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風雲驟——話說歷史上的洛陽城

雖然從原始社會時期一直到夏商時代,古人類一直在洛陽一代的頻繁的進行活動,但是真正上升為華夏核心,還是要到公元前770年,由於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和犬戎的東侵,周平王將周朝的國都自秦川八百里的關中平原東遷到河洛平原,在洛陽營建東周的王城。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今洛陽市西工區發現了東周洛陽城的遺址,後來建設為王城公園。

東周洛陽城是一座夯土城牆包圍起的土城,大略呈長方形,城牆周長2890米,寬8到10米。北牆和東牆之外,都發現了濠溝,可能是當時的護城河,王城西邊是澗河,南邊是洛水,可稱是天然的護城河。根據歷史記載,東周洛陽城應該有十二座城門,正南門叫圉門 , 正北門叫乾祭門,東南門叫鼎門,可是考古發現尚未發現城門遺址,姑且存疑。周王的王宮位於城市的西南區,目前發現了南北兩組建築群遺址,建築群遺址外發現了當時的道路,遺址內發現了當時的瓦當、筒瓦和板瓦。王宮以東發現了80餘座地下窖倉,應該是當時的國家糧庫。王宮西北發現了三個陶窯遺址群,有窯爐遺址60多個,附近還發現了骨器、玉器和冶銅作坊,應該是當時的國家手工業區。東周洛陽城內還發現了墓葬萬餘個,已發掘其中的三千餘。較為著名的有「天子駕六」陪葬車馬坑,反映了周天子的車架儀仗規模;洛陽二十七中北陪葬坑,出土了列鼎列簋各10件以其其他青銅器共100餘件;西郊1號甲字形大墓,出土了墨書天子石圭等等。以上的發現,說明了洛陽在東周時期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見證了東周興衰300餘年的風煙。

洛陽東周王城遺址分布圖

春秋中葉,周景王卒,發生王子朝爭位之亂,公元前516年,周敬王即位,遷居成周。成周即在東周王城東部新營建起來的一座城市,位於今洛陽市白馬寺鎮以東、洛河以北。始建於西周時期,呈方形,春秋時期有過一次比較大的擴建,向北新擴了部分面積。後秦國將呂不韋分封於此,又進行了一次擴建,向南新擴了部分面積。東漢光武帝劉秀掃平天下之後(公元25年),在此建都,沿用了前朝兩次擴建後的城市。漢獻帝時期(公元190年),董卓火燒洛陽,遷人民於長安,洛陽城市故宮遭到嚴重破壞,但是後來的曹魏、西晉和北魏依舊定都於此,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重建洛陽,西晉永嘉五年(公元331年)後,在永嘉之亂中被破壞。北魏孝文帝改革,於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將首都於平城遷到洛陽,直到孝靜帝天平元年(公元534年)遷都鄴城,4年後漢魏洛陽城毀於戰火。

東漢洛陽城開闢有12座城門,分別是上東門、中東門、旄門、開陽門、平城門、宜陽門、津陽門、廣陽門、雍門、上西門、夏門和谷門。曹魏和西晉沿用,只是分別改了名字,到北魏除了更名之外,在西面新開了承名門。城內共有南北向、東西向各5條大街,寬40米左右,有南北兩個宮殿區,殿宇巍峨,宮禁深遠,兩宮之間有復道相連。雖然兩宮的歷史地位在東漢到北魏升降不一,但是多數時間還是以南宮為重。自東漢以來,洛陽商業發達屢屢見諸於古籍,主要有城中金市、城南南市和城東馬市,城南還建有太學、三雍、宗廟社稷等政治、文化類建築。由於宮殿衙署已經佔據了洛陽城的大部分面積,估計居民和低級官吏都只能住在城東、西、南近郊,城北是北邙山區人口不會太密集。

東漢洛陽城平面圖

公元589年,隋統一中國。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5年),隋煬帝派遣尚書令楊素和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洛陽城並定都於此,選址在今洛陽老城區,東北至白馬寺鎮唐寺門,東南至李樓鄉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鎮苗灣,西南至王城大道與古城路交叉口,近於方形,面積約47平方公里。唐代定都長安,但將洛陽定為東都,並且加高了城垣、新建了上陽宮。隋唐洛陽外城九門,宮城、皇城各向外開一門。

與之前的洛陽城不同,隋唐洛陽城跨洛水南北兩岸,城內沿河建有四道橋樑,此外還引人伊、德、谷水等,用明渠相勾連,將宮殿區和市坊連通起來,形成了城內的水路網。隋唐洛陽的皇城、宮城設置於西北,宮城位於核心,其南為皇城,東西各建有隔城和夾城,北面為玄武城、曜儀城和圓壁城,東夾城之外還建有東城,東城之北為含嘉倉城,以上自成體系,和城市其他地方還有區隔。城東北和南城是居民和商業區,劃分為坊市。隋唐洛陽內設有三市,隋代在南城設有豐都市和大同市,城北設通遠市;唐則設西市、南市和北市,都在城內洛水沿岸。城內主幹道是定鼎門內大街,寬百餘米。

唐洛陽城平面圖

安史之亂後,唐代走向衰弱,洛陽經過幾次戰火之後也趨於荒廢,昔日坊市大都變為農田,但是基本架構延續到宋朝。宋代洛陽維持了皇城和宮城,但是規模日漸縮小,宋徽宗時改為行宮曾擴建一次,外城城牆日漸傾頹,很多城市防禦措施也已經失修了,但仍不失為宋代的一流城市。就居住條件來說,宋代打破了唐代的坊市制度,加上戰亂導致土地無主,一些後遷來的官僚巨富開始囤積土地,把唐末五代的著名官邸改為私家園林。金滅北宋之後,洛陽再臨戰火,城郭宮室再遭兵劫,就逐漸從一個全國性城市,蛻變為一個區域性城市了。

金滅北宋後,正大初年(公元1224年),改洛陽為中京金昌府,在瀍水之濱新築一座小城,西北角正與原隋唐洛陽皇城外的東城西北角吻合,面積縮小到2平方公里。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重修城池,將土城牆包磚,發掘護城壕,定為河南府,開設城門4座,設置敵台39座。成化、弘治、正德、萬曆年間屢有整修,並且分封伊王、福王於河南府,濺射府邸。伊王府在府城西北角,福王府則在東北角。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李自成攻佔洛陽,城池毀於戰火,到清順治年間(公元1649年)重建,基本恢復了明代河南府城規模,開城門八座,城內一改宋代園林為明清大院風格。

明代洛陽城平面圖

洛陽既有漢魏、隋唐時期作為皇家都城的興盛繁榮,也有金、元、明、清時期作為陪都、府城的一時榮華,一方面反應了伊洛平原的區位優勢——背依北邙,既是一重天然屏障,又孕育了傳統喪葬文化,周圍有伊、洛、瀍、澗四水環繞,水源充沛可以養育居民,河道綜合有利於交通和商業發展,此外伊洛平原土地開闊,糧食生產得以保障,一度修建的京杭大運河更是把洛陽和全中國銜接起來。可見,古人的城市成分考慮了自然環境因素,將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形結合起來,為其生活空間環境上所需的安全、交通、生產以及人文等各方面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基礎。

歷代洛陽城市區位關係圖

現代洛陽的仿古建築景區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洛陽 | 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