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哭窮」父母,只能養出「心窮」的孩子

哭窮的父母本意是想避免養育出「敗家」的孩子,希望孩子懂事、惜福。那麼這好的教育出發點是怎樣走向糟糕的教育後果的呢?「心窮」的孩子成年後還能卸載童年的木馬程序嗎?70、80後中的大多數都是被窮養長大的孩子,如今自己做了父母,又該如何養育精神上富足的孩子呢?

壹姐:尹建莉父母學堂金牌輔導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兒童早期教育指導師

前幾天,帶著表姐家的孩子去逛超市,跟我家的孩子往購物車裡扔這扔那不同,小女孩就拿了一條餅乾,也不要玩具。對她說:再拿一些吧,不要害羞,阿姨都買給你。

小女孩怯怯的:「不用啦,有餅乾就夠了,媽媽說要懂事。」眼睛卻止不住地看著購物車裡的漂亮玩具。

那一瞬間,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小時候,那時候媽媽也總是跟我說:懂事一點,別總是亂花錢。

你的父母,有沒有對你說過這樣的話:

去超市前,交代你:別拿太多,別拿貴的,懂事一點。

想要同學們都有的玩具,他們會說:我們跟別人家不一樣,我們沒那個條件。

你買了一本閑書,他們會說:就會亂花錢,買這些有什麼用?

諸如此類的話,潛台詞是:我們家沒那麼多錢,不要浪費,要節約。

這就是伴隨很多人長大的「哭窮」式教育。

哭窮後,是伴隨一生的匱乏感

哭窮的父母,不一定真的窮,「哭窮」可能只是他們的一種習慣。

有的父母哭窮,本意可能是想讓孩子知道錢得來不易,培養孩子節儉的意識,用窮養來鍛煉孩子。

可是,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哭窮,抱怨「沒錢沒法過日子」,說「錢不可以買閑玩意兒」,說孩子「敗家」,只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自卑、無助和匱乏感,沒有安全感。

我上大學之前從沒去過商場,後來去大商場也總覺得抬不起頭,覺得自己不應該出現在這麼高級的地方,也不想跟同學一起去逛街。

我家也不是窮,只是爸媽認為沒必要在吃穿上那麼「奢侈」。

這是某網友的自白。兒童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哭窮並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不會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有些東西屬於孩子的正常需求,但父母卻總是不讓他們得到,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需求長期不被滿足,他們自然會覺得自己不被愛,形成內在的深度匱乏。

這種匱乏感,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

80後單身小白領麗麗在國企做行政,每個月旱澇保收七八千,房租都是父母付的, 可是一年到頭都是月光族。

因為平時工作壓力大,她總覺得要對自己好一點,於是就用購物的方式來彌補,結果每個月一買就失控,月月還賬單。

後來,和她深入聊天才發現,很大原因在於,父母在她童年記憶里種下的木馬程序,漸漸地內化為她的內在運行模式了。

小時候,她想要買什麼,父母經常以「浪費」為理由拒絕。想得到的,大部分時候都得不到,她很聽話懂事,父母不給買,也不鬧,但內在的匱乏感卻越積越深。

她心裡一直有一個聲音:將來一定要好好補償自己。終於等到自己工作可以賺錢了,積壓在她心裡的匱乏感全面爆發,她一定要彌補回童年的那些缺失。

不配得感,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有的父母明明不缺錢,卻因為消費觀念,只給孩子買廉價的物品。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自己不配得高品質的東西,形成關於自身的低價值感。

我認識一個很優秀的女孩,她的親密關係就像被施了魔咒一樣,開局總是不錯,結局總是不歡而散。

她平時對自己很「吝嗇」,不捨得在自己身上花錢,對男友卻總是全心付出,渴望得到男友全部的愛。

可是,奇怪的是,不管男友對她有多好,總是覺得他不愛她。於是,在每段親密關係中,她都不斷猜忌,患得患失,總是錯過。

因為,她潛意識裡有一種深深的不配得感,她從骨子裡不相信自己會擁有美好的感情。

小文的家庭經濟條件還不錯,可是她的母親處處精打細算,平時非常節儉。在小文的記憶里,母親總是對她說,過日子就是要節約。

小時候雖然也羨慕別的小朋友有漂亮的洋娃娃,但是小文仍然很乖巧地只讓媽媽給她買便宜的小布偶。漸漸地,小文也認為自己是不重要的,不配得好東西。

成年後雖然外表姣好,各方面條件都不錯,性格卻自卑敏感,內心毫無安全感。

在親密關係中,小文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對方比自己更重要,只有全然付出才能被愛。已經做得很好,卻極端不自信,內在強烈的不配得感,讓她認為對方不可能對自己投入太多感情。

父母不經意的言行,就像一顆種子,會隨著孩子長大而變大,結出誰也不願意接受的果子。

弗洛伊德的「童年陰影」理論,認為人的創傷經歷,特別是童年的創傷經歷會對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響。

這種童年陰影就像木馬程序,會進入你的潛意識細胞記憶中,自動變成你人生運行程序。

它反覆循環運行一個不受你控制的過程,佔用你的大部分時間精力。這個木馬會帶給你不配得感、匱乏感、自卑感、焦慮、恐懼、受害者、破壞者、沒有價值等等。

不被滿足的孩子,如何長大

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童年陰影,父母所說的話,所表現出的行為,都體現著他們自身的觀念。對孩子哭窮的吝嗇父母,養育不出精神富足的孩子。

而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不必一直活在這道陰影之中,你自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

1.學會對自己負責

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這樣說: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

過去的經歷對我們的影響可能會伴隨我們一生,但是也不應該為我們人生的所有負責。

理解父母,也許,他們也是被哭窮的父母養大,一生對自己吝嗇,不會愛自己,他們,也是既有觀念下的犧牲品,難以幸福。

或許父母用錯誤的方式對待了我們,這時候,我們要做的是不讓這種錯誤的方式內化為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

此時的你,完全可以好好對待自己,不為父母的觀念買單,只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2.學會正確愛自己

心靈療愈大師羅伊·馬丁納博士認為:

每個人先必須服務自己,把自己照顧得越好,就越有能量,越快樂,也就有更多東西可以給別人。

愛自己是認可自我價值的一種表現,就算全世界都不愛你,你也還有自己,去愛自己。學會愛自己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

全然地滿足自己,只有滿足自己,匱乏感才不會一直捆綁著你。

捨得給自己花錢、花時間,不要再對所有人大方卻唯獨對自己吝嗇,你值得所有的好東西,你也完全有自主權去做喜歡做的事。

▍第二個層次

每個不被父母好好對待的人,內在都有一個受傷的小孩。

如果想擁有全然主動的人生,你需要去探索內在自我,思考和分析自己現有的人生,試著接納、關愛並且療愈那個不曾被真正看到的受傷的內在小孩。

▍第三個層次

也許小時候,你自身和你的需求,總是不被看到,不被接納,不被欣賞,但現在,你可以看到、接納和欣賞自己,不需要仰仗別人,你可以給自己愛和力量。

現在,你已經長大了,你不再需要依靠父母才能生存,你不再需要滿足任何人的期待,在你的世界裡,沒有人能限制、控制你,就可以毫無芥蒂地愛自己。

露易絲·海說,「自我感覺好起來,你會發現你的生活中的一切也好了起來。」

所以,跟過去那個匱乏的自己揮手告別,下一站的你,就是全新而幸福的你,自此,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尹建莉父母學堂「戒吼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14期,共有四萬多人次家長參加了戒吼活動。活動結束後的調查問卷顯示,活動有效率高達96%以上。活動中有高級輔導員為家長們答疑解惑,通過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家長們在育兒中的困惑與難題。參加「28天戒吼活動」,不發脾氣也能養育出一個陽光自信的孩子。


推薦閱讀:

TAG:兒童教育 | 中國式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