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學說一

有人提議,所以趕在我也有興趣,所以帶大家梳理一下中醫各家學說。中國中醫大家無數,經典古籍也數不清,內容磅礴,我看了以後的感覺就是人就是要多讀書,去足不出戶和不用親身經歷就能學到古人幾千年的智慧,做個有學識的人。

《曲禮》有曰:「醫不三世,不服其葯」,三世不是三代,是指黃帝、神農、素女,神農創說本草,黃帝發現針灸,素女發明脈訣,也就是說,如果一個醫生起碼掌握本草、針灸和脈訣三種技能,不然不能讓人信服。中醫治病,不外診療二字,脈訣是重要的診斷手段,比較早的《難經》和《傷寒雜病論》都很重視脈診;而中藥本草和針灸堪稱中醫治病的左膀右臂,是那時治病療疾非常重要的手段,這句話體現了對脈診、針灸和中藥的重視程度。學好這三個還是很重要的。結合臨床,針灸對急症、痛症效果頗佳,不僅有經典的《針灸甲乙經》等,時下《黃帝內針》又頗為流行,辨證取穴和陰陽相引法都有優秀的指導意義。脈法是診病的重要手段,《脈經》、《瀕湖脈學》等古脈法對臨床辯證的指導意義和現代精準脈學對診病的把握,都讓脈法診病更上一層樓。

中醫的很多經典都對中醫有突出的貢獻。《黃帝內經》是我們中醫的重要根基,很多中醫的思想和辯證法都來源於它,比如基本的陰陽五行、整體觀念、辨證論治,是中醫的方法論,陰陽五行體現了對立統一規律,整體觀讓我們用結合的觀點看問題,辨證論治則又講究個體化和靈活,這些思想方法非常重要,中醫思維建立不好,中醫就學不好,到了臨床,很容易出現孫思邈所說的「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其時我認為學中醫和學很多東西一個道理,先看書學習具備紮實的知識,同時實踐以驗證,知行合一,從而悟到其中的道理,進而放之四海而皆準,靈活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難經》對脈法貢獻很大的,比如獨取寸口成了現在的規範;以菽定輕重,其實是浮中沉取脈的基礎,後來的精準脈學很大程度就在這點上進行的發揮。

熱病與傷寒是中醫兩個很有臨床意義的概念,傷寒也會發熱,但與熱病不同。傷寒後可出現發熱,如太陽經用辛溫解表的麻黃湯,也可以出現純熱證,如寒涼的陽明病的白虎湯,溫病則多用辛涼解表,或者滋陰清熱針對陰虛有熱,也就是有在發熱的時候,有用溫熱葯,到底用哪種?從病機上講傷寒多因感受寒邪而發熱,所以叫傷寒,而熱病多因感受熱邪,《傷寒論》大致給出了這樣的論述作為一個重要參考:「或已發熱,或未發熱,比惡寒」,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有一分惡寒,就有一分表證。其時最主要還是病機本身,如果是傷寒,感受風寒邪氣,郁而發熱,就需要辛溫解表,發越邪氣,助汗退熱;而如果是溫病,就需要辛涼解表,採用涼解法。

在看《內經》和《傷寒》中我發現了一個以前忽略的沒有搞清楚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三陰三陽的傳變。經絡中手足雖有十二經,其名則分為六經,因手足經之名原相同也。其經有陰有陽,其陽經分太陽、陽明、少陽,其陰經分太陰、少陰、厥陰。其陰陽之經原互相表裡,太陽與少陰為表裡,陽明與太陰為表裡,少陽與厥陰為表裡。凡互為表裡者,因其陰陽之經並行,其陽行於表,陰行於里也。至於經之分屬於府者,足太陽經之府在膀胱,足少陰經之府在腎,足陽明經之府在胃,足太陰經之府在脾,足少陽經之府在膽,足厥陰經之府在肝,此足之三陰、三陽經與府也。經絡中按理說太陽在後,少陽居中,陽明在前,少陰在後,厥陰在中,太陰在前,邪氣如果按這個順序應該是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厥陰-少陰,而我們少陽的屬於病位既不在太陽之表、又未入陽明之里的半表半里證,恰好居於太陽與陽明之中,治療應以和解為原則,小柴胡湯為其代表方,其解釋也符合太陽與陽明之中的少陽病位。而我們傷寒論中的六經傳變,如果按六經次序相傳,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這與《內經》一致。《內經·熱論》:「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干。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即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厥陰-少陰與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兩種情況。按理說如果《內經》、《傷寒》這樣,那少陽就是居於陽明和太陰之間,也就是陽與陰之間,那半表半里就是陽為表而陰為里,不是陽明裡證。而且,太陽在表,與之對應的少陰在里,應該最後穿傳到才對,這也符合少陰病多危重常有四逆湯證的方,因為常理是最裡面最重嘛,但《傷寒》中卻是厥陰為最里,與我們知道的少陽厥陰為樞機不同,比如《陰陽離合論篇》中說:「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即六經太陽為巨陽,陽氣最盛,為六經之藩籬,故主開;陽明之氣蓄於內,為三陽之里,集陽於中,故主闔,少陽半表半里,陽氣可出可入,猶如樞機,故主樞;太陰為陰之盛,居陰分之表,太陰脾氣散精,故主開,厥陰為兩陰交盡,居陰分之里,厥陰肝主藏血,故主闔,少陰為一陰初生,在臟則為水火,故主樞。其實兩種六經的意義不同,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厥陰-少陰是人體經絡學說,而傷寒論中的六經是把陰陽、表裡、虛實、寒熱也就是八綱都包容進去了,它超過了《素問·熱論》的三陰三陽局限於熱病的範圍,所以《素問》中的六經,三陽可汗而已,三陰可泄而已,而我們《傷寒》中的陽明、少陽不怎麼用汗法,少陰、厥陰、太陰也不怎麼用泄法。明清時期傷寒學派的浙江名醫張志聰認為人身三陰三陽之六氣,外佈於體表,以應天之六氣,內生於五臟,六經是氣化、經絡、臟腑的統一體。認為天之六氣感傷人身六氣,始因氣病,終傳經病。張氏從生理方面闡述人身六氣的分布、運行等,並對傷寒六經之病的病理機製作了探討,分而言之,其具體內容是「表、里、寒、熱、虛、實,陰、陽」,這是分析「三陰三陽」的基礎,也是辨證論治的精髓所在。他從三陰三陽六經化氣認識傷寒,三陰三陽之病,多是六經化氣為病,並非經絡本身的病變,但並沒有排除經絡病的存在。人身六氣,內生於臟腑,外佈於體表,而後各循其經,分主有關皮部。天之六氣感傷人身六氣,始因氣病,終傳經病。所以概念不同,情況就不同。《中藏經》內容也屬於醫經學派,據傳華佗所作,它討論了四時陰陽變化對人體影響,這點和《內經》很像。因為古代人的社會生產力不足,改造自然的能力較弱,所以對自然都表現為順應的一面,很多事情都會考慮到自然對人體的影響。並且發揮了《內經》臟腑相關理論,提煉性的提出了臟腑辯證,使《內經》的臟氣法時論、邪氣臟腑病形、玉機真臟論等內容系統化。另外還提出陰陽、寒熱、虛實這八綱中的六個,發揮診脈察色判斷順逆、生死,因為那時得病很多都偏重,藥物經濟也不發達,交通也不便,小病都不太當病,所以華佗面對重病多了,對望診切診自然更有心得,基於「有諸內必形諸外」而「觀其外以察其內」成為中醫的特色。我們的扁鵲的望診技術了得,但他也是重點發揮《內經》的脈學,由此可見,四診是可以結合起來的,相輔相成,比如脈診好了自然對望診有幫助。另外這本書還創製失笑散等至今沿用的好方,所以從失笑散可以推斷麻沸散應該真的也是個好方,鄧老在此基礎上加個冰片成為五靈止痛散。然而華佗相比扁鵲情商低了很多,曹操乾的這件缺德事是中醫界的一大憾事。

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現在好像是台灣的針灸教材,《醫宗金鑒》也是他們的教材。《內經》中本身針灸內容就很多,主要集中在《靈樞》,但不系統,不條理,皇甫謐的《針經》參照《內經》和失傳了的《明堂孔穴針灸治要》,自成體系,把零散的內容彙集整理,從經脈、經穴到針灸的方法,讓中醫有了真正系統的針灸學,堪稱現代針灸教科書的藍本。

《內經》對生理、病理講的多,但對治法、方葯講的少,劉完素的《宣明論方》是研究《內經》重要參考,因為他補充了方葯,並且把只有病名的病症進行了描述,相當於一本內科治療學,宋代駱龍吉和明代劉浴德延用這個思路,在劉完素的基礎上繼續這種工作,著《內經拾遺方論》進一步補充和整理髮揮,讓《內經》比較空的理論有了更貼近臨床的實際意義。另外,王冰注《素問》時補入了七篇大論的內容,此後《內經》才出現五運六氣,劉溫舒又據此整理成系統的文獻,即《素問入式運氣論奧》,流傳下來成為運氣學說。都說「天有不測風雲」,該學說就是要探討自然界氣候變化的規律,我們的年月日時分秒、天干地支、二十四節氣,天文、曆法,是我們進一步認識自然界變化的重要手段,指揮著農業、作息、養生等,現在的天氣預報也體現了大自然一定的規律性。但它有一定限制,主要是地域環境限制,它是基於溫帶大陸平原為主的,你在西藏、在海南島、在澳洲、在南北極就不適用,在古代那種歷史條件下比較適用,現代我們有電有燈有空調改變自然能力大大提高,很多都可以不去遵從。至於用五運六氣去推斷哪年出現哪個病,該用什麼方,如果這樣就不是辯證論治了,搞得就不用學其他的了就按它走就行了,這有點唯心主義,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有一點總體意義,比如對推測多發病、流行病也有一點可能性,比如時不時出現的流行病,瘟疫,或者現代的SARS、甲流等,對此我個人還是有一點保留的。

以上是醫經學派。

接下來是經方學派,這個經方有兩個概念,一指經驗方,用實踐篩選累積下來好用的,《漢書·藝文志》里的經方十一家就是經驗方而言。孔子也說「夫三折肱為良醫」那時候得了病然後治療有效的辦法就把它當做經驗記錄下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葛洪的《肘後方》,方多簡便廉驗效果不錯,比如蔥豉湯兩味葯,非常適合推廣;裡面對天花描述詳細,是記錄該病最早文獻;記錄的虛勞非常類似現在的結核。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該書是他畢生經驗的積累,從婦科兒科到各系統疾病到外科,還有飲食療法以及針灸經穴,裡面的溫膽湯、葦莖湯、犀角地黃湯等現在都很好用,而且對《新修本草》和《傷寒論》內容的保存流傳很有意義;陳無擇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他的極一強調辯證準確,每個病下均有闡述和方葯,理論應用於臨證,方不少也挺好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這個是宋代的官書,實用性很高,堪稱中醫臨床手冊,現在方劑學很多方都是《局方》中的。《外台秘要》是王燾所寫,他不是大夫是當官的,但喜歡醫學,在皇家藏書閣呆了20年,看了很多醫書,所以他的《外台》保留了很多經驗方,有很多遺失了的方書,很多都可以從他這本書里找到,價值不菲。二指經論方,就是《傷寒論》的方,該書以《內經》為基礎,成就突出,經王叔和整理和成無己註解後在宋代以後備受推崇成為經典,從此唐宋以前的經驗方就叫驗方,之後的叫時方,張仲景的就是經方。註解《傷寒論》沒有早於宋朝的,成無己是第一人。對於傷寒,梳理的話可以看我們前面思維導圖的內容,比如:太陽中風表虛證有桂枝湯、桂枝加葛根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去芍藥湯、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新加湯證;太陽傷寒表實有麻黃湯、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大小青龍湯、桂麻各半湯、桂二麻一湯、桂二越婢一湯證;太陽里證有蓄水的五苓散和蓄血的桃核承氣湯、抵擋湯、抵擋丸;還有複雜多變的太陽變證。陽明熱證有梔子豉湯、白虎湯、白虎加人蔘湯、豬苓湯,陽明實證有三承氣湯、麻子仁丸,發黃有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傷寒中發熱是太陽,身熱是陽明,發熱常惡寒,見於表,身熱常汗出,見於里。少陽有大小柴胡湯、柴胡加芒硝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加龍牡湯。「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仲景對太陽、陽明都沒這麼說,唯獨對少陽這樣說,因為少陽汗吐下皆不宜,只能和解,這樣不易誤治。經方派有幾個特點,一方證結合,有是證用是方;二藥味不輕易加減;三量不隨意改動,至少也要符合比例。這些都是後代醫家加上來的,他們比較崇拜傷寒,在傷寒基礎上還出現了三個派別,這等我們後面講傷寒派再談。下次我將為大家介紹兩個傳奇人物。


推薦閱讀:

TAG:中醫 | 文化 | 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