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士想要一口好牙_01_20160730

牙齒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一直覺得自己牙縫很大,拍照的時候,不敢開口笑,看著照片里別人整齊的大白牙,心裡很是羨慕。大四開學之前的那個暑假,終於下定決心,想要帶上牙套,讓自己也擁有在鏡頭前微笑的勇氣。

還沒開學,自己就提前返回學校,在2015年8月20日前後,一個人,來到校醫院2樓的牙周科第一次諮詢正畸,到今天,已經馬上一年了。一年以來,自己朝著擁有一口健康而又美觀的好牙的路途上一直努力的,聽說了很多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牙科名詞,也得到了很多善良的大夫的幫助。想簡單記錄一下自己的求醫經歷,給自己加油,也希望能幫到有類似經歷的人。

在校醫院和北大口腔醫院的正畸諮詢之後,我才意識到,自己原來有很嚴重的牙周疾病。其實這些癥狀也早有體現,比如牙齦出血、溢膿、牙石沉積、牙齒鬆動、移位、牙縫變大,但是自己卻始終沒當回事,有時候甚至以為是上火,現在想想真是為自己匱乏的口腔知識感到羞愧。

接下來開始了漫長的牙周系統治療。在校醫院,牙周科的黃潔大夫非常善良,顛覆了我對於校醫院醫生的一貫刻板印象。在校醫院拍的曲面斷層可以看出,前面的牙槽骨已經吸收得很嚴重了,已經到了根尖1/3,怪不得我自己都能感覺到鬆動,而後牙也基本吸收到1/2。黃大夫對我進行了我的第一次齦下刮治,出乎意料的是,洗牙一點也不疼。在校醫院刮治一輪之後,黃大夫給我開了轉診單,讓我去看看北大口腔醫院會不會有更好的治療方法。

去北大口腔醫院掛牙周科的號成了我當時的最大難題,第一次,早上7點鐘到,被排到樓外面的隊伍嚇了一大跳,之後的幾次6點多鐘的嘗試也都無果而終。於是下定決心,不坐公交,而是3點多天還沒亮,自己騎自行車過去排隊。當時下了好幾集的奇葩說,前面的人前進的很慢,不知道是不是有號販子,但是很慶幸的是,自己掛上了最後一個專家號,想想還有點小開心。

在牙周科,我遇到了非常非常善良、人也很美麗的肖文美大夫,肖大夫年齡不不大,但是她的講解很耐心,刮治技術也超級贊。她每次的病歷都寫的很認真,還會粘到病曆本上,十分細心~

在這裡主要就是再次刮治了幾輪,每次刮治完之後會休息幾個星期再來複診,有一段時間還上了一個消腫的葯,肖大夫知道我沒有冰箱,就把葯放在了醫院的冰箱里。記了幾次牙周的大表,最開始牙周袋還是很深的,甚至有的到了8,基本判斷是侵襲性牙周炎,據說光看片子根本無法想像這是20歲的牙~

漫長的刮治過程中,牙齦慢慢在消腫退縮,看起來貌似是牙變長了,但其實這才是牙齦正常的狀態,沒辦法,這是以前欠下的債。牙周袋深度也有一些反覆,最後一次2016年5月的大表裡,其實還是有很多4和5,但是總體來講已經算比較穩定了。

2016年5月的時候,在正畸醫生的建議下,肖大夫和甄敏大夫一起幫我的右下某顆角形吸收的牙做了牙周植骨GTR手術,用了一些骨粉,手術的位置之後粘了一個像口香糖一樣的東西,過了幾周之後拆了線~然後肖大夫也要出國啦,想想還挺捨不得,我接下來的牙周治療就由甄敏大夫負責啦,也是一個很棒的女醫生~希望植的骨粉可以變成骨頭~

肖大夫知道我要做正畸,向我推薦了做牙周病患者經驗豐富的施捷大夫。肖大夫還向我推薦了一個做齦膜手術的大夫。2015年年底,我又一次去正畸科諮詢,恰好年輕醫生是施捷大夫的學生,就幫我排了一個號,想想也實在太巧合。不過,初診時間排到了2016年的7月1日,不過據說只排半年已經算幸運的了。期間也去友睦齒科找過施捷大夫一次,7月1日終於正式初診,拍了片子,取了模型~

昨天(7月29日),施捷大夫以及她的學生和我溝通了正畸方案,需要拔掉上面兩個智齒,下面的兩個智齒有一個是橫生的,施大夫說會和牙周大夫商量之後看是否保留。今天,掛了急診科劉寶鍾大夫的號,拔了一顆右上的智齒~開始還有點捨不得,不過諮詢了一些同學之後覺得正畸的話確實需要拔智齒,對於口腔清潔的維護也有好處。已經開始期待之後的帶牙套了~雖然牙周炎患者的正畸的風險很大,但是我也要堅持下去,車到山前必有路~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也曾經有過困惑和迷茫,比如在知乎的提問zhihu.com/question/4091(其實只是想起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讓大家看看我的病情),當然也確實讓自己認識到了,相比錢,自己的身體才是更重要的,如果現在放棄治療,以後的時間成本和要花的代價會更大,雖然很複雜,但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學會接受它,容納它,自己的心態就會變得平和。

推薦閱讀:

TAG:牙科 | 牙齒正畸 | 牙周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