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近期的生活反思

我在大二的時候,選修了哲學院周濂老師的《西方哲學智慧》。這門課程給當初依舊懵懂無知的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深深觸及三觀。

今天忽然想起來,搜了搜自己的郵箱,居然還翻出了12年寫給周老師的一封求教郵件,周老師很快給了我答覆。

(現在發現這麼糟糕的排版真是沒眼看,感謝周老師沒嫌棄我這麼多亂七八糟的省略號居然還認真回復了)

周老師給我的答覆不長,但很明白,他說:

瞿秋白是個典型的文人騷客,沒有革命志士所應該有的那種果敢、堅決,相反,總是在自怨自艾,在左顧右盼,在思來想去舉棋不定,這些小毛病,在我看來,反而讓他多了許多人味兒。

你所援引的那段話不過是他又一次自我懷疑的體現,對你來說,你還年輕,有大把的時間擺脫他的這種自我懷疑,一種可能就是走專業化的道路,成為專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依然盤桓在人文學科的領域,但漸漸摸索到了一通百通的整體邏輯,這當然需要漫長的時間,你還年輕,不用著急。

只是很遺憾的是,過了整整七年,我最終沒能走上專業化的道路,至今也還不曾摸索到一通百通的整體邏輯。

想來好生愧對師長,好生沮喪(我到現在都沒勇氣聯繫曾經對我特別照顧的大學班主任和導師,總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十分沒臉……只想嘆氣==)

當初的行政管理專業,並非我所熱愛,中間又出國交換了一年,盡顧著四處遊玩,大肆揮霍時光,結果大四一回國,只好一邊拚命補學分一邊實習一邊找工作,勉勉強強交了論文畢業,又陰差陽錯去做了一份完全不感興趣的工作,狗苟蠅營,荒廢時光,想跳出來又猶豫不決,長期情緒低落焦躁以致於遷怒他人,直到生活給予我狠狠一擊,方才下定了決心辭職走人,直到現在摸索著做了兩年的自由筆譯,才慢慢覺得生活安定下來,漸漸重拾昔日的興趣,時而饒有興緻地讀幾本書,嘗試新的活動體驗。

相比此前雞飛狗跳的日子,現在的生活要舒適得多,也安心得多,儘管焦慮始終如影隨形,不管是父母還是朋友都勸過我不要去背負太多的壓力,不要活得太辛苦。

只是,過去的經歷塑造了今天的我,它們早就給我留下了無法抹去的印記。從過去的經歷中,我得到了很多教訓,最刻骨銘心的一條是: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人生持久的快樂,必須靠自己得來,這也是最穩妥的辦法。因為他人總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消失,甚至可能是遭遇意外不可抗地消失,只有自己培養了給予自己快樂的能力,這樣才不至於因為失去而陷入崩潰狀態,才能穩當地走下去。

所以,我變得格外的獨立,既然我有能力給自己帶來快樂,自然不必依附他人而活。我總覺得自己要是再努力一點,我就能掌控一切,我下意識地排斥一切不確定性。

當然,這樣的觀念可能是一柄雙刃劍。

如果說這讓我在工作上變得更加自信果決,清楚地知道自己奔赴的目標。 那麼與此同時感情上曾經蒙受的陰影以及更為獨立的個性,讓我變得更加理性甚至趨於冷淡。寫作與翻譯是我恆久的快樂源泉,那麼感情關係只會是一段錦上添花。

這樣的我,算是長大了,成熟了嗎?

我不將就不勉強,決不肯委屈自己一分一毫,但什麼是頑固死硬不知悔改,什麼是堅持自我堅守底線,什麼是包容大度一笑了之,什麼是埋下隱患終成大禍,它們的界限並沒有那麼清晰明確。當我不假思索說出一句話,下意識地做某一件事的時候,耳邊並沒有警鈴大作,更沒有一個總是準確無誤的權威告訴我這是對的,那是錯的。

妥協而成就雙贏是門藝術,分寸全靠自己把握,真是很難吶,這比努力工作就會有回報難多了。

我不認可一段關係中,強硬地規定男性必須做什麼,女性又必須做什麼的觀點。比如說,我對那種什麼「XXX都不為你不做/不買,算得上愛你?」的文章嗤之以鼻——總結物質給予規律,試圖一勞永逸看穿兩性關係的嘗試,不是蠢就是壞。

美諾跟蘇格拉底論辯什麼是美德,提到男人的美德是管理國家,女人的美德是管理家庭。這樣的觀點自然不值一駁。雖然我到現在還沒看完波伏娃的《第二性》,也沒系統地接觸過女權思想。

但在我初淺的認知中,男女本沒有區別,都不過是地球上唯一具有理性的一類生物而已,都是在為尋覓人生更大的幸福努力(儘管對幸福的定義可能因人而異),而家庭是兩人共同尋覓幸福的方式,其中的分工或許因為男女本質的生理差異有所不同,但雙方的目標必然一致,為了更大的一致的幸福而努力。

我覺得再下去,我要開始討論幸福的定義了,然而這就像是陷入了名詞的旋渦里,變成理論上的清談……還是就此打住吧。

洋洋洒洒,不知所云,大概是對最近一些事的反思,至少總算是從自己的小世界裡走出來了呢,去深入接觸新的人,算是一樁好事?

春節回家,我爹說我這一陣子變了不少,我倒不覺得,或許這很難自知吧。

所有的過去都會留下印記,所有的付出會得到報償,所有的愚蠢也會付出代價。

對於這一點,我倒是認識得越來越清楚了。

唔,我還是多讀書,多幹事,少瞎想吧。

Anyway,就這樣吧。權當記錄。

大概再過五年十年回頭看,會覺得很好笑~嘻嘻。

新年新氣象,然而對象啊,你究竟在哪裡。

摔桌!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個人成長 | 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