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麼滅亡?
首先我們要問安史之亂唐朝為什麼沒有亡?畢竟那樣規模的叛亂,換其他的王朝早就跪了。
三個原因:江南的賦稅,神策軍,藩鎮。有了錢,唐朝才能組織軍隊和維繫中央政府,才能去壓服絕大多數的藩鎮,震懾像河朔三鎮那樣的異己分子。而事實上唐中期絕大多數的藩鎮還是服從中央的,也是唐王朝維持統治的根基。中央和地方在一種微妙的平衡當中,所以在憲宗、武宗、宣宗時代唐居然有了中興趨勢。
可是這個只是一種微妙而脆弱的妥協,一旦有人出來打破這種平衡的時候,一切就不可挽回了。唐末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最終斷絕了江南賦稅進京的路程,楊行密等人借著鎮壓起義最終拿下了江南。在失去了江南的賦稅之後,唐中央徹底空心話只是時間問題。那支威名赫赫的神策軍灰飛煙滅也是時間問題。
沒有了自己武力的唐王朝如何維持自己的統治?終究淪為朱溫、李克用那群武夫問鼎天下的添頭。
說起唐朝的滅亡,大家都會想到黃巢起義,正是因為黃巢起義,唐朝的經濟命脈遭受到致命打擊,唐朝從那以後一蹶不振,名存實亡,此後又經歷了五十多年苟延殘喘,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可是,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孟憲實卻在他的研究中認為,唐朝滅亡的原因,根本就不是黃巢起義。黃巢起義也只是一個結果,那麼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這就要從唐穆宗說起,穆宗這個短命皇帝,只活了29歲,在位時間也只有五年。可就在他當上皇帝的第一年,發生了一場科場大案。這個消息,先是在小道流傳,說有人向皇帝檢舉揭發,說有一年科舉考試中第的三十三名進士,有十四個是靠關係上榜的。14個,超過了三分之一,這要是屬實,就說明當年的那場考試,根本就沒有公平可言。
沒過多久,這消息就被證實是真的,而且穆宗皇帝決定對被檢舉的14個進士進行重新考試。這重新一考,問題還真出來了,只有三個人勉強過關,另外一個人是被特賜為合格,其他的十個人,全部被刷了下來。
這麼大面積的作弊,讓穆宗皇帝特別重視,趕緊召集身邊的大臣們商議這件事,一商量,都認為是當年的主考官收了賄賂,複試的結果正好證明了這一點,要說穆宗倒也乾脆,直接把這個主考官貶到外地了。
按說這事就算完了,可是沒有。後來又有人舉報,這揭發的人之所以揭發,是因為他打了招呼的人沒有被錄取,而支持揭發的那些人,也不是為了科舉公平,而是有別的政治目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直到穆宗死了換了皇帝,也沒說明白誰對誰錯,到最後,形成了針鋒相對的兩個派別:
一派乾脆就認為,官員的子弟就是更適合做官,科舉考試就應該在錄取標準上對官員子弟放鬆標準。這樣才能讓他們順利通過考試,佔據朝廷上的重要位置。可這樣一來,有個事實是明擺著的,要是打招呼遞條子可以在科考中起作用,那官員子弟在科考中的機會肯定更多,而且,官越大,機會就越多。
另一派呢,則認為科舉必須保持公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朝廷的公信力,天下的老百姓也才會信服朝廷。為了保證公正,他們甚至要求凡是官員子弟,都不能參加科舉考試。這在咱們現在看來也是矯枉過正了,可是當時的情況,你要是不矯枉過正,就會出現大面積的打招呼遞條子。
這事誰對誰錯,咱一眼就能看出來,可是有的時候,這事情的發展,還真不是按照對錯來的。唐朝這兩派就是這樣,經歷了好幾個皇帝,誰也沒有徹底扳倒誰,你上我下地交手了好多個回合。最後,反倒是主張科舉公正的那一派的代表人物,敗下陣來,被調到其他的地方去做官,再也不能干涉科舉考試的事。
這樣一來,科舉的風氣算是徹底敗壞了,在後來的科舉考試中,上榜的名單都是官僚子弟成了普遍現象,甚至有的主考官公然把錄取名額分給自家親戚,朝廷里也不會有人反對了。社會底層向上流通的渠道,就這麼被堵死了。
再後來的事情,大家可能都猜到了,一個叫黃巢的文人,參加科舉。因為沒有關係啊,考了一次考不上,考了一次又沒考上,這樣考了幾次,黃巢徹底對科舉制度失望了。他放下了紙筆,拿起了刀槍,既然大唐的科舉沒法給他所要的公平,他就要自己創造出一個公平來。這就是咱們熟知的黃巢起義。這樣的事,歷史上可不止一件,大家都知道的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也是因為多次落第,才舉起了革命的大旗。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在當下的公司管理中,正常的人才流動機制一旦被堵死,公司出現層級板結化的現象,那就非常值得公司管理者警惕了,因為,此時的公司,離出問題就不遠了。
強盛的封建王朝走向終結一般都是因為土地兼并。越來越多的土地集中到大官僚大地主手裡(他們嚴重避稅),而小地主和自由農民越來越少,為了維持統治,只能增加小地主和自由農民和佃農的稅。這時,如果遇到天災人禍,他們將無法生存,忍無可忍便起兵造反;或是外敵入侵時,朝庭國庫空虛,無力打仗;亦或是內部某勢力造反,朝庭無力平叛。
唐朝的滅亡,逃脫不了這個原因。
其實任何朝代的滅亡都是在開國那一兩任君主就埋下伏筆了。
漢朝搞平衡,從周勃平誅呂開始,奠定了之後四百年間皇帝一弱小,外戚和大將軍就輪流專權的主基調。
唐朝太宗天可汗,違背生產力水平的擴張導致後期不可避免的虛內實外,安史之亂禍由此生。
宋朝黃袍加身,終宋一朝就不信任武將,掛的最窩囊。
元朝一幫子強盜出身,打仗的時候搶,天下平定了還只會搜刮。
明朝從太祖開始就養了一窩朱姓王爺,最後累死了。
清朝搞思想控制,民族問題解決的歷史第一,最後死在閉關鎖國上。
"唐季以來,戰鬥不息,國家不安者,其故非他, 節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矣。"---- 趙普(趙匡胤朝丞相)
推薦閱讀:
TAG:唐朝李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