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穿越家庭的迷霧

周末看了電影《狗十三》,這部電影的票房不高,只有小几千萬。從口碑看起來不錯。豆瓣評分8.4,是青春片中少有的高分。而且,網上不少大V明星都做了推薦,關於它的影評也俯拾即是。

這部電影講的故事並不複雜,講的是初中女孩李玩不斷被家人尤其是父親磨去稜角的故事。簡單來說,這是一個中國式家庭的故事。但是當它呈現在你面前的時候,會讓你感到無比震撼。有個演員看了電影以後就說了句話,操他媽的。

1

故事的開頭是李玩的獨白,她對著鏡頭說自己喜歡物理,所以想參加物理的興趣小組。但是,這個心愿得不到老師的贊同。英語老師找來李玩的爸爸,當著他的面強調李玩應該參加英語的興趣小組,加強英語。

爸爸不聽李玩的意見,粗暴地為李玩選了英語興趣小組。這個細節在很多人上學時期很常見,從選文理科,到大學選專業,常常是父母一錘定音,絲毫不顧自己孩子的意見。父母一般美其名曰,為你好。其實很可能扼殺孩子的興趣。

李玩當然很生氣,也很委屈,為了安撫她,爸爸給她送去了一條小狗。這條狗被李玩取名為愛因斯坦。李玩本來不喜歡愛因斯坦。她一開始是冷落愛因斯坦,甚至踢了它,最後在愛因斯坦一次次的「乞憐」後,開始與它相處,並最終接受了它。

李玩的家庭是破碎的,從小缺愛。爸媽已經離婚,爸爸還娶了後媽,後媽也剛剛生了一個男孩,她長期住在爺爺奶奶家,而爸爸因為應酬很少有時間陪她。所以,有一隻小狗陪伴她,是一份慰藉。

李玩和爸爸、以及其他家人的矛盾在爺爺遛狗時丟了愛因斯坦開始全面激化。狗丟後,爸爸和其他家裡人表現出一定的擔心,擔心李玩因此不高興,甚至想說慌騙她。但他們沒有任何主動幫李玩去找狗的意思,他們想的只是補償她。後來,後媽就重新送了她一條狗。

他們的無動於衷、無關緊要以及冷漠和李玩的反應形成了鮮明對比。

知道丟狗後,李玩反應十分激烈。她和每個試圖說服她接受這一事實的家人發脾氣,她大晚上衝出家門到處找狗,哭著得大聲呼喚愛因斯坦。甚至不顧爺爺摔倒在地。連續找了好幾天。有次晚上李玩借酒消愁,沒回家,奶奶因為擔心而出門找她,結果還迷路了。這直接導致爸爸對李玩動手,狠狠打了她一頓。

這一頓毆打十分暴戾。爸爸把她還拿著啤酒瓶的手往門摔,導致她滿手渣子,滿手流血。甚至還掐著她的脖子逼迫她向爺爺奶奶道歉,屈辱至極。

狗丟了的事並不少見,李玩為什麼不冷靜處理,為什麼會反應那麼激烈?如果不理解李玩,我們很容易認為她比較任性。但是,因為在長期缺愛和得不到尊重的環境里,李玩把愛因斯坦當成了同病相憐的對象。

一開始,因為愛因斯坦的乞憐,她接受了愛因斯坦。狗的乞憐其實和她當時得不到爸爸理解的委屈心境非常相似。後來,後媽給她李玩買了另一條狗來代替愛因斯坦,李玩一開始沒有接受,但當這條狗被爸爸用拖把捅、插而顯得十分可憐的時候,李玩再次接受了它。

因為在世界上同樣孤苦無依、同病相憐,李玩從內心認同和接受了這兩條狗。所以,當愛因斯坦丟失了,李玩自然感覺天塌了似的。

2

愛因斯坦事件,像一把刀割開了李玩和家人的精神世界。李玩的反應被看成了不懂事、不聽話、任性。她被爺爺呵斥、被爸爸毆打,不被奶奶認同,不被後媽接受。他們似乎根本無法理解李玩的心情。

在這裡,我們不妨來深入拆解一下,爸爸之所以不理解李玩,電影中提到了他公務繁忙,他認為養家非常不容易等原因。電影中還提到爸爸的年輕經歷,即他唱了文革歌曲,這暗示他在青年時代經歷了文革。

有人可能說李玩的爸爸十分蠻橫,不具有普遍性,但即使他十分軟弱,但他的思想也是差不多,無外乎用可憐代替強勢而已。

爺爺奶奶更是無法理解李玩對狗的感情,他們自認為平時對李玩百依百順就是對她的愛,很容易以此來要挾李玩。而後媽對李玩沒有一點愛意。

這種家庭結構固然不是普遍現象,但反映了很多家庭的現實。很多家庭多多少少都以這種邏輯來處理人際關係,尤其是家長對孩子的關係。

李玩無法發泄只能喝酒。她堂姐堂堂之前給她介紹了自己的男朋友高放。在接觸中,她對高放有好感,後來高放對她充滿好感,還喜歡了她。於是,她找高放喝酒。

她試圖向外找到可以理解的人,回家路上,她對高放聊起來她的平行宇宙理論。她把希望寄托在另一個時空里,在那裡,她可以不像現實中那麼狼狽。但高放顯然不理解,他對她說,「以後這樣的事兒還多著呢」?

這句話很容易讓人想到《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那句經典台詞:這個世界是不會為你改變的!簡直是一模一樣,所以,導演很可能借鑒了它。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講的是台灣戒嚴的「非常歷史」。對比之下,現代社會裡居然盛行這樣的思想,實在令人心寒。

當生活中所有的聲音似乎都在告訴李玩,反抗是無用的、可恥的。你必須接受現實。這時候,李玩何去何從?是完全和家人決裂,還是和解呢?毋庸置疑,中學生李玩沒有決裂的勇氣和能力,大多數成長路上的人都沒有。

3

而李玩貌似叛逆背後,同樣很想要家人愛、尤其是父愛。這恰恰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孩子的心理。缺乏自立,缺乏獨立意識,缺乏辨識,只能成為家庭錯誤思想的背書者,繼而成為受害者。

李玩的對父愛的強烈需求隨處可見。在車上,爸爸唱起來年輕時的唱的文革歌曲,但只開了個頭,她想爸爸繼續唱,但爸爸並沒有。在弟弟昭昭的生日會上,一家人紛紛聚攏在弟弟周圍為他慶生,而爸爸卻帶頭高唱起來生日快樂歌。

當弟弟貪玩弄傷了奶奶的頭,爸爸對弟弟沒有任何懲罰,而是繼續縱容。這與爸爸對她的態度有著天壤之別,她氣不過對爸爸說,應該讓昭昭向奶奶道歉,結果被爸爸輕蔑和忽視。她只能落寞地站在他們的身後,孤零零而無所適從。

受寵的弟弟,和不被寬容的她,足以讓她「沉淪」。經歷大大小小的碰壁無門,幾盡絕望後,一步步走向父親設定的「圈套」里。當爸爸在毆打她的第二天向她道歉的時候,她沒有再吵鬧,而是聽話得坐在爸爸的腿上。

她努力學習英語,考了95分,全年級第一,換來了爸爸答應帶她去天文館看星星的獎勵,這讓她無比高興。

小屁孩昭昭故意招惹愛因斯坦(後媽後來送的第二條狗),結果把自己弄哭了,後媽為懲罰狗於是要求爸爸爸它送去狗肉店。她再也沒有之前怒氣沖沖,大義凜然,只能一路追著爸爸的車,一路哀求爸爸,完全失去了之前的銳氣。

後來,她用物理全省第一名的成績兌換了爸爸的獎勵:即告訴她,狗被送去哪家狗肉店。而當找到爸爸把狗送去了流浪狗收留所,她對爸爸說了聲謝謝。依然與爸爸和解。

最突出的細節是,她從一開始討厭爸爸的飯局,討厭向飯局上的所謂「叔叔」們敬酒,到最後她心甘情願向他們敬酒,甚至主動吃了他們給夾的狗肉。這是妥協,更是屈服。

一次次激烈對抗後,她最終明白了需要用什麼換取安全感,換取爸爸對她的認可和愛。她最終明白了一個道理:家人的愛,其實也暗中標註了價格。學習的成績、所謂的「聽話懂事」才可以從家人換來足夠多的貨幣,來兌換家人的愛。

4

狗十三結尾的那一幕,一個路人牽著愛因斯坦從李玩和堂堂的身邊走過,愛因斯坦沒有認出李玩,李玩也怕愛因斯坦認出來。這時候的李玩已經「泯然眾人」。

李玩很明白,愛因斯坦如果認出來,對她搖尾乞憐,她會十分矛盾,她可能心軟而重新收留愛因斯坦,但這樣的話,她就又可能重新成為家人的眼中釘。

愛因斯坦沒有認出來她,對她來說是好事,可以讓她不再「里外不是人」。所以,她選擇冷漠,隱藏自己的感情,害怕傷害不再輕易地付出感情。她或許可以自我安慰,愛因斯坦已經變了,所以不認它也沒有什麼要緊。


推薦閱讀:

TAG:狗十三(電影) | 原生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