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孩子,未來可期(二)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們談到了孩子在成長階段單純追求掌握知識和技能具有巨大的風險,而在兒童時期打下了健康人格和優秀心理素質基礎的孩子,能夠依靠自身產生源源不竭的動力,更具有應對未來挑戰的潛力。
本期文章,我們繼續探討,能夠應對未來挑戰的孩子,應該具有哪些人格特質。
第三、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的重點更偏向於接納自己的缺點、接納自己的弱項、接納自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一個孩子,即使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也不可避免會遇到挫折和困境。接納自己的孩子會正確看待挫折,在困境中能看到自己的成績和閃光點,不會一票否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而一蹶不振。我們有時候會看到一些讓人痛心的社會新聞,有的孩子會因為考試的失利、老師的批評、學業壓力巨大就選擇輕生。在痛心這些花季生命凋零的同時,我們也要反思,我們是不是過於強調了成功的意義,而過於忽略了失敗的價值;我們的教育和教養,有沒有誤導孩子只能接受自己的閃光點,而無法面對自己的陰暗面。孩子能整合性地看待自己的優勢和弱勢,就能對自己的成就有合乎實際的正確預期,在面對挫折和困境的時候,能體現出更大的堅韌性和包容性。這就是接納自己的重要意義。
第四、對外界積極的預期
各個流派的兒童心理發展專家都很重視兒童在生命早期(0-6歲)的成長經歷。兒童在生命早期最重要的任務是發展自己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充分發展了安全感的孩子,對待世界和自己都有積極和樂觀的預期。在這樣的孩子眼中,世界是友好的、我自己是可愛的、我的求助會得到回應、我的努力會有回報……心理諮詢師有時候會遇到很「喪」的小來訪者,對周圍的人和事反感而冷淡,對未來的可能性毫無興趣,孩子彷彿喪失了成長和進取的動力,很難想像他們帶著這樣的狀態會有生活的樂趣,更遑論取得成績。因此,在孩子成長的早期階段,和流連穿梭在各種早教班、興趣班比起來,父母更應該重視的是對孩子的理解與陪伴,允許孩子在深深的愛中慢慢地長,保護孩子自身的發展動力,相信一顆種子的力量。
第五、對世界深深的好奇
孩子是帶著天生的好奇心來到世界的,從用眼睛探索周圍人物的面孔、表情開始,到用口唇觸碰、用手抓握,都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獨特方式。好奇心和想像力對孩子的日常生活與學習、創造性思維和人格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的重要方法,是鼓勵孩子觀察、探索和提問。父母在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時,可以留心觀察教學的理念是不是啟發式的,課堂上是否鼓勵孩子提問和思考,孩子與老師有沒有溝通和互動。反之,如果盲目給孩子安排各種課程,孩子在每節課內被填塞了大量知識,來不及吸收和整理就要匆忙投入下一個課程。就像有些父母擔心孩子營養不足,在兩餐之間給孩子吃各種零食、點心,孩子的消化系統沒有片刻休息,正餐時也胃口全無。長此以往,孩子本來就不完善的消化系統不堪重負,食慾會越來越差。對好奇心的保護也像保護食慾一樣,填塞式的知識灌輸只會讓孩子在海量的信息碎片里疲於應付,探索和思考的慾望也淹沒在信息汪洋中。所以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就要讓他們對未知、未來充滿興趣,充滿期待,不要讓過載的大腦變成孩子前進的障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