主角」成為主角,繼續著推動歷史或者拯救人類的進程。而「主角」之所以作為主角,很可能僅僅是他是一個親歷者、見證者。

就好像這部片子,劉啟是拯救世界的關鍵嗎?不是;劉培強是拯救世界的關鍵嗎?是,但是同樣可以替代,也會有人能替代。在流浪地球里,沒有劉啟,蘇拉威西照樣點燃,「點燃木星」照樣執行;沒有劉培強,照樣有馬卡洛夫、佐藤、或者空間站的其他反抗者執行自爆計劃。

更直白的說,劉啟能成為主角,僅僅因為攝像機在他旁邊,僅此而已。

這是中國人從自己身上得到的經驗與思考——98洪水也好,汶川地震也好,對災難的抵擋和救援,是靠著某一個或者某幾個英雄嗎?不是,是靠著無數工程師的徹夜演算,是靠著無數解放軍的「飽和式救援」,是靠著無數老百姓的「自我拯救」,他們才是關鍵,他們才是英雄,他們才是「主角」,在他們面前,連總理都必須乖乖讓出通道。

所以我們必須要要有我們的電影,我們的電影工業,然後製作出越來越多的和《流浪地球》一樣的借鑒好萊塢甚至以後超越好萊塢,但講述著我們自己的觀念和故事的影片

只有越來越多的《流浪地球》出現,中國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我只希望這是中國科幻片崛起的開始,而不是巔峰。


我很驚喜的發現這是難得的一個不把觀眾當傻逼的中國電影。

首先說說感到有意思的幾點

1. 飽和救援

飽和救援的概念更符合常理,主角不再是,也不應該是唯一的救世主。也是因為東方更講究集體主義,不像美國總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

2.為什麼帶著地球「跑路」

中國人潛意識裡對故土、家園的深刻眷戀,哪怕國家被戰火吞噬,人民被屠殺,哪怕地球將會被毀滅,都很難去選擇獨自逃離。

3.以色列科學家7個小時前曾提出這個方案

主角設定不再完人,他聰明,但也有比主角更聰明的人,坦然承認別人的強大也是自信的一種體現。最後成功在於敢把領航者號拿來賭,科學家們可能是首先把這個可能性排除了,所以預測的成功率是0%,這點也是合理的。

4.「現實主義」科幻

沒有蟲洞,沒有星際穿梭,就老老實實飛2500年,這是最接近現實以及可觸及的未來的技術。推動地球的想法很大膽,但是仔細想想設定的數據和使用的技術,相比星際穿梭之類的還是...emm,接地氣一點。

5.各國只說自己的母語

這點很有意思,很有現實的代入感,設定很好的解決了交流的問題,也更加突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相信各個國家的人看的時候都會感覺到親切,而不是好萊塢式的「中國元素點綴」。

6.劇情過渡的伏筆比較合理

例如比較明顯的有,大氣被捕捉,導致飛機墜落,主角才會改道赤道,也正因大氣被捕捉,才有了後來的點燃木星這一說。地球資源有限,才有了抽籤制度,主角生病的母親被放棄有了充足的理由,為主角和父親的隔閡和最後的和解提供了土壤。

7.東方文化輸出的魅力

不再是西方老掉牙的個人英雄主義和宗教背景的諾亞方舟方案。也不是莫名其妙的高等人類=「神」 「上帝」來幫助拯救人類。東方文明不信神,只相信人類自己,這是一種集體主義精神,帶著對故鄉地球的強烈留戀和勇氣,踏上了流浪2500年的路程,可能也只有中華文明會相信100代後的人類可以依舊保持信念,堅守故鄉,因為它近乎5000年的傳承已經證明了這點。這是讓我特別感動的,也是獨樹一幟的東方視角所帶來的魅力和價值觀。這是一個能讓西方人真正理解和佩服東方智慧的機會。也是輸出東方文化最聰明的一種方式。

然後說說不足之處,或者說期待提高的部分

1.描寫宇宙,太陽系,恆星的科幻場面可以更多一些,現有的總覺得太少不過癮,室內戲也過多,前期交代的內容也沒有大面積鋪開,可能和電影缺錢有關,還有畢竟這方面技術和美國相差一些,也理解。

2.中間有很重要的劇情被一筆帶過了

例如抽籤制度的犧牲和博弈有多殘酷?除了主角一行人以外,其他隊伍是怎麼恢復推進器的,也沒有側面描寫,只能靠觀眾想像,就總感覺有點空。還有就是火石的原理也沒細說,時間觀念比較弱,怎麼就靠開車,很快就從北京到上海了,比高鐵還快,沒有交代時間的話就感覺有點怪怪的。還有就是整個官方機構的組織架構也是非常模糊,這些都影響著觀眾的代入感。可能是時長原因被刪,可能是沒想好怎麼處理所以弱化等等原因。

3.地球如何能被推動,未做詳細解釋

我想這個問題也是有些想太多的人一直在意的一點。本身呢,地球就像個雞蛋,以現有技術,地殼是無法承受這麼大壓強的,但是既然設定是可以推動,那就可以大概描述下是類似什麼樣的技術做到底(省得杠精們高潮迭起)不必贅述一筆帶過就好。不過我也理解,略過的意義本身就是不想讓觀眾太過糾結這一點而忽略了電影要表達的核心價值觀。畢竟這只是個科幻電影啊,你們再杠,滅霸就要打響指了。

4.蚯蚓干好不好吃,沒有具體詳細描述

最後總結,1.劇本滿分,想法大膽又現實。2.特效88分,意猶未盡。3. 畫面85分,畫面細節還可以更好,有些地方太暗了。4.劇情80分,前期略微拖沓,後期比較緊湊。

綜合95分,如果只說國產的話,本片會是我最喜歡的國產片之一。雖然從它身上還看到了很多不足,但是它帶來了國產片的希望。衷心祝賀!

以下

---------------------分割線-------------------

感謝大家,這只是個小號,沒有大號。方便的話,請不要關注我個人,只留個贊,相忘於江湖比較好。

評論里有些朋友提出質疑,我覺得沒必要質疑,因為你也沒有解決辦法,提質疑有意義么?不如試著提些有建設性的建議吧,如果你不想市場充斥著小鮮肉電影,粉絲控評,質疑被粉絲追著罵的話。國產電影長期不及格,忽然85分了,還要是鼓勵為主,建議為輔呀,萬不可繼續中國式打擊挫折教育。誇也要客觀的誇,避免惹得那些下肢癱瘓的戰狼PTSD患者們又發狂了。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被魔性洗腦了……在腦里久久不能散去


讓我們一起手推地球,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年初四三刷成就已經達成,請允許我開篇吹一波,《流浪地球》對於中國電影意義可能比大眾所思所想還要大,作為中國第一部硬核科幻作品,出道即巔峰,令人驚嘆,郭帆像劉慈欣一樣,一文一武,雙人雙騎,將中國科幻提升到世界水平。

對於這樣一部足以稱之為偉大的電影,差評和謾罵都是微不足道的,能真真正正理解流浪地球的是科幻讀者。

最能打動科幻讀者的,

是宇宙和真理的浩渺無垠。

是悲天憫人的家國情懷。

是人類的渺小卻偉大,自私卻博愛。

最重要的是,中國科幻終於在世界上,發出了屬於自己的第一聲啼鳴,標誌著中國文化輸出的時代就在不久的將來。

這幾點,流浪地球都已經在現有條件下做成了極致。

所以,後排大媽在座椅上鼾聲大作,旁邊小哥一臉漠然說亂七八糟看不懂,戰狼黑粉集體刷差評,北美東南亞院線排片受到壓制上座寥寥,這都不能影響這部電影的偉大,因為革新性的事物一旦被所有人迅速理解,那他就不再偉大了。

令我感到焦慮的是他會不會成為下一部影評人口中的《霸王別姬》。

我以為我們終於起步了,但沒想到,那就是我們的終點。

以下內容涉及僅僅一點點劇透,僅僅寫出觀影后所思所想與打動人心之處。

代入感

中華自古就是一個倡導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和諧統一的文化,所以我們害怕衝突與幻滅。

在代入過程中的旁白與回憶,都在極力的體現架空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差別。

穿插著熟悉與陌生的新聞報道,極致蘇聯重工業美學卻又遠遠龐大過認知的行星發動機,充斥著年味與中國元素的地下城和荒涼的冰封北京,充滿了架空世界的共鳴與荒誕,一切都在為不懂科幻的人鋪設感情的橋樑,從電影院的爆米花可樂拉到平行宇宙。透過教室的窗戶,可以看到陽光明媚的操場,隨後,男主將液晶屏擊碎,無情的告訴觀眾這一切只是黃粱一夢。

我們還要去釣鮭魚呢,可是是在兩千五百年後。

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悲憫的中華兒女啊,最害怕這種美夢過後的幻滅。

科學與邏輯

在這個方面,流浪地球已經做到了儘可能高的自恰。

如果有人質疑本片的科學水準,那麼只能說,

不愛看別看,看美國人片子去,鑒不鑒啊。

相比星球大戰系列的真空傳聲與等離子體光線激戰,復仇者聯盟的神仙打架,星際穿越的三維生物玩黑洞和祖父悖論,流浪地球似乎更像一部科普片,更當得起科幻片中的「科學」「幻想」兩個字。

為什麼不用飛船跑?因為小規模生態系統循環限制,資源不足無法建造,再加上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情懷,我們覺得推動地球更cool,如果比鄰星沒有合適的環境和溫度呢?頂著酷暑和嚴寒,再造發動機推三體星?完整改造一顆行星需要多大的成本?綜合來看,想不出比推動地球更方便與安全的最優解。

當然,也有人經過計算,把地球上全部山脈燒光也不會提供足夠的動能,如果木星把地球大氣吸光人類也會憋死,但是這都是小問題,是戲說不是胡說,是改編不是亂編(肯定句),至少許多人在今天過後都了解地木質量比和洛希極限。編劇請了中科院幾位科學家做顧問,已經在邏輯方面做了儘可能多的融合與照應,全程恕我眼拙,沒有發現導演把觀眾當睿智兒童的扯淡劇情,所有的人類行為在大環境下,都已經做了幾乎唯一的選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他們有諾亞方舟,我們有大禹治水,同樣的災難,在東西方的科幻思維中,竟然與前人無比契合。

人們總是覺得科幻片中應該有神,可是中國人從來不會信神,不會有超能力者,不會有四維魔方超級英雄來拯救地球,我們只能憑藉自己的雙手,一條鋼筋一塊磚頭的搭,沒有耶穌與耶和華,我們中華兒女相信的,只是自我對自我的救贖,即使代價是無數人的血和淚,沒關係,因為這是華夏兒女五千年來的生活方式。

地球母親在上,如果人類的努力終將化作徒勞,那麼請讓這顆失去的軌道的冰冷行星,化作我們這個文明永遠的豐碑。

焉有火光 取星辰之輝來耀四方

嘗百草 也豪飲大澤河渭湯湯

斬斷鰲足 立天柱萬仞以正玄黃

如今它 仍舊是我挺直的脊樑

魚龍陣內 我金戈既出無人不降

一戰死 留英魂常鎮八方萬邦

本片算是半個災難片,刻畫了很多死在地下城的無名者,盡職盡責的獄警卻被大鐵門砸成肉泥,地表世界路有凍死骨,岩漿滲入導致五十萬人屍骨無存,主角團隊以二十分鐘一個的無比精確頻率高強度奔赴黃泉,太慘,太慘了。

沒錯,就是這麼慘。

活著從來不是人類文明的主旋律,死亡才是。

這一切的起因,僅僅是因為木星的引力,這一顆在宇宙中毫不起眼的行星,差點毀滅掉了這顆最為高貴的近鄰,木星的大紅斑,像是宇宙規律化作的死神之眼,無數觀眾會產生克蘇魯神話式的巨物恐懼,人類在物理法則面前,連一個響指都會讓你九死一生。

飽和式救援,無數人毫無價值的白白犧牲,地球人口銳減近半,冰冷的情節與數字提醒你,不是所有的犧牲都有意義,不是所有的死亡都重於泰山。

媽媽,我將變成螢火蟲

但是,人類又是偉大的,是人類,而不是中國,這才是應該大吹特吹的一點。

和結尾都是身經百戰的人開飛機充當神風特工隊拯救人類的《獨立日》相比,本片絲毫沒有「只有中國人才能拯救世界,你們就做做輔助工作就行了」的思維,父子地球宇宙兩開花,合力拯救小破球更像一個巧合而不是必然,所謂的太空戰狼民族主義在這部電影里極為微弱,主角的成功是無數人用生命搭起來的,整個故事主線,更像是作為一個平凡中國小隊的旁觀者,渺小的人物特殊在機緣巧合下成就了偉大的事業,俄國漢子老馬,救援車隊的極限甩尾,發動機前各種膚色人種相繼報道,無不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共產主義精神信念。

你們要的是我們最行,我們要的是天下大同。

對於本片的缺點,也看了很多差評,但是自我感覺,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問題,如果非要歸於硬傷,怕不是有失公允。

質疑女主全程掛機沒用,但是災難面前,無助的是大多數人,主角一家都需要女主串起親情線,保護著僅存的美好人性。在末日面前,語無倫次的無助少女呼喚更能打動人心。

質疑吳京全程太過冷靜,但是人家飾演的是在太空中工作十幾年的宇航員。

質疑許多笑料不該存在於災難片中,但也正是這些情節維護著影片不至於太過壓抑,提醒著你應該在大災面前留有儘可能多的樂觀。

質疑人物刻畫倉促而臉譜化,但是放更多的角色刻畫會讓電影的格局變小,你將會失去更多展現宇宙之壯美的鏡頭。

為什麼你能看見別人眼中有刺,卻看不到自己眼中有梁木(路加福音06:41)。

恭請各位本片差評者按照以下幾點來黑:

1. 男女主不成熟的演技

2. 高樓攀爬處錯亂的空間感和剪輯失誤

3. 幾處嚴重的停頓與掉幀

最後,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地球 | 流浪 | 流浪地球電影 | 吳京演員、導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