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你的孩子,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
文:完美汪
圖:網路/侵刪
1.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1923年在《On Children》里寫到:
「你的孩子,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子女。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
卻並不屬於你。」
全詩的主旨,是告誡為人父母者,對孩子要尊重,而不是捆綁;要支持,而不是束縛。
道理很明白,做到卻不容易,尤其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愛,濃烈而霸道,恨不得替孩子安排好一切,好讓他們更輕鬆地成長。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如果能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人生,你要定製嗎?
在初始投票後,有80%的觀眾選擇了不定製。雷軍爸爸也說「能定製的是工業品,而不是藝術品」。可隨著辯論的深入,許多人轉變了立場,最後完成戲劇性翻轉,贊成一鍵定製的人佔了大多數。
節目結束了,結果卻引人深思。
臧鴻飛說「窮極一生給孩子最好的,是父母的本能。」何其濃烈的愛啊!可敬的父母!
張泉靈說「如果我是母親,我會按的。」 不管孩子要不要,父母覺得好,就要一鍵定製他的人生。何其霸道的愛啊!可嘆的父母!
殊不知,生命因為錯落有致而千變萬化,人生因為無限可能而豐富多彩,世界因為上下求索而不斷進步。扼殺個體的獨立性和多樣性,是對世界的一種毀滅。
2.
綜藝節目《少年說》中,孩子們站在勇氣台上,鼓足勇氣向父母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可往往被台下的父母駁得啞口無言。
有孩子喊:「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看不到?」媽媽卻嚴厲地批評:「我一直不斷打擊你,是因為我覺得你的性格太飄。」
有孩子不想練琴,喊出了「人生不要太累」,媽媽寸步不讓,堅持每天必須練,孩子噙滿淚水,無可奈何。
有孩子要求增加零花錢,被媽媽拒絕後,氣憤地說媽媽是「壞人!」
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
我們的父母們很多時候,都不曾認真地聽孩子說話,不曾用心地試著了解孩子,不曾真誠地平等對待孩子。他們眼中的親子關係,就是他們單方面的霸權,打著為你好的旗,行著粗暴干涉的實。
他們認為你冷,就必須要加衣服;他們認為你驕傲,就一直打擊你;他們認為學這個有用,就要堅持練下去;……
孩子能怎麼辦?說也說不過,打又打不贏,正如奮鬥汪經常說的「心好累」。當孩子無奈接受時,他們卻露出微笑,像打了勝仗一樣,真正的「命運共同體」怎麼變成了是敵非友?
3.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世界上同樣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孩子有自己獨特的個別發展水平,我們要承認並尊重這種個體差異。
因為,所有教育的基礎,都是尊重,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我們只有尊重孩子,使其處於積極自願的狀態下,才能釋放其內在的潛力,才能富有個性的發展。
梁啟超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教育家,同時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育兒家」。梁啟超一生有九個子女,個個成才,各有所長,可謂「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本來,他很希望次女梁思庄學習生物學,但思庄嘗試之後,自覺興趣不大,他便又忙寫信道:「聽見你二哥說你不大喜歡學生物學,既已如此,為什麼不早同我說。凡學問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定爹爹的話。」後來梁思庄改學圖書館學,最終成為一名圖書館學專家。
正因為梁啟超認為順從孩子自己的興趣最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所以他的九個孩子分別在建築、考古、軍事、經濟、文學等多個方面,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
把孩子當成一個有獨立思想,可以平等對話的個體,用一份包含著尊重、理解、溝通的愛來教育孩子,這才是了不起的父母,才能教育出了不起的孩子。
一句話認識我們仨
爸爸完美汪,理工男,有點完美主義;
媽媽自由汪,大學教師,喜歡自由無拘束;
兒子奮鬥汪,小學生,奮鬥成長中。
我們仨,一起修鍊,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注【三隻肥汪的修鍊】,交流育兒心得。
同名公眾號已開通,歡迎關注轉發!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