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太子上書房」:只小故宮20歲,伊頓公學的前世今生

英國伊頓公學,由亨利六世於1440年創辦,至今已578年,僅比北京故宮小20歲。

這是英國聲名最盛的貴族中學,世所周知的紳士搖籃。

它地處白金漢郡泰晤士河河畔,與女王鍾愛的溫莎宮隔岸相望。

它的創辦者是英格蘭和法蘭西國王,幾百年來接收英國統治階級的後代,並將其打造成領袖人物,培養了20位首相和數不清的王孫貴胄……

同時,它又顯得古老而執拗——幾百年始終堅持只收男生;學費超過英國平均工資,明明叫「公學(public)」,卻沒幾個公眾進得去……

英格蘭的「太子上書房」

亨利六世創辦伊頓公學時,它的確是一所公學——70名學生全來自貧困家庭,伊頓提供免費教育,為他們進入劍橋英皇學院做準備。

直到17世紀以後,伊頓逐漸變得貴族化,成為了英國層峰之上的「太子上書房」。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查爾斯王子哈里王子威廉王子、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1984》作者喬治·奧威爾、演員湯姆·希德勒斯頓,以及「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爾·格里爾斯,都是伊頓的學生。

△伊頓畢業生、英國前首相卡梅倫

伊頓的校友圈,枝枝蔓蔓都盤踞在英國的統治階級之中。

可以說,男孩們從走進伊頓大門的那天起,就註定卓越不凡。

「Nothing is here for tears.」

伊頓不相信眼淚。

伊頓每年1000個報考名額,最終僅錄取250人。據統計,英國每1000名男孩中,只有一名能進入伊頓。

望族為了讓子弟能進入伊頓讀書,每當有男嬰出生,便憑出生證向伊頓公學報名排隊,但仍然需要經過嚴格考核。

如今的伊頓,更樂於接收有頭腦、有野心的男孩,無論你是英國貴族還是亞洲平民。

即使平民出身,能獲得伊頓的入學資格,也足以被稱為「新貴」。

儘管一年3萬英鎊的學費仍然令普通人望而卻步,但如果你足夠優秀,伊頓毫不吝惜為你提供豐厚的獎學金。

這裡的學生必須嚴格執行伊頓時間:7點半起床,9點半睡覺。至少掌握2門外語,數學、文學、哲學、藝術等課程更是十分緊張。

每年250名伊頓畢業生,70餘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

此外,伊頓的校服也聞名全球。

無論嚴寒酷暑,學生都必須穿著燕尾服、襯衫、馬甲、長褲和皮鞋,隨時保持儀容整齊,僅體育課可以換成運動服。

燕尾服是紳士精神的象徵,同時也代表等級:不是出身等級,而是成績的等級。

優秀的學生可以穿著灰色長褲,並自由選擇馬甲的顏色;最高榮譽「國王獎學金」獲得者,則可以在校服外再加披風。

△威廉王子就是伊頓的優等生之一,他的馬甲是英國國旗

超嚴格的課程要求、著裝要求和行為管理,讓伊頓的天之驕子們倍感壓力,彷彿一夜間從眾星捧月的王子變成了上帝的棄兒。

但伊頓不相信眼淚,這裡只追求卓越。

獨立、勇敢、卓越

伊頓的紳士,可不只是會穿燕尾服而已。

與公眾想像中的自私紈絝不同,500多年來,伊頓始終堅持傳承真正的英倫騎士精神:勇敢、愛國、胸懷熱血。

伊頓走廊的一戰、二戰紀念牆上,銘刻著每一個戰死的伊頓學生。

據記載,一戰時有5619個伊頓人參加,其中1157人犧牲,戰死率為20.6%。

當時,英國男子在沙場的戰死率約為11%。

惠靈頓公爵在滑鐵盧戰役中擊敗拿破崙後,曾說道:「這場戰爭是在伊頓公學的運動場上打贏的。」

他認為,伊頓的體育素質及精神教育,幫助英國人在戰場上贏得了勝利。

伊頓甚至自創了三種體育運動,提倡男生們激烈競爭,而且會給予獲勝者極大的獎賞和至高的榮譽,這使得伊頓人個個風度翩翩、充滿活力。

當一名13歲的男孩,穿上伊頓公學的燕尾服,那也許就是他為自己的人生之路披上黃金鎧甲的時刻。

「Unashamed in its pursuit of excellence.」

「不以追求卓越為恥。」

伊頓推崇的教學理念,是「不遺餘力地挖掘學生的潛力」。

與東方傳統的藏鋒哲學不同,他們鼓勵學生嘗試一切,去追求任何你能擁有的夢想。

你能輕易在人群中辨識出伊頓人:

他們充分自信,無論出現在什麼場合都進退有度;他們也如同最好的獵手,鎖定目標便徑直追求,絕不怯弱畏縮,並通常都能成功。

有時,人們將伊頓氣質形象地稱之為「上位者氣質」。

的確,「伊頓人」這個詞,幾乎已經等同於「成功者」了。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歐洲旅遊 | 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