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願不負 風味人間 稻香村的百年傳承
這部帶著「民間自製」標籤的紀錄片並沒有讓大家失望,不論從內容選材還是拍攝剪輯,都讓人眼前一亮。
從中國西部高原到法國阿里高瀑布,從陸地到深海,從高原到平地,不同國度不同膚色的人用特有的食材碰撞出帶有鄉土風情的美味火花。
如果說《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給了人對美食探索的慾望,那麼《風味人間》則更好地詮釋出人與美食之中流淌的情懷。
何為人間?
有喜,有悲,有山河,有魚,有肉,有情懷。
風味人間,是將美食與人、與家,與時代記憶串聯,而那些久久不能忘卻的,即是人間風味。人間珍饈的美味,都有它的故事,有它的人情味。公元1773年稻香村在蘇州成立,並獲乾隆皇帝欽賜匾額,看人間花開花落245次,品人間風味245載,代代傳承只願不忘初心,不負這一場人間風味。
稻香村有傳承。
稻香村的傳承,在它的選材。
稻香村的傳承,在它的「老派」 :始終堅持堅持古方傳統工藝,嚴謹遵循每一道工序。
松子細餅堪稱是精工細作的一個代表了,松子必須選用東北大興安嶺的松子,確保材質優良。取松仁的工序則更加考究:在機器製造尚不發達的年代,松仁的採取過程必須專人看護,小心翼翼,確保松仁不被過多翻動而影響美味。每顆松仁頭上的「帽子」都要被小心謹慎地去掉,將松仁放在文火上烘烤至其最佳狀態。儘管繁瑣,稻香村上至師傅,下至學徒都樂此不疲。
稻香村的傳承,在於維繫祖輩之間,國與家之間溫情攢動的熟悉味道。
在村長的記憶里有這麼一件關於松子細餅的事兒:
90年代初期,香港、台灣的同胞已經可以回大陸探親了。稻香村老技師譚學良老師下班後在櫃檯處閑聊,遇到一位從台灣來的女士來詢問購買稻香村的的松子細餅,當時松子細餅已經在市面上停產了。詢問過後,得知這位女士不遠萬里來是了為滿足喜愛稻香村細餅的奶奶的願望,一定要來蘇州稻香村買一趟松子細餅。譚師傅二話沒說,便答應了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為她特製了兩份松子細餅。
女士道別時,滿懷謝意地說「回去有個交代了」。
食物,起初只是為了讓我們果腹生存,在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中,漸漸地被賦予更多的意義。
對於稻香村來說,不斷傳承延續的製作工藝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守護,意味著世世代代的經典。
我們從歷史中走來,堅守著世世代代的匠心與味道,只為了你遊歷人間,路過稻香村,就找到了家的味道。
願不負人間風味的你,每個好日子,都有稻香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