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誤解的心理學

前一陣,有朋友詢問心理諮詢培訓的事,那就談談最近幾個月的學習體會和收穫吧。

我原先在在職研究生的時候學過一點心理學的基礎理論,包括: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情緒心理學、心理學研究方法、高級心理統計、心理測量、實驗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心理諮詢理論與技術等等。

和學院派側重理論研究不同的是,心理諮詢更側重應用和實踐,運用心理學知識和實證的方法進行評估診斷、掌握諮詢技能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開展相應的心理治療。

幾月前我報了心理諮詢的培訓,在三個月內強化學習,然後參加統一考試。過程不算輕鬆,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很多。學過不代表學會。當然,知識不等於技能和能力,但卻是必不可少的基礎。

在接下去的內容,我將與大家分享:

  • 有關心理學的幾大誤區
  • 什麼是心理學
  • 我們為什麼要學點心理學
  • 心理諮詢入門需要掌握哪些基礎知識

有關心理學的幾大誤區

誤區一:心理學是高深莫測的學科。

很多國人一提到心理學,大約就會想到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在國內太有名的緣故,在大眾心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是心理學的代名詞。然而,真正讀過弗洛伊德著作的人估計不會太多,內容非常晦澀難懂,加之由德語或英語翻譯而成,理解起來相當費勁。如果有人試圖通過閱讀《夢的解析》來了解心理學,估計學習熱情會大大地減退。

誤區二:心理學是讀心術。

一些人從字面上理解,認為心理學就是讀心術,類似玄學,能通過察言觀色讀懂別人心裡想些什麼。學了心理學後並不會有什麼特異功能,即能窺探他人內心世界。倒是有一種思維障礙叫「思維擴散」,患者體驗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現,就盡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與人共享,毫無隱私而言,它是診斷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癥狀。

誤區三:心理治療技術是催眠術。

受一些影視劇的影響,人們對心理治療的想像過於神秘莫測,病人坐在治療椅上,治療師用一個鐘擺對患者進行催眠從而進入潛意識狀態,喚醒患者的某些特殊經歷和特定行為,以此達到治療的目的。

誤區四:有心理問題就是不正常。

還有一個普遍誤區就是,有心理問題就是不正常,使得很多人對心理問題遮遮掩掩,避而不談,寧願飽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也不願去心理機構諮詢或就醫,生怕被人當精神不正常看待。這是最大也是最有害的一個誤區。

心理學不是神秘的、深不可測的學科;不是玄學、巫術、更不是算命,學了心理學不會無所不能。心理學是一門內容廣泛的學科,以實證研究為基礎的科學,它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

什麼是心理學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Ebbinghaus,H.)說過:心理學有一個長的過去,但只有一個短的歷史。1879 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在心理學發展初期,人們對心理現象的認識處於初級階段,難以對它作出全面的解釋,出現了各種觀點之爭,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學派。這個時期比較有影響的學派有:構造心理學、機能主義心理學、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這些學派推動了學術研究的發展。

二戰以後,新的心理學思想相繼產生,其中最具影響的有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和生理心理學,這些新思潮加強了心理學研究的整合趨勢。

什麼是心理

用辯證唯物主義來解釋,有兩個科學命題:一,心理是腦的機能; 二,心理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科學。心理現象既是腦的機能,又受社會的制約,是自然和社會相結合的產物。研究心理現象的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中間科學或叫邊緣學科

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心理學形成了許多領域:動物心理學、比較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基礎心理學.....

心理學研究成果應用方面有教育心理學、環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異常心理學、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等等。

我們為什麼要學點心理學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範圍內每 4 個成人中約有 1 個在他們生命中的某一時刻患有精神疾病,同樣數量的兒童也受到了影響。精神疾病是十分常見且可以治療的健康問題。

中國各種精神障礙從最嚴重的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病到最輕的睡眠障礙,總患病率為 17.5%。精神疾病患者約有 1600 萬人,4300 萬人被診斷為嚴重心理疾病患者,約 600 萬癜癇患者。

在 17 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 3000 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其中,中小學生精神障礙患病率為 21.6% 到 32.0%,突出表現為人際關係、情緒穩定性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16.0% 到 25.4%的大學生有心理障礙,以焦慮不安、恐怖、神經衰弱、強迫癥狀和抑鬱情緒為主。

以抑鬱障礙為主的心境障礙和焦慮障礙患病率總體上呈上升趨勢。我國心境障礙患病率是 4.06%,其中抑鬱障礙 3.59%;焦慮障礙患病率是 4.98%。

今年 4 月發布的《2017 中國城鎮居民心理健康白皮書》分析了全國約 112 萬城鎮人口的心理健康數據發現,目前 73.6% 的人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人有 16.1%,心理健康的人僅為 10.3%。

《白皮書》指出,心理健康狀態與軀體生理健康狀態密切相關。甲狀腺結節、乳腺良性病變、子宮肌瘤、肥胖和失眠等亞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在腫瘤、腦梗、心梗、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慢病患者中,抑鬱、焦慮問題突出,慢病人群中有 50.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傾向。

對職場人士的心理健康調查表明,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為嚴重。抽樣調查結果顯示,51.23% 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主要癥狀表現為焦慮、抑鬱等。心理健康問題同樣較為嚴重的職業有醫護人員以及 IT 從業人員,50% 以上的人員有頭痛、腰痛、精力下降、神經過敏、記憶力減退等多種心理狀況。

有關研究表明,當一個國家人均年收入達到 4000 美元以上,人們就會關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問題。發達國家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專業人員與居民人口1∶1500 的比例。在美國每 1000 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心理諮詢師,30% 的美國人會定期去看心理醫生,80% 的美國人會不定期去心理診所,許多家庭甚至還有自己的私人心理諮詢師。

隨著中國經濟過去四十年的飛速發展,心理健康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據統計,全國的精神衛生服務機構不足 2000 家,精神科醫師只有 2 萬餘人,加上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健康服務的專業人員,滿打滿算僅 5 萬餘人。而我國需要心理健康服務人群高達 2.48 億人,目前僅有 8% 尋求過專業幫助,4.9% 得到專業幫助。

按照發達國家模式,心理諮詢行業應在專業化發展的基礎上市場化,但中國卻截然不同,原因是國內高校臨床心理學和諮詢心理學的學科教育開展得較晚,通過學歷教育培養的心理諮詢人員數量和質量嚴重不足,因此,人社部的心理諮詢師考試,讓非科班人員橫向進入。

事實上,考證培訓本身並不能帶來足夠的從業技能。真正上崗之前,心理諮詢師需要接受系統的執業培訓,在專業督導的支持下,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訓練,才能成為合格的從業者。持證人員中有些人學習心理諮詢出於興趣,還有些人為了解決自身或家庭成員的心理困擾,真正以心理諮詢為職業的並不多。目前 130 萬心理諮詢師持證人員中,全職或兼職從事心理諮詢師職業的不足 5%。

面臨執業難,學習投入成本高,收入回報低等現狀,心理諮詢師在從業初期大多從事兼職工作,還有些人轉行去了教育培訓等領域。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初期,人員流動較大。

與此同時,各類打著心理學旗號的培訓班、工作坊、療法席捲全國,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那些五花八門的流派,充滿神秘主義的靈性療法,缺乏科學依據,並不被國內外主流心理學界認可,卻絲毫不影響他們在市場上的熱度。

一邊是心理諮詢和輔導的迫切需求,一邊是魚目混雜的行業亂象。心理學普及工作任重而道遠。

為此,號召廣大心理愛好者、從業人員,學有所長,一起推動心理學的普及,積極推廣心理健康的知識,讓心理疾病早發現、早治療;更要提高廣大群眾的心智化水平,未病先治,管理自身的心理健康。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臨床心理學 | 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