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國盔甲和同時代的日本盔甲,哪個防禦力更高且實戰性更強為什麼?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一般人的認知里,日本戰國時代的盔甲就是那些當世具足,例如這樣的,本多忠勝的具足。
還有這樣的結合了歐洲胸板甲的南蠻胴具足
還有這種
但是呢,這些當世具足可不是一般人穿的,例如上面那個南蠻胴具足就相傳為天下人德川家康的具足。
也就是說,這些防護全面的當世具足只有大名和相當地位的貴族才能穿的起。下面這個就是豐臣秀吉的胴丸具足。
大名和高級武將戰場上並不會直接去與敵人拼殺,因此這些具足的作用也就只有代表身份的作用罷了。
真正在戰場上廝殺的士兵和普通武士的甲胄是什麼樣的?
當然是所謂的足輕甲,這玩意也可以是板甲。
即這樣的
也是這樣的
穿戴好了就是這種效果…………畫風立刻就low了。這才是日本真正的實戰盔甲
呃。。。。防護相當不全面。這就是戚繼光吐槽倭寇盔甲「貴而短」的意思,太短小,無法做到全面防護。
說一個重點,如下圖,加藤清正,就是與小西行長一起入侵朝鮮的那位大名,他給他手下武士發的就是這種盔甲,僅有4kg重。
一整套4公斤,好輕啊。
估計多數人沒什麼概念
舉個例子
15世紀哥特式全身甲有20公斤,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哥特甲達到了23公斤
宋代步人甲約30公斤左右
明代那副全鐵甲要30斤(明斤)
滿城中山王漢墓的鐵甲16公斤(不含頭盔,胳膊,僅半身甲)
難道是日本人掌握了什麼黑科技可以在胸板甲的基礎上降低重量?
當然不是,拋開了防護不全面,缺少胳膊腿部防禦的重量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些甲厚度很薄,通常只有不到1mm。
1毫米的厚度,要知道同時代西方胸板甲厚度通常不低於2毫米,甚至有4、5毫米之多。
漢代徐州獅子山楚王陵甲片厚度2~2.5毫米
而明朝那邊出土的那件萬曆皇帝穿的儀仗甲非實戰甲,甲片厚度也有2毫米。
這些胴丸這麼薄的厚度,就不要指望什麼過高防禦力了,防一下刀砍估計還行,面對強弓勁弩是沒什麼希望的(日本也沒什麼強弓),更不要提防禦火繩槍乃至火炮了。
至於明朝那邊的主力邊軍盔甲,通常是這樣的
前不久的海龍屯甲胄文化節上展示的明軍復原盔甲是這樣的
明軍盔甲不僅防護較日本實戰盔甲更全面,防護力更遠超日本。
壬辰之戰李如柏頭部中了日軍火繩槍一發,盔中棉厚未重傷。吳惟忠,胸部中彈,猶自大呼督戰,從這裡看,這些明將的盔甲保命效果還是非常OK的。
從甲胄的角度理解,難怪小西行長之流在第一次平壤之戰戰勝祖承訓之後,卻慫了,直呼打不過明軍,要求退兵。
神裝VS出門裝,怎麼打?
更新
修正錯別字
順便貼一個鏈接,覺得我說的偏頗的,其實我覺得我比這鏈接里的答主已經很理客中了,你還要我怎樣,要怎樣?戴佩妮
日本武士甲胄是否比同時期中朝的更好看,威武和實用?若是,為什麼??www.zhihu.com再更新
上次貼的騎士與風爐的胸板甲厚度不知怎麼沒了,再補一次
所以對板甲厚度有疑問的請自己去看書。
補一個基本概念,1毫米厚鋼板重量為7.85kg/m2,2毫米需要在這重量上乘2。基本測算一下胸板甲面積就能通過重量推算出板甲厚度。所以請自行拿日甲4公斤算算去有多厚,日甲還有3公斤的我沒貼。
15世紀歐洲板甲重量15kg,但是到16世紀就上升到25kg了,板甲厚度普遍上升。見騎士與風爐916頁。
談板甲防禦能力只談甲制和外形不談鋼板厚度純屬騙小白。
對明軍普通士兵的盔甲樣式,我評論里回復舉了一個例子。18斤的冷鍛身甲(不含臂手)。這是明軍普通士兵盔甲的基本要求。
另外說一個基本概念,在明代奏疏上常見一個詞叫"堪戰之兵",也就是能作戰的士兵,明代官員對堪戰的標準有很多,具體到武備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披甲。沒有甲胄就不能算堪戰之兵
瞅了一眼有很多寫足輕的,
但是所謂反對大名具足防禦力就高,比如這個叫真田昌辛的
全重9.2kg,身甲重量只有4.3kg,跟明朝比什麼?比塗漆厚薄?
這種大名輕甲防禦下非致命打擊跟流矢湊合用用就算了,跟明朝比較沒有意義,這種就一頭盔湊合算合格,如果裝飾品重量高點,這個合格還要打個問號。
順便反對覺得南蠻胴防禦力高
榊原康政南蠻胴具足二枚胴8.5kg
德川家康金陀美具足二枚胴6.2kg
按明軍防護標準合格的「精甲」是伊達的那套五枚胴,13.15kg。
當世具足也就那樣,丟本子那種戰爭技術條件下夠用就行了,沒必要跟隔壁大陸國家比。
那個防彈凹陷的南蠻胴看看好玩就行了,不建議當真
日本戰國時代火器使用流派繁雜,按織田——豐臣系的作戰模式
日本國內至慶長火器革新前,日式輕火繩槍的霰彈流低裝葯模式下,一般湊合點的甲胄(湊合點的具足)中近距離抵禦問題不大。(就火器問題感興趣請自行翻閱早期日本火器流派文獻及朝鮮在番大名文祿——慶長役相關文書記錄)
但是配合輕火繩槍使用的重火繩槍穿不穿甲沒太大區別,那玩意就一小型長管炮,你穿中國的還是日本的盔甲都么什麼太大區別,大抬桿懟一發正常的交戰距離還是指望不要被彈丸擊中吧,人類體格的盔甲很難抵禦這種小型火炮的中近距離轟擊。
因為那種大鐵炮一般20mm+的口徑配上2~3米長的管子,正常交火距離談盔甲防護沒什麼必要。
日本不處於明代中國的戰場環境,他保證自己所處的戰場環境防禦夠用就行,拋開實際需求談防禦力那是耍流氓,實戰性是要切合自身所處戰場環境談才有意義的。
至於雙方在唯一正式以軍隊相互交戰的朝鮮役,雙方軍隊盔甲防護力比較,直接拋開中日朝三方所有帶有個人色彩的文獻,單獨看雙方軍隊的戰備變化就行了
明軍和朝鮮軍隊是否因為日本的盔甲防護提升火力?
中、朝軍的投射武器效能下限是明軍三眼銃和朝鮮正兵弓箭,明軍朝鮮軍是否出現有大規模淘汰明軍三眼銃和正兵步弓手?
日本軍隊的投射武器效能下限是低裝葯小口徑霰彈流火繩槍以及弓箭,日軍是否繼續提高此類火器和弓箭手數量?
如果這點資料不好查
那麼我說碧蹄館之戰的那個叫立花宗茂的貨色是以弓術聞名甚至拿弓箭贏走一個叫黑田的大名的火繩槍的但是此戰從古至今日本人從來從不提丫的立花宗茂弓箭有多少個「免許皆傳」有多勇武反而一直在吹弓術家立花宗茂火器集中使用很好很強大很牛逼很厲害很偉大
這代表啥?
文祿出陣時可查日軍弓·鐵炮組是混合編製,而非弓組、鐵炮組
逼得一個弓術達人不玩弓去玩鐵炮集火已經直接證明了明軍盔甲防護力
部將記錄明軍盔甲精良箭射不入,弓術達人立花宗茂他不玩鐵炮還能玩什麼呢?
在日本的盔甲防護力下,朝鮮人說大明的三眼好啊,我要趕緊打造啊。
在明軍的盔甲防護力下,日本人慶長革新輕型火繩槍製造和使用模式並降低弓箭手數量。
以上,對比完畢。
反正窩佬比不出來。這個問題主要是源於日本方面。。。
窩佬柑橘很多人似乎是對古代,特別是日本這種典型的封建制國家有一點誤解啊。。。
因為那時候的日本簡直就是個甲胄種類博物館啊。。。
札甲,自有史以來用了多年了。鎖子甲,有。板鏈甲,有。鱗甲,有。板甲,自己本土發展和引入南蠻都有。。。好像除了一個布面基本見不到之外世界上主流幾種盔甲類型都集齊了
這也就算了,然而當世具足的特點又使得很多日甲根本就不能按照這種簡單的分法分。
像是窩佬就見過這麼一件具足,胸甲是南蠻,手臂是鎖子甲,肩膀是札甲,那麼請問這件甲到底是板甲呢是鎖子甲呢還是札甲呢?而且熟悉日甲的人應當明白這並不是孤例。恰恰相反,這種事情還挺多的。就比如下面這件怎麼算?
並且那個時代的日甲還有這麼一個特點,就是他的「個人色彩」特彆強烈,這種情況在中國恐怕是比較難以想像。這話是說什麼意思呢,就拿 @李夢陽 他佬拿的那些圖的出處《圖說戰國甲胄集》來說好了,其實這是本不錯的日甲書,還有中文。如果你讀過這書的話就會發現裡面甚至同一個家族不同代的人各自的甲差別都極大。(無圖無真相,窩佬上點圖吧)
咱們就先說上圖這兩件,都是黑田家的,那麼請問哪一件更能代表黑田家?理由呢?那麼放大到整個日本又怎麼選出一個代表呢?
有時候會出現這麼一個現象,足輕用很多板札甚至板甲,然而同時武士的甲還有不少札甲。這顯然就是一個完全基於個人喜好才會出現的現象,因為性能上來說肯定還是板甲優越,但是畢竟俗話說的好「帥是一輩子的事」,人家就是喜歡札甲你怎麼辦?(其實窩佬挺理解這幫人的,因為窩佬自己也更喜歡札甲和布面甲這類)。加上武士本人完全有權利決定買什麼類型的甲,所以就出現了這種「在類型上搞不好某些足輕甲更先進」的一個情況。
應當說種種因素導致這種對比本身是很難實現的,根本原因在於這種封建制度下武備具有極強個人色彩的情況使得「沒法選出一個標準的日本甲」。怎麼說呢,這個性質類似於要選出一個「標準的民國軍閥」。你選個窩佬看看?
多圖預警,首先身體力行的復原,認真友好地討論肯定是好事
但是偏情緒化就不好了,而且形制弄錯了不會起到反串黑的效果嗎,就跟把俄羅斯波蘭,蘇聯軍服和日本軍服搞混似的......
補幾張刺客信條編年史的原畫
首先,明朝的盔甲很多,要怎麼比我不是很懂,明朝有布面甲,紙甲,棉甲,鐵甲各種材質的甲,日本有大鎧,南蠻侗,具足,從繩子,藤,木,皮,鐵各種材質的甲。而且防禦性不一定和實戰性成正比。
但我個人覺得總體而言明朝更有優勢,原因有以下幾點:1.兩國皮鐵產量不是一個量級的,設計觀念不同,如腹擋,額鐵,陣笠這種的簡化甲胄在安土桃山時代實戰中大行其道。即使是南蠻侗這類歐洲板甲,改造完下半身也是涼颼颼的。2.由於主流武器里有著薙刀,大身槍這種設計,武器會偏向於揮砍多一些,則說明對甲胄防禦性能沒有太大挑戰。3.明國人要比日本人長得更高,而且馬更好,能批的甲更重,從防禦來講會更有優勢。至於其他答案說日本足輕的自備甲會差。。只能說落武者狩了解一下。主要是刀狩令斷絕了自備裝備的可能。
推薦閱讀:
TAG: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