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把十二月稱為「臘月」?

進入臘月已有數天,春節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年關將至,節日的氛圍愈來濃厚,即將迎來農曆己亥豬年。俗話說進了臘月就是年。臘月是一年中的末月,可是十二月為何稱之為「臘月」呢,「臘月」和過年之間又有什麼關聯?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文化隨著幾千年時間的不斷流傳演變,如今依舊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而民俗里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學問,細細研究還別有一種觸及歷史滄桑、回顧古代先民生活的既視感。今天我們就以「臘月」為入口,走進中華年俗五彩斑斕的世界,從幾千年人們的生活開始一步步了解歷史,觸摸時間留下的痕迹。

首先,臘月何故稱之為「臘」。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記載:「臘,合也,合祭諸神者。」應劭在《風俗通義》中說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不論是打獵後以禽獸祭祖,還是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反正歲末年尾都是要搞一些祭祀活動,所以臘月在如果在字面語義上指的是祭祀之月。

其實,農曆的十二月也不僅只有「臘月」這樣的叫法,還有臘冬、殘冬、窮冬、冰月、余月、極月、清祀、冬素、大呂等等30多種稱呼,歷史的車輪滾滾,眼花繚亂的民俗叫法應接不暇,當然,我們平時生活中最常見的還是「臘月」,其他的可能僅限於部分地域或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裡,只記錄存在於古籍紙張上。

而民俗文化中,「臘」具體指的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冬至後三戌祭百神」,這句話就是在說冬至後的第三個紀日干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秦漢時期在這一天的「獵祭」的風俗逐漸興起,根據文獻記錄可以追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制定曆法,將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之為「臘月」。從歷史上看,南北朝時期將這一天就已經固定在了十二月初八日,屆時民間會舉行大型傳統的祭祀活動,人們獵殺禽獸,拜神敬祖,或祈福求壽,避災迎祥,這樣的祭祀活動就是所謂的「獵祭」。「臘」與「獵」通假,「獵祭」在記錄演變中逐漸寫成「臘祭」,所以年終整個十二月份就被稱為「臘月」。

像現代的一些民俗活動如農曆臘月二十三的祭灶節,這一天也是農曆中的「小年」,祭灶節本來源於紀念鑽木取火、教人熟食的燧人氏,然而後來在民間就逐漸變成了送灶王爺上天的活動了。《酉陽雜俎》說,灶王爺姓張名單字子郭,本是天上星宿,因觸犯天條被玉皇貶到人間做了「東廚司命」。《後漢書·陰識傳》載,宣帝時,陰子方於臘月見灶君現形,子方再拜受慶,且以黃羊祀之,自後累世,終繁昌暴富。於是,民間就效而祭之。東晉葛洪《抱朴子·微旨》又說:「月晦之夜,灶神上天白人罪狀。」

據民間傳說,灶王爺從上一年的除夕夜就一直留在家裡,監督一家人的作為言行,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便會返回天庭述職,上達天聽對玉皇大帝報告一家人的善恩作為,讓天庭來獎懲,同時也把這家人在新年裡禍福吉凶的命運交由灶王爺。民間有這樣的俗語,相信不少小夥伴在家裡的廚房門前都會看到「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所以在小年這一天,人們為了讓灶王爺多說好事,少打「小報告」,所以就變相的以糖瓜貢品「賄賂」,各自在家中擺上桌案,上面供奉著灶糖貢品,由於這類糖瓜粘性極大,所以藉此象徵著「粘」住灶王爺的嘴巴,達到不說自己家壞話的目的。

而臘月的最後是三十之夜的守歲,這夜稱除夕。這可是一年中的重頭戲,辭舊迎新,是農曆年的新舊交替之時。除的本意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的本意是日暮,引申為夜晚。它源於先秦的「逐除」。《呂氏春秋》說,古人在新年前的一天擊鼓驅逐「疫癘之鬼」。西晉周處《風土記》最早言為「除夕」。《東京夢華錄》記載:除夕時「土庶之家,圍爐而座,達旦不寐,謂之守歲」。自古以來,這個夜晚是最不平凡的,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除了滿滿一桌精緻的菜肴,最讓人覺得幸福的莫過於一家闔家美滿的歡樂氣氛,一年到頭,把煩惱憂愁全部拋掉,有著家長陪伴就是最長情的幸福。

看了這麼多有關「臘月」的民俗故事,你學到了嗎?話又說話來,傳統文化是積累幾千年古代人民的生活沉澱,除了諸子百家還包括來自民間的民俗活動、神話故事,我們從一些優秀的民俗文化里可以看到古代人的生活風貌,也是現代人們了解歷史文化的有效途徑,可不要覺得只要傳統民俗文化都是守舊、封建的老思想,有些民俗活動還是很值得我們去傳承發展。最後,年關將至,錦靈中文會持續分享相關的民俗文化,本期「臘月」釋解就到這裡了,提前預祝大家春節愉快!


推薦閱讀:

TAG: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