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印度佛教史(69)印度佛教的滅亡

一個鮮明的事實是,在佛教的發祥地的印度,佛教早已滅亡。

正如佛陀在涅磐之前,說的最後那句話那樣,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佛教自身也是如此,印度佛教必然會滅亡。同樣世界上的其他佛教,未來也必將走向滅亡。

問題在於,印度佛教何以滅亡?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滅亡於公元1200年左右。

印度佛教可分成四期,

1、從公元前450年-公元前250年左右,被稱之為原始佛教時期

2、從公元前250年-公元100年左右,為部派佛教時期

3、從公元100-公元700年左右,為大乘佛教時期

4、從公元800年-公元1200年左右,為密教時期

1、成也反叛,敗也反叛

什麼是佛教?從佛教的最初誕生來看,佛教是釋迦牟尼針對於當時的主流宗教婆羅門教的反叛。

佛陀針對婆羅門教的反叛有這麼幾點

其一、婆羅門教主張原人種姓說,佛教就提倡眾生平等

其二、婆羅門教宣揚梵我合一論,佛教就提倡無我論

其三、婆羅門教主張常住不變,佛教就提倡一切有為法皆有生住壞滅

其四、婆羅門教使用咒術,佛教就堅決排斥咒術

其五、婆羅門教提倡祭祀和天啟,佛教就運用經驗主義原則進行駁斥

可以說,佛教從一開始產生,就是沙門思潮的一員,他就在反對主流宗教婆羅門教。

佛陀涅磐以後,由於教義和戒律的爭執,佛教分裂出十八部小乘部派。佛教進入了百家爭鳴時期,各門各派對於佛教的思想進行深化,但是這種學術化,經院化學究之氣卻使得信眾無所適從。並且佛教的出世間的思想無法和世俗生活融合起來。

於是大乘佛教開始對部派佛教進行反叛。他們提出他們的學說才是佛法的原意,斥責部派佛教的思想都是在表面上理解佛教理論。

於是,大乘佛教一方面貫徹了佛陀經驗主義的本懷思想,對於說一切有部的先驗本體論進行駁斥。一方面提倡佛教要和世俗生活相融合,斥責部派佛教的最高目標阿羅漢只顧自身出世間,而不能結果,故為焦芽敗種。

這就掀起了佛教歷史的大乘運動,而大乘佛教運動核心義理就是般若思想。所謂的般若思想核心思想有二

1、貫徹佛陀的反本體主義和經驗主義,將其擴展到整個世界

2、開顯原始佛教隱含著的菩薩道思想

從這個角度來說,般若思想是符合佛陀本懷的,在這個標準下,可視之為「佛說」。

但是般若思想卻隱含著一個重大問題,這個問題使得大乘佛教對自身進行了一次反叛。而這次反叛使得佛教徹底走到了反面。

這就是涅磐和輪迴無二的思想。在般若思想的開顯之下,涅磐和輪迴是沒有分別的,一切法本來涅磐,本來清凈。眾生也是本來清凈,本來涅磐。

提出這套思想,原因有二:

1、可視之為無我的貫徹

2、可視之為佛教世俗化的嘗試

在大乘佛教時期,佛教還恪守著,雖然本來涅磐,本來清凈,但是眾生畢竟有妄想執著。大乘佛教義理最高峰的唯識學,主要目的還是描述眾生輪迴,而非涅磐。

到了大乘佛教後期,涅磐思想就轉化為大樂思想,被密教吸收。開始過分強調樂的一面,而忽視了輪迴才是導致眾生不得解脫的原因。

於是,此時的佛教義理已經走到了佛教的反面。

因為佛教的第一公理就是苦聖諦。即眾生皆苦。

如果否認這個公理描述,佛教義理再精妙也走到了反面。正是因為佛教後期強調涅磐的常樂清凈,讓人忽視了苦聖諦,佛教就失去了特色。

所以我們在佛教的經典之中,常常見到說苦聖諦甚深難入,果然是不虛之言。

這就是佛教滅亡的第一個原因,即佛教走到了自身的反面。

至於後期佛教,極端世俗化,宣揚成就法,這都是這裡的延伸。

2、佛教的反本質主義的末路

佛教從一開始就是反叛婆羅門教。而婆羅門教的梵我合一實質上就是一種本體論的宗教詮釋。

因此,佛教如果要反叛婆羅門教,必然要和他針鋒相對,於是佛陀運用經驗主義原則,把經驗之外的存在懸置起來。這樣一來,婆羅門教的梵我論就被經驗所摧毀。

正如西方哲學上的獨斷論和懷疑論的爭論一樣,佛教自身也在這條路線上不斷發展。

西方哲學上,懷疑論是如何出現的?他是經驗主義貫徹到頂點,不得不出現的。導致主張經驗論的哲學家,除了自身經驗之外的表象世界,什麼都不相信,什麼都視之為不可知。

而佛教為了對抗婆羅門教也走上了這條路,這在原始佛教還是隱含著,但是到了大乘佛教時期,就徹底揭露出來。

這個核心問題就是法存在嗎?

所謂法,就是外部世界。詢問法存在嗎?就是問外部世界存在嗎?

在部派佛教時期,幾乎所有部派都承認法是存在的。其中以說一切有部為主流,認為三世實有,法體恆有。

而原始佛教的佛教對此沒有回答。但是從佛陀本人思想來看,佛陀本人不否認外部世界是存在的。因為他的根、境、識和合論,實際上就必須承認外部世界的存在性為前提。

但是問題在於,佛陀本人又是經驗主義者。

如果把經驗論貫徹到底,就會出現這麼一個悖論。

你如何判定外部世界就一定存在?

如果你依據的是經驗,而經驗必須訴諸於認識。那麼在人類沒有認知之前,就沒有關於外部世界的經驗。那麼你憑什麼說外部世界存在呢?

這樣一來,佛教就從本體論的探討,轉向了認識論的探討。

這個開創性的工作是由大乘論師龍樹首先完成。

而由於貫徹這個思想,佛教就陷入了認識論上的現象主義和虛無主義。

所謂現象主義,指的是承認認識的表象世界。所謂虛無主義,就是否認認識之外的客觀世界。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這種主張會出現三個問題

1、既然你否認外部世界的存在,可是沒有人在常識層面會否認外部世界,那麼你為什麼會出現外部世界的認識呢?在佛教這裡就被歸結為法執是從哪裡的?

2、徹底的懷疑論以後,修行的保證有誰保證?

3、徹底的懷疑論以後,未來佛教義理怎麼發展?

這三個問題,擺在了當時的佛教徒面前。

要麼你就否認龍樹的思想,斥責他胡說八道。一旦你接受了他的思想,你又不得不解決這個問題。

於是就出現了三個思路

1、唯識學思路,在離言上設定一個本體存在,然後通過「有」去解釋「空」(此處從輪迴出發)

2、如來藏思路,通過本來涅磐延伸出勝義上的本體存在,同樣通過「有」去解釋「空」(此處從涅磐出發)

3、中觀派思路,通過名言為載體,重構緣起說。名言上承認一切法,勝義上否定一切法。

但無論哪一派思路,都會使得佛教走向滅亡。為什麼呢?

1、唯識學思路。這條思路的問題有二

其一、學術化和經院化明顯,不利於傳播

其二、在離言上承認本體,就無法否認外道的本體論

並且離言上,是一種獨斷論,不能被經驗所證實,犯了因明不極成的錯誤。

2、如來藏思路。這條思路問題也有二

其一、過於強調涅磐的清凈性,容易走向佛教的反面

其二、承認勝義上的不變的本體,和外道思想難以區分,給信眾造成困難。

3、中觀派思路,這條思路核心問題就是實踐層面操作難度過大

因此大乘佛教的三條解決思路,最終都走入了死胡同。終其佛教滅亡,都沒有能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並且,由於徹底的懷疑論和離言的獨斷論,使得佛教義理髮展變得極其困難。這是佛教滅亡的第二點原因。

3、印度教的衝擊

婆羅門教本來是印度的主流思想,但是在沙門思潮之下,岌岌可危。

於是婆羅門教有識之士,在婆羅門教的六派哲學上,吸收佛教、耆那教等宗教解構起新宗教,這就是印度教。

印度教重新確立了吠陀、奧義書的地位,並且和王權進行妥協,爭取王權的好感。

由於印度教兼容並包的特色,使得印度教能夠在伊斯蘭教的入侵之下,還能夠保存下來。

而佛教面對印度教的興起,為了爭取信眾,佛教也開始融合印度教的思想。

不過,佛教吸收的只是印度教的宗教儀軌,例如咒術、占卜等等。而印度教卻吸收的是佛教的核心義理。

這就使得佛教開始宣揚現世成就,意圖根印度教爭取信眾。而自身義理髮展上乏善可陳。

要知道,因為我們講述印度佛教,所以會給人一個錯覺,認為佛教是印度的主流思想。恰恰相反,印度的主流思想是婆羅門教。現在既然印度教已經吸收了佛教的教義,憑藉著他的主流地位,自然大量信眾轉向了印度教。

4、伊斯蘭教的衝擊

伊斯蘭教是亞伯拉罕宗教之一,由穆罕穆德創立。

伊斯蘭教因為創立較晚,吸收了基督教的很多教義。而伊斯蘭教最有特色,就是他的政教合一性。

由於穆罕默德在創立伊斯蘭教的同時,也完成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所以隨著阿拉伯帝國政治勢力的傳播,使得他的宗教勢力也傳播到該地。

公元十一世紀,信仰伊斯蘭教的突厥人開始入侵印度,創立了德里蘇帝國。

然後開始強迫該地的人改宗,大肆摧毀佛教和印度教的寺廟。

而伊斯蘭教否認偶像崇拜,所以對於佛教的佛像藝術,他們是不屑一顧的。

所以,印度本土的佛教寺廟被洗劫一空後,一座座清真寺樹立起來。

而僧人和信眾要麼改宗,要麼逃亡。

公元十二世紀末到十三世紀初,突厥人攻入比哈爾和孟加拉,那爛陀寺和超岩寺滅亡,標誌著印度佛教的最終滅亡。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