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槿述三國,亂世爭辯論,何以取天下?

上一周我們說到曹操在逐漸壯大自己的時候,他是如何一步一步開始利用,與自己並不熟的天子,他又是如何利用矯詔召集十八路諸侯,給各諸侯一個師出有名的借口去討伐國賊董卓。

在召集齊十八路諸侯之後,身為東道主的他卻又主動將盟主之位讓給袁紹。

曹操的這一系列手段和措施,都讓他在亂世中扎穩腳跟,伺機而動,也讓曹操在三國時代能夠一統北方,佔據不敗地位奠定基礎。

從這個角度來看,曹操這個人不僅是三國時期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更是眼光獨到不貪圖虛名,且極有主見的一個人。

第五節 今日茅屋談天下,明日戰場逢對手

1】

會盟的十八路諸侯人來了,隊伍也壯大了起來,這領導人物也有了,這個時候啊就像我們小時候寫作文一樣,寫作文需要哪些先決條件呢?

時間、地點、人物,你看這一個正兒八經的組織凝聚起來,所有的外在條件都有了,那麼我們就該說說這內因了。

歷史上的這一段說的是曹操為東道主,而在電視劇《三國》中,此處則做了一些改編,那就是另外十七路諸侯是受袁紹相邀,共來會事商議討賊。

就在十七路人馬已經在賬內議事時,劉備攜他的二弟關羽三弟張飛,前來加入。

要知道,來參加的這些諸侯,那都是手上有兵馬,家中有糧餉的。

我們看看此時的劉備有什麼啊?三人三騎,你想想人家那些資產打現在來說,那都是大佬、土豪、有錢人,劉備呢?充其量就一無產階級,啥也沒有。

你想想這樣不平等的情況下,就連門前的守衛都問:「袁將軍請你們了嗎?如果沒請就快快回去,裡面齊聚的可都是英雄豪傑,哪裡有你們的座席。」

我們來看看這個時候的劉備是怎麼回復的,他說:「煩請這位小哥通報一下,就說平原劉玄德前來會盟,再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須要請。」

你看劉備多會說話,他先說我是誰,再告訴你我為什麼要來,人家說的很正義啊,因為我是天下人,如今天下有難,我怎可不來。

你看這個時候的劉備是多麼謙和、小義的一個人,受一門衛的欺辱倒還渾然不變,這是何等的胸襟與氣概。

2】

悠悠青史告訴我們,不要輕視任何一個普通的人,也不要艷羨任何一個偉岸的人,每一個人都是這浩渺長煙中的微微一縷,沒有什麼特別也沒有什麼普通。

而在這個時候趕過來的曹操卻說自己當初前去參加王司徒的宴會,也是因為身份太低而被插了出來,他當場斥責門吏道:「你既然不知道這三位壯士,那你可知道我曹操。」

「門吏大聲說道,曹公大名如雷貫耳。」

「是嗎?想當初我曹操單槍匹馬刺殺董卓的時候,我也是名不經轉,那你怎麼會知道今天的無名之輩他日不會名震天下呢?

你看曹操這句話說的是何等經典,這也為後面他在用人上更是別具一格降人才,也說明曹操這個人是很有眼光的,他看出劉備這個人不凡,所以後面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時這樣說,他說天下英雄唯有曹劉。

老弟,你看這天下英雄雖多,但只有我曹操和你劉備,能稱得上是英雄,你看曹操這眼光是多麼的獨到、老辣,事實證明最後和曹操爭天下的確實是劉備。

儘管我們可以看出這是電視劇版《三國》對原著有所改編的,但其目的是為了更加突出劉備初期的這種謙讓隱忍,和曹操這種不凡的眼光。

但劉備這個人真的是真人君子嗎?我們都知道《三國》里說曹操這個人「大奸似忠,大偽似真」但劉備呢?說劉備這個人自詡為君子,實則不然。

在他一無所有的時候他講仁義,以仁義為本,因為這個時候他不以仁義為本不行啊,他沒有本錢,這沒有本錢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依靠,但凡有所成就則會兔死狗烹。

這樣的人一旦得勢豈不是更加可怕,生活中我們最害怕的往往不是表面上的敵人,看的見的敵人都好防,但看不見的敵人呢?看不見的敵人會不會像餓狼啃噬駱駝一樣撲上來,將其撕裂。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一朝得勢就早已註定了他的敗局!

3】

那麼首先我們來看看劉備是如何一開始俯首帖耳,步步做小的。

曹操帶著劉關張三兄弟入關後,曹操就開始對著各路諸侯闡述他的進軍方略,這時門吏來報,說董卓派華雄前來叫陣,此時的各路諸侯誇下海口,紛紛表明自己手下的將領如何威武,士兵如何能征善戰。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注意到一個細節,關羽順了順自己的鬍子,拿起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就上前走了一步,而劉備卻伸出手攔住了他,關羽看到劉備的阻攔,便又退了回去。

試想這個時候劉備為何要阻攔關羽,為什麼不讓關羽去衝鋒陷陣,讓周遭人都看看他的英勇。

因為劉備這個人很狡猾,他知道這個時候如果讓關羽去了,一上來就輕輕鬆鬆的斬了華雄,在場的這些諸侯一定會說,西涼兵有何驍勇,董卓又有何懼。

我們都清楚人與人相比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比較的這個過程。

你如何證明你能強過這個人,很簡單打一架,A 打過C,B打不過C,那就說明A是強於C的,雖然不能說一定,但是這幾率還是很大的。

這麼簡單地道理劉備自然也想到了,華雄一連斬了數個諸侯旗下的大將,此時關羽卻是溫酒斬華雄,這樣的拋磚引玉,豈不是可以讓場上再坐的諸位皆爾驚嘆關羽之勇嗎!

就這樣,劉備靠著關羽這一斬打了一個極其漂亮的翻身仗,也順利被扶進了第十九路諸侯當中。

然而結果卻不盡然,就在關羽順利解決盟軍之難斬了華雄之後,袁紹之弟袁術對已經許諾給劉備的兵馬糧餉卻百般推脫,令三兄弟無比沮喪。

帳外,曹操親率曹仁帶十餘車糧草酒肉慰勞劉備,曹仁說我知道為什麼大哥要來犒勞劉備了,曹操卻笑著說,這亂世中有人爭皇權、有人搶兵馬城池、還有人搶錢糧。

但我曹操卻認為大業之本首在英才,尤其是末路英雄,我們都知道越到後面隨著曹操的壯大,他用他的智謀收服了很多末路英雄,讓這些人願意死心塌地跟著他馳騁疆場。

古語有云:「士為知己者死」,你看這是何等的感情。

所以人要常懷善念,也要知恩圖報,飲水不忘挖井人,這不僅是古理,更是當今社會的生存法則,所有投機取巧之道不過是僥倖為之,斷然無法久存。

4】

宴席之上,曹劉對話盡顯示出了二人對天下、對人生的巨大分歧。

曹操說:「夏五百年止於商;商五百年止於周;周三百年而驟起春秋戰國,遂而天下大亂英雄輩出,由此可見國運盛衰長短全憑天意,若無亂世,何來英雄。」

正是因為亂世,才給了他們創下不世功名的機會,身在亂世確實不幸,可若是變亂為治則為不幸中的大幸。

劉備認為天下大亂在於人心,想安天下則要靠人心;但曹操卻認為如今天下大亂,安天下已非可能,但取天下卻可靠權謀。

兩人在一席草屋之中談論天下之變靠什麼,天下又該何去何從,也為後面的三國鼎立做出了鋪墊,枯坐草廬中,笑看天下事,一席對話對天下卻是各有所見,都說棋逢對手更是知音。

只可惜古時候的知音往往都是兩軍對壘各為其主,卻又暗地裡惺惺相惜,真是一種不一樣的情懷。

下一章我們來看看盟軍先鋒孫堅奉命猛攻洛陽,而糧草總督袁術卻暗中斷了孫堅的糧餉兵援。

董卓親率西涼大軍斬殺盟軍數員大將,劉關張兄弟三英戰呂布,各路諸侯乘勝追擊,董卓遷都在即。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文化 | 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