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說體育觀
2009-04-07 23:41:41| 分類: 體育
外行人對健美有很多種誤解,他們會說:長那麼大塊頭都是靠吃藥的;長那些肉管用嗎,能打贏練散打的嗎?;那些都是死肌肉,動作都變得不靈活了;想鍛煉身體,早晨跑跑步不是更好?……
當一個人進行健美訓練幾年之後,或者他會這樣回答這些質疑:健美是一個體育項目。讓健美選手和散打選手對打,那等於關公戰秦瓊。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好;練健美,就是為了把它練好。如果你只是為了健康,早晨跑跑步也可以,但健美是我的愛好。健美和散打、跑步是兩回事,和健身、體能訓練也是兩回事。
這個答案對嗎?不算錯,但也不算對。
一個門門功課拿一百分的學生是好學生嗎?與那些門門功課吃鴨蛋的學生相比,他是好學生,但未必是頂好的學生。另一個學生,他未必能門門功課拿一百分,但能夠對自己學習的科目提出個人的見解,找出教材里合理與不合理的地方,這才是更好的學生。
那個答案不算錯,只是眼光狹隘了一些。
能擁有一身發達的肌肉,與那些從來不鍛煉身體的人相比,當然是好的。但如果你能在學習健美的過程中,找出健美理論對身體究竟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並從中找出體育訓練的一般規律,那麼當你之後去學習另一個體育項目的時候,不就可以憑藉以往的經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更何況,當你對體育的一般規律缺乏了解的時候,你也很難在某一個項目上達到最高水準。就好比說,你想在小說方面取得成就,如果你能花些時間去了解散文、戲劇、詩歌,將會有更大的成功機率。
體育是一個整體,健美必然要遵循體育的一般發展規律。
某位瑜伽教練寫過一篇文章,大意是:很多初學者發現自己柔韌性很差,怎麼也做不出和教練一樣的動作,於是上了幾課之後就灰心喪氣,再也不來了。其實每個人只要把一種體式做到自己能夠完成的程度就可以了,瑜伽是一種修行,並不是要一下就成為什麼高手才行。
由此聯想到一位網友「白咖啡」,練了幾個月的健美之後,發現沒什麼效果,就放棄了。
一般人看來,初學者放棄的原因在於缺乏耐心,急於求成,我現在要提到另外一個原因。
因為自己表現不好而退出,在我看來真是再荒唐不過的一件事。那麼如果你一練瑜伽,就發現自己比其他學員強,你一定有興趣練下去了?聽起來很合理嗎?
如果你能找出一個我完全不行的體育項目,我才會有興趣去了解它。假設你現在的柔韌性是80分,再練瑜伽你只能提高到90分,那有多大意義?假設你的力量是20分,如果你能把它練到60分,再加上你原來的80分的柔韌性,你想自己將會擁有什麼樣的體育素質?
體育素質是不可以拆分的。擁有了全面的體育素質,也只算是終於邁進了體育殿堂的大門而已,進了大門才談得到下一步的發展。你才有機會選擇:我想從事力量運動,我想從事田徑運動……如果你現在只擁有60分的力量,20分的柔韌,那什麼都不用談。
人總喜歡做自己擅長的事情,這看上去很有道理,細想想真是再奇怪不過了。
現在論壇上流行的另一種看法是:健身是健美的初級階段,業餘體育是職業體育的初級階段;健身低於健美,業餘體育低於職業體育。
假設健身真的是健美的初級階段,按照上面一段的論述,很多人是並沒有通過這個初級階段的測驗就把自己拔高到了高級階段。而且,那種看法是正確的嗎?
體育科學研究,為職業運動員尋找更合理的訓練方法,讓體育成果大眾化,這三件事是同樣重要的,不存在誰低於誰的問題。
因此,你會看到有些人在體育圈裡已經功成名就了,卻轉而從事大眾健身這樁事業,而且是非營利性的。如果冠軍和獎金就是每個體育人的追求,你怎麼解釋這種現象?你可以看到一些教練去老人院,去社區,去農村宣傳健康的理念。也許我們沒有條件做這些事情,那麼我們能不能從身邊小事做起?每隔兩三天,發個對於新手提問的回帖,這應該不難吧?如果這個時間都沒有,至少不要繼續傳播體育精英化的論調了,這也算是一樁善事。
推薦閱讀:
TAG:健身 |