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缺陷,除了控訴,我還能做點什麼
我假裝一切很正常,其實對世界充滿失望。
我從來沒敢跟母親說過,其實我過得真的一點都不快樂。最害怕是每次遇到難過的關卡時,那種深深的自我厭惡,和無邊的恐慌,像個影子總是跟在我身後,真的很害怕,有一天它會將我吞噬。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明明我跟其他人都一樣,明明我家庭健全,明明也沒什麼大苦大悲,為什麼我的笑,從不到達心裡,總是會擔心快樂的下一秒,壞的事情就要發生。直到我看到蘇珊和克雷格的《原生家庭》,我終於去承認一些事情。
「我們一般不會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同自己的父母聯繫起來。這是一個頗具共性的情感盲區——人們很難意識到,與父母的關係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這是書里的一句話,我突然有種想大哭的衝動。
因上大一時,我就向過上社會心理學的老師請教過我性格上的問題,我說,我沒有辦法去喜歡一個人,我甚至會對某些陌生人都莫名地產生厭惡感。她說這與你家庭有關,你是不是有什麼經歷給你留下了傷害,你需要關注你的家庭關係,如果你放任下去不改變,你的生活將來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當時的我,覺得我家庭幸福,你憑什麼說我家庭有問題。後來發現,我居然在不經意間用了7年去驗證了當年老師的話,一直走不出困境。我是渴望被愛和去愛的,渴望能自信起來、渴望自己想要爭取的東西有勇氣去爭取。於是我鼓起勇氣,拿起《原生家庭》,它讓我逐漸撥開那層雲霧,去探視一個個我曾認真埋下的真相。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作者主旨不在於控訴父母的過錯,而是告訴你,你現在的性格缺陷有可能源於你童年曾經經歷過的事情。作者想要表達的是,正視你的性格缺陷,帶領你追溯性格生長的源頭,看清事情的真相,並傳授具體的對策,讓你重新獲得內在的勇氣和力量,從父母的負面影響中解脫出來,掌控自己的人生。
作者蘇珊.福沃德是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她的著作有《執迷:如何正常地愛與被愛》《情感勒索》《依戀: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金錢魔鬼》等。《原生家庭》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目前,她的作品已經被翻譯成1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
武志紅老師在推薦序中說到「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你那些灰暗的、一直以來難以被別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納、似乎根本無處安放的感受,其實就是來自你的家庭,而且主要來自你與父母的關係。」
幸福的家庭行為模式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而造成這樣的不同,來源於父母負面的行為模式的不同。作者把它稱之為「有毒的父母」。父母「有毒」的行為,導致孩子「中毒」,最後的結果是:孩子自尊心受損,以及由此引發的自我毀滅式行為。
那麼父母到底是怎樣影響孩子的呢?
答案是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行為。
孩子接受到錯誤的觀念,衍生出自己給自己設的規矩,從而導致某些自毀性的行為。這給我們的工作、生活、感情帶來苦難,讓你諸事不順。比如:你總是遇到渣男、晉陞在望可你卻退縮了導致年近30還是一個小職員、你總是很難拒絕別人等等。只有認清我們潛意識裡那些具有毀滅性的規矩,讓它們現出原形,我們才能徹底拋開它們。
那麼這些觀念到底是怎樣在孩子腦中形成的呢?
一、負面觀念的產生,源於有毒的父母,中毒的孩子
觀念衍生出規矩,錯誤的觀念,帶來痛苦的感受。內心的感受令你必須遵守規矩,於是你的行為就產生了。
當你意識到行為產生於觀念和感受時,你就會明白自己某些行為的原因。想要改變自己,就根據這個公式倒推回去,改變自己的觀念和感受,從而改變規矩。
錯誤的觀念,來源於有毒家庭父母對孩子持有利己和自我中心的觀念。如:無論怎樣,你就要按父母說的做,否則就是錯的,否則就是個不乖的孩子。
而這些觀念從兩方面影響表現:
- 說出口的(顯性)
這些錯誤的觀念以建議的形式出現,如:你」應當「」應該「」理應「這樣的字眼。父母覺得你應當就呆在體質內,瞎折騰什麼;父母覺得女孩就理應當老師,穩定還能顧家。
- 未說出口的(隱性)
這些觀念不是父母直接告訴你的,它以丈夫對待妻子的方式、父母對孩子的方式,隱性反映出來,我們從父母身上習得的行為中,總結出一種觀念。這種方式是難尋的,同時也是最廣泛,最致命的方式。
通常造成較大傷害的方式有如下幾種:
- 不稱職的父母
孩子被強制性剝奪童年,承擔本應該由父母承擔的責任;父母因自己的糟糕生活,忽略了對孩子的關愛。於是,當還是孩子的我們,學會了自責,學會了合理化父母的罪行。
我很小的時候,承擔了家裡所有的家務。家裡是農村,母親只有在稻穀收割,扛麻袋時才會幫忙;甚至9歲時,努力掙錢,將自家木薯用小推車推到工廠去賣。偌大的工廠,除了我們兄妹,全部都是成年人,他們都在朝我笑,雖然不知是憐憫還是嘲笑。全村同齡人中,只有我自己在別人玩耍時默默到地里幹活,還是總被母親批評做得不好,甚至罵我這點活兒都干不好,早知道就不要你了。你知道嗎,當一個母親說,我不要你了,對孩子來說多害怕的一件事情,她怎麼就那麼容易說出口呢?
長大後我還再會為他們開脫。
」那時母親也不好過,我總要幫她做些事情吧「
」農村孩子不都是早當家嗎?「
不,早的只有我而已,全村的孩子中只有我而已。那時父母身體年輕且健康、還有一個身體很棒的奶奶。只不過是因為父母關係不好、婆媳關係不好,我承擔了幼年時不該承擔的事情。直至今日,無論是回到家,還是公司,如果不幹活,干不好、我就會滿滿的負罪感,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害怕被長輩或者上司罵,害怕他們會說一句,你走吧,我不要你了,很容易自我厭惡。我沒有一刻放心地敢讓自己停下來。
這些說出來,都是小事,也很可笑,讓人覺得矯情。可對當時年幼的我來說是大事,我心疼年幼時的我。
2、操控型的父母
比如:小時候,你小心翼翼地跟父母表明不願學鋼琴,你父母痛罵你不知好歹,花了那麼多錢,居然不想學,於是把你痛打一遍。於是隨著經歷同樣的事情,你形成一個觀念:我不能違背父母,否則他們會生氣。當你把父母的感受當作你大部分人生決定的基礎時,你正在放棄自己的自由選擇權。
3、酗酒型父母
過度的責任感、求助父母的需求、他自身安全感的缺失以及被壓抑的憤怒,都是酗酒者成年子女的典型特徵。
比如:父親醉酒後無理由的抽打你一頓,等醒來後,溫柔地跟你說,對不起孩子我也不是故意的。就這樣年復一年,你知道,其實父親是知道每次醉酒必定要打你一頓的。你沒有想過反抗,因為你很貪戀,他溫柔的那一刻。同時你還承擔起他妻子的責任——去為他開脫。你對別人始終假裝我們一家很幸福的假像。
4、虐待型父母,包括身體虐待、語言虐待、性虐待。
比如:你的母親和你雖遭受家暴,可是她仍不敢離婚來保護你,還在你耳邊說」我能怎麼辦?這麼多年沒工作,也沒有錢、以後怎麼養活自己,更別說養活幾個孩子?「
於是在孩子的時候,你的觀念無意中就形成了:女人只能依賴男人。
於是,你承擔了,原本是他丈夫該乾的事情——去安慰她,討她歡心。
於是,你成為了一個會看臉色的孩子,長大後,一直尋找一些渣男,妄想用你那聖母般的心,去感化他們,就如同你妄想有一天你那酗酒的父親終於在你的感化下不再喝酒,你們會就實現你在別人口中說得那樣,成為真正的幸福的一家。但是,更多時候是妄想,你就這樣成為了吸引渣男的體質。
蘇珊在文中的一段話很觸動我,」在你童年時,可能有人反覆說過感覺麻木是最安全的;可能你因為表達自己的感受而被懲罰過;又或者你的感受太痛苦了,為了繼續生活下去,你只能將它們深藏在心裡;可能你要說服自己你根本沒有在意;也可能你要向父母證明他們不能傷害到你。」
在年幼時,無論時父母的夫妻關係多惡劣,還是父母對孩子的方式多不對,所有的嘲弄、虐待,那個小小的你總是歸咎於自己「都是我的錯」。無形中,性格開始慢慢養成:缺乏安全感、沒有自信心、總是自責;充滿對世界的恐懼、優柔寡斷、無法與別人建立長久的親密關係,無法信任別人;自我厭惡、自我憎恨、沒有自我認同、過度責任感;永遠滿足別人需求卻忽略自己的需求、總想取悅別人、總是處於無助無力、充滿負罪感。
二、長大了,我還能為自己做些什麼?
- 理解你的觀念和感受之間的關係,是停止自我毀滅性行為的重要一步
- 找到你的感受
行為會產生感受,比如心愛的玩具被父母扔了你很難過。找到你與父母的關係中的感受,尤其要注意其中四種消極的感受:內疚、害怕、難過、憤怒。蘇珊給出一組測試,雖然填寫的時候很痛苦,要不斷的回憶和假想面對那一刻的父母,但是當你寫出「為什麼」時,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真的有某種觀念一直在不斷影響著你。
- 找到兩者間的聯繫
我在填寫測試的時候,發現內心深處存在一種觀念,那就是:我害怕自己不夠好,父母會拋棄我。在我工作中這種觀念也一直影響著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莫名地很自卑,不敢表現,不敢去競爭;戀愛時也總覺得自己配不上優秀的另一半,最終因覺得自己還不夠好,草草結束,單身4年也從未想過談戀愛。
為什麼會這樣?我突然想起15歲以前,我跟父母關緊是很陌生的。因重男輕女,直到上初中我母親也沒關心過我,父親更是陌生。我彷彿是家裡可有可無的空氣,母親會因哥哥弟弟算不出一道題而拿竹鞭抽打,無論我表現多壞,母親從來不過問,連一個眼神都沒有,那時我想,她打我一頓也好啊。直到上初中,我考上重點班級,母親才發現了我。從那時候我總結了一個觀點,只有我優秀了,才配得上有人關心。
我的行為是退縮的,我的感受是害怕的,因為我的觀點是不優秀就沒資格。看到了嗎?它們層層聯繫,像密不透風的牆,把我和我的生活與別人隔絕起來。
寥寥幾句、輕描淡寫,回憶起來那是我漫長而黑暗的青春。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敏感的心,是受過多少次的傷痛留下的餘悸。於是,我們築起了一道道防禦牆。
這道隔絕人心的牆,是我們一磚一瓦蓋上去的,而這磚瓦分別叫做:
- 否認
父母會否認,說」根本沒有那回事「;我們否認,說「不是你說的那樣,他們只是被迫的?」。你看,我們現在還不是相親相愛的,讓人羨慕和幸福的一家人?你到現在還在為父母開脫!
- 自我欺騙(合理化)
將不可接受的事情變為可接受的。我們會為父母找各種借口,「他們這麼做也是生活所逼」「母親那麼做也是望子成龍」「她一定認為女孩子比較乖,不用讓人操心」。
自我安慰「嗯,一個人,也沒關係。」
自我安慰「嗯,一個人,也沒關係。
我表面似乎堅強,可某個角落其實一直清楚事情的真相。所有人都可以原諒,唯獨沒放過自己。
2、釋放內心的悲憤和憤怒,不要再自責和自我懲罰。
卸下防備,不要再否認、自我欺騙。遇到你難過、悲傷的事情,找個安靜的地方放心地大哭一場;遇到憤怒的事情,就盡情的宣洩、咒罵;遇到害怕的事情,就勇敢地拒接別人。
將責任歸於那些該負責的人——父母。當你受到傷害時,你需要找到安慰自己的方式,這是你的責任,所以,當你的父母受到傷害時,他們也有責任找到自我安慰的方式。
所以,那個年幼時的我,父母吵架真的不是因為你不乖,而是他們遇到麻煩了,他們會自己解決,年幼的你無需自責。現在的我,也不必害怕違背內心的想法,害怕別人不高興而自責。我只需要對我的決定負責,這就夠了。
3、自我界定
雖然沒有辦法改變小時候受到的影響和觀念,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擁有成年以後的信念、情感和行為,同時還擁有自由選擇和質疑他們的權利。
自我界定沒有完全的準確性,只不過是在照顧好他人的同時,更要照顧好自己,忠於你內心的想法,去找到一種平衡。作者給出了很多方法,實操性也很強,比如使用非辯護性回應。大家可以認真學習和操作。
4、開誠布公,勇於和父母對峙
我可能做不到面對面地對峙,所以,我選擇的是寫信。勇敢的告訴父母,在當時我真的很憤怒,你那樣做我真的很受傷,我真的很希望你能多鼓勵一下我。
很多時候,會得到一個傷心的回復。」啊,那件事情我早就忘了「」我沒有那麼做過「」你怎麼能那麼自私,不理解一下我的難處「。
最理想的結果是,你父母誠心向你道歉,並改變他們對你的方式。最壞的結果是,你們的關係會更加緊張,甚至父母動員全家來對抗你。
無論哪一種結果,當你寄出信的那一刻,當你面對面說出心聲的那一刻,我們就贏了。重要的不是他們的反應,而是你的回應。
從行為上去認真感受你的感受;釋放內心的情緒,不需要壓抑憤怒和悲傷;找到限制你的規矩;剖開你負面的觀念;勇於面對,堅守立場,那麼你就能體會到決戰勝利的輝煌。
《原生家庭》讓我們從內心,重新獲得勇氣和力量,從父母的負面影響中解脫出來,恢復原本就應該要有的自信和力量,得到幸福和自由,你的幸福不必仰仗你的父母,你也可以在成年後掌握自己的人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