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過程中如何飲食,如何計算三大營養素的攝入
先啰嗦啰嗦
在增肌過程中如何飲食,這是一個很多初學者困惑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相關的論文直到今日仍在推翻傳統,不斷地提出新的科學觀點。因為在日常增肌的過程中,飲食的的確確扮演了至關重要的一環,正如很多人聽說過所謂:三分練,七分吃。其實我很想細微地糾正以下,所謂的三分練,必須是準確到位的訓練,假如姿勢不正確或者刺激肌肉不到位,不用說三分,半分也許都不夠,更談不上之後所謂的「七分吃」。所以我們這篇文章中所探討的增肌如何飲食,是建立在合理訓練基礎之上的。
健身多年,在剛開始入門的時候,我單純地以為學會如何去練,避免受傷或許是其中最難的,但是慢慢地我發現,真正難的部分在之後,如何學會科學地飲食,以及飲食到位,才是健身中最難的,最需要堅持的。
也有很多朋友問我關於飲食的問題,不才,我寫下了第一篇知乎文章,僅僅代表我所知道的飲食信息,與大家分享。健身圈是一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圈子,在這個雄性激素爆棚的圈子裡,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人固執地持有自我的觀點或建議,並且隨時開杠。我認同我有我的不足,拋磚引玉,望與諸多大神友好交流。
話不多說,切入正題
人類日常飲食攝入分為七大營養素:
1:蛋白質
2:碳水化合物(糖)
3:脂肪
4:礦物質
5:維生素
6:水
7:膳食纖維(近些年逐漸被重視)
正是這七大營養素,維持了人正常的生命運作,這篇文章中我們著重介紹以下其中三大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其他的如維生素,礦物質,水以及膳食纖維在整個增肌過程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只不過第一篇文章,淺嘗輒止,剩下的我們之後慢慢介紹。
1:蛋白質
(牛奶,雞蛋白,雞鴨鵝肉,牛羊肉,魚蝦肉等等)
蛋白質是生命的基石,人體想要正常地成長與存活,離不開蛋白質。健身與蛋白質攝入,是一個永遠捆綁在一起,永恆不變的話題。眾所周知,健身力量訓練的時候,是為了撕裂肌纖維,之後蛋白質參與重建,我們可以寬泛地把蛋白質理解為我們身體這棟房屋的框架,每次摧毀,之後更多的蛋白質參與重建,肌肉也隨之增長,所以健身不管增肌還是減脂,蛋白質是首要重要的營養素,也是必須攝入的營養素。
2:碳水化合物(糖)
(水果,米面,澱粉,糖等等)
碳水化合物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當你增肌的時候,你會吃到不想吃。減脂的時候,不能吃太多卻無比懷念。有的人容易忽視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在我看來,學會如何控制碳水,是與攝入蛋白質同等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是生物能量的根源,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便會無力虛弱,攝入過多,便會轉為脂肪儲存起來。而健身後適當地攝入碳水化合物,提高血液內血糖含量,刺激胰島素分泌,從而增強蛋白質的吸收,讓你攝入的蛋白質能更好地被身體所利用。
3:脂肪
(動物油脂,乳酪,堅果,牛油果等等)
一個一提起來就會讓很多人聞風喪膽的名詞,恨不得甩掉身上所有的脂肪,似乎一點都不需要,也不攝入。但是脂肪真的那麼恐怖嗎?網上隨便搜搜,到處都是關於健身與脂肪勢不兩立,不能共存的錯誤信息。其實,不攝入脂肪,是一個極端錯誤的觀點,既然被稱之為三大營養素之一,脂肪的存在有著它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脂肪的熱量極高
1克蛋白質熱量為4千卡
1克碳水化合物的熱量為4千卡
1克脂肪的熱量為9千卡
在你蛋白質與碳水熱量攝入上限的時候,脂肪便會提供多餘的熱量,而肌肉的恢復,需要這些熱量。其次,脂肪能夠保護器官,並且參與激素生成,維持內分泌正常運作,對增肌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不要一味地拒絕脂肪,而是要學會如何攝取健康的脂肪,脂肪分為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其中最健康的是不飽和脂肪酸,如我們所熟知的三文魚所富含的歐米茄-3。而高溫油炸食品所含的反式脂肪酸,則是最危險的脂肪,盡量不去攝入。
簡要地介紹了我們所熟知的三大營養素,那麼,我在增肌期間內,該如何正確地攝入三大營養素呢?所有之前,讓我們先搞清楚一個關於人體熱量的概念:基礎代謝率BMR
基礎代謝率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在現在的年紀現在的體重,一天之內只躺著睡覺什麼事不做的情況下,需要消耗的熱量。說白了,就是能夠讓你生命體正常活著的熱量。這個有一個複雜的公式可以去計算,解釋起來也是也別的費解,所以我乾脆給大家一個網站,自己去算
基礎代謝計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