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寶貝分享】不管多丟臉,都請站在孩子這一邊!
曾經遇到一位媽媽,問我:
我兒子讀小學一年級,注意力不集中,多動,貪玩。上課愛講話,做小動作,在家裡總是有講不完的話,老師說他在學校也是話多!這才上一年級,我就在家長會挨批評了,真是恨鐵不成鋼啊!
這位媽媽跟我講述的時候,孩子也在身邊。孩子當時自己用稚氣的聲音,補充了一句話:
我的缺點是愛瘋跑,愛打人,愛說話。我也打了媽媽。
從媽媽的描述可以看到,家長會上被老師批評,著實讓人覺得丟臉,沒面子——面子可是中國人最看重的。
媽媽接連給孩子貼上了很多標籤。孩子後面的反應也很微妙。顯然這裡頭有一個微小的循環存在:
老師認為孩子「講話、做小動作」是有問題的,老師著急了,把這個訊息傳遞給了媽媽。→
媽媽也著急了,認為孩子有問題,然後把這個訊息傳遞給了孩子。→
最後,孩子認同媽媽,說:「我的缺點是……」
孩子是這裡頭最弱的一環,也是承受壓力最大的一環。他很容易被暗示,被催眠成一個「有問題」的小孩。接下來的結果可能就是,孩子不負眾望地按照問題模式行事。而老師的最初評判則得到了驗證:這的確是個讓人操心的問題孩子。
相反,若媽媽能夠站在孩子這邊,去接納孩子,情況可能就完全不同。每個個體都是不同的。好動的孩子並非問題,相反,這樣的個性特點有它的好處,譬如,可愛,活潑,願意和別人玩,想要的敢去表達,聰明,等等。但是,若媽媽一直跟著老師的評價走,持續焦慮並且不接納孩子的特點,孩子的特點就很容易變成「問題」。
我們注意到,這個小孩他有「打媽媽」的舉動。「打」其實是孩子跟媽媽建立鏈接的方式。翻譯一下這個行為,潛台詞就是:媽媽不接納我,所以我需要通過「打」的方式,把真正能夠無條件愛我的媽媽找回來。
聊到後面,這位媽媽自己也承認:「孩子特別喜歡吸引別人注意,獲得別人的稱讚。」所以,你看,這是個有些孤單無助的小孩,他在通過自己的方式,很用力地想要被接納、被看見。
現實中,我見過很多家長夾在孩子和老師中間左右為難。比如,一位媽媽這樣告訴我:
我家孩子最近和一幫朋友玩瘋了。老師反映他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我跟孩子又沒法溝通,他老嫌我啰嗦。我現在都怕接到老師的電話。
這個媽媽的孩子已經讀中學了,當然,是個青春期的孩子。媽媽顯然還未適應孩子長大的事實,不知道長大了的男孩最怕聽的就是媽媽的啰嗦了。媽媽越啰嗦,其實就把孩子推得越遠。
不僅如此,媽媽面對老師的時候,也像是回到了孩子的狀態。媽媽說,怕接到老師的電話。就像老師有一個考核的標準:孩子沒有完成,媽媽也就不合格。這時媽媽變成了被老師考驗的學生。於是,只剩下孩子,不僅要面對發展階段特有的心理困擾,還要面對來自老師和家長的雙重壓力。
如果有一天,媽媽真的為了「挽救」孩子,剝奪了他交朋友的權利、擁有秘密的權利,等等,那麼這個孩子真的要無處可躲了。他可能會逃離那個讓他不舒服的環境:不願再讀書或者離家出走,因為連父母都不理解我;或者逃到虛擬的網路世界,因為那裡沒有這麼多壓力、否定和痛苦。
所以,在我看來,這個焦慮的媽媽更該做的,不是去在孩子耳邊啰嗦,而是多去了解些青春期孩子的特點,從自己的家庭教養方式上做出必要的調整。
當有一天,孩子的老師告訴你,你的孩子哪裡哪裡有問題,一定要沉住氣。若你完全拜倒在權威腳下,盡信老師所說,是無法看見孩子的。其實孩子被老師批評,也並不輕鬆,哪怕他們在你面前表現的無所謂。
這個時候,做父母的,一方面有必要接住老師的焦慮,認可老師的工作,並了解孩子在校的具體情況。但是轉過身,回到了孩子面前,依舊要保有信任和尊重。總之,哪怕孩子讓你再丟臉,你也需要篤定地站在孩子這邊。
下面這些小建議同時也送給大家。不管你的孩子現在多大,相信下面這些常識很快就會用得上。
- 辯證看待老師的評價,不盲目相信,也不要充耳不聞
通常來說,老師有著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在觀察孩子、評價孩子方面一般也能做到客觀、準確。這對父母來說,其實是另一個角度了解孩子。但我們也應該想到,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會受很多因素的制約。比如,孩子太多,對每個孩子的觀察和了解難免不到位,在評價孩子時同樣可能出現偏差或過於片面。
對於孩子的了解,任何人都無法超越父母,即便老師再了解孩子,做出的評價再在理,作為父母,我們仍要針對孩子近段的表現,重新評估老師對孩子的評價,並且通過更多時間的觀察去驗證這個評價。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母要充當好孩子的「保護者」,避免孩子被不恰當的評價誤傷。
- 不盲目對孩子複製老師的評價
有些父母,聽到老師對孩子的不好評價時,缺乏冷靜、理性分析,回家後不分青紅皂白,就把老師的話一股腦兒轉述給孩子;或者乾脆去訓斥孩子,把責任全部推到孩子身上,並且不容孩子辯解。
老師反映的情況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有不當的地方,完全複製性的反饋給孩子,或者只相信老師不相信孩子,這樣很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 不忽視老師對孩子的評價
有些父母聽到老師對孩子的評價後,不放在心上,認為無所謂。無論對錯,老師的任何評價都是有原因的。只不過這個時候,父母不是去批評孩子,而是需要去陪伴孩子,傾聽孩子,並且有必要詢問孩子,是否遇到什麼問題,是不是需要幫助。
同時,也需要自查,最近家庭環境、夫妻關係是否有一些變化。須知,家庭環境和父母最容易影響孩子的情緒狀態。在一個不安穩的家庭里,孩子充滿了不安全感甚至是憤怒。這樣的小孩是沒法騰出精力去好好學習。
- 為老師的評價正錯
老師是人,當然也會犯錯。如果真是老師誤解了孩子,還要想辦法給孩子疏解鬱結。當孩子覺得很委屈,做父母的就有必要去委婉地告訴老師真相,幫孩子去跟老師澄清。
同時,父母的態度對孩子是很重要的,父母的鼓勵安慰能給孩子以很大的精神力量。
有人說:「既然我不能阻止別人不對我做任何不公平的批評,我卻可以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決定是否要讓我自己受到那不公平批評的干擾。」
這是成年人可以為自己做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要充當這個角色,通過你的陪伴和傾聽,儘可能降低老師對孩子錯誤評價帶給孩子的傷害。
推薦閱讀: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