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酸奶的你,這些酸奶小知識都知道嗎?

在功能性飲品中,酸奶可以說廣受歡迎,不僅種類豐富,口味良好,重要的是能幫助消化和吸收,有助於腸道健康。但愛喝酸奶的你,關於酸奶的一些小知識都知道嗎?今天,小編就為酸奶控們分享一下。

1、酸奶的起源故事

據說在很久以前,游牧為主的色雷斯人在放牧時會用皮囊灌滿牛奶隨身攜帶,但由於天氣和牛奶本身的易腐性質,皮囊中的牛奶經常會腐敗變質,並呈現渣狀。如果把少量的這樣的牛奶倒入煮過的牛奶中,煮過的牛奶很快就會變酸,這就是早期的酸奶。而現在我們常說的酸奶,則是以牛(羊)乳或者乳粉為原料,添加其他輔料,經殺滅雜菌,加入菌種後發酵而成的產品。

2、酸奶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20世紀80年代酸奶在國內生根發芽,到如今有三十多年的發展,從早期玻璃瓶里的凝固型酸奶,到包裝多元的攪拌型酸奶,再到大果粒酸奶和含有益生菌等有助於腸道健康的酸奶產品,以及近年來出現的常溫酸奶,酸奶經過在形態、工藝、口味、菌種、包裝形式、品牌故事等方面不斷創新,給消費者帶來層次更為豐富的飲用體驗。

3、冷藏酸奶喝常溫酸奶的區別

從字面意思很容易知道冷藏酸奶和常溫酸奶的差異之一就是溫度不同,但更重要的區別是冷藏酸奶比常溫酸奶多了具有改善腸道功能、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促進營養成分被人體消化吸收等功能的活性益生菌。雖然兩種酸奶都會經過數道嚴謹的生產程序,但常溫酸奶發酵後會經過巴氏殺菌熱處理,使其不再含有活性益生菌。也是因為這種活性益生菌,冷藏酸奶才要冷藏儲存。

4、酸奶的口感演變之路

最開始的酸奶也與很多食品一樣,都是原味的,後來未來滿足人們對不同口感的需求,開始把草莓、芒果等常見的水果與酸奶結合,於是就有了果粒酸奶。後來慢慢向高端發展,傳統的草莓、芒果變成青檸檬、澳洲蔓越莓、牛油果、智利櫻桃等中高端水果。現在的流行做法是在酸奶中添加堅果、燕麥等,將酸奶帶入向代餐化方向發展的新領域。

5、酸奶的別樣「烤」吃法

相信常喝酸奶的人對烤酸奶都不陌生,但你知道烤酸奶是怎麼誕生的嗎?簡單說是通過一種叫做「美拉德褐變反應(Maillard Reaction)」的工藝製作而成。首先在鮮奶中加入糖,加熱至95℃/2h進行美拉德反應,然後使其褐變,在這個過程中酸奶風味物質不斷形成,後面步驟和平常酸奶一樣,等待褐變後的鮮奶和菌種自然發酵就好了。

6、國內酸奶市場的未來猜想

如今,國內市場上對於益生菌的功效更多停留在腸道健康層面上,有專家猜想未來國內會借鑒日本,在菌種功能上細分出養顏、口腔健康、免疫系統健康等產品。總體呈現為益生菌添加量由少到多,由基礎菌種到細分功能性菌種的發展趨勢。

不管酸奶如何發展,益生菌如何拓展,溫度的掌控始終是核心。

所以最後,冷藏君就再附上一張讓你秒變酸奶專家的酸奶溫度知識圖譜:


推薦閱讀:

TAG:牛奶 | 酸奶 | 冷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