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癢,掏掏就好了,其實我們都錯了

凱霖耳鼻喉醫院提醒您:掏耳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進行的「活動」,不光是為了乾淨,還因為掏起來特別舒服、過癮。有的人耳朵癢了,常常挖耳勺、用發卡、火柴棍兒等掏耳朵,其實這樣做有很多害處。

耳屎是什麼?又是幹什麼的?

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是由耳道皮膚腺體自行分泌出來的物質,混合了灰塵、皮屑形成的。

耳屎分兩類,一類乾性耵聹,一類濕性耵聹,後者俗稱「油耳」。「油耳」和遺傳有關,不是一種病。我們黃種人干耳較濕耳多,白種人和黑人則反之。

耳屎不是一無是處,它還有 3 個使命:

潤滑保濕作用。如果沒有耳屎,耳道過於乾燥,會引起耳癢、皮膚燒灼感。

避免砂礫、水滴直接刺激或破壞耳膜。耳屎的黏性可以粘住不慎進入耳道的砂礫,擋住水滴。

有一定的抗細菌、真菌的作用。這也是那些「油耳」的朋友雖然耳屎不斷但是並沒有耳部感染流膿的原因。

耳屎會不會長滿我的耳朵?能不能掏?

每個人都會生耳屎,終其一生。如果耳屎堵住了耳道,就稱之「耵聹栓塞」。

耳屎堵滿了耳道後可能的癥狀包括:耳悶脹、耳痛、聽力下降。無論上面提到的乾性或者濕性耵聹,除非有癥狀,否則無需處理。真正需要到醫院處理的情況可能就是「耵聹栓塞」了。

我能不能時常掏掏耳朵?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潔功能,沒有必要經常掏。

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接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

經常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如果方法不當,會將耳屎推向深部,堵塞耳道,影響聽力;如果挖時用力過度,損傷了外耳道皮膚甚至耳膜,細菌趁機侵入,就會形成外耳道炎;如果掏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而出血,會感到非常疼痛,此外,還有人挖耳時將異物如棉花、火柴頭等遺留在耳道內。長期掏耳朵的慢性刺激還可能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


推薦閱讀:

TAG:挖耳朵 | 耳鼻喉科學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