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笨、眼睛聰明,原來真有這樣的人
由吐血小王子的名言開篇:吐血是需要練的。
放之於宏大的表演實踐來看,吐血其實是件小事。
吐血是需要練的,那麼解放天性、相信情境、共情能力也是要練的。
「共情能力」一部分來源於書籍和閱片體驗,尤其是人性探討方面,所以嚴肅文學和關於人性及心理的電影深得他心;另一部分來源於真實生活,鮮有人會向你透露他內心情緒起伏的前因後果,所以大部分時候依賴於人際交往中的自我觀察與吸收。
我一直認為,表演的難,難在要體味別人的人生——隔了一個實體靈魂;
而藝術世界又多半是誇大了的生活,於是也難在體味現實生活中體會不到的境遇——隔了一個次元。
所幸,有心理學當橋樑。
背景是架空的,人物是虛構的,有時劇本情節是錯亂的,都沒關係,一切都能從心理學上找到依據。
人設有問題,沒有問題。能修補的就修修補補,修補無望的就推翻重建。
典型的例子就是許你,往前看的話就是三花,如果劇情你可以忍的話。
合理到什麼程度呢?看朱一龍單人cut你會覺得人設完全挑不出毛病,情緒切換流暢,情感傳達非常有穿透力,沒看過全劇的人,一度差點以為整個劇能成為年度最佳類型片。
閱讀量我不敢說他有多少,但心理學我覺得他是很熟的。在表演學識上心理學應該是基石。
談及角色塑造的時候,他一直強調理清人物線,理順角色的心理邏輯……角色的話語、行為、選擇都是基於心理邏輯立住後生髮出來的,從而致「合情合理」。
演傑克蘇(羅浮生,劇本中的羅浮生其實瀕臨傑克蘇邊緣了)沒關係,他理解他,他信任他甚至喜愛他,他演出了羅浮生的自卑、悲涼和血性,把握了羅浮生的複雜屬性和悲劇感,從而使得他的大愛和大義不至於那麼廉價。
演反派(連城璧、面面)沒關係,他同情反派,他掌握了反派個性轉折的中心事件「君子體系的崩塌」——連城璧;
賦予反派「不知愛,不知惡」(禿濎語)的內核——面面,他有角色的自以為正確的三觀支著,他的所作所為是外界所逼,他搞出的破壞事出有因……在無數表演細節到位的渲染里,觀眾能從自己過往的經歷中尋到相似的蛛絲馬跡,從而共情、對他包容。
刷《新蕭》,彈幕一水兒地說:「璧璧是我唯一一個不討厭的反派」、「是正派逼他到這個地步的」、「從第一集直接跳到最後一集,心疼我璧」……
刷《鎮魂》,彈幕更是誇張:「面面好看」、「面面小可憐」,「面面到媽媽這兒來」,「為了面面三觀都不要了」……
雖說瀰漫著一股不可名狀的沙雕氣氛,但這種沙雕式的認可恰好從側面反映了他共情能力練到一定境界的成果。
共情能力強的人,除了知識儲備大、深諳心理學之外,更得益於心寬:願意去寬容去包容,理解別人的難處,探究別人的內心,沉靜下來思考原因,時刻謹記設身處地、心理換位。如此這樣,便少了抱怨。
對人生不抱怨的態度,真的是表演很大的助力。
遇到難對付的人和事,多數人第一反應是抱怨,另一種是抱怨完甚至直接略過抱怨,在既定的事件上讓自己進入他人角色,體會此人因時代背景、成長環境、自身生理與心理狀態等影響,去經歷「同樣」的經歷,以更接近此人在本位上的感受與邏輯,更能夠理解這種行為和事件因果,也就更容易做出最符合當事人所處當下狀態的真實反應。
然科班知識一天天積舊過時,基於往昔的領悟一天天消耗殆盡,今日的價值觀在時代浪潮的推搡下可能明日就會崩塌。對於需要海量輸入才能夠精準輸出的這種職業來講,求新納新成了不二訴求。
公認的,不停地閱讀、閱片、思考才能讓你保持對這個世界的新鮮感,才能在你將來要呈現另一種世界和內心的時候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
然而現在工作忙,看的劇本多了,讀書反而少了,他在反思;
年底馬不停蹄拍重啟,偶像德普叔的新電影都沒來得及去看,他戲謔完自己又陷入無奈。
——上帝是公平的,賜予你一樣東西的同時必會奪走你另一樣東西。
宗教上的予奪公平,物理學上的能量守恆,都是這個道理。
以前不了解他,所以莫名其妙就有媽式擔心。現在不再擔心。
他通透之外,又很圓融。他圓融的體現在於,對於在某一階段漏失的東西,懂得怎麼彌補回來。
他善於觀察。
以前以為是因為寡言才善於觀察,現在發現是因為善於觀察才寡言吶。
觥籌交錯間,別人談笑往來,他在一旁看著,來日舉手投足作他人姿態於熒屏間活靈活現。他是看哪裡,如何看的,怎麼推理成型,怎麼消化吸收……不必說,說出去了就不靈了。
他喜歡觀察小孩。坦言喜歡小孩子那種未經設計和雕琢的天然感,他們很多東西都是下意識反應和自然流露。
下意識反應太重要了。
只有相信了情境,真實地體驗,忘記了在表演,才會進入下意識。這是作為演員的信念感。
他喜歡觀察不靠譜青年。因為他自己跟這樣的角色個性相差太大,解放天性(向內)的話只能得十之零點一二,最好是博納於外界。所以大斌子、翟博士、彭漂亮都在不靠譜青年清單里?
除此之外,能在他視線範圍內的活物幾乎都成了他的觀察對象,很多包包一聽說開始害怕緊張,我覺得不必要有這種緊張,難道忘了前提是"要出現在他的視線範圍內"嗎?(狗頭保命)
幻樂排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這個是97的,那個是97的,幾乎都是97的……」一個個記得那麼清楚,除了感受到因年齡懸殊帶來的暴擊外,還看出平時沒少花時間「眼」究這一撥小侄兒們。
不僅擅長觀察平常出現在身邊的人,還擅長觀察他的偶像(榜樣)。
能清楚地明白偶像身上的閃光點在哪裡、哪些是值得學習的東西,以及作為後輩的我「能夠」學到的東西,在為之靠攏的路上。
他的要訣就是:攫取一個點去描摹學習。(可能他自己沒意識到)
比如:
劉亞仁的靈氣和年少配高位;
段奕宏的秩序感和自律感;
德普叔的一人千面;
姜文的自信張揚;
……
如果每一個點都能攫取出來而吸收,可謂是一個很完整的人。不是說完美,是個性上的完整,足以抵擋人生中任何的挫折和意外,即使遇到了也能金克木水克火式地去攻破化解,非常利於生活,更利於創作。
善於觀察人的人,眼睛是不一樣的,很活泛。
你可以發現,當他置身於一些公眾場合而恰好在休息期間時,他的舉動非常有趣。沒人聊天,也不玩手機,但他喜歡左顧右盼,眼睛滴溜滴溜轉,喝喝水,嘴角都噙著笑。
他的臉和五官鈍角是很多的,沒有精明感,對外界反應又慢一拍,稱為「臉笨」;但是眼睛又常常在運轉的狀態,好奇,真誠,遐想,含笑……很多情緒切換不停,稱之為「眼睛聰明」。
臉笨,眼睛聰明。是真的聰明了。
他用他的眼睛觀察著這個世界,我們觀察著他的眼睛。
演員演繹角色的方式,其實就是他看待世界的眼光、對待世界的方式。
無論是在表演還是處事方式上,我們深知他並非完美無瑕,也很明白他的短板,但是他的魅力就在於他能做到一年比一年好,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一個能讓大傢伙兒「有期待」的人,本身就是黑白人生里的一抹亮色。
我真的很好奇,他這樣一個人,對世界形形色色的種種是怎樣看,對世界的惡意是怎樣看,對待戾氣和無能為力是怎樣排解,對千奇百怪千變萬化的人之常情會有怎樣的表達。
所謂繆斯,就是這個意思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